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准备
梁记制伞与kobold雨伞公司达成专利互换协议时,
而英国富尔顿雨伞依然坚持自主研发,在设计上回避梁记制伞的专利。
可是要是回避可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
当富尔顿产品研发工程师向老板阿诺特抱怨,这根本绕不开梁记制伞设置专利墙,
可阿诺特坚持相信,世界上没有一款雨伞,富尔顿是不能模仿出来的!
带着这样固执的信念,阿诺特是亲自动手,开始全面研究防风雨伞的专利,在设计上进行规避。
阿诺特如此坚持,就是因为一旦回避了梁记制伞的专利,其成本是最低的。
关于产品模仿,基本在任何一个行业的大公司和或者小公司,都是经常干事情,并不是一件奇怪事情。
只不过有的公司比较精明,通过模仿,设计出风格独特的产品。
梁记制伞信息部翻译三折雨伞专利后,梁智诚交给研发部,命令在一周时间出样品。
同时也要求生产部,外贸部做好各自岗位工作,准备生产和推销折叠雨伞。
其时间预计在三月下旬开始对折叠雨伞进行小规模的试产,同时也可以对外推销。
安顿好折叠雨伞相关工作后,梁记制伞开始预估折叠雨伞带来的利润。
初步预计每月至少增加30万把销量,按照每把0.25美金的纯利润,也就是7.5万美金收入,
还是不错的,仅次于防风雨伞的利润。
当然这只是开始,后续会加大对折叠雨伞的研发力度,其利润还会大幅度提高,
甚至是一把折叠雨伞利润会超过防风雨伞!
同时也预估专利互换的影响,对防风雨伞的销量,
在目前的状况之下,欧洲的销量是有一定的影响,kobold雨伞占有地理位置的优势。
在这一方面,梁智诚要求外贸部与欧洲客户做重点沟通,采取灵活的捆绑销售模式,包括普通纯钢雨伞,尽最大可能稳定在欧洲当地的订单。
在米国和曰本,东南亚市场影响是比较小,
原因是米国市场沃尔玛独家代理,曰本,东南亚的市场,梁记制伞有地理位置优势的原因。
也就是说,全球防风雨伞两大市场基本上被梁记制伞拿下。
剩余的小市场东南亚,梁智诚是不会放过,加大防风雨伞在当地的推销力度。
特别是新加坡,不光是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跳板,也同样是进入苏联市场的发动机。
1975年,随米国在越南战略的全面失败,北越兵临南越西贡城下,4月29日至30日,米国安排大量的直升机前往西贡,撤离当地驻扎的人员。
这意味着米国撤出越南,彻底放弃整个东南亚。
苏联就开始大举进攻东南亚,先是通过新加坡成立相关银行机构,利用经济扶持大力南越,再通过军事对南越进行全面武装,以战争代理形式,对周边国家发动侵略战争!
可以说苏联是十分重视新加坡,在当地建立亚洲最大的外交使馆。
除了以上,苏联也看重新加坡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东亚国家的能源咽喉。
苏联军舰也经常停靠在新加坡港口,进行修整!
在本月初,梁智诚派张力前往新加坡,主要任务了解苏联在当地机构,包括莫斯科人民银行维克托-格拉先科。
目前是没有任何的进展,包括没有接触到有用的人脉和商业情报,
那么,按照目前的状况,打入苏联在当新加坡的社交圈子,根本是很难的事情。
梁智诚感受到事情比预想还要难!
看来是要稍微改变一下策略,如果要想尽早接触苏联在新加坡建立机构。
在这一方面,梁智诚一方面让张力开始搜集黄宏年,以及他的家族相关资料,
方便后续梁智诚与对方接触。
因为黄宏年家族是印尼的财团,在印尼和新加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可以通过此人了解新加坡,以及有可能进入苏联社交圈。
另一方面直接到新加坡成立一个雨伞专卖店,同时以公司贷款和存款名义与莫斯科人民银行开始业务来往。
梁智诚直接电话告知张力,目前把主要工作暂时放在确定开店位置,还有直接莫斯科人民银行的接触…,以及了解黄宏年家族。
张力立即明白了,先是提前铺路,询问莫斯科人民银行的贷款和存款的利率。
…
以目前梁记制伞和梁智诚的实力,只能暂时用以上的办法接触苏联了。
通过莫斯科人民银行,接触到维克托-格拉先科,再到苏联社交圈,
同时也通过黄宏年家族,了解新加坡,再到当地苏联社交圈,最后把雨伞卖给东欧市场。
可以说这是一个双保险。
当然如果认识苏联老朋友哈默是最好不过,一切都好办,那就根本不用做雨伞的小本生意,直接是石油,黄金的大生意了。
按照预估的时间,梁智诚应该是在4月份前往新加坡,确定梁记制伞专卖店的位置,还有合作的银行。
还顺便成立一个情报机构办事处,用来搜集苏联的商业情报。
不过需要说明一下,梁记制伞曾经有在新加坡开过专卖店。
安排好在新加坡的事情后,梁智诚把工作重心放在本地港岛市场,
因为现在是3月下旬了,马上是雨伞销售旺季,
梁记制伞必须加快在港岛专卖店的数量了,
目前只是在去年12月份在中环开了一家,
另外一家就选择尖沙咀。
尖沙咀是位于港岛油尖旺区,非常繁华,集中了大量的商店,购物中心,餐厅和办工大楼,任何时间都是车水马龙,
其中,半岛酒店也就是位于此地。
目前尖沙咀通往内地粤州市之九广铁路总站还在,不过在今年年底可能迁往红磡。
总之一句话,尖沙咀商业氛围浓厚,非常适合梁记制伞在此地开设第二家分店。
其店内装修风格与第一家时相同的,
也包括对店内的员工,不光是对消费者保持友好的态度,让消费者有一个舒适的购物体验。
还有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去倾听他们所说的,从而了解他们需求。
这样的话,可以即时了解市场需求的方向,
再通过记录,把信息反馈到产品研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