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从小跟随着父亲做官的足迹,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直到徽宗崇宁二年(1103),才来到京城,定居在城西金梁桥西边夹道的南面一带。从此之后,我就在天子脚下慢慢长大。
这时的京城,长期处于和平岁月,人情风物繁华热闹。京城里的儿童,都只一心学习鼓乐舞蹈;头发花白的老人,也从未经历过战争。一年之中的各个节日,都有可供观赏的美景盛事。不管是元宵节还是中秋节,是雪落之际还是花开之时,是七夕乞巧还是重阳登高,是金明池演习还是琼林苑游赏,举目看去,视野所及,到处都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各条路上都是车水马龙,华美的车舆竞相在街边停靠,神骏的良马纵情在御路上驰骋。
放眼望去,车辇上的装饰金碧辉煌。花轿里丝绸罗带飘散着阵阵芬芳,香气扑鼻。在烟花柳巷里,伴着燕语莺声的欢笑,歌女们演唱的都是最新颖时髦的歌曲:在茶坊酒店里,各种管弦乐器的声音此起彼伏。四面八方的人们,竞相朝这里涌来;世界各国的使者,都纷纷前来这里朝见。京城的市场上,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珍贵罕见之物;京城的厨房里,能见到整个世间的嘉肴奇馔。道路上遍地花光,处处都是风景,可不仅仅是在春游踏青时才能看到。有时有箫鼓乐声飘响,可能只是有几户人家正在夜宴聚会,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丰富多彩的杂技表演惊人耳目;豪放奢侈的生活风气长人精神。人们可以在元宵节的灯会、金明池演习或者是在各种帝王祭祀活动中一睹龙颜,至于公主下嫁和皇子纳妃的庆祝活动,更是屡见不鲜了。要论京城的建造水平,那明堂可谓是代表建筑;要说京城的冶铸能力,那新铸的九鼎就是代表。每当在政府府曹下班回家,或者在皇宫中参加完宴会归来,你可以随心去拜访名妓。每逢科举殿试放榜进士唱名,或者武官调整官职的时候,你可以结识朝廷新人。
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醉心于游玩赏乐,一遍又一遍纵情游览了无数次,但从没有觉得知足和厌倦,还愿意继续在这里永远快乐地游玩下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战火纷飞,靖康之乱的那一年,我被迫离开了京城,南下江东躲避战乱。在南方的生活没有什么乐趣,深感孤寂无聊,不知不觉就步入了垂暮之年。一个人经常回想当年的惬意生活,每个节庆的风采,都是那么精彩美好,人和人之间,是那样的和睦美满。这些美好的回忆,现在都成了怅然长叹。最近和亲戚碰面,聊到当年的风华岁月,有很多小辈往往觉得根本没有那么美好。我担心随着岁月渐行渐远,再讨论当年的风土人情,可能会越来越失真,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我凭着自己的记忆,把当年那些景观风俗记录下来,编辑成书,希望读者打开之后,就能感受到当年的盛况。
古人曾做梦来到华胥之国,感受到无尽快乐,我现在追忆往昔,回首之时深感怅然,难道不是从自己的华胥之梦中醒来了吗?所以我把这本书取名叫做《梦华录》。不过以京城的繁华盛大,我也不能一一走遍,加上有一些事情我自己未曾经历,只有一些从别人那里辗转得来的资料。所以这本书难免有不少的缺漏。要是有来自故乡的朋友和博学多闻的前辈,能帮忙补充指正,让这本书能更加完备,那我就真是不胜荣幸和感激了。
这本书用的语言比较粗浅,使用了不少市井俚语,没有进行雕琢,这是希望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够没有障碍地阅读,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一下,请读者知悉。
绍兴十七年(1147)除夕夜,幽兰居士孟元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