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代工之王”与特区
深圳的制造业升级之路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此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相比表彰与赞誉,官方送出的是一张新的任务单。熟悉深圳历史的人会明白,这可能是更高级别的褒扬——就像此前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一样,深圳将继续扛起新时代创新大旗,试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无论是40年前还是40年后,人们都会问,为什么是深圳?
1978年6月,交通部党组委派外事局负责人袁庚赴港,参与招商局的领导工作。1979年1月31日,袁庚向中央领导汇报了他对工业开发区的设想。袁庚希望,申请一片不大的土地,拆解不再运营的旧船只,把废旧金属卖给香港的建筑商。
袁庚提出的设想是一个药方。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经济格局中,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发展资金需求量庞大的重化工业,中国不得不扭曲劳动力要素价值,用行政指令替代客观经济规律,这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失调。加上10年动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技术落后、工人农民失业、物资短缺等多重问题凸显,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要建设更为健康的工业体系,也不是没有办法,但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引进国外的资本和技术一要外汇,二有风险。袁庚主导的蛇口工业区很快变成一个试验场。蛇口是中国第一个允许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这使得外国公司在中国内地成立公司成为可能。蛇口打开的外汇渠道以港资为主,不仅相对安全,也足以让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取得关键性的突破。
先有蛇口,后有深圳。通过在一小块划定的区域内,试验新经济形式与这片土地的适配性,深圳特区诞生了。这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也是一座面向世界的城市。
我们从工业史视角来审视会发现,深圳还是一座依靠工业而崛起的城市。从蛇口工业区开始,工业就成了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命脉。它从代工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富士康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深圳的。某种程度上,深圳和作为深圳工业样板的富士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的一种注脚——中国最年轻的、制造业最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依靠代工起家,最终崛起为世界级制造巨头的三资企业,它们的发展具有共同特性。它们都凭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崛起,靠着“大规模、低成本、低利润、高速度、高效率”崭露头角。
如果将视线拉远,则能看到一幅更为宏观的全球生产力迁徙图景。20世纪80年代,美国—东亚—“亚洲四小龙”的雁阵发展模型阵列,多了一个新的成员,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内地处在这个雁阵的尾部,蛇口工业区开启了世界资本、技术和生产能力向中国迁徙的历史进程。富士康正是对这一模式的彻底贯彻,它追逐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从台湾迁徙到了深圳。
但深圳和富士康都未停下进化的步伐。经过40多年发展,深圳的制造业已不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深圳所代表的中国“智”造不仅深入嵌套全球分工,承载了众多中低端产业链,而且在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上也逐渐强势,在一些领域能冲击世界一流水平。
伴随着深圳成长起来的富士康也早已摆脱“劳动密集型”的标签,“工业富联”这艘制造业的航空母舰和智能工厂早已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代表,它的工厂系统已经深入中国中西部内陆腹地。
中国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城市和世界最大的代工巨头之一,它们的成长历程和进化路径里藏着中国崛起的某种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