茅家埠水道
茅家埠在杨公堤,杨公堤在苏堤的西面。明正德三年(1508),杭州知州杨孟瑛着手疏浚西湖。他仿苏东坡筑成一条长堤,与苏堤平行,堤上亦有六桥,俗称“里六桥”,与苏堤的六桥合称为“西湖十二桥”。
茅家埠宋时叫“茅家步”,古时“埠”亦作“步”,就是水边的码头。西湖北山、南山的溪泉多从这里入湖,此地又有河道通洪春桥、九里松,旧时的香客们在这里由湖入河,一路划船到九里松上岸,然后到灵隐、天竺去朝山进香。有《西湖竹枝词》这样唱道:“相唤茅家埠头去,纷纷摇过第三桥(指杨公堤上的第三桥)。”
然而,茅家埠也曾很久不闻桨声。早在元人笔记里就有写到,“湖西一带葑草蔓合,侵塞湖面,状如荒野”。可见,那时湖西茅家埠已经少了水面,多是沼泽淤泥。清代学者俞樾曾“独棹扁舟,进苏堤第三桥,泛于里湖,至于茅家步”。他也不由得感叹:“西湖之胜,尤在里湖。兵燹以来,名胜之地,化为榛莽……而六桥以西,无游迹矣。”
湖岸芦苇摇曳,小船欸乃划过
1947年,湖西已是一片农田荒野,早已不是“堤”的杨公堤被改成马路——西山路。不要说湖西,当时外西湖的水深也不足0.5米,船划到湖中间,只要把桨往水里一插就能停船。1952年起,政府动员郊区农民与城市居民对外西湖进行疏浚,每年都有数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1959年,西湖疏浚工程基本完工,湖水深度达到1.8米,挖出的淤泥填平了昭庆寺、花港观鱼、赤山埠等十八处洼地。而湖西的疏浚改造,一直等到2003年。杭州进行湖西综合治理工程,西山路再次成为杨公堤,茅家埠才又见湖水漾漾。
茅家埠让人怀想的是一种江南水乡特色,与外西湖一览无余的旷达不同,这里是蜿蜒曲折的水道,旧时一艘艘满载香客的小船沿河道西去。新茅家埠恢复了旧时景观,坐船从岳湖进入,当小船划过杨公堤后,湖面变成了河道,两边的树丛杂花掩去了河岸,也遮去了都市的喧闹。水道弯弯,前不见楼,后不见街,连风都是安静的,偶尔会穿过一座小桥,苔藓勾勒着石阶,是一座异地搬过来的货真价实的古桥。湖岸芦苇摇曳,小船划过,惊起冥想的鸟儿。
最让人期待的是夜游,船头点起一盏马灯,映着水光,摇橹的船夫就像一个剪影。也可以站在杨公堤的桥上看夜船,看小船点点灯火摇晃着穿过桥洞,渐渐隐没于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