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群雄传之天威陨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章上]天下之中

诗曰:

品昨日春秋,定今日春秋,谱明日春秋,诸侯争霸。

继祖辈日月,创我辈日月,待孙辈日月,万国朝王。

东都洛邑,成周王城。艳阳高照,春风拂面。洛水岸上,一排排柳树披上了嫩绿的新叶。洛河之上,两只帆船渐渐驶离码头,顺着水流向东而行。

后面的船上,坐着两排头戴青铜盔,身披青铜甲的虎贲甲士。前面的那艘大船上,正中间坐着一位披着盔甲的白发银须的老将,他一边捋着白胡子,一边闭着眼,陶醉地朗诵着开篇的那首小诗。

在他前面,坐着几个披甲戴胄的中年将军,身边坐着服侍的,是一位年约十八的青年小将。船在水中,静静的行驶,大家疑神屏气,仔细听着老者的吟诵。伴随着船浆击水,有节奏的发出“哗哗”之声。

过了一会,一位中年将军指着南岸的一座城池说道:“君上,您看,那就是鄩城!”

那老将听了,睁开双眼,慢慢的站了起来,年轻小将赶忙扶住:“君父!慢着些。”

老将边看边说:“不碍事,不碍事!我看看,我看看!哎呀!有几年没来,这鄩城是越建越漂亮了!看看这,城壕完备,沟渠畅通,码头扩建,城垣翻新。原伯!你督城之务,做得极好!”

原来刚才指岸发言的中年将军,乃是郑国大宗伯,为政之卿原伯,只见他答到:“君上!鄩城是咱们郑国东迁夺取的第一个城邑,未经战损,各种设施完好,按君上当年的安排,一直作为贮备物资之用。后来我们又适当作了修整,咱们郑国东迁来的官将家属,以及重要物资器具,基本都安置在这了!”

“好!好!好!”郑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司空堵伯对着年轻小将说道:“世子殿下。当年君上领着我们三十来人,从这里弃船上岸,兵不血刃,就接管了鄩城啊!”

大宗伯原伯听了,随即感叹道:“是的!当时我等心里直犯嘀咕,就咱们这点人,能行吗?”

司空堵伯接着说:“对啊!没丰收到郐国守将,当时会以为我们成周八师全军出动呢,交了城才知道,就我们就这点人。”说罢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原伯也笑了起来:“呵呵!顺利夺取鄩城,实为君上镇守成周多年之功啊!”

原来中间那名老将,乃是郑国开国之君,是为第一代郑伯,后人尊曰郑桓公。他捋了捋白胡子说道:“寡人自奉王兄之命,居洛镇守东都二十余载。在别人看来,无论我走到哪里,后面跟的必是成周八师啊。哈哈!”

“哈哈!”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谈笑间,洛河北岸又出现一个城池。原伯指着说:“君上!北岸就是邘城。”

郑伯抬头看罢,问旁边的青年小将道:“突儿。可知鄩、邘二城之来历?”

郑伯旁边坐着的乃是郑伯嫡长子,郑国世子掘突,他摇了摇头:“儿臣不知。”

郑伯望着他:“突儿,今后不光东都成周,由你接守,成周八师,由你统率。还有咱们郑邦东迁而来的国人百姓,其生存安危之责,也落到了你的肩上!因此,中原之地的山山水水,人文史志,你可要熟记于心啊!”

郑世子突回答道:“儿臣明白,请君父训示!”

郑伯说道:“河洛之地,豫州之域,本为祝融氏所居。后世子孙繁衍散处,祝融氏扩分为八,号曰祝融八姓。刚才伊洛之会的鄩城,原为祝融氏之嫡胄,斟姓鄩氏所居。洛邑以东至河洛之会,皆为祝融彭姓,而此邘城,即为彭姓豕韦氏所处。洛邑之北,大河之南,是为祝融秃姓:西北为墙人氏,墙人者,护国如墙者也;邙山之北、大河南滨的蔿城,是舟人氏所居,舟人者,临河习舟者也。洛邑之南,伊水之域,是为祝融董姓:豢龙氏居刘邑;鬷夷氏居伊川。

自大河以北,太行之南,苏、顾、温、董等诸城,皆为祝融己姓。洛河以东,是为祝融芈姓:位于洛、罗二水交会处,罗水岸上的訾城,原为芈姓罗氏所居;其东北大河之南,西山之下,为芈姓夔氏;其东南,大隗山下的密城,为芈姓熊氏所居。再其南之洧水之域,是皆为祝融妘姓:郐城及鄢是也。又南之颖水之地,是为祝融己姓昆吾氏。东及济水所出,皆为祝融曹姓所处。”

“君父!祝融氏,何德何能,世居此天下之中?!”

“祝融,火神也,炎帝之后也。炎帝者,燧人氏之帝号也。天地初始,人弱兽强,砸石为器,削枝为矛,茹毛饮血,昼则觅食于林,夜则居巢于木,如鸟兽巢焉,故称巢人氏。巢人氏者,人之初时也。

数百万年后,有方人者,偶知钻木取火,故称其族为燧人。燧者,顺于取火于日也。益于其发明也,世人始知用火,乃皆下林巢,各觅洞穴而居,以火熟食,渐始狩猎捕鱼。自此以始,人乃别于兽矣,于是奉为天下共主。

其首领因熟于钻木取火、又能燧石生火,乃号为炎帝,炎之字,双火也,以纪其钻木、燧石取火之功也。因其能取火于天,昭显天地之光明,世人乃尊曰天皇燧人氏,敬炎帝为人之始祖。燧人氏者,人能用火而穴居之时也。

燧人氏既先出于丛林,故能占得此天下之中。其后为祝融氏,乃世居于此。”

“君父!炎帝既为天皇,古三皇者,可得闻乎?”

“燧人氏百万年之后,有贤人者出,其名为羲。画文符,代绳结;划八卦,立巫医;织绳网,罗渔猎;别姓氏,制婚丧;作笛笙,为礼乐。以教天下,神州华夏始有人文,世人感其德教,乃奉为共主。尊曰人皇伏羲氏,伏羲者,伏于羲之教化也。

伏羲氏前,人只知其母,莫知其父,同族而婚者有之,兄妹野合者有之,其生不番,其寿不长。伏羲氏之后,别姓氏,制婚丧,同族不婚,人知父母,乃有孝悌。伏羲氏者,人同族而居,易族而婚,始有孝悌人伦之时也。

又数十万年后,有贤人者出,尝百草,辩粮药;育果蔬,种五谷。于是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时人益于及其教也,乃出洞穴,依江河,开田土;寻高台,为城邑。筑茅屋,屋以杆栏,上以住人,下以畜猪。故家字,取屋下有豕之义也。

世人感其功德,乃奉为共主,以其能取食于地,尊曰地皇神农氏。神农氏者,人食于农,种粮食菜,居邑养畜之时也。故,天皇燧人氏,人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古之三皇者也。

神农氏既立,以其功得于地,乃立土神,以社祭之:立春之日,始祭而耕,祈其顺也;立秋之时,祭以尝新,祝其丰也。

乃去燧人氏之帝号,尊炎帝为火神,命其后世官火正,以祝融为号。尊伏羲为木神,命其后世为木正,以句芒为号。而自号为农神,以其后为田正,以稷为号,稷者,五谷之长也。”

“君父!炎黄二帝,华夏之祖也。何世人言必崇黄帝,而不及炎帝?”

“因其久远也!又数万年后,神农氏衰,天下称诸侯数以万计,附于四伯,号为四帝。

称黄帝者,兴于华山之北,大河之西,雄于渭河之域,威及黄土高原之上,扬于崇山云海之峁。黄帝乃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以云能布四方,御四海也。

号赤帝者,雄于河洛之地,居于大河之南,威及江汉,播及荆湘。以其先为炎帝,世为神农氏之火正,乃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又以火能烧云也。

蚩尤出自大河之北,入海之滨,威加燕山南北,播及黑水诸原,乃自号黑帝。共工氏即其后也,乃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以水能克火也。

太昊居青州,处大河之东,至于东海,威及吴越,自号为青帝,乃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以龙驾云,能吐火,又驭水者也。

此四伯者,分居大河之东西南北,而各号为帝,官号相克,互不相让,乃相征伐。

黄帝习于干戈,三伐赤帝,数不得志。蚩尤好兵而暴虐,作五兵、率其众,七伐太昊,胜而灭之。其子少昊,西奔黄帝,蚩尤遂并其地,收其众,势乃大。于是南伐赤帝,争于涿鹿之河。赤帝大慑,惧灭,乃服于黄帝,盟为兄弟,同伐蚩尤。

黄帝率师而东,屯兵于祝融之墟,华阳之邑。黄赤二帝遂与蚩尤战,九战乃胜,杀蚩尤之于中冀、巨鹿之野,逐其人于黑水之林,放其族于江南。于是皆尊黄帝为共主,黄帝乃立于祝融之墟、有熊氏之地,自此天下归一。

黄帝既立于华阳之邑,时服于黄帝之诸侯,皆称诸华。及黄帝归于渭原,筑宫室,建宗庙。乃以社祭土神,郊祭稷神。

又命司马少昊,正官爵。少昊前因神农氏之制,以土为首正,于今为司徒是也;次以木正,宗伯也;火正,即司马;金正,为司寇;水正,为司寇。官爵既成,乃颁行天下。

黄帝之时,炼土为陶,宫室具用,以陶为尚。宗庙之中、大路谓之唐,故黄帝之后自称陶唐氏。陶唐氏者,人能炼土为陶,以为器用之时也。时雍州尚彩陶,豫州尚赤陶,冀州尚黑陶,青州尚青陶,黄赤黑青四帝故也。

陶唐氏,黄帝之嫡也,夏后氏,黄帝之侧裔也,吾宗姬周氏,黄帝之苗裔也,是故唐夏周,皆兴于黄帝故土——河渭之会,又世有天下,故数千年来,独崇黄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