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重塑全新大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奖励用不好,效果适得其反

先讲一个关于“奖励”的故事:有一位白胡子智者,因为喜欢清净,独自住在郊外的小房子里。有一天,智者一如往常在院子里思考哲学问题,突然门口来了一群踢球的孩子,他们大呼小叫、吵吵嚷嚷,好不热闹。一连几天,孩子们一放学就相约在智者家门口踢球,让智者不胜其烦。

智者想把他们赶走,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有一天,他把孩子们叫过来,对他们说:“孩子们,非常感谢你们来给我表演踢球比赛,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你们以后每天都过来给我踢球吧!”孩子们当然超级开心,拿了钱踢得更起劲儿了。第二天,孩子们如约前来,智者说:“孩子们,对不起,今天只能给5毛钱了。”孩子们有些失望,虽然拿了钱,但是踢得没有之前那么起劲儿了。第三天,智者说:“今天没有钱给你们了。”孩子们说:“那我们凭什么给你踢球啊?”于是头也不回地跑掉了。智者的家门前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智者的故事提示我们,物质奖励有时也是一种“惩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也常常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是为什么呢?要注意两个关键词——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让我们回到智者的故事。孩子们天生爱玩,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结伴玩耍、踢球、捉迷藏,只要是聚在一起,就算只是疯跑,不到天黑、不等到妈妈扯着嗓子喊,他们估计都不愿意回家。这完全是出于天性,他们是自动自发地想去做,而且乐此不疲。智者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将孩子们享受踢球、享受玩耍的内部动机巧妙地变成了为了赚钱的外部动机,成功地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踢球的乐趣转移到获得物质奖励上来,完成了动机的转移。

可不要小看“内”和“外”一字之差的转换。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区别在于,内部动机带给人们的行动力是源源不断的,而外部动机在激发个体时,只要奖励被削弱,个体的行动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消失。

1971年,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也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自我决定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找了一群孩子来玩搭积木。他把孩子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孩子都被要求搭两次积木。在A组孩子搭完两次积木后,研究员给他们一些钱作为感谢(孩子们事先并不知道有金钱奖励这回事)。而在B组孩子第一次搭积木之前,工作人员事先告诉他们:“你们如果认真搭积木,完成后会得到一些钱作为奖励。”但是在他们第二次搭积木之前,工作人员又说:“这次搭积木没有奖励了。”事实上,这两组孩子最后得到的钱都是一样多的。

研究人员在两组孩子们每次搭完积木后都对他们进行了大脑扫描,惊奇地发现人的动机不是虚无缥缈的,完全可以在大脑扫描图里看见(见图2-1)。

img

图2-1 A、B两组孩子两次搭积木后的大脑扫描图

大脑中发亮的区域是负责奖励评估的纹状体。A组孩子搭积木,两次都没有奖励,孩子们自得其乐,脑部激活的部位和大小几乎一致。B组孩子搭积木,在孩子们自得其乐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又提出有奖励,这一区域大大地被激活了;可是在孩子们第二次搭积木前,工作人员告知没有奖励的时候,孩子们竟然连做这件事情的乐趣都消失了。

生活中父母对比孩子似乎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这样的场景会经常上演:“你要是期末考试考进年级前三名,我们就带你去旅游,或者给你买你想要的那双鞋”,“你要是完成了作业,就奖励你看动画片”,“你要是好好吃饭,妈妈就带你出去玩”,等等。仔细体会“你要是……,我就让(给)你……”这个句式,我们内心听到时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呢?是幸福、感动和开心呢,还是压力、无奈和麻木?

看到这里,家长朋友们,你们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在厌学赌气时会脱口而出“我不给你学了”吗?长期靠外在物质奖励维持孩子做事的动机,结果必然损耗孩子的向内探索,妨碍他们享受做事本身的乐趣与成就感。一旦物质奖励达不到孩子的期望,必然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