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世界太浮躁, 而是你的心太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别让功名利禄扰乱心境

自古以来,功名利禄就像一个明星一般,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可以说,当今世人没有谁能回避得了名利二字!只不过有的人名小,有的人名大;有的人利少,有的人利多。有的人为出大名获大利,追求了一生一世。也许人们觉得,只有获得了名利,才会感觉到快乐,但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适度地追求名利是可取的,但如果你放任自己对名利的欲望,使之超出理智的话,那么,就会常常迷失自我,甚至葬送生命。

的确,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我们怎么掌握,掌握好了我们会一路光明,风光无限好;而掌握不好,也可令智昏,损人亦损己。因此,没有名利,我们也不可太过焦躁;有了名利应当加倍珍惜,如果过分看重它,往往就会为其所累,以致身疲力竭得不偿失。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后,终于一雪前耻,灭掉了吴国,这是众人皆知的故事,但越王勾践之所以能成功,得归功于越王的臣子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一个懂得为人处世的智者。

勾践的确是一个能吃苦耐劳之人,然而,能与之共苦,却不能与之同甘。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了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了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了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

范蠡确实是个聪明的人,能帮助越王勾践重获江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更懂得在受功之时全身而退。他之所以这样做,个中原因必定也与其深谙人生幸福之真谛有极大的关系吧。

诚然,社会竞争之激烈要求我们做到不断充实自己,否则,将很容易会被社会淘汰。但如果一味地以追名逐利为目的,那么,在不断的追逐中,我们终将会失去自我而成为名利的奴隶。因此,我们需要常常自省,检查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是否偏离了人生的轨道。

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留个好名声,无可厚非,但却不能为名所累。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须知,“家有黄金万两,每日不过三顿;纵有大厦千座,每晚只占一间。”

在名利面前,英雄岳飞仰天长叹“三十功名尘与土”,把功名视为尘土;唐代大诗人杜牧歌曰“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都可谓淡然与洒脱。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也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由此可知,淡泊名利甚难,笑看人生亦难,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就连儒家大师朱熹也感叹道:“世上无如人陷欲,几人到此无误平生。”没有一定的身心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要去想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哲理了。众多的学问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佼佼者,他们对个人的名利常常采取漠然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上。

相反,把目光放在名利上,其害无穷。名利不至,烦恼倍生;名利如同大山压于心头,再无继续前进的勇气;名利已取,烦恼不减,因为还有更大的诱惑刺激,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恼恨如海之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激人肝火,动人心性,以至不知路该怎样走,人该怎样做;为谋名利,有人甚至会背弃做人的准则。正如古人所说:“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自害)。”

我们常常为一日三餐疲于奔命,也常常为薪酬待遇而斤斤计较。而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迷乱的心灵,你会发现,对于名利,只要你看淡一点,你就会拥有一个好的心境。天雨人悲、月黯神伤的困惑便会离你而去;无论何时,你都会平平淡淡、开开心心。淡泊名利了,你就会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