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乎,人乎——李镇西“民主语文”教学之路探析
李镇西老师极力倡导民主语文教育。他认为,“人”——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极力主张语文教师应拥有爱与民主的情怀,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宽容等民主素养,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现代公民。高度的民主性与热情洋溢的人文性,是他教学的风格与特色。他倡导“共享式阅读教学法”,注重平等对话与文化内涵,追求“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境界。
一、语文,岂能“目中无文”
李镇西说:“语文老师不一定是作家,但应该是文学爱好者”,“语文教学应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1. 一本小说推他上了讲台
面对李镇西,感受更多的不是他的名师光环,而是他的激情。
青年时的李镇西是充满激情的。他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1977 年恢复高考时,他填报的志愿居然全是“中文系”,虽然前面都冠着“师范学院”,但那不过是想享受录取时教师子弟“加分”的照顾,使自己早日离开农村而已。但谁又能想到,“师范”二字竟成了他一生的归宿。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真正让他对教育充满热情和理想的竟是一本小说。
大学毕业前夕,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是郑波、杨嫱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就这样,他做了一名人民教师。他甚至想:“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中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这一激情冲动使他对教育“痴迷”了20 多年。
2. 语文必须姓“语”
李镇西认为,语文必须姓“语”。
语文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点是,它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道德,而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来传达。所以,解读小说,首先接触的应是语言文字。只有通过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才能悟到背后的形象、情感、思想,甚至是一颗滚烫的灵魂。写作虽然和阅读正好相反,但归结点还是语言文字。不能和语言文字相遇、相知,就永远不能走进语文的殿堂。
因此,一切关乎语言、文字的因素,都应该是语文因素。诸如形象、情感、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甚至是朗读吟诵、表达句式、标点使用等等。可以这样定位,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揣摩,大到文章建架结构的推敲,还有隐含在文本深处小说技法的探究等等,无不是语文因素。
3. 语文教师也必须姓“语”
正像他读书也让学生读书、他上课也让学生上课一样,李镇西认为,语文老师也必须姓“语”。
李镇西上课,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全部的教学“家当”;也不设计什么导入语,只用“大白话”交代课题,直截了当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师生读读议议,互相交流,偶有“出彩”的发言,但绝没有“玩噱头”和“作秀”的意思,纯粹是“随意”、“自然”生成的结果,也未见“此起彼伏”的态势;即便是朗诵这样一个完全可以掀起高潮的环节,他也不抑扬顿挫,而是用了比较平缓却非常清晰的语调,全无“精心打造”的痕迹,这与时下所流行的“美教”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当然不是李镇西不能把课上得那么跌宕起伏,精彩迭现。凭其专业功底和人文底蕴,以及他对课文深入透彻的钻研和对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他完全可以做到。他的平和、平淡甚至平白,其实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朴素”的理性追求,更是一种源自内蕴的自信和真正语文教师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