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文化密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 1.1 技术创新的文化释义及其思考方向/

当前,在社会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技术创新如何得以实现的技术学审视,技术创新如何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社会形成理论分析,以及现象学的技术哲学对技术创新的生成性及文化嵌入性的关注,开启了技术创新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人们认识到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实现既是一个社会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实践,需要跃迁到复杂的社会文化层面对其进行再认识,并形成以下主要研究视角。

1. 技术创新研究的文化分析视角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将文化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是考察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科技发展史中,技术创新始终同文化紧密相关。技术史学家巴萨拉(Basalla)[1]认为,当我们试图解释过去500年西方在技术创新领域所处的主导地位时,文化阐释法是特别合适的。从文化态度和文化价值的角度,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西方社会的技术创新热情,也就是为什么在那么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社会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创新动能,乐于投入技术创新活动之中。技术创新活动背后的文化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施瓦兹(Schwarz)和汤普森(Thompson)将文化视为一种技术创新的助推器[2],而技术创新不但根源于我们的文化,而且产生于我们的文化所带来的改变。这种分析有利于解释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问题,但对于文化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我们对文化消极作用的忽视。直接将技术创新归结为文化的产物,显然会弱化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特征。此外,很多学者将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作为理解的视域。如可克可伦(Kocklkoren)[3]认为文化多样性影响着技术创新活动。陈凡和张明国[4]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文化观念、文化圈中的技术活动的比较考察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但这样的研究未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对社会文化造成的反作用及其消极影响,而技术创新全球化时代人们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争夺和滥用,正是技术创新消极影响的体现及其被广泛关注的原因。

2. 技术社会形成理论中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研究

在技术的社会形塑(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ST)视角下,学者们强调社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形塑,将技术创新的演化观视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进化。休斯(Hughes)等认为技术系统包括文化方面,当社会主流的价值模式和认知受到社会环境、组织方式的影响时,就会影响技术创新的效率、效果,带来技术性质的变化[5]。夏皮罗和瓦里安提出创新过程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逻辑的,而是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系统大规模共同进化的互动过程,技术创新深深嵌入文化之中[6]。朱蒂(Josty)[7]认为这个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社会过程,尤其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这种对技术创新与文化互动关系的强调,从根本上消解了技术创新单向度、单方面的线性思想,但也留下了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之间如何作用、怎样互动的问题。约翰·齐曼[8]将技术创新与文化的互动解读为一种协同进化,两者紧密地相互影响并建构着。在更深层次上,肖峰[9]直接提出了技术的文化形成理论,指出文化对技术发挥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无论是在技术的形成过程中,还是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作用都真实存在。这些观点相当具有启发性,但总体上还是一种主客二分法,无法解决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外在互动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进化逻辑的契合问题。

3. 技术创新的文化释义和哲学探讨

随着SST研究的深入及文化研究范式对技术社会学的影响,学者开始将技术创新从狭义的建构论范式引向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范式。如劳斯(Rouse)[10]对建构论者仅把科技视为一种技术现象的观点予以抨击,他认为科技包含着极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人们从事的建构论研究需要扩展到文化领域,进行科学技术的文化评价。耶瑟瓦拉(Jassawalla)等[11]认为文化是有内部结构的,包含着人们的情感倾向、集体意识、行为方式以及由物品和符号构成的物质世界,他们主张用具有遗传特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来编码这些内在要素,既可解释遗传性又具有变异性。斯坦纳(Steiner)[12]试图基于海德格尔的人性理论来建立创新哲学的理论框架,他反思了技术创新活动中人性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强调“真实性”的个体才是创新成功的核心,而人们的文化背景又直接影响创新合作。这些基于文化释义学和现象学对技术创新实践的分析,体现了将技术创新与社会的关系作为行动者借助技术创新及其文化表象来重构日常生活的新的研究视角,亟待进一步论证和解读。国内学者从文化视角开展的技术创新研究也异常活跃,已有价值观视角、技术史视角的相关论文。同时,很多学者提出只有从文化视角切入才能实现对技术创新的全面解读。如夏保华[13]认为技术创新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技术创新活动既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累积,也是对社会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更新,应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技术创新,全面理解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动因。林慧岳等[14]指出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不但需要一种文化的感悟和认知来了解技术与社会的深层互动,更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的文化考量、诠释和评价,探讨技术创新的文化哲学。这些研究,将对技术创新的认知上升为一种文化实践,论证了技术创新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但也同国外的研究一样缺乏具体的研究,留下了如何系统思考技术的社会形成论和技术的文化研究、重构技术创新认识论的新问题。

以上对技术创新进行的文化研究,引发了技术哲学界对于技术创新文化研究的思考,技术创新开始从经济、管理分析向文化转向,为文化哲学视域反思技术创新问题创造了条件。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强渗透和互动,使我们只有将技术创新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为行动者借助技术创新及其文化表象来重构其日常生活的实践过程,才能全面理解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动因,实现更综合的技术创新现象描述和本质理解。而文化哲学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也必将探寻到技术创新发展的合理方向,重新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与生俱来的获利性目的,解决技术创新认识中缺乏从整体性出发、没有充分考虑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与统一的问题。

文化哲学超越主客二分法,将技术创新的“内部的”社会学和“外部的”社会学在文化哲学框架下统一,对于开辟新的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推动技术认识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文化哲学的整体性诉求与和谐思维出发,对技术创新的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的文化重建,对于解决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异化和伦理缺失,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具体的技术创新案例分析实现技术哲学理论的应用,是哲学发挥社会功能和意义的体现,对于打破哲学从价值角度对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判断的研究传统、深入技术过程对技术物及其使用作出具体的哲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用哲学智慧解决技术活动引发社会问题的研究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