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男人若和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两个就是行了可憎的事,要把他们治死。
—《利未记》
(异性恋)也是一个需要说明的事情,它并不是一种以最终说来是化学性质的吸引力作为基础的不证自明的事情。
—弗洛伊德
阿尔弗雷德 · 金赛(Alfred Kinsey)在发表了关于瘿蜂的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之后,仍然是默默无闻,直到他于 1948 年出版了《人类男性性行为》以及 5 年之后出版了《人类女性性行为》,因为这两本书,美国人才对他予以强烈关注,不过是全面的攻击。他发明了“金赛量表”,设定了从 0 到 6 的尺度,0 代表完全异性恋,6 代表完全同性恋。据说他本人是“金赛 - 3”,换句话说,他是双性恋。
一个人位于这个量表中的哪个位置是由子宫中的发育过程决定的,取决于遗传背景以及激素和其他化合物对发育中的大脑的影响。关于双胞胎家系的研究表明,性取向有 50%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是研究者们还不清楚究竟是哪种基因参与其中。看上去似乎令人非常惊讶的是,人群中的同性恋基因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尽管这一群体最不可能进行繁殖。对此的一种解释是,这一类型的基因不仅增加了同性恋的概率,还提高了家族其他成员的生育力。如果这种基因遗传给了异性恋的兄弟和姐妹,那么他们就会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后代,也会使这种基因继续循环下去。
激素和其他化合物对于性取向的形成非常重要。由于罹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而在母亲子宫中暴露于过高睾酮水平的女孩,出现双性恋或者同性恋倾向的概率更大。1939—1960 年,美国和欧洲有大约 200 万名孕妇为了预防流产而服用了人工合成雌激素乙底酚(DES)。不过,乙底酚并没有起到预防流产的作用,但是医生总是乐于给病人开药的,而病人也欣然接受治疗。乙底酚提高了女性胎儿将来出现双性恋和同性恋倾向的概率。出生前受尼古丁或安非他命药物影响的女性胎儿,在将来出现同性恋倾向的概率也会提高。
男孩出现同性恋倾向的概率会随着他的哥哥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母亲对于所怀男性胎儿分泌的雄激素产生了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据说会随着每次怀儿子的妊娠而增强。孕妇所经历的应激事件也能提高胎儿将来出现同性恋倾向的概率,因为母亲产生的应激激素皮质醇会影响胎儿的性激素产生。
尽管人们通常认为,出生后的发育对人们的性取向有重要影响,但是并没有什么证据能支持这个观点。由一对女同性恋抚养长大的孩子根本不会增加其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关于人们常说的“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没有证据支持。
以上提到的因素影响了脑的发育,尤其是下丘脑的发育。下丘脑的发育对人们的性取向非常重要。1990 年,我们首次发现了大脑中生物钟 ①1的差别,同性恋男性的生物钟的大小是异性恋男性的两倍。我在更早期的研究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物钟有所退化,这就解释了病人为什么会在晚上到处游荡而白天打盹。后来,我继续研究了其他类型的痴呆症患者是否也具有相同的生物钟的改变。我发现,一个患有艾滋病的痴呆症患者的生物钟大小是正常人的两倍,但是后续的研究显示,这不是由艾滋病导致的,而是与同性恋有关。1991 年,美国的勒维(Levay)描述了男性同性恋下丘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和异性恋相比范围减小,呈女性化形状。1992 年,美国研究者艾伦(Allen)和戈斯基(Gorski)提出,男性同性恋的位于下丘脑顶部的左右半脑连接体体积更大。
脑扫描研究显示了与性取向有关的下丘脑的功能性差别。瑞典研究者伊凡卡 ·萨维克(Ivanka Savic)利用人们的汗液和尿液中生产的信息素 ②2进行了实验。信息素在人们的嗅觉无法明察的情况下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性行为。男性信息素对于异性恋女性和同性恋男性下丘脑活动的刺激效应相同,但是对异性恋男性没有效应,显然异性恋男性对男性气味不感兴趣。后来的研究显示,信息素对同性恋女性和异性恋女性所引起的反应也不同。
很显然,大脑的很多结构和功能差异都与性取向有关,它们在妊娠后半期的子宫中就已经形成了。它们不是由于一个强势的母亲造成的,人们在以前讨论关于同性恋的原因时总是归咎于这样的母亲。这么多年以来,我在授课期间总是会询问大学里的医学生:“你们中有谁的母亲不强势吗?”从来没有一位学生举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