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训斋语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食用节省 济困赈急

【原文】

圃翁曰:予性不爱观剧;在京师一席之费,动逾数十金,徒有应酬之劳,而无酣适之趣,不若以其费济困赈急,为人我利普[1]也。予六旬[2]之期,老妻礼佛时,忽念诞日例当设梨园[3]宴亲友。吾家既不为此,胡不将此费制绵衣绔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乎?次日为余言,笑而许之。予意欲归里时,仿陆梭山[4]居家之法:以一岁之费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分,每日于食用节省。月晦[5]之日,则总一月之所余,别作一封,以应贫寒之急。能多作好事一两件,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6]多矣,但在勉力[7]而行之。

【注释】

[1]利普:利益普施。

[2]六旬:六十岁。

[3]梨园:指戏剧演出。唐玄宗时,曾于梨园中教授伶人,后遂以梨园为演戏之所。

[4]陆梭山:即陆九韶(1128—1205),南宋文人,字子美。著名哲学家陆九渊之兄。学问精深,隐居不仕,与学者讲学于梭山,因号梭山居士;其学以切于日用为要,昼之言行,夜必书之,著有《梭山日记》《梭山文集》。

[5]月晦:即月尽之日,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6]大烹(pēn)之奉:丰盛的食物。

[7]勉力:尽力。

【译文】

圃翁说:我生性最不喜欢看戏了,在京城看戏,一个座位动辄花费几十斤金。徒有应酬的劳顿,而没有畅快舒适的趣味,还不如用这些钱去接济那些困难或危急的人,这样做对于他人、对于我自己都有很大的好处啊。在我六十岁的时候,我的妻子在烧香拜佛念经时,忽然寻思道:在庆寿那天按照惯例我家应当邀请戏班演出并且宴请亲朋好友。我家既然不这样做,为何不拿出这笔钱来做一百套棉衣棉裤,去施舍给那些沿街乞讨饥寒交迫的人呢?第二天,她告诉了我这一想法,我笑着答应了她。我准备在我年老归乡后,仿照南宋陆九韶居家生活的方法,将一年的费用,分为十二份,一月花费其中的一份,每天在吃饭日用上节省一点。到了月末,汇总一月来所有的节余,另外存起来,作为救济贫困饥寒所用。能够多做一两件好事,比每天享用丰盛的食物的乐趣要多出几倍,但是要尽力这样做。

窦燕山教子图(任薰)

【品评】

张英夫妇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但生活节俭,不办寿宴,不观“动逾数十金”的梨园演出了,不事奢靡之举,家里开销都做精打细算,不敢有半点浪费,却用节省下来的钱雪中送炭、扶危济困,其嘉言懿行泽被后人。

当今社会中也有如同张英夫妇这般的人。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与其夫人,几十年如一日,节衣缩食,生活清贫,却情系祖国大西北的贫困学子,先后出资1500万成立基金会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在赵家和去世四年后,他匿名资助贫困学子的消息才不胫而走。当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栏目上讲述赵家和夫妇的事迹时,亿万国人为之动容!

这类人是“富有的穷人”,富有却过着穷人般的生活。荀子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他们是充满爱心、善心的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