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语言环境,影响孩子的口才发展
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里和学校。在学校里,孩子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而要想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父母就要在优化家庭语言环境方面多多下功夫。毕竟老师既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工作,又要同时面对很多的孩子,已经非常辛苦,父母完全没有理由要求老师去单独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负责任的父母知道,这需要自己做得更好,才能让孩子受到积极的影响,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感到轻松愉快。
刚刚出生的婴儿就像是一张白纸,对于这个世界毫无了解。在人生的最初几年,孩子最依赖的生存环境就是家庭环境,也在不断地与父母、家人等相处。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很有道理的。在还不懂得学习为何物时,孩子就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接受父母的影响,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这种渗透对于孩子而言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从不同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性格迥异,这就是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和熏陶在起作用。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语言环境,即使在孩子出生之前说话随意,甚至时常蹦出脏话的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一定要让自己配得上父母的称呼,做出与父母这个称呼相应的言行举止。否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一旦形成,再想消除就很难了。
提起杨洋,老师简直又爱又“恨”。爱的是杨洋思维敏捷,在学习上很有天赋,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恨”的是,杨洋尽管在学习上表现很好,但是在团结同学方面就不尽如人意了。也并非说杨洋喜欢欺负同学,而是杨洋的语言暴力情况很严重,动辄就对同学说一些粗暴的、不堪入耳的话,导致同学们都不愿意与杨洋交流。
有一天,杨洋因为同桌不愿意借橡皮给他用,对其出言不逊:“奶奶的,你这个龟孙子平日里总让我帮助你,现在却这么小气。”同桌当即就找到老师要求调整座位,再也不愿意和杨洋坐在一起被骂作“龟孙子”了。有一次,杨洋与另外一位同学发生冲突,虽然拳头很老实,但是嘴巴却不老实,一连声地说:“你大爷的,我打死你,信不信?”虽然老师对杨洋展开了好几次教育,让杨洋一定要保持语言文明,但是没过多久,杨洋又会犯老毛病,对同学恶语相向。老师实在没办法,只好借着杨洋期中考试成绩下滑的机会去杨洋家里家访,没想到才走到杨洋家门口,就听到屋子里传来刺耳的怒吼:“你这个兔崽子,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信不信我抽死你!”老师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难怪杨洋总是满嘴污言秽语,有这样的家庭语言环境,即使是个成人,恐怕也抵制不住扑面而来的负面影响吧!
老师的推测很对,杨洋之所以满嘴污言秽语,就是因为他的爸爸说话很粗暴,杨洋不知不觉中受到爸爸的影响,说起来话来便充满暴力。很多父母都禁止孩子说脏话和狠话,但是自己说起话来却总是恶狠狠的,还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污秽的语言能增强说话的力量。对于这样的父母而言,最重要的是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首先反思自己,净化家庭语言环境,才有资格要求孩子语言文明。
父母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强大的,从不良的家庭语言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沾染恶劣的语言习惯。不管年轻人多么以为说脏话狠话很酷,一旦有了孩子,就要坚决杜绝在孩子面前说脏话、说狠话。只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和家庭氛围,孩子才能内心柔软善良,遇事不暴躁不冲动,更不会恶言相向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为孩子优化家庭语言环境,除了要避开污言秽语之外,还要提升家庭语言环境的知识性。当父母的文化程度都很高,经常与孩子深入探讨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时,孩子也会渐渐形成言之有物的良好语言习惯。因而为了让孩子有思想有深度,父母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增强对于知识的学习,不断坚持进步,这样才能跟得上孩子前进的脚步,始终以孩子领路人的角色出现。当然,既然目的是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把家庭变成语言训练基地。只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组织好语言,孩子的进步才会更加快速。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位父母都要对孩子更用心,更积极主动,才能引导孩子不断进步,坚持进取。总而言之,语言的进步和提升离不开语言环境,父母只有为孩子优化家庭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才能不断激发孩子的语言天赋,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