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元延三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从所绘侯国分布图可以看出,元延三年的侯国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笔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现就西汉地域概念中“三辅”、“边郡”、“王国”、“内郡”等区域的侯国分布情况概述如下:

1.三辅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辅地区没有侯国。该图所呈现的侯国地域分布的这一特征,与顾炎武“西汉京畿不置侯国”的看法相吻合。

2.边郡

从侯国分布图可以看出,西汉“边郡”范围内皆无侯国分布。这验证了全祖望有关西汉“边郡不置侯国”看法的可信性。[1]

3.王国

西汉初年,有相当数量的侯国分布在诸侯王国之中。不过到了景帝末年,已经出现“王国境内不置侯国”的制度。[2]对于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的这一变化,钱大昕有所察觉,故曰:“景、武以后,王国日益削,而王子封侯者,皆割属汉郡,自是列侯食邑无有在王国者矣。”[3]对于钱大昕的这一看法,严耕望的意见是:

武帝从主父偃之谋,令诸侯推恩分其土地,俾子弟毕侯,此等侯因而分属汉郡。然则此前王国已例不辖侯国矣。意者,此种制度,当即形成于文景之世欤?西汉末年,此种王国不辖侯国之限制是否存在,颇有问题。何者?检《汉地志》,二十王国中,惟广平国领曲梁、阳台两侯国,信都国领乐乡、平隄、西梁、昌成、东昌五侯国。[4]

严耕望虽认可西汉存在“王国不辖侯国”的制度,但对此制度是否得到贯彻却持怀疑态度,其原因在于《汉志》广平国、信都国皆领有侯国。显然,严氏并不了解《汉志》的文献构成,看到广平国、信都国下列有侯国,就误以为汉末王国辖有侯国。同样,王恢因为照搬《汉志》郡国名目,在其《〈汉书地理志〉侯国图》中便出现广平国、信都国辖有侯国的局面。其实,《汉志》郡国名目得自平帝元始二年户口簿,县邑名目得自成帝元延三年版籍,落实到元延三年,广平、信都皆为汉郡,并无王国辖有侯国之事,周振鹤先生已有详尽阐释。[5]从图1-1也可清楚地看到,西汉末年确实存在“王国境内无侯国”的现象。

4.内郡

在西汉“三辅”、“内郡”、“边郡”、“王国”四个区域中,侯国只分布在内郡地区。而在内郡范围内,侯国分布也很不均衡,有的汉郡境内侯国分布十分密集,有的极为稀疏,有的甚至没有侯国分布。现对内郡范围内侯国分布情况作简要叙述:

在内郡范围内,太行山至新函谷关为一条显著的分界。此界线以西的弘农、河东、上党、太原四郡只分布有骐侯国(759)。汉武帝元鼎年间以后,太行山至新函谷关一线为关西、关东两大政治区域的分界。[6]太行山至新函谷关一线无侯国分布的现象,表明西汉末年存在“关西不置侯国”的地域特征。

在关东地区有两郡同样没有侯国分布,即河南郡和河内郡。两郡不分封侯国与自身的特殊地位有关。汉代,河南、河内、河东三郡合称“三河”,被视为“天下之中”,[7]地理地位异乎寻常。而据辛德勇先生研究,在武帝元封年间西汉地域控制政策曾发生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左、右内史和“三河”地位的强化。[8]元封年间以后,“三河”逐渐具备一种“准京畿”的特性,汉廷不在河南郡和河内郡境内封置侯国,显然是遵照“京畿不置侯国”之惯例行事。[9]

在其余关东各郡范围内,桐柏山至淮河一线为显著的分界。该分界以北的侯国分布十分密集,而该分界以南只分布有侯国16个。[10]其中弋阳(543)、当涂(525)、曲阳(726)、钟武(601)四侯国濒临淮河,暂且不论,剩余的12个侯国情况都比较特殊。襄平(685)、兰陵(702)、广平(703)为广陵王子侯国,博乡(704)、松兹(533)为六安王子侯国,高成(602)、安平(658)、阳山(659)、夫夷(402)、都梁(414)、泉陵(416)为长沙王子侯国。广陵、六安、长沙三王国都地处桐柏山、淮河以南,根据“推恩令”王子侯国裂王国地分封的特点,这11个王子侯国自然也分布于当地。真正被汉廷有意分封在江淮以南的,只有海昏侯国(669)。而海昏侯刘贺本为废帝,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其被分封于豫章郡,本身就带有流放的用意。

因此,我们可以说西汉末年原则上还存在桐柏山、淮河以南不分封侯国的特征。该现象的产生,应当与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僻、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有关。这与边郡不封侯国的原因相似。其实,在汉武帝平定闽越、南越之前,武陵、桂阳、豫章、丹阳、会稽皆属边郡,[11]向来不置侯国。岭南十郡设置后,上述各郡虽然转变为“内地”,但其自然、经济条件并无改观,故汉廷仍不于当地封置侯国。而一些分布于当地的王子侯国,也会申请迁离当地。如元帝初元年间,长沙王子舂陵侯刘仁“以舂陵地势下湿,山林毒气,上书求减邑内徙。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阳之白水乡,犹以舂陵为国名”。[12]因舂陵侯国(413)发生了迁徙,故见载于《汉志》南阳郡,而不在长沙国附近。同样,长沙王子钟武侯(601)、复阳侯(600)、安众侯(361)之封国出现在江夏郡、南阳郡,也是因侯国迁徙所致。[13]

除去太行山以西的骐侯国以及桐柏山、淮河以南的16个侯国,其余208个侯国全部分布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这一区域范围内,占到元延三年侯国总数目的93%。而各郡内的侯国分布密度也存在明显差距,现将该区域内25个汉郡的侯国分布密度进行计算,列表如下(表1-2):

表1-2 元延三年部分汉郡侯国分布密度

(续表)

说明:1.各郡面积数据采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CPGIS(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2.沛郡的侯国数目包含敬丘侯国,涿郡的侯国数目包含良乡侯国。

结合图1-2和表1-2可以看出,关东地区的侯国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1.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流域,主要是巨鹿郡、广平郡及周边地区。2.泰山山脉北麓及东麓地区,包括齐、北海、琅邪三郡。3.泗水、睢水流域,即山阳、沛、东海三郡交界地带。在这三个区域中又以北海、广平、琅邪、巨鹿、山阳五郡境内的侯国最为密集。从表1-2可以看到,这五个郡的侯国分布密度,在关东诸郡中排名最高,平均每一万平方公里内分布十个以上的侯国。相反,在关东西部,侯国分布十分稀疏,如颍川郡、东郡、陈留郡在每一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只分布有一两个侯国,这使得侯国分布在关东地区呈现出“西疏东密”的态势。若进一步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显然与王子侯国分封有关,如侯国分布较为密集的汉郡多地处诸侯王国之间。山阳郡与定陶、梁、东平、鲁四王国相接壤,北海郡、琅邪郡地处甾川、高密、胶东、城阳四王国间,巨鹿郡则与中山、真定、赵三国相邻,其东部的信都、清河两郡也曾多次置为王国。再看各郡的侯国构成,几乎全部为王子侯国,其数量在各郡辖县的比重中也接近半数。特别是北海郡,因与甾川、胶东、高密三王国相邻,接纳了大量王子侯国,其所辖王子侯国数甚至是辖县数的两倍。而广平郡因曾置为平干国,使其狭小的郡境内分布了六个平干王子侯国和一个清河王子侯国,也成为侯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不过也有例外,如陈留郡与淮阳国、定陶国、梁国相接,但却没有接纳任何王子侯国,这一现象颇值得注意。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郡,其他汉郡境内的侯国也以王子侯国居多。因王子侯国在空间上存在邻近本王国分布的特点,这便形成关东地区侯国围绕王国密集分布的态势,同时也造成各郡境内的侯国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特点。如东海郡、琅邪郡的侯国几乎全部分布在西部邻近王国的地区。在沛郡同样呈现出侯国集中分布于北部地区的特点。这些郡因接纳王子侯国,郡域向王国核心地带延展,可见武帝以“推恩令”蚕食王国土地的策略收到了实际效果。

以上涉及多为王子侯国,而功臣外戚侯国的分布也存在一些特征。通过分析表1-2和图1-2,可以发现功臣外戚侯国多封置于南阳盆地和淮河流域,这在图中便反映为功臣外戚侯国多集中在南阳郡、汝南郡及沛郡南部和九江郡、临淮郡北部地区。除淮河流域,地处今山东省北部的平原、千乘两郡也是功臣外戚侯国集中分布的地区。

在此需要辨析的是,王恢在对《汉志》侯国分布进行分析时,发现侯国多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而人口密度又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于是提出西汉侯国分布“政治地理的发展,不及经济条件优越的自然地理的诱导之快速”。[14]言外之意,西汉末年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王氏的论说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根据葛剑雄师对西汉末年人口分布格局的分析,当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恰恰是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这一区域,[15]但两者的重合并无必然联系。元延年间的侯国,80%为王子侯国,而王子侯国分封在地域择取上有很大局限性,都分布在王国周围,这与经济因素并无关联。也就是说,侯国密集分布于“关东”北部,主要还是受“推恩令”的影响。如长沙国周围有很多侯国分布,就与经济因素没有什么关系。真正能够体现出皇帝在地域择取之考虑的是功臣、外戚恩泽侯国。前面提到,功臣、外戚恩泽侯国多分布于淮河中下游地区,而这一地区反倒是关东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16]西汉末年的侯国分布确实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如边郡不置侯国和桐柏山、淮河以南不置侯国的现象就与经济因素有关,但这并非影响全国范围侯国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西汉末年“三辅无侯国”、“王国无侯国”、“关西无侯国”、“河南、河内无侯国”以及关东侯国环绕王国密集分布的态势,无不体现出政治地理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笔者的观点与王恢恰恰相反。笔者以为,元延年间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乃受到政治地理及经济地理因素的双重影响,相较而言,西汉“众建诸侯以少其力”、“以关西制关东”的地域控制政策以及“畿辅特制”、“内外有别”的政治地域观念才是影响侯国分布的主要原因。

[1] 另杨光辉也曾提出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王侯分封,存在“皇畿不立封国”、“边陲之地不立国”两条原则。见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68—69页。

[2] 参见下编第一章论述。

[3] 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一二《诸史答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4]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卷)》,第55页。

[5]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23页。

[6] 参见下编第五章论述。

[7] 司马迁言:“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2—3163页)王充曰:“九州之内五千里,竟三河土中。”(《论衡》卷二四《难岁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77页)

[8] 辛德勇:《两汉州制新考》,收入《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另“三辅”为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右内史设置,元封三年尚无“三辅”建制。

[9] 若明确西汉在“准京畿”区域内不封置侯国,则《汉志》河东郡骐侯国的记载更为可疑。

[10] 临淮郡横跨淮河两岸,开陵(512)、乐陵(594)、西平(638)三侯国地望不详,暂计为淮河以北之侯国。

[11] 零陵郡为武帝平南越后析桂阳郡设置,见《汉志》零陵郡本注。

[12] 《后汉书》卷一四《城阳恭王祉传》,第560页。

[13] 参见下编第二章附考。

[14] 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第391页。

[15]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90页。

[16]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4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