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鞋
从我记事起,脚下穿的就是布鞋,是妈妈亲手做的。稍大一点,也嫌弃过布鞋,期望能有一双球鞋,至于皮鞋是不敢奢望的。
那时候的妇女们基本上都做得一手好鞋,我的妈妈也不例外。
农闲时节,总看见妈妈纳鞋底。何谓纳鞋底?首先得有鞋样,鞋样就是依着家里人脚的大小剪下来的。照着鞋样,妈妈将碎布裁好,一层层地铺上去,直到鞋底的厚度达标,大概有1.5厘米,也叫千层底。接下来,妈妈将上下两张鞋底叠起来,用针略略地缝上几针作为固定。
然后就是用针细细密密地扎鞋底,而且要扎得有规律,像小火车的轨道似的,一圈又一圈,平整有序。鞋底由于是很多层碎布叠加起来的,所以扎进去有一定难度,这时候,妈妈会用锥子和顶针帮忙。她从针线笸箩里找出类似小戒指的银白色圈圈,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坑,套在手指上,锥子先开路,然后针就沿着锥子扎过的地方穿过去,顶针在针屁股上助推,针尖就顺利穿了过去。她的动作已经一气呵成了,纳这样的一副鞋底,快则一日,慢则两天。
纳完了鞋底,还要给鞋底加上一圈布边,布边一般要使用专门的黑布,剪成细长条的,裹在鞋底的外延轮廓上,用针线也细细密密地缝好。
纳鞋底是体力活的话,那么上鞋面则是技术活。鞋子做得好不好,就看鞋面跟鞋底的匹配程度了。巧手的妇女们将自己多年的做鞋经验积攒起来,剪了不少的鞋面纸样,夹在厚厚的《XXX语录》里,有棉鞋的,布鞋的,也分大人、小孩的,连瘦脚丫和宽脚背都做了区分。
鞋面一般要选择漂亮的布料来做,聪慧的妇女们平日里就很细心地收集着一些漂亮的碎布,做鞋的时候拿出来反复比对,务必做一双令人满意的鞋子来。
布鞋有各种款式的,有的是横绊式的,娇俏可爱,有的是松紧口的,穿脱方便,有的是系鞋带的,比较保暖。小娃娃还有虎头鞋呢,卡通的虎头刺绣,配色喜庆,大红色底子醒目,黄色的胡子格外耀眼,两个大眼睛瞪得铜铃似的。考究的在鞋口还要滚上一圈白羽毛,特别可爱。
小孩子的鞋面一般选用红、黄等跳脱的色彩,图案也以碎花的,格子为主。男人的鞋子则灰黑为主,灯芯绒的居多。要是做棉鞋,鞋面鞋底都要加一层厚厚的棉花,穿进去软软的,暖和极了。
做好的新鞋还不能马上穿,得要给它定型。那时候的嫁妆里,肯定有一副楦头,楦头有三块,鞋头鞋跟各一块,中间的那块主要做伸缩。将木楦头放进鞋子的中空部分,撑上几天,鞋子才会更合脚。
新布鞋也不是常能穿的,一般过年前,妈妈会把家里所有人的新鞋都做好,等大年初一的时候穿。平时一般都没有新鞋穿,除非脚趾头把鞋头顶破了,或者鞋底被磨出洞来。只可惜,我的脚趾头短,从来不曾顶破过一双鞋子的头,鞋底倒是磨破过几次,可是修鞋的师傅来村里的时候,会给我的鞋底贴上一块黑胶,又能勉强凑合一段时间,使得我穿新鞋子的愿望总是落空。
爷爷和爸爸上山穿的都是草鞋,草鞋是用稻草做成的。草鞋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据说可以追溯到黄帝。汉代称草鞋为“不借”,因为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据史料记载,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苏东坡这类的诗人侠客也喜欢穿草鞋,词中可窥见其穿上草鞋之后的洒脱、超然。《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就是卖草鞋出身,说明草鞋在古代平民百姓普遍穿用。咱们红军以前也是穿着草鞋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编织草鞋的技艺当时只有奶奶辈的人拥有。将板凳翻个面,放倒在地。用一条绳穿过草鞋鼻头圈内,系在自己腰上,取“草鞋爬”(编织草鞋的一种木制工具,类似钉钯)勾在四尺木板凳一头。人坐在凳的另一头,开始打草鞋了,搓绳、绕圈、编织、打结……制成草鞋,然后用鞋捶敲打草鞋,使其变软,修饰鞋型,直至满意。把后根两条草鞋绳反扣在后草鞋扣儿上,再取两条麻绳,穿过草鞋鼻头,以备穿鞋时系带,就成了一双完整的草鞋了。草鞋防滑,还不用担心下雨被淋湿,因为它本来就是镂空的。草鞋还具有按摩作用,总之很适合上山劳作。后来男人们也穿上了黄球鞋,土黄色的,橡胶底,比较耐磨。随着鞋子的款式越来越多,可挑选的余地越来越大,编草鞋的工艺渐渐失传了。
我们小朋友的鞋也有了进阶,白得晃眼的体操鞋流行了一段时间,脚底下有圆圆鞋齿的足球鞋又流行起来了。夏天还有一种塑料鞋的,颜色很漂亮,就是一下水就容易脱胶,像个怪兽样张个嘴不甚雅观。不知道什么时候,皮鞋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大头皮鞋现在看着却很夸张,但那时候可真是潮品呢!当时韩晓的《大头皮鞋》这首歌唱得街巷可闻,老少皆知。
如今的鞋子早就不是紧俏品,必需品了,成了装饰品,甚至是奢侈品。相对于5分钱一双的草鞋来说,几千上万的鞋子实在有些骇人听闻。当年穿破旧鞋才能买新鞋,今天专门定制鞋柜收藏鞋,这不得不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说这是时代在进步,不知道我们的脚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