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宁静为人,宁静为师——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之路探析

郑逸农老师坚持“非指示性”教学研究多年,创造性地提出了“二不”“四自”

语文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他认为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能替代、不能指示,而要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非但不是指示者,甚至不是传授者,只能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隐逸自己”,甚至“蒸发自己”。

一、让语文的柔媚之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郑逸农特殊的成长之路,促使他对个体生命有着极为强烈的感觉和体悟,对文学作品纤细的感受力,更深化了他的这种感觉与体悟。这种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觉和体悟,让郑逸农对那些体现个体生命的“悲情诗文”往往情不能自已。这种对文学的敏感体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学思想的形成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他时时提醒自己:“我是语文教师,我应该让语文的柔媚之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富有纤细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活的创造力。”

1. 被迫突围

郑逸农出生在上世纪60 年代中期,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没有吃过什么苦,童年和少年都过得十分顺利,既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成长之路上也没有特别的关注和特别的期望,但是严重的偏科给他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高考时,因一分之差而与本科无缘,在落寞中进了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只能下乡执教。

1987 年,郑逸农回到了故乡,平静地走上了中学讲台,成了家庭成员中的第七名教师。那时的他,心里谈不上有什么成名成家的大志,只知道从眼前做起,踏实工作。于是,有了一次次夜深人静时的备课,有了一回回带着作文本回家度周末的经历。当然,他也并不觉得苦,夜深人静时备课,会有蛙声相伴;周末在家批改作文时,20似乎可爱的学生仍在眼前。到了高三,和学生们一起一下子沉入题海,这才让他感到教书原来是这么辛苦。

没完没了的高考模拟卷一张接一张,枯燥乏味不说,单是“标准化”试题就让他倍感“毫不标准”而力不从心,于是干脆照着“标准答案”编理由,然后神气十足地走进教室,侃侃而谈。可有时竟冷不丁冒出几个“不听话”学生质疑找茬,使他陷入窘境。

花开花落中,教了8 届高三毕业班的郑逸农,自豪之余突然发现,这么多年一刻也没闲过。没时间反思,没时间整理,一直陪着学生在题海中沉浮,当着“游泳教练”,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对岸,走进新校园,成了大学生,而他自己却只成了一名熟练的机械操作工,一个庸俗的教书匠,把语文教育这一拉小提琴式的艺术工作做成了拉大锯的机械工作。这让他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悲哀。

悲哀之余,郑逸农开始逼迫自己去反思:语文,应包括语言和文学。汉语言是充满魅力、充满人性之美的;文学作品则凝聚着作者的灵性和思想。两者结合,会放射出语文的柔媚之光,一旦照进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魅力,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思想和素养,激发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以往,自己是不是把她肢解成浅薄的技艺之学了呢?

终于,郑逸农找到了自己的探索方向:“我应该把语文的柔媚之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也用纤细的感觉去体会自然,用博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给自然赋上生命情感,给生活添上温馨情怀,使之散发出生命的气息,流动出人性的魅力。

这样学生便能时时体验着感动,享受着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

2. 理论支撑

对心理学的热爱,使郑逸农在教学和研究的原点上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支撑。

早年求学的特殊经历,使他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关注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在众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理论给了他很深地影响和启发。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罗杰斯的学生坦恩鲍姆博士将此概括为“非指导性”教学。一是教学无固定结构。教师和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无设计、无安排、无组织,教学完全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气氛中进行。二是教学无固定内容。教师不向学生提任何要求,课堂上只有学生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的自由漫谈。大家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既不来自书本,也不来自教师或权威人士的思想。三是教师不作任何指导。

不讲课,不提问,不评定学生,不干预学生的任何活动,只是认真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以一种既友好、又随便的态度与学生坐在一起。

据此,郑逸农开始了“非指示性”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3. 实践探索

郑逸农从参加工作时起就开始担任班主任,他像许多年轻教师一样把“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奉为圭臬,但是他渐渐地意识到这种物化的“指示式”管理,是对学生生命活力的扼杀。于是他大胆尝试实施“非指示性”班级管理:不指示做什么,不指示怎么做,由班委自主、自由、自信地开展工作。从竞选班长和干部轮换制度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在个体生命活力得到展现的同时,班级的生命活力也得到了激发。班级管理出乎意料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他彻底改革教学现状的信心和决心。

在经历了十三年静态的、预设的指示和灌输后,他决定改变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宰转向学生自主,由“指示”转向“对话”,师生间互为老师,相互教育。在充分的酝酿和策划之后,他决定从阅读教学入手,展开“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尝试。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他执教的《荷花淀》拉开了“非指示性”教学改革的序幕。

4. 模式建构

郑逸农一方面大胆地将罗杰斯学派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又果断地将该理论中“绝对不指导”的极端做法做了适当的修正与整合,逐渐形成了“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和模式。

(1)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二不”“四自”原则

“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目标不作单向性的预设,不以教师的判断代替学生的思考,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或独立或共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和生成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不对问题答案作现成的标准化的灌输,而让学生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中,自主探究和建构问题答案。“四自”。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四自”的根本就是要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实现自主成长。

(2)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非指示性教学的常式为:教师激趣导入;学生初读文本,并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即原初体验);学生再读文本,自主(或独立或共同)确定学习主题(内容、目标);学生围绕学习主题,研读欣赏;学生交流研读心得,并提出问题,现场讨论;教师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和专家、研究者的研读心得;学生聚焦优美的语句美读品味;每人反省自己的学习得失,并提出调整对策;教师提供课外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拓展深化;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本次学习的感受与收获;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是把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直接呈现给学生,不代替学生去感受,而是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去寻找,去感受,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心灵的自由、思想的快乐和创造的成果。

在一片惊奇赞赏与争议声中,郑老师和他的“非指示性教学”逐渐成熟,渐渐走出校园,走出浙江,走向全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流派。

二、把人当做人

郑逸农说:“我搞‘非指示性’教育,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出于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出于我对教育的热爱。”其“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核心命题就是“把人当做人”,蕴含着三层要义: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

1. 师生平等

“把人当做人”,就意味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有平等的人格,平等的生命。郑逸农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感受自己青春的涌动和生命的成长;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一起交流阅读感受,一起背课文名篇,一起写课文赏评。平等的参与,往往伴随着相互欣赏,伴随着师生的共同成长。

2. 真诚对话

“把人当做人”,就意味着师生之间应真诚对话。“非指示性”教育既不是“教师中心”下的“指示”教育,也不是“学生中心”下的“非指导性”教育,而是师生平等下的对话教育。郑逸农明确指出,师生之间要通过真诚对话,相互教育,共同成长;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个人都有理解的权利。

3. 自主成长

“把人当做人”,不仅意味着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对话的人,还意味着把学生当做自主成长的人。郑逸农“非指示性”教育中所倡导的“二不”“四自”原则,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他要让语文课堂成为春天的小溪,不时激荡出生命的活力。

回首走过的路,郑逸农说:我并不是一个博学的人,但是我善于从关注个体生命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学;我的心愿就是让“非指示性”教育理念从语文走向所有学科,成为新世纪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我的目标是“宁静为学,宁静为人,做一名终生与学生相伴的教师”。

宁静以致远。

愿郑老师在宁静而执着地追求中越走越远,不断地给语文给教育带来非指示性的惊喜和非指示性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