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仙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读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刘易斯·卡洛尔1832年出生在英国柴郡一个乡间牧师的家庭,他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在小说、诗歌、逻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发表过两部诗集和多种数学著作、逻辑学著作,但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两部童话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与《爱丽丝镜中游》。

在英国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爱丽丝梦游仙境》是最受孩子们甚至成人们欢迎的读物。一些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达到了除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圣经》之外无可比拟的程度。那么,这部备受青睐的童话小说怎样诞生?又缘何受到读者如此的喜爱呢?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卡洛尔并不是一位大文学家,而是一个生性腼腆,患有口吃病,不善与人交往的数学家。他因为口吃严重,总是远离成人社会,但却很喜欢与孩子们接近,常为他们讲故事。神奇的是,每当他给孩子们讲起故事时,说话就不结结巴巴了。在一个金色的下午,卡洛尔带爱丽丝三姐妹泛舟于泰晤士河上,在河岸小憩喝茶时,他给孩子们即兴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以姐妹中最伶俐可爱的小爱丽丝为原型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开篇的那首诗“在那金色的下午时光/我们划船悠闲荡漾……”描述的就是那天的情景。不久之后他就写出了这个故事。

大凡儿童文学,一般都少不了道德说教和训诫意味,但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小说却不落俗套,独辟蹊径,读后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当我们随着小主人公爱丽丝落入兔子洞,掉进眼泪池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天地。那里的一切平常但却充满怪诞;熟悉却令人不可思议;情节没有大起大落,但却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一些荒诞不经的想象、违背常情的思维和强词夺理的辩白不时令人哑然失笑。

作者笔下的世界是一片纯真的儿童世界,没有成人世界中复杂的争斗和烦恼。爱丽丝是个孩子,对生活没有经验,甚至没有什么主意,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对任何事物不乏智慧和人情味,一些人物身上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很快就被爱丽丝健康的幽默识破,那些病态的自我意识的“尊严”(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装腔作势的红心王后和说话必寻“哲理”的公爵夫人),她们身上所表现的东西在爱丽丝的自然、真诚、善良面前变得黯然失色。

本书的语言诙谐幽默,情趣盎然,那些形象的、新鲜的、嘲讽的、琢磨不透的说话方式,时不时出现的文字游戏、合成字或穿插在故事情节中的打油诗、双关语,甚至无从查起的词句,常使读者摸不着边际,但却赋予作品一种特别的美感。

卡洛尔作品中这些闪着智慧光芒的艺术特色,是他丰富的学识与大胆幻想的结晶,也是他的童话之所以受到世人欢迎的主要原因。卡洛尔的童话以空前的想象力和谐趣故事,为从训诫性儿童文学转向娱乐性儿童文学开了个好头,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里程碑。如果深入读下去或者研究其中的情节,更会发现从表面上看来荒唐的这些故事和对话,实际上充满着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内涵。

由于本书有那么多荒诞诗和文字游戏,非英语国家要想介绍本书就存在着翻译上的难度,但即便如此,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爱丽丝梦游仙境》已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其中包括拉丁文和盲文。故事还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电视剧、轻歌剧、芭蕾舞等,爱丽丝的形象和她的奇怪游历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舞台。

第一个将刘易斯·卡洛尔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我国老一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1892—1982)。1921年他受商务印书馆之约,将《爱丽丝梦游仙境》翻译成中文。商务印书馆把它列入“儿童文学丛书”出版,受到中国小读者的广泛欢迎。赵先生在该书的扉页上抄录了孟子的一句名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借以表达他对孩子们的爱心。到1949年,这部风靡一时的童话已重版十七次。

本次入选“语文阅读推荐丛书”,译者对译文又进行了修订。翻译这本书,译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为翻译一句双关语或一首诙谐的诗歌,需要反复揣摩多日才敢下笔,或查遍参考资料才行定夺。为了帮助小读者理解一些难懂的情节,在翻译和编辑过程中,我们还加了一些注释。

有一点应该向读者说明的,卡洛尔的这部童话小说中,有许多角色是动物,书中均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但行文中的人称代词,作者却用得比较混乱,忽而he(他)、she(她),忽而it(它)。为了保持原书风貌,本书译文的人称代词与原文一致。

本书所采用的插图是著名的约翰·坦尼尔爵士(1820—1914)的杰作。这些精美的插图也随着卡洛尔的童话小说传遍了全球。

王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