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运用“第三方干预法”
在人际交往中,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因为出于任何目的的沟通都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否则交流就无法进行下去。然而现实的沟通中,不少人却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打消对方的疑虑呢?有时候直接劝说未必有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此时就可以通过第三方干预的方法暗示对方,使对方接受你的想法。
一般来说,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对直接面对的交流者都心怀戒备之心。聪明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绝对不会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懂得曲径通幽,巧用心理暗示来影响对方。那么,具体我们该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呢?
1.故意让对方听到你和第三方的悄悄话
最近,原本关系不错的小王和小李闹起了矛盾。小王总喜欢开玩笑,前些天当着办公室所有同事的面,玩笑开过火了,使小李当场就红了脸,气冲冲地摔门而去。从这以后,两个人就不说话,即便擦肩而过,彼此也是视而不见。虽然小王比较内疚,但她也拉不下脸主动与小李说话。
这天在办公室,小王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随意说了几句小李的好话:“小李这个人真不错,是很仗义的姐妹儿,我来公司一年多了,她在各方面对我的帮助都挺大的,能够有这样的朋友,真是我的福气。”没过多久,这几句话就传到了小李的耳朵里。小李心中既欣慰又感动,而且那位同事在向小李传达这几句话的时候,还忍不住夸赞一番:“小王这人真不错,心胸开阔,难得啊!”
这天下班小李在走廊上看见小王,竟意外地打招呼:“下班了?有事吗?我们好久没一起去K歌了。”就这样,两个姑娘和好了。
有时候,在背后赞美别人比当面说更有效果。小王那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却是有意策划的,这样就轻松地化解了横隔在两人心中的障碍,自然也就冰释前嫌了。可能你会有疑问,间接赞美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效果呢?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当面说的坏话不算坏话,背后说的好话才是好话。因此,人们更愿意相信背后所说的好话,也会更欣赏那些在背后赞美自己的人。
2.巧妙引用第三方的话
杰克是一家燃气公司的推销员。一天他来到某小区,准备向准客户詹先生推销自己的产品。简单地介绍后,詹先生的回答很让人失望。
“我没用过你们公司的产品,不敢相信你们,万一有个好歹,后悔都来不及。”
“詹先生,您多虑了,如果我们公司的产品真的出过事故,那么我还会站在这里与您交谈吗?而且,产品的质量是我们推销最有力的武器。”
“这倒也是,不过口说无凭,我还是不敢相信你。”
“詹先生,您看,这是上半年我们公司的销售情况表……”说着,杰克便把一本销售目录拿出来给客户看。
詹先生一看,自己所在小区居然有一大半以上的用户都是用的杰克推销的燃气。为了确定杰克推销目录的正确性,詹先生还拨通了这些邻居的电话,结果证明杰克所说属实。后来,詹先生二话不说就购买了杰克的燃气。
杰克之所以能打消詹先生对产品质量的疑虑,说服詹先生购买自己的燃气,就是因为他出示了最有力的证据——销售目录表,其他客户的购买就是对产品质量最好的证明。从这则案例中,我们便可以发现巧借第三方干预在消除客户拒绝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客户虽然有千万个借口来对销售人员的推荐做出拒绝的反应,但往往是习惯性使然。客户对产品存在这样的异议,并不是因为客户真的对产品不满意,而是因为他们与生俱来对新事物的防备。如果我们一味地向客户推销产品、高谈阔论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招致客户的反感;有些话点到为止,让客户自己去想、去看,反而更易接受产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当一味地正面陈述事实的时候,对方未必相信。此时,不妨换一种方式来说这件事情,或许会大大消除对方的疑虑。巧妙引用第三方的话,向对方证明你的观点,就是打消对方疑虑的好方法。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的邻居已经用了三四年了,仍然好好的”。这句话暗示出产品质量绝对能过关,虽然邻居并不在旁边,但已经有效地打消了对方心中的疑虑。
有时候,我们把话说得再漂亮,也未必能让对方信服。而此时,“第三方干预法”就能很有效地打消对方的疑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