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习惯养成六步法
·第一步,提高认识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够认识到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但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影响孩子成长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家长非常困惑,为什么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上热门的学校、报昂贵的补习班,孩子的成绩仍然不见起色。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家科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科尔曼报告》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依次是家庭背景、学校学习氛围、教师素质以及学校的设备和课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联合在一起的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而很多家长无法用行动很好地履行职责。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认识,和学校形成合力,助力孩子养成好习惯。
·第二步,明确目标和规范,越具体越好
要养成好习惯,目标越具体越好,同时要有明确的活动细则,例如每天读书最少20分钟、练习足球基本功最少40分钟、每天保障10小时睡眠等。目标越具体,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也越容易坚持下去。
在明确、细致的目标制定背后有两个要点需要家长重视。一是小目标的背后应该有一个大的人生目标或长期目标。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在美好愿景的指引下,孩子才会更容易战胜当下遇到的小困难。二是父母和孩子要完成各自的目标,例如制订本月家庭运动计划:每人每周至少运动4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一家人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成长共同体,家庭所创造的氛围才会更温馨、更和谐。无论针对哪方面的规范,目标、细则及奖惩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是家庭成员坚持下去的前提。
·第三步,榜样示范
其实不只是孩子,每个人的模仿性学习能力都很强,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细胞(见图1-7)。
图1-7 镜像神经元示意图
这种细胞的最大特点就是使人看到他人做一个动作时,自己相同脑区的神经元会被激活。这就是你路过操场看到他人做投篮动作时,你也想跳起来挥舞一下手臂的原因。人类的学习、交往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拥有镜像神经元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孩子天生就会学习的原因。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家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极其重要,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孩子模仿和学习。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所以,如果想在家中制订习惯养成的计划并顺利执行,父母首先需要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比如在一家人看书的时候,如果家长遇到不懂的词句会查字典或互相讨论,孩子就会在无形之中学习此类行为;在与家人一起跑步、打球时,孩子看到父母坚持的身影,自然也不会轻言放弃。家长要珍惜并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短暂时光,让温馨的画面成为陪孩子走过漫长人生最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
·第四步,执行
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就要持久地陪孩子一起坚持。
2018年暑假,北京师范大学邀请了全国188个家庭参加了一项持续三个月的习惯养成实验,目标是每人每天阅读30分钟、运动30分钟,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四周之后的统计如图1-8所示:能坚持完成每天阅读和运动目标的有44个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23%;而在第四周就已经完全放弃的家庭有81个。
图1-8 习惯养成活动坚持情况统计
实验结束后,统计结果显示,最后能坚持到三个月完成任务的家庭只有约2%,即当初参加实验的188个家庭中只有4个家庭坚持了下来!
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成功的路上绝不拥挤。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只有持续一个月以上,无论是从意志品质还是从脑神经的连接上才会将行为固定下来。这样,继续去完成同样的任务时就会比先前容易很多了。人的内心都是追求卓越的,当你多次体会到习惯带给你的奖励时,就会对达成更大目标的奖励有所渴求。同时,一个好习惯也不只是将事情做到完美和极致,更重要的是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的身心会被“拉伸”,从而变得“坚”和“韧”。
·第五步,及时评估
及时评估是养成好习惯最终能够管理自己的关键一环。在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评估要由孩子自己来完成,早期可以由家长进行示范;二是在评估过程中不要过分在意分数,而要重视孩子在自我评估时的想法与决定。孩子需要在评估中反思自己的成长以及对自己的承诺,从而获得直接掌控人生的方法:一是做出承诺,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付诸实践。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有条理,是对计划持之以恒地实施。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过于“勤快”,否则孩子的自我成长就会一直处于家长的要求和监督下,那样孩子就会想出很多“鬼点子”来躲避家长的审查和围堵。尤其是有些父母在孩子任何一项目标的完成情况中都会看到不足,于是孩子就会等在那里准备迎接父母各种形式的“挑刺”。我们要多从积极、正向的方面评估孩子的目标达成情况。培养孩子,不只是靠修正他的错误,更多的是靠培养他坚韧的品质。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获得自信和自尊。
·第六步,形成环境
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培养新习惯、改变旧行为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或者以学校的班级、小组为单位,利用重大时刻开启新的习惯养成。例如,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定下每天背20个单词;在某次运动会上获得名次后开始坚持每天做50个仰卧起坐;在一次搬家后,一家人约定在新的书房里每天阅读30分钟。一群读书的人、一群运动的人,甚至一群想戒烟的人在一起,当你坚持不下去时,还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和鼓励,这就是环境的价值。
总之,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孩子和家长各司其职。孩子通过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意识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权;家长通过适当的工具辅助孩子记录习惯养成目标的完成情况,并通过正向的行为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这对每个家庭来说可能是一项新的挑战,但我相信,如果坚持下去,每个人都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