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长教育的理论基础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校教育不能像工厂生产产品那样标准化、模式化、一刀切,而是应该正视个体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感。所谓扬长教育,就是“从学生禀赋和个性出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之所长,在创新中扬长,在扬长中形成优势和特色,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4)。“人人是胜者”的扬长教育理念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有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力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两者整合而存在的一种能力。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太过狭隘,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于是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指出除了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之外,还应该包括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交往智力五个范畴,后来又增加了自然探索智力。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拥有这几种智力,而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如作曲家、歌唱家、调音师的音乐智力比较强,律师、推销员、政治家的交往智力比较强。在加德纳看来,人与人之间不存在谁更聪明的问题,只不过是不同的个体在某些方面的智力更突出。传统的单一可量化的智力测验也许能较好地评估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学习以外的表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取得的成就未必不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二)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旧金山的一所普通小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名为“弗拉纳根普通能力测验”(Flanagan’s test of general ability)的智力测验,从这些学生里随机抽出20%单列了一份名单交给老师。他们对老师说,经过鉴定,名单上的学生是“最近盛开的花朵”(late blooms),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非凡的发展潜力。老师对这些学生怀着较高的期望,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积极态度对待他们,学生受到了更多关注,更加自信、主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大进步。在提供“虚假信息”的8个月后,心理学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回访,一年之后再次回访,不出所料,这些“花朵”真的“盛开”了。后来,人们把由于老师、父母等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关爱而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宋代儒家学者朱熹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总结。《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生们各有所长,有的品德高尚,有的善于辞令,有的擅长政事,有的通晓文献知识。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其注释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论语》中有不少故事都是学生们问同一个问题,但孔子却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论语·先进》中有一个片段,子路和冉有都来问:“闻斯行诸?”即听到一个道理要不要立刻付诸行动呢?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却说:“闻斯行之。”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很奇怪孔子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孔子这样解释:冉有性格谦虚、做事犹豫,所以要鼓励他行动;子路争强好胜、行为鲁莽,所以让他多听取父兄的意见。《礼记·学记》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提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优点和缺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纠正学生的缺点,发扬学生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