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深陷别扭的关系
婚姻中常出现这样一幕:好不容易摆脱唠叨妈妈的男人又找了一个唠叨的妻子;好不容易摆脱大男子主义爸爸的女人又找了一个大男子主义的老公。
也有人会说:“他根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那么多优秀的人,我怎么就选择了他?”
又比如:
总是对同一类型的人迷恋到不行;
本来有天壤之别的两人却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久处后发现,最爱的人有着自己最讨厌的性格和习惯。
生活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困惑大致相似,那就是:为什么我会爱上不可思议的人呢?
从心理学上看,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强迫性重复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强迫性重复”,是指人在经历了一件极度痛苦或者快乐的事后,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反复创造这样的经历。
对痛苦的强迫性重复很容易让人归因为命运不公。
有位女性因为家暴接受心理咨询,第一任老公每次喝醉酒,就对她拳打脚踢,实在无法忍受的她选择了离婚;第二任老公因为家庭矛盾对她大打出手,她再一次选择离婚。
失落的她把这些归因为命运。
但她还是试图与命运搏斗,找了第三任丈夫。这一次,她选择了大家公认的好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再一次遭遇家暴。
她哭诉道:“第三个男人是我特意挑选的好脾气的人,怎么还是对我下手?”
想必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
但细聊才知道,无论哪一任老公,在双方吵到最激烈时,她就会说:“你想打我不成?打呀,不打你就不是男人。”
说来有些苛刻,但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双方处于暴怒时,这些带有侮辱和挑衅的语言就是暴力的导火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这个女人就是在对痛苦进行强迫性重复。
她试图用极端的语言来试探——“你是不是也像他们那样打我?”“我是不是真的战胜不了命运?”
很不幸,这样的试探一般都会失望,因为她把决定权交给了别人,这就意味着首先得到的是“失控”,再次得到的是期待落空的“失望”,最后,她会坚信“这就是我的命运”。
因为强迫性重复的心理,人们会去一次次重复创伤的经历,看起来这样的不可思议像是命运的安排,其实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缺失性需要
萨提亚流派导师林文采提出,人有五种基本心理营养,分别是连接、安全感、价值感、爱与被爱、独立自主。[1]
任何一种心理营养的缺乏,都会让人如饥似渴地向外界寻求。比如一个安全感不足的女性要么爱问“你爱不爱我”,要么控制孩子,只有这样,她才能相信世界是安全的。
缺失性需要会让人一直处于饥渴状态,在爱情里就会变成不顾一切。
比如一位有名的歌手,她聪慧、独立、坚强,小小年纪便在酒吧驻唱养家,参加大大小小的社交活动,但父爱的缺失让她始终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因此,她把老板的照顾和关心视若珍宝。在她心里,这份爱不止是爱情,还有对一直没有满足的父爱的期待。所以,不管外界和妈妈如何阻拦,她还是一意孤行地嫁给他。
她根本不舍得放手,除非爱到穷途末路。
这就是缺失性需要,它很容易让人产生“爱”的错觉,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爱里。
我们不能断言,因缺失性需要而走在一起的婚姻就注定失败,但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夹杂着过高的期待和太多的负担。
拯救者心态
30岁男生小李因恋爱不顺前来咨询。他长相帅气,家境和事业都不错。小李一共交过两个女朋友,一个是精神分裂,一个是抑郁症,最后都以痛苦收场,他说:“我名牌大学毕业,为何是个恋爱小白?”
他的成长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
8岁时,他曾被爸爸的怒吼和妈妈的尖叫声吓醒,看到爸爸揪着妈妈的头发暴打,躲在门后的他瑟瑟发抖,一度吓到失声。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敢见妈妈,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背叛者,懦弱而自私。
上高中时,他曾试图劝妈妈离婚,但妈妈说:“为了你,我也不能现在和他离婚。”
他既救不了妈妈又战胜不了爸爸的无力感,让心中对爸爸的恨与日俱增,慢慢地,他就站在了“拯救者”的位置上,他努力上学,好好工作,只是为了把妈妈从这个不幸的家庭里拯救出来。
正是因为这种“拯救者心态”,让他对弱者有一份着迷的保护欲,他总试图证明:“我很厉害,我可以拯救你。”遇上闷闷不乐的女友时,这种保护欲就会被激发,而他错以为这是爱情。
其实,爱情里的拯救者很多,很多人走进恋爱关系时,会信心十足地想要用爱感化对方,甚至说:“我相信他会因为我变好。”然后不求回报地付出,可结果大都事与愿违,因为没有谁可以拯救别人。
更糟糕的是,拯救失败会让人陷入自我怀疑,要么继续寻找需要保护的人,要么深陷无力感中痛苦不堪。
因此,很多不可思议的遇见,其实是内心深处的拯救者心态在作祟。
不管是强迫性重复、缺失性需要还是拯救者心态,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爱的真相:如果你反复被一类人吸引,或者你频繁在类似的事情上碰壁,请不要简单地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命”,而应去找到那个隐藏的刺。
当然,有人会说,虽然外人看着不舒服,但人家相处得很愉快啊。没错,我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但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调整那个被称为“命”的点,因为亲密关系只是亲密关系,无法长期成为任何一种其他关系的替代品。
在不可思议的爱里,主角都带着一份成长的使命。
[1]林文采、伍娜,《心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