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从城河关系的历史演变看河道景观的未来愿景
河流不仅具有调节气候、消减污染等生态环境效应,也为城市承担了提供水源、交通航运、防洪排涝等功能,还作为人类生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与文明。伴随着一座座城市在河滨地区拔地而起、蓬勃发展,河流的功能也从灌溉、养殖,到航运、发电,走出了一条由农业、渔业向现代工商业演化的历史长路。然而,孕育了城市的母亲河在进入现代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后却命运多舛,生态破坏、水质恶化,竟然沦为城市中环境破旧、经济衰败的区域,人与水的距离也变得“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令人扼腕兴叹。与此同时,疏离了河流的城市无法独善其身,用地空间受限、继发动力不足、文化传统缺失给城市的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
随着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与河流的关系,认真解读城市河道的多重价值与福利,并逐渐认识到并注重以往不被注意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河道整治与管理政策的中心目标开始转变,河流提供的环境完整性及舒适性成为关注重点:瑞士、德国等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荷兰也提出了“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人们发现高品质的滨河景观对旅游业、新兴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当城市化率达到60%后就进入了生态觉醒的稳定城市化时期,城市河道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功能开始被强调和重视。
对生物来说,水陆交界带是最具特色,最富魅力、活力的区域,正是人类的逐水而居形成了无数的滨河城市、村庄。在古代,城市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洁净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近代城市阶段,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河流成为城市物质运输的重要通道;现代工业化城市阶段,河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运输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当代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愈发重要,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景观多样性的组成、城市风貌的载体、市民亲近自然的场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城市河道功能的变迁反映了城市功能的演变,可以说,每条城市河道的历史都能折射出所在城市的历史。
有学者指出,生活在洪泛平原区的居民总是处在一种“灾害—破坏—修复—灾害的循环(disaster-damage-repair-disaster cycle)”中,这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适应性景观”的概念重点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由相互矛盾冲突,到协调合作的反思和改变过程,提醒着我们并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无法脱离环境而存在。中外许多传统城市都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这说明城市也应该是一种对水具有适应性的景观。中国古代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荀子·礼论》亦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提醒我们,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处、永续发展,这也为城市发展中协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依据。
从历史过往来看,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河道景观不断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在信息时代,城市“居住、工作、交通、休闲”功能之间的界限将日益模糊,生活与工作将变得更加兼容,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同样将体现在城市空间上。有理由相信,在历经“生活(饮水、洗衣)——灌溉(都江堰)——航运(京杭大运河)——工业(物流、排污、发电)”的过程之后,城市河道的功能重心又将回归到生活(休憩)(见表2-2)。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结构形式,在城市中创建生态宜居、底蕴深厚的滨河景观,复兴“临水而居”“城河共生”的和谐场景将成为当代城市河道管理的新趋势。把河道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将河道的保护利用与城市功能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以“城河共兴”为目标积极保护和稳妥利用河道景观,才能实现城市与水系的有机融合、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促进新时期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表2-2 不同发展阶段下城市河道景观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