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在本章,笔者通过复原高帝时代的行政区划面貌,进而绘制带有行政区划信息的侯国分布图,并依据该图对高帝时代的侯国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根据《高帝十年侯国分布图》可以发现高帝时代的侯国地理分布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作为汉中央立国根基的关西地区不存在封国(合阳,鄜二侯国除外),所有的诸侯王国和侯国都分布在关东地区。在关东地区汉中央直辖的十个郡中,除南郡、太原郡以外皆有侯国分布。而河南郡境内的侯国全部分布在荥阳以东,这显然是汉中央保障洛阳、荥阳安全之战略意图的反映。
在关东范围内,“边郡无侯国”为又一显著特征,而淮河以南地区因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也极少有侯国分布。另外,琅邪、东海两郡境内不分封侯国,可能是汉廷将两郡视为边郡,故遵照“边郡不置侯国”通例行事。
在关东的王国区域,所有的侯国都分布在同姓诸侯王国中,异姓诸侯王国境内则无侯国分布,汉中央直辖的太原郡因曾置为韩国,也无侯国分布。长沙国境内虽然有三个侯国,但三侯为长沙王旧臣,与刘邦集团无关,故长沙国境内三侯国的存在与“异姓诸侯王国境内不置侯国”政策并不冲突。
通过对高帝时代侯国地域分布特征的揭示,可以看出刘邦在侯国地域择取上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关西不置侯国显然与汉初“关西本位”战略体系有关。[1]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保障汉廷对关西资源的调配,刘邦在关西地区推行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并着力构建临晋关、函谷关、武关、郧关、扜关一线的关防界线。刘邦将所有的封国都分封在这条关防界线以外,这一做法当为“关中政策”的体现。[2]
刘邦虽然把所有的侯国都封置于关东地区,但在地域择取上又体现出“保障功臣集团权益”的考虑。刘邦不在异姓诸侯王国境内封置侯国是对开国群雄权益的维护,不在边郡及江淮以南分封侯国,则可以看作是对列侯权益的保障。从关东地区的侯国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刘邦“与天下士贤大夫共享天下”的政治意图,由此再来看高帝十二年诏“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之语,益可看出刘邦经营天下之用心良苦。
前一章提到,元延年间的侯国地域分布展现出“京畿无侯国”、“边郡无侯国”、“王国无侯国”、“关西无侯国”、“河南、河内郡无侯国”以及侯国集中分布于燕山以南、桐柏山—淮河以北的地域特征。在与高帝时期的侯国地域分布态势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京畿无侯国”、“边郡无侯国”、“关西无侯国”以及侯国集中分布于燕山以南、桐柏山—淮河以北等地域特征早在高帝时期便已存在,以上四项可以视为西汉始终贯彻之侯国地域封置政策。
高帝时期虽然存在“异姓诸侯王国境内无侯国”的现象,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侯国分封在同姓诸侯王国境内,因此汉末“王国境内无侯国”的地域特征在汉初并不具备。还有,高帝时代的上党郡、河东郡、河南郡、河内郡皆有侯国分布,时至西汉末年上述地区却成为不封置侯国的区域。另外,高帝时代琅邪郡、东海郡无侯国,但在西汉末年,两郡却是侯国密集分布的地区。可见,“王国无侯国”、“太行山以西无侯国”、“河南、河内两郡无侯国”以及“琅邪郡、东海郡侯国密集分布”的地域特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上述四项侯国地域分布特征的形成,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背景,都是本书需要回答的问题。以上便是笔者对比《元延三年侯国分布图》和《高帝十年侯国分布图》所得到的启示。
[1] 辛德勇先生明确提出:“秦汉时期在地缘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上曾经奉行过一项非常强烈的‘关中本位’政策,或者说是‘关中本位’战略。这一政策或者战略的思想核心内容,是区别对待关中和关东地区,依托关中,控御关东,特别是中原地带。”(《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2] 杨建先生指出西汉初年汉中央曾执行一项以充实、保障关中实力为主要内容的“关中政策”。见《西汉初期津关制度研究》第七章第二节《强化皇权与“关中政策”》,第139—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