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如何使用这本书
我建议读者不要从头阅读这本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我深知任何一部学术作品——即便是名家之作——也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读者饶有兴致地从第一页开始阅读,相信读过两三页后便会觉得枯燥乏味,随后把书束之高阁。这是绝大多数读者(我也不例外)都经历过的阅读体验。其实,当我们主动去翻阅一部学术书籍,并非是怀有浓厚的兴趣,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学术问题。我们期望从中获得的,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而非从中得到某种阅读快感。所以我从未奢望这本书能吸引读者去通读,只是期望能给进行学术研究的同仁们提供一些便利。因而身为作者,我有责任指出这本书有何实际用处,而非高谈此书具有怎样的学术价值,以免浪费读者宝贵的光阴。
这本书最大的用处是提供有关西汉侯国的时间(置废年代)和空间(地理方位)信息。以往若想了解这类信息,只能翻阅《史记》、《汉书》相关侯表以及各种地名辞典,查阅极为不易。而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省去这个步骤。读者利用本书附录“侯国索引”查检到对应的侯国编号,便可以找到该侯国在“西汉侯国建置沿革综表”中的条目。“综表”提供了诸如置废年代、类别、地理方位和隶属沿革等侯国基本信息。其中所提供的侯国地理方位信息,汇集了目前侯国地望研究以及实地考古调查的最新成果,为本表的特色之一。而“备注”一栏,则为“综表”对某些侯国的名号、置废年代、地理方位等信息所作的修正进行说明,同时提示前人的研究成果。如果某侯国在书中有详细考证,还会指示考证文字在书中的章节位置。“综表”也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引用文献注释,从这些征引文献,读者不难发现“综表”可以帮助他们省去许多翻检之劳。因此我相信,只利用本书附录,而不需翻阅正文,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读者遇到的问题。
如果翻阅这本书的读者关心的是西汉政区研究,我会推荐阅读该书的中编。众所周知,目前海内外流行的几种中国历史地图集对西汉政区的标绘,反映的都是西汉末年的面貌(基于《汉书·地理志》)。而本书除汉末政区之外,另复原出六个具有明确断限的西汉政区面貌,涵盖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时期。虽然对这些时段政区的复原是为了方便探讨不同时期的侯国地理分布特征,但若隐去各章关于侯国分布的讨论,则完全可以看作是对西汉不同时期郡国级政区复原的研究。如果读者仔细阅读各章第一部分“郡国名目”和“郡国辖域范围”的考证文字,并将其与周振鹤先生的《西汉政区地理》对读,相信会有意外的收获。而对于任何一个西汉史研究学者,如果能够简单翻阅书中的几幅西汉政区地图,也许会加深对西汉政治格局发展态势的了解。
如果本书的读者关心的是西汉侯国地理分布问题,我则推荐各位首先阅读中编各章的结语,在这里你可以了解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地理分布的总体特征。另外千万不要错过中编的“本编的基本结论”,这是我静态观察各时期侯国分布特征后,将各年代断面贯通起来,对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发展、演变过程的总体考察。在这之后,读者可以翻阅该书的下编。下编所涉及的专题研究,是在中编进行总体考察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前人未曾留意,或有所留意却探讨不深的部分。若读者阅读其中某一两个章节,相信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视上编的存在,另外一定要关注本书中编第一章对《汉书·地理志》所进行的文献学分析。以往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研究者,大多关注搜集和阐释史料,而忽视各类史料的文献来源和编纂过程。其实对于一个古代史研究者(明清史除外),他所能利用的史料大多是经过史家编纂的结果。因而在利用这些史料之前,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自觉”,即追寻史料最初的文献来源以及史家编纂史料的方式和意图。如果遵循这样的过程,我们也许会意外地发现,原来一些看似坚实的史料其实并不可靠,而另外一些被忽视的记载则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意识,主要获益于对藤田胜久先生《〈史记〉战国史料研究》的阅读,并且非常有幸在2009年与藤田先生进行多次当面交流。本书的上编和中编关于《汉书·地理志》文献学的分析,其实是最后补入研究计划的,但这两项工作的进行,却改写了中编、下编许多重要的结论。而这之中围绕《汉书·地理志》所进行的各种讨论,我以为是本书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
如果还有读者对西汉侯国地理研究历程感兴趣,可以去阅读本书序章的学术史回顾。在这里,读者会意外地发现,“侯国地理分布”这种在今天看来非常狭小和具体的学术问题,曾一度引起诸如钱大昕、钱穆、史念海一流学者的注意,并吸引他们为此进行多项专门研究,与今天“侯国地理研究”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乾嘉、民国时期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可能会令我们感叹。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由于研究资料的缺乏,书中很多观点带有推测的成分。如果读者引用书中的某些观点作为自己研究的依据,还要持有谨慎的态度。事实上,我坚信随着出土资料的陆续公布,书中许多观点都需要修正。这一点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在所凭据史料有限的前提下进行种种探索,既是上古史研究者所面临的无奈,也是上古史研究的魅力所在。而研究者在反复思考后,找寻到更为合理的答案,并对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行修正,也是推进学术研究不断进步的过程。因而我非常乐于见到日后针对本书而进行批评和商榷的文章。我也会向从事此类工作的学界同仁表示感谢。
以上啰里啰嗦地讲了许多,只是希望能够给使用这本书的读者提供一些便利。如果读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获益于此书提供的帮助,或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和启发,使之感到购买并阅读此书没有浪费宝贵的金钱或时间,那么我将深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