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①,
每逢佳节倍思亲②。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③。
【注释】
【译文】
【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的思想源远流长。汉代《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句子,其中饱含着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无穷眷恋。“安土重迁”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人们在这种弥漫着浓厚乡土思绪的文化环境中,出生,长大,成熟,最终叶落归根,魂归故土。这个无数人魂牵梦绕、生死相依的中国,作为文化沃土和精神家园的中国,就被称为“乡土中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乡土中国孕育出的不朽诗篇。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而数字“九”代表阳数的极致。因此九月九日就被称为“重阳日”。魏晋以后,有重阳日登高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我国北方地区通常天清气爽,正是游览的好时机。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大概正在长安游历。唐代的长安城拥有百万人口,如果在长安附近的山上眺望,想必能见到一派忙碌繁荣的景象。而诗人面对“长安百万家”,心中却思念着在家乡的亲族兄弟。题目中的“忆”字,就是从诗人眼前所见转换到内心所感的关键。
第一句中的“异乡”就是诗人孤身一人所在的“他乡”。有时人们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地方谋求发展,如果有幸遇到志气相投的朋友或者遇到能欣赏、帮助自己的人,那么多少会有些“在家”的感觉。而诗人把自己称为“异客”,似乎在暗示,他不仅在别人的“故乡”是外来人,在客寄他乡的人中也不合群。
第二句的“每逢佳节”正好与“独在异乡”形成对照。“每逢”说明诗人离开家乡已经有一段时间,“独在异乡”的感受,恐怕也从突然而至的激烈转化成日夜不绝的绵长。而“佳节”正是诗人思乡情绪重新觉醒的时间。“思亲”本来是每个人常有的想法,而诗人之所以“倍思亲”,既由于他对自己身为“异客”的感慨,恐怕也是因为想到了在家乡时与亲人共度佳节的事情。
诗的三、四句意思一气呵成,而运笔章法十分细密。“遥知”是照应题中的“忆”字,正因为回忆到家乡之事,诗人即便身处他乡,也能知晓“兄弟登高处”。第四句中的“遍插茱萸”照应题中的“九月九日”,实际上仍然属于“忆”的内容。“少一人”对应第一句中的“异客”,而“少”字又与第二句中的“倍”字相辅相成。这三个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最终从“思亲”又转回到对自身“为异客”的感触。
前人在点评这首诗时,喜欢称赞三、四句的写法,例如认为“在兄弟处想来,便远”,“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然而,结合诗题来看,王维并没有从“山东兄弟”处落笔,他说的“遥知”是自己知晓,“登高处”和“遍插茱萸”都是回忆的内容。反之,如果的确是“从兄弟处想来”,那么“遥知”之后的内容,就都应该是“山东兄弟”对王维的想象,这样的话,“少一人”就很难讲通。实际上,三、四句的妙处,还在于对题目含义和前两句意思的承接,要理解这种巧妙,还是要落实到对诗中句法、章法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