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明刀钱谱:中国古钱谱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燕国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个以“燕”为国号的国家,这里所说的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曾经控制着我国河北北部远至辽东一带的广阔土地,因此这片区域也被称作“燕地”。燕国之“燕”甲骨文作“妟”,金文作“匽”或“郾”。考古学家通过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基本确定早在夏商之际,燕地便出现了先进的青铜文化。加之史书及甲骨卜辞中有“燕亳”之称,故人们推测西周之前幽燕地区很可能曾经存在过一个燕国,但这个燕国至迟于周初便灭亡了。而七雄之燕,是周初封国,源自周代开国名臣召公奭。据《史记》记载:“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另有一姞姓燕国,其故城位于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为了与召公之燕区分,故谓之南燕,而召公之燕又称北燕。

召公奭为周文王庶子,与周武王、周公旦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周成王时,召公位列三公,主政陕西以西地区。他曾在棠树下处理事务,由于非常公正且得当,深受百姓爱戴。由于召公位高权重,且史籍中有不少关于他辅佐周王的记述,故后世推测召公并未就封于燕,同周公以长子伯禽封鲁一样,燕的第一位国君很可能是召公的元子。此外还有人觉得周室将召公这样的辅国重臣封到偏远的燕地是难以理解的,故其始封地可能在别处,如河南郾城,后来才迁移至北方。甚至还有观点认为,北燕或许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优秀的“出身”而冒充召公后裔。这些说法曾在史学界占有一定优势,直至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古城的发现,特别是M1193号大墓出土了记载第一代燕侯封燕之事的青铜罍与青铜盉,证明燕的始封地确在北方燕地。但是学界对铭文的细节理解尚有分歧,集中在两个“克”字之上。陈平等认为“克”是人名,即召公长子,故称二器为“克罍”、“克盉”,合曰“克器”(1)。殷玮璋等则主张,第一个“克”为“能够”之意,第二个则为族名,二器主人应是召公本人,所以命名“太保器”(2)。另有他解,如张亚初等(3),暂不一一列举。但无论何释,周代北燕属召公一脉,且始封地在北京附近已基本达成共识。

按照《史记》的说法,召公传九世至惠侯,惠侯在位时期,西周首都镐京发生了以平民为主的国人暴动。对于失载的九世燕侯,学者们多将目光集中于金文上。目前发现的疑似失载燕侯名讳除“克”之外,尚有旨、舞、宪、和、圣等。其中陈平认为“燕侯旨”为“克”之昆仲;“燕侯舞”铭文出自董家林M1193号墓之戈及铜泡,由于上文已述人们对同出罍、盉铭文的解释未达成一致,故“舞”的释义亦有差别。赞同“克器”者认为“燕侯舞”作为一个人是不存在的,“舞”的含义与“武舞”类似;而部分赞同“太保器”者则主张“燕侯舞”才是墓主;至于宪、和、圣究竟是第几代燕君,目前各种猜测的成分较多,故应存疑。不管召公是否是第一代燕侯,自西周初年直至战国,燕国的事迹在史书中很少见到,但也不是没有。比较著名的是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助燕庄公攻破山戎,解除长久困扰燕国的北患,以及由此衍生的“老马识途”的典故。此外,公元前539年,燕惠公(《左传》称燕简公)因宠爱小臣宋(一说为姬宋),引起因惧怕被废黜的大夫们的不满,他们联合诛杀宋并将惠公赶到了齐国。四年后,齐联晋攻燕,将流亡燕君护送回国,这也是春秋燕国为数不多的记录之一。而助王子颓攻打周惠王的燕国,则有人认为应是南燕。至于这一时期燕缘何鲜见于史,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燕远离中原,面对戎狄的侵扰早已自顾不暇,没有精力更没有办法参与诸侯交流,正如《史记》评述的那样“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进入战国后,燕国逐渐活跃起来,尤其是从公元前四世纪初开始,燕与中原列国间的交往愈发频繁。如公元前380年齐国攻占燕国桑丘;公元前373年燕国征伐林营并打败齐军;公元前356年燕文公三年,燕国与赵成侯会于安邑、阿城;次年,燕国在泃水(今北京平谷区境)击败齐国;公元前348年,燕文公十一年,魏国赵国联合夺取燕国的夏屋;公元前338年,燕文公二十一年,阴司马在武垣击败燕公子翌等。而此期间,燕国世袭再度出现混乱,多部史书记载矛盾,后人著作亦见解不一。公元前334年,燕文公二十五年,苏秦至燕合纵。公元前332年齐宣王趁燕国国丧期间侵夺燕城十座,后经苏秦游说,齐国才将占领的城池归还。这两件事出自《史记》和《战国策》,但是部分学者据《说苑》、《战国纵横家书》提出苏秦至燕应在昭王初年的观点,究竟孰是孰非,姑且存疑。公元前323年,在位十年的燕君称王,史称燕易王。陈平认为“这个‘易王’不是西周、春秋、战国诸侯王文、武、成、康之类的谥号,而是一个以其都邑名为王号的‘绰号’。这个绰号大约在这位燕君开始称王之时就在列国传开叫响了。”(4)易王十二年,薨,其子燕王哙即位。燕王哙在位期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子之受禅”事件。陈平说燕王哙是一个做梦都想让燕国强大而又不知如何使之强大的人。正是这种有病乱投医的心态,被国相子之利用。他通过苏代和鹿毛寿等人不断向国君灌输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出众,同时鼓动燕王哙效仿尧舜。而燕王真的面北称臣,并把俸禄超三百石的大夫之印玺收回交由“新君”。这样,子之成了完全意义的国君。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谈到,子之很有才干又很得人心,其“代立”具有地主阶级改革的积极意义。但郭氏之论受特定历史背景的局限,今天赞同的人已不多。一般认为,子之是个阴谋家,并没有多少德行,“禅让”更像是一场政治闹剧而非革命。子之统治三年,燕国大乱,太子平和将军市被迫造反但没有成功,后者又因倒戈被杀。公元前315年,齐宣王听从孟子等人的意见趁虚而入,在燕人没有抵抗的情况下一举攻占燕国全境。中山国也趁火打劫,连克数城。燕王哙死,子之亦被剁成肉酱。幸有诸侯斡旋,燕之社稷才得以保存。两年后,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燕昭王即位。关于昭王的私名,《史记》记载是有矛盾的,《燕召公世家》称“太子平”,而《赵世家》则说是“公子职”。《资治通鉴》从公子职说,但后世仍有不同意见。直到“郾(燕)王职戈”的出土,才基本消除争论,各方公认昭王名“职”。

昭王即位之初,国内形势及其严峻,可谓一片废墟,有人推测此时燕国的土地可能仅局限在易县燕下都附近。昭王立志复仇,并振兴燕国,但是谈何容易!后受老师郭隗指点,昭王“吊死问孤”,并筑黄金台、建招贤馆,吸纳各国人才,一时间乐毅、邹衍、剧辛等名士“争凑燕”,燕国开始了漫长的恢复之路。大约在此期间,曾“为质于(东)胡”并深受信任的“贤将”秦开归国后率军反攻胡人,将整个辽东至朝鲜北部一带的广阔土地纳入燕国版图,后世遂有“全燕”之谓。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宋是当时仅次于七雄的大国之一,齐国兼并宋国引起诸侯恐慌。而燕经过多年积聚,国力明显提升,昭王认为报仇时机已到,决意伐齐。但乐毅分析燕虽殷富,却还不是齐国的对手,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实现目标。燕国随即往各国遣使,诸侯一拍即合。终于在公元前284年,燕王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与三晋在济西击溃齐军主力。随后乐毅相继辞掉他国军队,独率燕军深入齐境,未几攻克齐都临淄,将珍宝掳掠一空,并趁势连拔七十余城,齐国城邑“唯莒、即墨不下”(一说聊、莒、即墨三城不下)。齐湣王则在出逃后被楚将淖齿所杀,这是燕国历史最荣耀的时刻。而此时齐仅存的两城防守非常顽强,燕师久战不克,也使乐毅认识到灭齐之计,攻心重于攻城。所以他放弃强攻转而分化瓦解敌人。在这期间有人进谗言,言乐毅谋齐自立,但昭王用人不疑,诛小人、赐车杖,而乐毅惶恐不受、誓死尽忠,亦为后人称颂。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81年昭王去世,惠王即位。惠王做太子时便同乐毅不合,这一弱点正好被困守即墨的田单利用,他施反间计使燕王改用骑劫为帅,乐毅奔赵。骑劫就任后采取掘坟、虐俘等手段试图刺激守将开城迎战,却激发了齐人的斗志。田单一边松懈燕军警惕,一边暗中准备。待时机成熟,用火牛阵突袭对手,燕军大败,不久便悉数撤出齐国,也成就了田单两城复国的奇迹。此后的一段时间,燕国无力外战,公元前265年更是被齐国夺取中阳,但其内部较为稳定,再无内乱的记载。与此同时,赵国因受秦国的压迫,开始将重心转往太行山以东地区,加上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燕赵两国矛盾开始显现。公元前256年,燕国攻占赵国昌壮。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燕国相栗腹出使赵国签订盟约,并献金为赵王祝寿,回国后居然报告说赵国青壮年都死在长平,剩下皆为老弱病残,可以征伐。而群臣中除乐闲与将渠先后提出反对外竟也是一片赞同之声,燕王遂“起二军,车两千乘”,分南、西两路攻入赵国,但相继在鄗、代被赵将廉颇同乐乘击溃,廉颇更是深入燕地并包围燕都。次年,燕国被迫接受赵国的条件,燕王命将渠为相主持议和,赵国在得到五座城后解围而去。

公元前247年,燕赵交换土地,史称“燕赵易土”,燕国将葛、武阳、平舒让给赵国,自己则获得了龙兑、汾门、临乐三城。之后几年,燕国仍有战事,如公元前243年,赵国李牧攻下燕国的武遂、方城;公元前242年燕使剧辛攻打赵国,被庞煖击败;公元前241年燕与韩、赵、魏、楚一起攻打秦国的蕞,无功而返;公元前236年赵国夺取燕国狸、阳二地。公元前228年,赵国主体灭亡,赵公子嘉逃往代郡称代王,秦国的劲弩锬戈已抵达易水河畔。此时曾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燕丹不甘心国家覆灭,安排荆轲、秦武阳以献秦叛将樊於期之首级和都亢地图为名,刺杀秦王政未遂,这便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秦王政逃过一劫后大怒,下令进攻燕国,于公元前227年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保辽东。秦国李信率军追击至衍水(今太子河),此时燕国可能只保有襄平一城。燕王听从代王之言杀太子丹谢罪,秦因忙于灭楚抑或适逢辽东寒冬而暂停攻势,使燕国得以苟延。五年后,秦将王贲攻辽东,俘虏燕王喜,并有可能追击其残部远达朝鲜半岛北部一带。至此,燕国灭亡。

纵观燕国历史,从立国起一直默默无闻,战国中后期突然活跃起来,却又快速消沉,亦印证了《左传》里“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的感叹。张正明在评论吴越兴衰时认为,这种短时间内消沉的国家,其根源在于“它没有丰厚的文化基础”(5),但这似乎并不适用于燕国。燕文化源远流长,社稷800余年,是周初姬姓封国中最后覆灭的,而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灿烂的文化若形成于一朝一夕实在难以理解。也许周代燕国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史料,但因多次战乱使得大量珍贵的典籍化为乌有,只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背景。

附:燕君世系(本表主要依据《史记·燕召公世家》,问号为后人考证但意见不一)。

续表


(1) 陈平《克罍、克盉铭文及其有关问题》,《考古》,1991年9期。

(2) 殷玮璋《新出的太保铜器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0年1期。

(3) 张亚初《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考古》,1993年1期。

(4) 陈平《燕国风云八百年》,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68页。

(5) 张正明《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