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50堂人生启蒙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首先要认识你自己

世界上最难的事,恐怕就是认识自己。因为一个人是由身体和心灵所组成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可以从表面上看得很清楚,而心灵或心理、精神,我们如果想要很好地认识它们,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小朋友们看了下面的第1课后,会对你有一定启发,你自己对自己会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的。

【读名人 快长大】

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节一节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里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的像个小丑,于是我到附近的小河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疼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母一起大笑起来。父母笑完了郑重的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些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反省自己,终于成就了他生命的辉煌。

启蒙小语:

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小朋友,你是不是也想成为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人呢,那你就要像他学习,学习他时时勉励自己,以自己为镜子,不断努力。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人哦!

【读寓言 明道理】

老鹰与乌鸦的故事

鹰从很高的山岩上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仿效。于是,他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他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启蒙小语:

这个故事是说,模仿或仿效别人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不仅得不到什么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受到他人的嘲笑。亲爱的小朋友,这一点可要记住哦!

【读科学 学知识】

人是怎样长高长大的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说与骨头的成长是分不开的。这是因为,骨的端与骨的中间是连在一起的,但在骨端有一种能不断生长的组织叫软骨组织,它不断生长并钙化成硬骨组织,人就不断长高;而在骨的外面,有一层叫骨膜的结构,能在骨的外面不断形成新骨细胞,使骨头外围越来越粗,同时骨干中间的骨髓不断破坏骨组织,使空腔随着骨的长粗而“长粗”,人就不断长大。

启蒙小语:

小朋友,看了上面的这个小文章后,这下你们知道人是怎样长高长大的吧?你也可以给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小伙伴讲讲哦!

人体的平衡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都有这种体验,走路时不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个踉(Liàng)跄(Qiàng),眼看就要跌倒了,可是在摇晃几下后,竟然化险为夷(Yí),身体又保持平衡了。有些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他们的平衡能力更是令人惊讶,如在钢丝上表演惊险动作的杂技演员,在平衡木上做出高难动作的体操健儿……那么,人体的这种保持平衡的能力是哪里来的呢?原来,在人的颅骨内有一个小而结构十分复杂的内耳。医生们发现,当人们患有内耳疾病时,就会步履(Lǚ)蹒(Pán)跚(Shān),站立不稳;有的还会出现持续的、不能自主的眼球震颤,左右两个眼球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怪吓人的;也有的会觉得天旋地转,头晕难忍,这就是典型的梅尼埃症(以前一直叫做美尼尔氏症)。

主宰人的平衡能力的是内耳中的半规管和半规管前的两个囊状结构。半规管是分别处于3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的管道。当头部在三维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半规管的内部组织会把这种信息传到大脑中枢;而那两个囊状结构则专门感受头部处于静止时的位置,以及前进、后退、升降等直线运动。

神经中枢正是从内耳的这两个部分获得人在运动时的种种信息,从而做出反应,纠正可能破坏身体平衡的动作,使人体保持平衡的。

启蒙小语:

亲爱的小朋友,看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明白人体的平衡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了吗?如果还没明白的话,那就多看几遍,或让爸爸妈妈帮助你,给你讲解讲解。

【读成语 长学问】

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Bāi)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启蒙小语: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小朋友,你不想象邯郸人那样爬着走路吧?那你在走路时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记住了,千万不要看某个人走路好看就跟着学啊,否则的话,你也可能不会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