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争霸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3章 讲解政令(上)

第103章:讲解政令(上)

“嘿,军爷,这榜上都贴的些啥呀?”

“这是将军府发布的三项政令,谁要是读书识字,可以出来给大伙讲解一下,若是没人讲解,呆会还有专门的宣讲官前来为大家答疑解惑,以防大家受奸人蒙骗,曲解将军大人和诸位大人的好意!”

两名士兵将有关将军府“摊丁入亩”、“保甲乡制度”、“开荒令”三项政令的三张告示依次粘贴完毕后,面对围上前来提问的一众乡民,十分耐心的给出了解释。

他们其实也不太懂上面的三项政令讲了些啥,大概听说是为了老百姓好的政策,是将军大人有感蒙元苛政害民,特意制定的安抚民生的良策。

先把政策定了性,是良策,是好政策,是为了老百姓好的政策。

既然是好政策肯定要施行下去,蒙元政府就是因为政治腐败导致的灭亡,将军府没有理由走老路。

而下面读书识字的人一听让他们出来讲解一下政策,顿时也来了兴致!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读了书没别的事可做,最大的愿景便是考科举做官,其它一切出路对读书人而言都是旁门左道。

华夏人当官的热情几千年未变,官本位思想更是根深蒂固。

“让赵某来看看!”

一胡子长尺余的读书人喊了一嗓子,众人一听目光全都落到了他身上,还全都后退一步替他让出了一条道来。

“原来是赵家庄的赵秀才呀,赵秀才好呀!”

“老丈折煞赵某了,秀才之名教蒙生如何当得?!”

“蒙生之才名十里八乡人尽皆知,区区秀才之名如何当不得?”

“老丈抬爱了,抬爱了!”

“赵秀才莫要客气了,还请赵秀才为我等乡民讲解一下将军府的政策!”

“还请赵秀才……”

“多谢诸位抬爱,既如此赵某便却之不恭了!”

此人名叫赵蒙生,从小便名声在外,五岁能填词,七岁能作诗,从小就获得了天才神童之名,被家人寄予厚望。

可惜科举不中,因此受尽同乡族人的冷眼,他心里气愤不过,发奋图强又考了几次,结果依旧毛都没捞到一根,甚至连秀才都没考中。

老者叫他秀才,纯属是在抬举他,给他涨脸,不过他自个谦虚得紧,也不在乎啥秀才之名。

赵蒙生现年三十五,却依旧一事无成,甚至连个媳妇也没讨到,落魄得紧,只能做个教书先生过活。

渐渐的,他也不免看开了,遂发誓再也不考蒙元的狗屁科举。

谁再考谁踏马是狗!

反正蒙元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低得令人发指,无论怎么考也考不上,还踏马考个鸟毛啊考!

不考正好,不考还省了一大堆糟心窝子的事。

就在赵蒙生以为自己一生就这般浑浑噩噩渡过之时,起义军突然打下了寿春城。

而且起义军与元廷不一样,将军朱子明据说极为看中读书人,所以一打下寿春立马大量征召读书人做幕僚。

不过征召的多是家资丰厚或者名声在外的读书人,类似他这样名声家世啥都没有的,只能暂时靠边站。

现在将军府终于是把目光投到了他们这些既没名气又没家世的人身上,也让类似赵蒙生这般有才学、有能力、有抱负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能有机会一展胸中抱负,方不负平生一身所学。

“摊丁入亩!将军府令,自即日起,将军府下辖五县一地,施行摊丁入亩之策!所谓摊丁入亩者,简而言之,便是要将百姓丁口算赋折算至田亩之中,以便统一收取,防止贪官污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迫害百姓!”

“关于施行摊丁入亩政策的疑惑与解答,一、一亩田施行摊丁入亩之策后将会增收多少赋税?”

“将军府明令:一亩田多增三分(百分之三)作为丁口税,一亩地征一成三分为赋税,其余蒙元巧立名目税收,诸如月钱、常例钱、进城税、车船税等一概不收,暂只征收田税一项正税。治下若有巧立名目征收者,乡民可至将军府上告,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二、家中丁口众多者是否需要从田亩之中缴纳更多的丁口税?”

“将军府明令:摊丁入亩之策无关家中人口多寡,皆以固定比例收取赋税,无论你家有三口五口,还是十口八口人,都只征收折算到田亩之中的三分赋税!

换句话说,将军府不论人多人少,只论地多地少,地少的少交丁口税,地多的多交丁口税,没地的则不用再交半分丁口税!”

“三、摊丁入亩政策施行之后,关于家中隐匿丁口该如何处理的办法?”

“将军府明令:配合保甲乡制度,地方上必须编户齐民,每一户每一家都不得瞒报丁口实际数量情况,有生老病死者需报各甲甲长、保长知晓,再由保长统一报乡长处理!”

赵蒙生话音刚落,便有乡民高兴的大喊道:“这个好,这个好,咱家老六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啦!”

“谁说不是呢,咱家老五都十六了,早就该取媳妇成家了,若非担忧那点丁口钱……”

“将军大人真是大好人呐,真正为咱们老百姓着想,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

“是啊,是啊,这么一来咱家每岁也要少交不少丁口钱,好,真好!”

众人满心欢喜,交口称赞不已,升斗小民所求不多,能有一口果腹之物,能够活下去足矣!

摊丁入亩也确实于百姓大有益处,因为一般百姓之家有个七八亩地就算不错了,若能有个十几亩地那便是妥妥的富农。

即便按照最高标准,即把大家都看做富农,然后再来摊丁入亩的田税,也能少交不少的赋税。

简单以十亩田地为标准,每亩年产粮食两石,摊丁入亩多收的三分,十亩田总共多收六斗,二十亩田一石两斗!

如果不施行摊丁入亩政策,每个家庭以最少五口人丁计算,也将交纳将近一贯(按宋制一贯八百文计算)的丁口钱,若是凑巧家里人丁兴旺,一贯钱都还不够!

然而一石粮食在丰年无论如何也值不了一贯钱,能值半贯就算不错了!

六斗粮食比一石还少了四斗,哪怕收到一石两斗,也还值不上一贯铜钱,所以孰多孰少还用说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