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关于贺鹏飞和他的绘画
文/杨卫
提起贺鹏飞的名字,文化界许多人都知道。因为他是知名的出版人,曾为不少文化人出版过作品。然而,较少有人知道,作为出版家的贺鹏飞,其实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画家。这正是人生的意外,这种意料之外构成了贺鹏飞的丰富人生,不仅让他在文化择取中独具慧眼,也使他的绘画别树一帜,在当代画坛显得与众不同。
贺鹏飞画画,完全是性情所致,受之于天。虽然贺鹏飞没有进过正规的美术学院,但无论是对于造型语言,还是对于色彩关系,以及对于材料的运用等,他都能够驾轻就熟、操纵自如。这种无师自通的能力,源于贺鹏飞的艺术天赋,当然也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正是因为贺鹏飞年轻时经历过许多坎坷,尝试过不少职业,尤其是从事文化行业后,接触到方方面面的精英,更是打开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认知。因此,贺鹏飞从事绘画创作,一上手便能够抓到其中的要点。
事实上,绘画的理念也好,程式也罢,都是由前人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创作经验,后来者只不过是融入自己的意识不断加以完善。而某些天才艺术家,却总是能够打破这种承接关系,自出机杼。这正是艺术的独特之处,它强调的是创造性,因此也提供了艺术家打破既定的美学模式、超越前人与提升自我的契机。贺鹏飞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他跳出固有的艺术框架从事绘画创作,并不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一种专业性的介入,为的是拓展艺术的边界,丰富绘画的语汇。因此,贺鹏飞走到绘画创作中,既有自己的美学理念,也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严格说来,贺鹏飞的绘画属于表现主义范畴。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一支,它将绘画从图像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提供了艺术家表达自我意识的机会,因此受到中外许多当代艺术家的青睐。贺鹏飞钟情于表现主义,正是因为这种绘画方式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同时又能够揭示出内心的丰富感受,言不可言之物,表不可显之象。故而,贺鹏飞以表现主义为语汇,进入到绘画创作中,亦是一种寻找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
在贺鹏飞的绘画中,色彩和肌理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它们与贺鹏飞跌宕起伏的情绪关联起来,或挥洒,或凝重,结笔轻疾地构成一幅幅极具表现意味的作品,也因此形成了贺鹏飞自己的艺术面貌。与此同时,贺鹏飞在画面中吸收了一些原始图腾和古文化符号的意象,通过语言的转换,使其作品超越了简单的自我情绪和个人感受的表达,而是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具有了某种文化寻根的特征。而这,正是贺鹏飞的独特之处,也是他的绘画之意义所在。
作为一个出版人,贺鹏飞具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绘画对于他而言,不只是自我表现的方式,也是一种知识传播,抑或是用一种美学方式进行文化启蒙。故而,贺鹏飞总是会在自己的绘画中注入一些人文内涵,除了原始图腾和古文化符号的运用,他还尝试过不同材料的转换,比如用传统的水墨作画,比如将自己的油画与古代的屏风有机地联系起来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对于主题的明确,即后来贺鹏飞将中国的古文献《山海经》作为题材,不断加以演绎,从而使他的绘画创作纳入到中国的历史文脉中,具有了某种传统文化的启示作用。
毫无疑问,当代艺术的形式创新并非目的,目的还是为了通过新颖的形式,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丰富人们的生命感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贺鹏飞认识到《山海经》的价值,正是源于他的艺术敏感,以及肩负的文化责任。而《山海经》作为中国古文献中最具想象力的文本,不仅解放了贺鹏飞的思维,使其通过新的视觉转换从中找到纵情驰骋的审美体验,也使他的所有创作具有了华夏文明的坚定基石。
2021年5月4日于北京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