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一

01 三皇[1]圣纪

太昊伏羲氏[2]

【原典】

风姓之源,皇熊氏之后。生有圣德,继天而王,为万世帝王之先。位在东方。以木德[3]王,为苍精[4]之君。都陈[5]时,神龙[6]出于荥河[7],则而画之为八卦[8],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立五常[9],定五行,正君臣,明父子,别夫妇之义,制嫁娶之理;造屋舍;结网罟[10]以佃渔,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取牺牲,供祭祀。故曰伏羲氏。治天下一百一十年。

【注释】

[1]三皇:传说中的远古皇帝。有多种说法,如:天皇、地皇、人皇(《史记·秦始皇本纪》等),本书取伏羲、神农、轩辕为三皇。

[2]太昊伏羲(xī)氏:太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风姓。居于陈。传说曾以龙为官名。春秋时的任、宿、须句、颛臾等国(都在济水流域),即其后代。一说即伏羲氏。伏羲,一作庖羲、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一说伏羲即太皞。

[3]木德:为阴阳家“五德始终”学说中的五德之一。“五德始终”亦称“五德转移”,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学说。用水、火、土、金、木五种物质德行相生相克和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来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递嬗,就是火周克金商,金商克木殷的结果。本书以“木”伏羲生“火”神农、“火”神农生“土”轩辕、五行相生的关系来说明朝代的演替(用火德承接木德,土德生于火德),显然打有“五德始终”的烙印。

[4]苍精:苍精之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即太昊。

[5]陈:古国名。妫姓。开国君主胡公(名满),相传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有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

[6]神龙:亦作“龙马”。《礼记·礼运》:“河出马图。”疏:“马图,龙马负图而出也。”

[7]荥(yīng)河:《河出图》等书皆言出于黄河。这里“荥”应为荥泽,“河”当为黄河。疑原黄河与荥泽相通,所以称“荥河”。

[8]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阳爻)和“——”(阴爻)混合,每三爻为一组组合而成,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周易》中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

[9]五常:又称“五伦”。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常”。

[10]网罟(gǔ):古代渔猎用的工具。《经典释文·周易》注:“取兽曰网,取鱼曰罟。”

【译文】

太昊伏羲氏是风姓氏族的祖先,是皇熊氏的后代。他生来具有圣贤般的品德,继承上天的意志而统治天下,是万世帝王的先祖。

他居处在东方,凭借着木德的兴旺,成为苍精君王。当他在陈地建都的时候,神龙负图从荥河出现,伏羲氏便根据荥河中神龙所负的图画成八卦;他创造了文字,用来代替前人结绳记事的制度;设立五常,确定五行,端正君王和臣民的纲纪,明确父子之间的关系,规定了夫妇间各自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制定婚嫁迎娶的礼仪;建造屋舍;编织网罟,用作打猎与捕鱼的工具;驯服驾驭牛马,将它们作为运输和交通的工具;采用牲畜作为供奉祭祀活动的祭品。他被称为伏羲氏,治理天下一百一十年。

炎帝神农氏[1]

【原典】

姜姓之源,烈山氏之后。生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以火德[2]王,为赤精[3]之君。时人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而食蠃蛖[4]之肉,多生疾病。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种五谷,以养人民。日中为市。作陶冶,为斧斤,造耒耜[5],教民耕稼。故曰神农。都曲阜。治天下一百二十年。

【注释】

[1]炎帝神农氏: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历山氏。相传少典娶于有峤氏而生。《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与黄帝战于阪泉被打败。一说炎帝即神农氏。神农氏,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时代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他用木制的农业工具——耒耜,教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2]火德:见太昊伏羲氏“木德”条。

[3]赤精:赤精之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即炎帝祝融。

[4]蠃蛖(luǒbàng):蠃,同“螺”,蚌属。蛖,大蛤,蚌属。

[5]耒耜(lěi sì):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译文】

炎帝神农氏是姜姓氏族的先祖,是烈山氏的后代。生来具有圣德,凭借着火德继承了木德,在南方登立王位,凭借着火德的兴旺,成为赤精君王。当时人民吃野草、饮生水,靠采摘树木的果实、吞食螺蚌的肉来充饥,许多人因而患有疾病。于是神农氏为了寻求可以食用的植物,亲口尝试百草,种植五谷,用来养活人民。他选择中午的时候进行集市贸易。制作陶器,冶炼金属,创作砍伐树木的工具和耕地翻土的农具,教百姓耕耘土地,种植庄稼,因此被称为神农氏。他建都于曲阜。神农氏治理天下一百二十年。

黄帝轩辕氏[1]

【原典】

姬姓之源,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生而神灵,长而聪明,成而登天。以土德王,为黄精[2]之君,故曰黄帝。都涿鹿[3]。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4]之书;命大挠[5]探五行之情,占斗罡所建,始作甲子[6];命容成[7]作历;命隶首[8]作算数;命伶伦[9]造律吕;命岐伯[10]定医方。为衣冠以表贵贱,治干戈[11],作舟车,分州野。治天下一百年。

【注释】

[1]黄帝轩辕氏:传说中的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从此他从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传说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

[2]黄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

[3]涿鹿:县名。在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流域,邻接北京市。汉为下落、涿鹿等县地,唐为永兴等县地,元为保安州,1913年改保安县,1914年改涿鹿县。

[4]星官:我国古代为了便于认星和观测,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用地上的一种事物命名,这一组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唐宋后也有称为一座的。但这种星座并不包含星空区划的含义,与现今所说星座的概念有所不同。古代各个天文学派所命名的星官多有不同。

[5]大挠:传说中黄帝之臣,曾创造六十甲子,用以名日。

[6]甲子:天干和地支的配合,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其变有六十,从甲子起至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故又名“六十甲子”。一般用于年、月、日、时的纪序。

[7]容成:传说中黄帝之臣,曾创造历法。《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中有“昔者仓颉造书,容成造历”。注曰:“容成,黄帝臣,造作历,知日月星辰之行度。”

[8]隶首:传说中黄帝之臣,创造算术。

[9]伶伦:传说中黄帝之臣,创造音律。《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古乐》中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

[10]岐伯:传说中的古代医学家,为黄帝之臣。其名见于《内经》。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11]干戈:干,盾;戈,平头戟。干和戈是古代作战时常用的防御和进攻的武器。亦用为兵器的总称。

【译文】

黄帝轩辕氏是姬姓氏族的先祖,是有熊国君王少典的儿子,具有异乎常人的天赋,长大以后聪慧贤明,功成之后升天而去。凭借着土德的兴旺,成为黄精君王,所以称为黄帝。建都于涿鹿。接受河图之术,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并开始对星官进行记载。黄帝指派史官大挠探求五行的道理,根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占卜吉凶,创造六十甲子;指派大臣容成编制历法;指派隶首发明筹算;指派伶伦制作校正乐律;指派岐伯审定医方。规定通过衣冠表明身份的贵贱,制造武器,发明舟车,划分地方行政区域。轩辕氏治理天下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