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教育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我校是一所面向首都现代服务业,以财经、商贸、旅游与艺术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被誉为首都商界的“黄埔军校”“经理摇篮”和“商业智库”,备受行业、家长和社会的尊敬。

北京的第三产业创造GDP占比超过了80%,是典型的服务型经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服务业,职业技术变化日新月异,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服务类技能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做法是:构建课程、大赛、孵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第一,坚持12年创业教育,对全校学生开设必修的创新创业课程,同时举办企业家创新创业讲座、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营。2005—2016年,有1万多名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教育,有1000多名学生进入创业训练营接受训练。通过教育与训练,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

第二,依托三类大赛,包括组织“财贸杯”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以赛促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近几年,我校在“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获奖56项,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获得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在内的22个奖项。为此,我校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的称号。通过各类大赛,遴选了一批创新创业的“苗子”。

第三,做好重点孵化,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创业社团,聘请校内外“创业导师”,给予创业资金与创业场地支持。对入选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创业团队”的学生,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通过指导、孵化,结出不少创新创业的“果子”。

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十多年的坚守与努力,带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较为明显:一是学生就业率连续8年超过99%,2016年达到99.89%。多数学生毕业后获得了有尊严的工作,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2.8%。二是毕业生从事创新型工作岗位和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提高。近两年我校有40多位毕业生成功地独立创办企业。三是在2014—2016年北京市高校“优秀创业团队”竞选中,我校有20支团队入选。张洋、宁帅豪等同学都是在校学习期间创办企业,很快拿到百万元以上天使投资;马明宇同学是一个农村孩子,在校期间创办了“高校社区O2O项目”,已经入驻中关村创业大厦。这几年,我校培养出了百余名“创业英雄”,带动实习就业人数近千人。四是形成校园创新文化,孕育了不少创新人物。王博和张鑫两名同学先后荣获全国第七届和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个奖在全国所有大学生、中学生和职校学生中遴选,每届只有100人,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奖项。我校两名学生连续入选,是非常难得的。五是促进了中外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我校与国外合作院校如新西兰国立中部理工学院、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等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部分学生在国外独立创办了企业。

我校十多年创新创业教育的体会: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既要重视创新思维训练、方法辅导,更要重视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我校坚守13年财贸素养教育,以“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五板块教学内容,滋养了学生的职业品格,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我校牵头成立北京商贸职教集团,共建5家企业冠名商学院,设立8个企业奖学金、2个企业奖教金,深化了“双主体”育人机制,也大大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

第三,为学生提供良好创新环境,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例如,我校根据专业特点,把职业院校通常强调的“工学结合”发展为“研学结合”“创学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创新创业社团;在专业实验、实训的基础上,在文科学校中首个建设工科实训室,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必须树立“人人是胜者,人人都能赢”(Everyone Can Win)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是我多年从事职业教育所形成的基本看法。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从戈尔曼“情感智力”学说、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到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论”,都说明传统智商概念所测量的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高考考的也主要是这种能力。但是人除了这种能力之外,还有情感智力、创造智力、情境能力等,总有一种智力是相对发达的。只要我们发现学生的优长、潜能,激发其兴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长,人人都能赢。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扬长教育”,不是“补短教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发现最好的方面,做最好的自己”。因此,工业“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急需改变。在牛津和剑桥等名校,有一类教师叫tutor,类似于我们过去的私塾、助教,从本科生开始,一名教师指导两三名学生,实际上就是导师制。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个性化教育、兴趣教育。只有加强指导、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才能促使学生成长、成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