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书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理解卡森:从海洋到寂静的春天
——卡森《海洋传》中文版序

在大多数中国读者印象中,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也许是一个殉道圣徒般的人物:卡森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发出“旷野中的一声呼喊”;之后两年,在药业公司利益集团的诅咒声中,卡森死于癌症;之后六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成立;之后十年,罗马俱乐部出版第一部报告,题目就是《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1972)。环境保护和“有限地球”的观念,由此日益深入人心,最终汇成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寂静的春天》如今已经成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而卡森这个瘦弱的、中年死于癌症的女子让人既同情又敬佩。

其实卡森还有另一种面容。

她曾长期在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任职(1935—1952),在此期间她撰写了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科普著作,这本《海洋传》(The Sea Around Us)初版于1950年,那时卡森43岁,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国内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家”。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向读者娓娓而谈关于海洋的各种知识和故事。这种内容和叙述风格与我们国内传统的“科学普及”倒是十分一致——将对象(在本书中是地球上的海洋)描绘得栩栩如生,它是有生命的,就像一个恋爱中的青春期少女,时而温馨恬静柔情似水,时而变身“野蛮女友”乱发脾气。卡森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海洋的知识,以便我们更好地亲近和征服海洋。

在这些叙述中,卡森像一个中学或小学女教师,她温和、愉快、亲切、耐心,告诉孩子们各种有趣的知识,却并不想让他们陷入沉重的思考。这里没有圣徒的献身,没有那种绝望而又痛苦的“旷野中的一声呼喊”。

由于关于海洋的探测和研究在当时进展很快,所以本书在1961年又出了修订版。但是,在这一版的序言中,温和、愉快、亲切、耐心的女教师卡森,开始向发出“旷野中的一声呼喊”的殉道圣徒卡森过渡了。

她特别谈到了人类向海洋中倾倒核废料的问题。她向读者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人们长期以来把海洋当作一个排污场,有些核污染的废料也被装入密封桶中沉入海底。虽然当时说应该沉入1800米深的海中(卡森指出有时它们实际上被丢弃在更浅的海域),但是这些密封桶的设计寿命有限,而且人类对海洋深处的情况还很不了解,一旦污染物泄漏会有什么后果?卡森对此提出了深切的忧虑与警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的许多研究也表明,由于海中的动力过程以及生物作用等影响,深海存放核废料是不安全的。卡森指出,海洋不能无止境地吸纳各种垃圾,而是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命体。海洋中的微生物会吸收那些污染物质,而微生物又会被大生物吞噬,而大生物又会四处活动,将这些有毒物质进一步扩散,而人类最终还要吃各种鱼……

卡森写上面这篇序是在1960年,想想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快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又向海洋中排放了多少吨污染物质,很多污染物已经散布到全球海洋了吧!我们人类通过吃鱼和其他各种海鲜,已经吸收多少有害物质了吧!……

从卡森的这篇序,联想到好些西方的科幻小说和电影中,都将地球的未来想象为一个因为核污染而被废弃的星球,看来不是偶然的。

卡森在书中说:

海洋是生命的源头,创造了生物,如今却受到其中一种生物的活动所威胁,这种情形是多么怪异啊!……而真正受害的,其实是生物本身。

于是,从《海洋传》到《寂静的春天》,从温和、愉快、亲切、耐心的女教师到殉道圣徒,一个更完整的、更容易理解的卡森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寂静的春天》用整整一本书所叙述的杀虫剂的故事,其实和人类向海洋倾倒核废料的故事是类似的——人类都是在自己害自己,而且都是在“科学”的引导之下!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海洋传》到《寂静的春天》,卡森可以从传统科普走向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反思,但是中国的传统科普,却长期行走在对科学技术简单赞颂和对唯科学主义盲目臣服的歧途上——更不用说在出版《寂静的春天》的1962年,那时中国还没有出现哪怕一丝一毫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呢?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又何在呢?

2009年12月18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

(《海洋传》,[美]蕾切尔·卡森著,方淑惠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