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职业教育是贯穿全职业生涯的教育
我校一直重视社会培训工作,致力为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及时的知识更新和岗位轮换等培训服务。在我心目中,职业教育是贯穿全职业生涯的教育,赋予我们的是全职业生涯教育使命。我们既要重视职业教育中的职前全日制教育,我们称为职教“红海”,也要重视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培训,我们称为职教“蓝海”。大家都做“红海”,竞争很激烈,我们就拿出一部分精力开发“蓝海”。
接地气的应用型科研往往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我校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支持。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做北京的商业智库,参与了很多行业标准制定、政策论证研讨、市区规划、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等活动,学校设置的商业研究所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在高职院校中最早有了省部级研究基地,专做应用性研究,服务行业企业。
在“双一流”已成国内普通高校标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将迎来自己的“双高计划”。2019年4月初,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一所与服务业高度契合的职业院校,我校在2019年年初成功入选了首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我们以财贸特色立校,未来有信心冲击“双高计划”。
目前很多学校看产业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所以专业反复更新,没有更多的积淀。我认为学校办学要适当“保守”,既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也要坚守,有一定的定力。因为办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好专业必须要坚守,随着产业发展提升技术,增加内涵,逐渐成长,逐渐积累,这样学校才能保持特色。例如,我们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做深度城教融合,以我们的特色专业为基础,对其进行技术赋能和文化赋能,提升专业水平,全面对接产业需求。当然,对于一些新兴的产业人才需求,我们也积极与产业相结合,集中资源开发一些新专业。学校万万不能像做市场营销一样,什么好卖就卖什么,而是要把专业优势与产业对接好,把特色充分发挥出来。
(1)资料来自新华社记者陈梦谣专访录,发表在新华网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