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横三纵(感谢书友XSL15的月票和打赏)
大秦并天下之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构筑了纵横全国的驰道体系。
目前大秦的交通格局,以“三横三纵”为根基,四通八达,勾连全国。
这六条道路可以说是大秦帝国的经脉。
无数的旁道从这几条干线上延展而出,构成了大秦的血管,为帝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营养。
三横的第一横是“北边道”,这是一条沿着长城分布,贯穿大秦北部边疆的道路,具有重要的边防意义。
始皇帝巡游天下,多次从北边道而归,然后经上郡返回咸阳。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为了视察北方的边防。
要知道,大秦东西南三个方向上还是比较太平的,只有北方的匈奴经常入寇,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始皇帝三十七年,嬴政最后一次巡行天下,原本规划的线路就是从北边道返回。可惜天不假年,在途中突然去世,崩于沙丘。
三横的第二横,是中央大道,这是大秦的最重要的道路。
从临洮的长城障塞出发,过鸡头山,经陇西郡,北地郡至咸阳,是其西段。后来随着大秦疆域的扩张,西线延长发展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从咸阳,过崤山,经三川郡,东海郡至海边,是其东段。这条道路将内史与山东六国连接在了一起。
沿线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运输量最大,颇似后世的京沪铁路。
在这条道路的最东段,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秦东门”,期待着海上的仙人能够沿着这条路来到咸阳,为他送来不死之药。
类似的事情他还干过很多,沉迷修仙第一名。
三横的第三横被称为武关道。这条道路从关中出发,经过武关,过南阳郡南郡,直达会稽。因为所过多位于吴楚故地,所以这条大道也被称为吴楚道。
三纵的第一纵为并海道,即沿着海边的大道。这条道南极会稽,北到渤海,沿着大秦的黄金海岸一路蜿蜒。
始皇帝绝对是一个喜欢大海的人,他五次出行,有四次都曾并海而行,这也是并海道名字的由来。
当然,这可能与始皇帝一直相信方士们所说的“海上有仙山”有关。
始皇帝四次海滨之行,有时候登山刻石,有时候出海赶海射射鲸鱼。至于神仙,那是一次都没见到。
三纵的第二纵,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主干道,就像大秦的脊椎一样,支撑着这个帝国的躯体。
这条路从南郡出发,一路向北,经南阳郡河内郡,邯郸郡,沿着太行山东麓前行,过右北平郡辽西郡,直达辽东。
三横的第三纵,以咸阳为中心,分南北两段。
南段从关中向南过汉中郡,达到巴郡和蜀郡。
这条路最为艰险,号称难于上青天。路途大多了沿着山中的河谷而行,中间无数次翻山越岭。
以后,随着帝国的扩张,这条路还将继续向南延伸出西南夷道,茶马道等道路。
这条路的北段就是大名鼎鼎的直道了。这条路是蒙恬率军修筑的。
从关中直达九原郡云中郡,长度大约在一千八百里左右。
大秦出击匈奴,多走此路。扶苏南下夺位,也是经此道返回咸阳的。
……
大型的工程,如驰道长城大运河等,都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上因为修筑大型工程而灭亡的朝代,屡见不鲜。
有的朝代,哪怕黄河泛滥了也不修治,发大水,就是玩。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劳民伤财,朝廷没钱修,百姓们也不愿意出钱,反正被淹的又不是他们。
二是大量劳工的聚集容易出事。随便来个什么人喊个口号,比如黄天已死,拜上帝,闯王来了不纳粮啥的,就能煽动起来叛乱。
黔首是盲目的。
头巾一戴,谁也不爱,不管是黄头巾红头巾还是白头巾,只要它不是绿的就好。
有一个朝代,混蛋了几十年,末了发善心想起来修黄河了。得,直接挑动黄河天下反了。
所以说,在历史上凡是敢大修大建的皇帝,我鲸仙人都认他是一条汉子。
没错,说的就是你,杨二。
当然,修什么颐和园自己享乐的不算。
……
当初,始皇帝修筑驰道的时候,天下共苦。
如今,面临着外敌入侵,四通八达的驰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军队在驰道上飞驰,机动性大幅提高,在最短的时间到达了前线,挽救了无数边境黔首的性命。
军事上讲究千里不运粮,这样远的距离,再加上道路的崎岖,粮食的损耗太大。
甚至有时候运送粮食的车辆达到前线之后,发现车上一粒粮食也没有。粮食呢?都被运粮的人吃了。
前线军官:粮食都没了,你还来干啥?
运粮官:我得来呀,没粮食吃怎么回去呀。
前线军官:合着我还得给你粮食呗。
运粮官:是这个意思。
前线军官:滚!
所以,大秦军队大多都是就地征粮,在长城一线并没有太多的军队。
原因很简单,养不起啊。
边郡的粮食就这么点,有人吃了,有人就没得吃。
一个郡里驻扎十几万的军队,郡守都恨不能上吊了。
当地黔首:那我死?
在没有驰道之前,如何对付匈奴人的入侵简直是一个世纪难题。
边郡多安排军队吧,粮草问题解决不了。
把军队安置在水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就食吧,匈奴人太过灵活机动,等大军赶到的时候,人家已经抢完撒丫子溜了。
这一次,匈奴人同样延续了之前的套路,四处出击,抢完就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大秦的军队来的竟然如此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