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是一名科学工作者,长期从事医学和药学研究工作,还当过8年临床医生。1942年,我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其时父亲正在抗日前线与日军拼命。我则随母亲逃难,经湖南、贵州,辗转回到家乡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秋林乡福安寺村。父亲于德溥身体素质很好,精于骑射,还有一身好功夫,40岁前驰骋疆场,40岁后为乡亲们治病常常废寝忘食,出诊也能健步如飞,唯嗜酒,这使他患了肝癌,享年77岁。母亲杨道贞一生可谓艰苦备尝,家里仅有的一点细粮都让给子女了,她经常吃的是红薯、红薯叶和很稀的玉米粉粥,劳动强度又大(曾荣获农业合作社的劳动模范称号),但却享年92岁。弟弟于立毅在家乡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曾多年担任当地卫生院院长,但他的饮食习惯有问题,食物中脂肪含量高,膳食纤维含量低,结果导致他患了直肠癌,享年仅60岁。
1953年,我的家乡福安寺村划归盐亭县。四川省盐亭县与河南省林县同为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食管癌高发区。据1971年的调查资料,盐亭县食管癌患病率高达118.5/10万。乡亲们把食管癌称为“梗食病”或“回食病”。我祖父于问泽就是因为食管癌去世的。家乡福安寺村每年都有好几位村民患上食管癌,因为父亲是医生,我从小就目睹了此病给家乡人民带来的痛苦。环境中硒、钼元素的缺乏以及亚硝酸盐在地下水和粮食作物中的富集,以及乡亲们喜欢吃酸菜、酱菜和盐腌食品的饮食习惯,可能是食管癌高发的因素。所以,我很少吃酸菜、酱菜和盐腌食品,常吃胡萝卜,坚持不吃烫食及粗糙的食物,并一直把硒作为日常的膳食补充剂。
父亲为家中独子,在1946年未返乡以前,家中仅祖母、母亲、姐姐和我,一门妇孺,家徒四壁。全家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时差不多每年都发生春荒,家里连极稀的红薯叶、玉米粉粥也煮不出来,所以我自幼身体羸弱、多病,麻疹就先后得过2次,各个器官差不多都罹患过疾病,但经过治疗和一些养生手段,都奇迹般地痊愈了。久病成良医,吸取祖父、父亲和弟弟的教训和经验,我一生不吸烟、不酗酒,严格管理饮食,注意饮食多样化和粗细粮搭配(少年时代则以红薯为主食),坚持体育锻炼,现在已近80岁,但视听力、行走均正常,头脑也不糊涂,唯血压偏高,记忆力有所减退。反躬自省:如果营养能跟得上,如果不是少年时代就失眠,我可能长得比现在更高,智力也会发育更完善;如果我年轻时就懂得“科学健身”,并及早采取相应的行动,那么我现在的健康状况应该好得多。因此,我决定就“健康延长线”这个题目发表一些意见,就“科学健身,科学养生,知行同步”谈谈自己的体会。再过几年,我恐怕就写不出来了。
从“知行合一”到“知行同步”,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平衡”,从“内环境的稳定”到“内外环境与细胞的统一、平衡和稳定”,从“君逸臣劳”到“心身合一”。本书内容继承了先贤们的智慧,也有所创新。
身体者,知识之载体,智慧之源泉,德行之寓所也。没有健康的身体,所谓“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者,赖何以为“立”,无从谈起也。健康对于个人,是成家和立业之本;健康对于国家,是立国和强国之本;健康对于民族,是复兴和昌盛之本。健康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全民健康水平和寿命长短无疑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金指标”。基于以上信念,我前后花了10多年时间,国内考察了广西、新疆、海南、香港等地的长寿地区,国外则考察了日本、地中海周边国家和北欧诸国的民俗。
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是我们在健康的延长线上不断前行的力量。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始终贯彻“知行同步”的理念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所引用的研究报告和统计数据,都不厌其详地注明出处,其用意在于提高可信度;所提供的一些保健知识,都详细地叙述其中包含的生物学和医学的基本原理,目的在于使读者明白讲的是有道理、有根据的知识,从而更加自觉地去实践。总之,一切都旨在抛砖引玉。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知行同步”“慎思之,笃行之”,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机体和所处环境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健身方法,延年益寿是完全有可能的;倘若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从娃娃抓起,让下一代自幼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必将为我们民族的复兴作出巨大贡献。
本书各章节相对独立,但在逻辑上又互相贯通。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一节或相关的几节一起阅读。
营养学和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生命科学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限于著者的学识,本书的内容肯定存在诸多缺点以及谬误之处,恳请相识和不相识的读者、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不吝赐教,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以便后期我可以根据读者和朋友们的意见修订本书,使它跟上时代的步伐。
于立坚2021年3月在深圳小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