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总序
在现今“全球化”日益明显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正在加速进行。尽管各方对这一过程的终极价值判断大相径庭,甚至针锋相对,但是无论如何,各方所面临的对异域文化深入理解的任务都是无法回避的。而对于这一任务来说,历史上的中外交流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今日社会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就成为上述任务中一个特别迫切的部分。因为科学技术自身所形成的“进入门槛”,导致对于研究者的特殊要求——只有少数既受过正规科学技术训练,又具备史学素养的研究者,才能够有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以往的中外交流史研究中,人文方面的交流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对于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技术交流,无论从史料整理、研究成果、社会影响等方面来看,相比这一领域自身的重要性,都是远远不够的。
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直到20世纪80年代,方才逐渐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逐渐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
多年来,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的诸位同仁,俱以研究中外科学技术及文化交流为同行所瞩目,成果丰硕。本系教师历年来先后负责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项目约30项(包括已结项及在研)。且本系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亦颇多以中外科技交流方向的课题为学位论文题目者。同仁咸以为,以本系为主要依托,团结各方力量,整合多年研究成果,完成一项中外科技交流历史文献集大成性质的整理研究工程,此其时矣。于是遂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及研究》之申报,并顺利获得资助立项。
此次项目团队的组建,广泛团结国内外各处在科学技术史方面学有专长之研究人员,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师生为主干,包括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十四家单位的数十位研究人员。
本项目旨在对历史上传入中国之各种域外科学文化,以及中国科学文化向周边汉文化圈输出的相关中文历史文献和典籍,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年代跨度起于汉末,迄于晚清。拟着重收集、整理以下几方面的历史文献:自汉末至宋初随佛教传入中国的包含天文、历法等域外知识的文献。元代随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文献和典籍。明清之际随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欧洲古典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典籍。晚清传入中国的西方近现代科学典籍。中国科学向周边世界传播的汉文历史文献。
本项目具有科学史、历史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能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完备的史料集成。
通过建设这一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的史料集成,以及借助这一史料集成所展开的在这一领域全方位的深入,可望将历史上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的研究大大提升一个层级和档次,并使中国研究者在国际学术界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值此中国和平崛起之际,本项目在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增加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现实意义,亦将越来越明显。
本项目下设七个子课题:
一、汉译佛经与道藏中的天文历法文献整理与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钮卫星教授负责)
对汉译佛经与道藏中的天文历法作比较研究。在古代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而科学技术、宗教教义和文学艺术等都是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以佛教为载体,向中土传入了不少印度、巴比伦和希腊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这一传播从东汉末年一直延续到北宋初年,并在唐朝达到一个高潮。到中晚唐时期,佛教的输入又转变为以注重祈禳、消灾,讲究仪式、仪轨的密教为主,为达到所谓的消弭灾难的目的,在技术上更加依赖天文学手段,因此该时期的佛经中保存有相当丰富的天文学内容。无论从佛学角度或科学史角度,或从探究宗教与科学之关系的角度,乃至从文献校勘的角度,对这些佛教经典中的天文学内容都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考证。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对佛教和道教经典中所包含的天文学内容进行一次整体的梳理和考察,并对这些天文学内容做出恰当的评述,以期对这些传入中国的域外天文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追溯这些天文学的来源,考察这些天文学内容对中国本土天文学文化甚至本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西方天文历法交流重要古籍整理与比较研究(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负责)
侧重对于古代中西天文历法交流文献进行整理和比较研究,并整理研究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时间跨度为秦汉之际至鸦片战争。基于明清之际西方天文学第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国并且中西方科学文化开始正面交流这个历史事实,通过详细考证此期中西天文学碰撞、交流直至融合的历史背景,梳理并研究明清之际的数理天文学文献,并兼及中国和希腊、中国和阿拉伯天文历法交流和比较研究。这不仅对于传统数理天文学的研究有益,而且对现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古代中外生化医学外交流文献整理及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孙毅霖教授负责)
在古代中外生化医学交流方面,这个领域中的许多早期历史文献,曾长期湮没于宗教、方术等史料中,有些甚至被妖魔化或污名化。而这些文献背后的中外交流,也颇多未发之覆。而一些晚期的文献,则有流传海外或仍以手稿形式存世者,皆急需进一步研究整理。中国古代有很多典籍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不同途径流传到海外,其中不少在国内逐渐失传,以至学人需从海外求索。特别是流传到海外的中国科技典籍,迄今尚无人专门搜集及整理出版。其中有不少涉及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或者科技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至关重要,但国内或者没有存本,或者仅有残本。在流落海外的珍稀中国科技典籍中,还有一批由清初在华传教士写成的著作,其中不少是他们用于教授皇帝、皇子和宫廷科学家的讲义,是中西科技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献。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著作没有得到出版,仅以手稿形式存世。凡此种种,都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但又是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所不知道的,甚至国外研究者也难以入手。对它们进行抢救性整理,并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在保护古代科技文化遗产、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成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史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件功德。
四、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数理科学译著的整理与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负责)
近年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学者们研究视角拓展到早期中西交流的历史边界,但早期交流的原典仍散落各处,难窥全豹。就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传入的数理科学译著而言,与这一领域已有的较多研究成果相比,相应的历史文献整理显得非常落后,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奇的现象。这一时期浩繁的中外科学技术交流文献(包括中文的与外文的),大量以刊本、稿本、善本、珍本的形式深藏在中外各图书馆中,使一般的研究者无缘得见。故该子课题主要整理此一时期的历算译著,并兼及其他。
五、中西物理学及工艺技术交流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负责)
从鸦片战争结束至民国初期,这段时间西方科学的传入,使中国社会开始大规模地接触西方近代科学,中国从此开始了由古代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阶段。该子课题从文献着手,对历史上中外科技交流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由于在西方科技传入的过程中,物理和工艺(包括兵器技术)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子课题主要着眼于这两个学科,梳理这段时间由西方传入的物理工艺著作,厘清数目,考订文本,将其整理点校,汇集出版,建立起研究这段中外科技交流史可信的文献资料库,为全国同道提供可资借鉴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使得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领域从此能够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同时对这些文献本身的内容和历史价值进行研究,丰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六、近现代中外生化医学交流文献整理及比较研究(淮阴师范学院蒋功成教授负责)
由明末清初延续到今的近代西方生物科学知识向中国的传播,文献类型多、传播范围广,并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产生的影响非常复杂,有许多未曾发掘和整理的文献资料。而且,要了解这些学科知识对于中国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影响,不能仅仅靠一些经典文本的传播作为代表,还需要关注到其他非专业文本中的科学知识。通过相关史料的整理,我们可以对于近现代生物学、化学交流文献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发掘、抢救和整理一些容易散失的重要科学文献,为以后学者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并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特点。
七、汉字文化圈科学文化交流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东华大学徐泽林教授负责)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最深。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科技典籍不断传入这些国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科学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乃至于中、日、韩(朝)、越形成共同的科学文化圈。目前,有大量的中国传统科技典籍保存于这些国家的各类图书馆,还有不少科技典籍在这些国家被翻刻、训解,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传播的历史遗迹,也是对某些典籍在中国本土失传或中外版本差异的补遗。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东亚科学编史都是立足于本位立场的国别科学史编纂,缺乏对汉字文化圈科学史的整体认识与全面的史料调查,从而汉字文化圈科技文化交流中的历史文献传播与现存情况尚需全面调查,通过详细调查历史上汉字文化圈科技典籍的传播情况,由此而反映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对周边国家科学文化的影响。该子课题调查和研究中国传统科技典籍在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的流传与影响,并将全面而深入韩国科学、越南科学的内部,研究各种汉籍科技著作及其影响下的域外著作的具体内容、科学方法、思想动机等细节问题,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研究日本、韩国(朝鲜)、越南传统科学的内部机理及其与中国科学文化的联系及其自身发展。
就相关的历史文献整理而言,20世纪90年代由河南教育出版社(今大象出版社)陆续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献作了初步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成果,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并不着眼于中外交流,而且对文献采用影印之法,并无点校整理。此外也有一些零星的相关成果问世或即将问世。但就总体而言,在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交流方面,如此规模的历史文献整理,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
就学术研究而言,则本项目所团结的研究团队,数十位成员的研究成果,几乎覆盖了古代中外科技交流的整个领域。依托这样的团队进行相关的历史文献整理和研究,方能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超越通常的古籍整理层次。
本项目的最终成果,将以两种形态汇集出版:
其一是一系列历史文献的点校本,定名为《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文献之部”。这一部分将成为一套具有多方面学术意义的历史文献集,可望为各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方便。
其二是一系列研究著作——既有独立的学术专著,也有研究论文集,它们构成《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的“研究之部”。
中间阶段当然还将发表一系列研究性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最后将提交本重大项目的总体研究报告。该总体研究报告将作为“总论”卷,收入《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研究之部”。
2012年5月30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包括“文献之部”和“研究之部”),江晓原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