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家书抵万金
说这话之时,他脸上有落寞之色,更有思念之情。
看他的样子,大概三十岁左右,但脸上满是风霜之感,或许是久驻于此的原因吧!
陈谦好奇的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氏?在此戍守多长时间了?”
“我就是五原县人氏,在此地戍守已有三年了!今日见到乡亲至此,难免心中伤怀!”塞卒感慨着。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没想到,这塞卒居然就是五原县的人。
本来么,他这在边塞服役也只要服一年就够了的。
想来,必定是因为他收了官府的更役钱,是替代他人来服役的。
否则的话,必定不会到这么久。
所谓的更役钱,其实就是替代他人服役的钱。
赵国的军制,是各郡的士卒都要去戍边的,但不想去的话,可以出钱替代。
一般来说,士卒们要戍边一年才行。
而这一年便折算成天数,每一天是多少钱,只要你交齐了,便可以不用去戍边了。
而官府便拿着这笔钱,去请其他人代替服役。
相对于内郡之人,千里迢迢的跑到边境服役,边郡的百姓距离近,又能赚钱,自然有不少人选择干了。
眼前这人估计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这里离五原县不过百里之远,但他却是有家不能回,因为塞卒的任务很重。
这种家就在旁边,却无法回去看一看的处境,那才更让人思念。
“陈县尉,我能否求你一件事?”说到这里,这塞卒似乎想到了什么。
“何事?你说吧!”
“县尉能否帮我带个口信给家中父母,让他们知道我一切都好,也免得二老担心!”
听到这话,陈谦没有迟疑,直接便点头答应了。
不过,刚答应完,他却是心中一动,问道:“这山北燧中有多少五原人呢?”
“就我所知的话,怕是有不下一半!至于其他的,多是外地贬谪或者流放的罪人!”
塞卒想了一下后,答道。
“这样吧!我去问一问你们燧长,看看有多少人想写家书的,我都可以替你们带回去!”
“当真!”闻言,这塞卒顿时是惊喜不已。
陈谦点了点头,而后便转身去找燧长了。
燧长听他说完之后,当即同意了此事。
毕竟,自己也一样思念家人,深知其中滋味。
很快,塞卒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陈谦的身边顿时是围起了一圈人来。
“诸位,路程艰难,送信不易!我也只能帮五原县的塞卒带一带家书!至于其他地方的人,便也无能为力了!”
陈谦见到似乎所有塞卒都想写,有些无奈。
听到这话,一些外地的塞卒不由有些失望。
但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只能无奈的叹口气了。
烽燧中自有书吏在,此时便准备了许多的木简。
将每一个人要说的话都写了下来,并在背面写上地址姓名。
这样一来的话,陈谦便好带回去了。
五原县的塞卒们,此时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仿佛是什么大喜事一样。
一个个在那里抓耳挠腮,斟酌着字句,有太多想说的话,但木简却太短了。
那些没法带家书的人,则是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
偶尔出个主意,似乎也能缓解一下自己的思乡之情似的。
每当写完一片,当事的塞卒便将之紧紧的攥在手中。
翻来覆去的看着,如同是什么宝贝一般。
都说家书抵万金,此言果不虚也!
陈谦见了,不由的轻轻叹息一声。
这要是在科技发达的年代,那是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啊!
不说是打电话开视频,就算是寄个信那也是容易的很!
“咦!我倒是忘记了这件重要的事情!说不得,我可以开个邮局啊!”
想到这里,陈谦灵机一动。
邮驿虽然出现的很早,到现在为止,也算是比较成熟的了。
但这个东西只能用于官府而已,普通百姓们是用不了的。
所以,天南地北的百姓若想与家中通个消息,那就只能够靠运气了。
碰上刚好回家的老乡,或者是商队,还可以让人带封家书回去。
否则,常年音讯难通!
陈谦有些印象,大概记得民间的邮驿是出现在唐朝年间的。
但这个东西发展的不是很快,一直到了清朝末年之后,这才创办了正式的邮局。
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点子了!
别的都不说,光是这赵国边关的士卒加起来,便数量不少了。
能够为他们送信,哪怕只收一点费用,也足够让邮局壮大维持下去。
只是,这其中还有些细节得想清楚才行。
这个想法一旦出现,便在陈谦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他决定回去之后好好想想,看看具体怎么办。
等到所有人都写完了之后,陈谦收获了满满一包袱的木简。
望着那一个个期盼的目光,似乎生怕他会把这个弄丢似的。
陈谦见状,便说道:“诸位放心!本官保证给你们送到!即便没有送到的,也必然会交代原因。等到下一批送粮队伍过来,便给你们带回信!”
能够送家书,已经是高兴了,此时听说还有回信,塞卒们更是激动不已。
“多谢县尉,县尉之德,真令我等没齿难忘!”
五原县的塞卒们,此时纷纷躬身相谢。
第二天一早,陈谦便返回了。
在回去的路上,他特意再去了一趟沿线的那些烽燧,也为那里的士卒们写了一封家书带回去。
这样下来便耽搁了一些时间!
等他回到县城,距离押粮已经是过去四五天了!
好在,押送粮食的时间较为宽裕,对去的时间要求比较紧,对回的时间却没有过多要求。
回到县尉府,将运粮手续交割完成,他立刻便将于选给找了过来!
“本官有些事情交给你去办!这些乃是塞卒们的家书,你带几个人挨家去送,读给其家人听!”
“另外,对方若是有回信的,你们也收好了带回来,日后还要送去给那些塞卒!”
于选听说是这事,不由的感叹:“县尉真善心,连塞卒们的家书都要亲口过问!这也是那些塞卒的福气了!”
陈谦摇了摇头:“那些塞卒戍守已是艰辛,些许小事有何不可!快去吧!”
“是,属下明白了!”于选答应了一句,立刻转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