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孩子的问题,根源在父母身上
孩子上网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孩子本身造成的,而是他们的成长环境造成的。三分在学校,七分在家庭,孩子在网上生活失衡以前,都已经在网下的生活里失衡了。这个问题,值得父母深思。
很多父母在网络和孩子之间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既不脱离网络时代的现实,又不让孩子沉迷网络。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后一味责怪孩子,或是痛恨网络,其实他们更应该反思自己。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本身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很多父母每天下班后就抱着手机玩个不听,对着电脑一直到睡觉。这样的父母,自然也会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使得孩子也养成沉迷网络的坏习惯。
●父母要做孩子的一面“镜子”
看到孩子的错误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习惯,然后再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在网络面前也是如此,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大都是通过父母的行为来学习使用网络的。如果父母不能正确使用网络,自己沉迷在网络游戏或者网络社交中,又怎能指望孩子正确地运用网络呢?如果父母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并且能正确引导和合理监督孩子上网,那么,孩子也能够科学利用网络的正向功能尽其用而不负其累。
很多孩子沉溺网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缺少自制力,还因为缺少父母的榜样作用。在网络面前,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那么,对孩子的管教都会变得苍白无力,还会给孩子留下父母自相矛盾的印象。孩子沉迷网络后,也会拖累父母。父母影响孩子,孩子成瘾后又拖累了父母,被拖累的父母反过来也会影响孩子走出网络沉迷,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想要孩子走出网络沉迷,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给孩子良好的网络教育;另一方面,还应从自身做起,重表率,立榜样,带头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把自己录作电视台,把孩子当作观众
那么作为父母,要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解救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呢?其实,对待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硬性规定孩子以后不许再碰电脑不太可取,以“棍棒”和说教打骂的方式来管教,都不是解决之道,相反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要让孩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最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内驱力,即让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投入到学习中,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忠联教授说,“父母教育孩子要讲究策略。”在他开办的英豪学校里,按规定女生是不准染发的,很多女生不肯接受。他对女生说,“我支持你们染发,学生染发,很有超前意识呀。”学生很高兴,他又说:“但按学校的规定,必须是考试年级前五名才能染。”而凡是考前五名的学生,肯定是看重学习的学生,不会去染发的,而想染发的人思想境界上都要低一些,很难考到前五名。陈忠联只是换了种表达方法,就让学生们乖乖地把头发染回黑色。他告诫父母们:“很多父母讲话太直白。你对孩子的态度生硬,他就不会接受,不如换种表达方式,用一个比较灵活的办法,反而能把问题解决。”陈忠联建议父母不妨把自己当作电视台,电视台关注收视率,重视舆论关注度,收视率下降,电视台不会责怪观众,而是从自身考虑原因,会考虑节目是否迎合观众,考虑节目的品质与格调,考虑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人格魅力等,父母不妨把孩子当作观众,努力让孩子主动离开网络。
●父母也要自我反思,自我改变
不少父母认为,上网玩游戏会让孩子变得冷漠、不合群、不懂得与人交往。其实,真正的根源是父母的忽视和冷暴力让孩子变得孤僻,而孤僻的孩子很容易选择网络游戏来寻求慰藉,进而变得更加不善于与人交往。
问题出在孩子,病根都在父母身上。父母过度沉浸在游戏世界里,而对孩子轻视、放任、疏远及漠不关心,给孩子做了一个极坏的榜样,还造成“家庭冷暴力”,使孩子精神或心理上受到伤害。孩子失去内心的安全感,产生自闭、焦虑的倾向。冷暴力会造成孩子不爱交流、冷漠、心理扭曲,影响其日后的社交能力。
不是网络吸引了孩子,而是父母把孩子推给了网络,没有哪个孩子愿意放弃与父母的亲情互动而主动投入冰冷的网络世界。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孩子推入网络,等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因此,父母要时常反省,纠正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改变自己,孩子就很难改变。
倒空思想里不正确的观念,好好地管理好自己,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