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七年
与周夫人(有不虞之誉,斯有求全之毁)
涤公①以接济军饷有功,保我为兵部郎中,并加花翎②,可谓怪矣。我本不愿做官,乃竟屡叨③恩命④。好在京秩⑤尚可会试,将来便可借口下台耳。宗涤楼给谏⑥与我无一面之缘、一字之交,而保荐人才以我为首,称为“不求荣利,迹甚微而功甚伟,若使独挡一面,必不下于胡林翼诸人”等语,诚不知其何以得知,遂至动九重⑦之听,命抚帅出具切实考语,送部引见,斯殆希世之逢也。自惟德薄,何以堪之?有不虞之誉⑧,斯有求全之毁⑨,无怪乎骂我者,日纷纷于吾耳目之前也。
今译
涤公曾国藩以我接济军饷有功,举荐我担任兵部郎中,并赏戴花翎,这是多么不寻常呀。我本不情愿做官,竟然多次得到皇帝的恩宠诏命。好在京官可以参加会试,我便可以此为借口辞官。御史宗稷辰与我并无一面之缘,无一字之交,却在推荐人才时将我列为首位,称赞我时有“不看重荣华功利,出身虽然低微而功劳卓著,如果能有机会独当一面,成就必定不在胡林翼等人之下”等言语,实在不知道他从哪里了解到这些,以至于惊动了皇帝,命令督抚逐条写好对我的考察意见呈报吏部引见,这真是旷世未有的奇遇。我自认为德行浅薄,又怎么能承受如此盛誉?有意料之外的赞扬,就会有过于苛求的诽谤,难怪现在责骂我的人,每天都耳闻目睹不少呢。
简注
①涤公: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②花翎(líng):清代官品的冠饰。以孔雀翎为饰,故称为花翎。以翎眼的多寡区分官吏等级。五品以上,不待勋赏得捐纳而戴之,唯限于一眼;大臣有特恩者二眼;宗臣如亲王贝勒等始戴三眼。
③叨(tāo):自谦的话。表非分、过分,常用于功名、功劳。
④恩命: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命。
⑤京秩:京官。
⑥ 宗涤楼给谏(gěi jiàn):指当时御史宗稷辰。给谏,唐宋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宋门下省有给事中,掌封驳政令违失,另有左、右谏议大夫分隶门下、中书二省,掌规谏讽谕,二者合称给谏。清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宗稷辰,号涤楼,咸丰元年(1851)任御史。曾大力推荐左宗棠,疏入,下各督抚,命左宗棠等加考送部引见,左宗棠自此发达。
⑦九重:天之极高处,比喻帝王居住的地方。
⑧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⑨求全之毁:毁,说别人坏话,诽谤。过于苛求的诽谤。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实践要点
在这封家书中,左宗棠向周夫人坦言自己不愿意做官,并非恃才傲物,而是真正的淡泊仕途,竟然想到日后可以用参加会试的借口而辞官脱身。在“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非凡志向的引领和践行下,他得到宗稷辰、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极力举荐,引起了朝廷注意。左宗棠出身寒素,勤耕读是他一贯的修身准则。他害怕官场浮华盛名招致非议和耻辱,是对先祖积累遗存福泽的一种透支。他始终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自省精神,其不慕荣利的传统文人的风骨和对待官位的风范,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颇值得当今那些心浮气躁、爱慕虚荣者细细品味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