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药食宜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是指在新生儿期由于各种疾病或病理变化,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肌肉抽动。惊厥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早产儿发生率较高。

1.病因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很多,有时几种因素同时存在,包括:①围产期损伤,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②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③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钙、高血钠及低血钠、胆红素脑病等。④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等。⑤先天脑发育畸形,如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脑积水等。⑥遗传缺陷,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色素失调症、维生素B6依赖等。⑦药物。

2.临床表现

(1)惊厥发作类型

①轻微型:是新生儿期惊厥最常见的一种发作类型,无肢体强直或阵挛抽动。表现为眼球水平位偏斜或双眼上翻,眼睑反复抽动,眨眼,流涎,吸吮及咀嚼动作,呼吸暂停,上下肢体呈现游泳样或踏板样动作。

②多灶性阵挛型:是发生于几个肢体,呈移行性,由一个肢体移向另一个肢体或身体一侧移向另一侧的游走性、阵挛性抽动。有时一个肢体的局限性阵挛性抽动持续很长时间,然后出现其他部位的抽动。常伴有意识障碍。

③局灶性阵挛型:是指身体某个部分局限性阵挛发作。如一个肢体或一侧面部抽动,可蔓延至同侧其他部位。常无意识障碍。

④强直型: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并伴有头后仰。常伴呼吸暂停和眼球上翻,脑电图常有明显异常。

⑤全身性肌阵挛型:此型新生儿期少见。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步性抽搐动作,常表示有弥漫性脑损伤。

(2)伴随症状:各种引起惊厥的疾病,均可有各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如低血糖可有面色苍白、肌张力减弱、反应低下;颅内出血可有兴奋、嗜睡、凝视、尖叫、前囟膨隆及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化脓性脑膜炎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及神经系统表现等。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增多症时,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压积>65%。

(2)生化检查:测定血糖、钾、钠、氯、钙、镁、磷等,必要时测血、尿氨基酸及血氨。

(3)血气分析:注意是否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中毒的表现。

(4)脑脊液检查:注意外观是否混浊、血性,细胞数、蛋白及糖含量是否正常,必要时送细菌培养。

(5)其他:眼底检查,头颅透照试验,头颅B超,脑电图,CT检查,必要时做磁共振检查。

(6)宫内感染实验室检查:血IgM测定,母亲及婴儿TORCH特殊抗体IgM及IgG测定等。

4.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咽部分泌物。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出现换气障碍,立即吸氧及人工呼吸。

(2)病因治疗

①低血糖:10%葡萄糖2~4mL/kg,静脉注射后,10%葡萄糖每小时5~8mL/kg维持。

②低血钙:10%葡萄糖酸钙2mL/kg加等量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③低血镁:25%硫酸镁0.2~0.4mL/kg,肌内注射或2.5%硫酸镁2~4mL/kg,静脉注射,速度要缓慢。

④维生素B6缺乏:维生素B650~100mg,静脉注射。

⑤其他:针对不同病因给予治疗,如有感染者抗感染,红细胞增多症者需做部分换血。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者应做相应处理。

(3)控制惊厥:除非是表现为呼吸暂停的惊厥,通常惊厥过程中不用止痉,因为一般它们是自限性的,很少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功能。

①苯巴比妥:给予负荷量20mg/kg,静注,如果惊厥未停止,可每15分钟给予5mg/kg,直至惊厥停止,或最大用量40mg/kg,已给予维持治疗在12小时后开始。剂量从3~4mg/(kg·d)起,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清药物浓度可增加至5mg/(kg·d)。苯巴比妥必须静脉给药,特别在惊厥反复发作或长时间发作时,或惊厥控制后,苯巴比妥可给予口服,苯巴比妥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40μg/mL(65~170μmol/L)

②苯妥英钠:个别患儿应用苯巴比妥不能控制惊厥时,可选用本药。负荷量为15~20mg/kg,静脉缓注,一般主张将负荷量分2次,间隔20~30分钟静脉缓慢注射,有效血浓度20~30mg/L。6~12小时后可给予维持量,每日3~4mg/kg,分2~3次给予。

③安定(地西泮):除用于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外,一般不宜作新生儿一线抗惊厥药物,仅用于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治疗无效的持续惊厥,剂量为每次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此药半衰期为15分钟,通过血脑屏障快,消失也快,因此可于15~20分钟后重复使用,一日之内可应用3~4次。可从小剂量开始,无效则逐渐加量,或以每小时0.3mg/kg(每日3~12mg/kg)连续静脉滴注,有效血药浓度为0.15mg/L。此外还可直肠给药,剂量为每次0.6mg/kg。

④利多卡因:此药起效迅速(1分钟内),安全性大。首剂2mg/kg,静脉注射,20~30分钟后如无效,可重复上述剂量,缓解后以每小时4~6mg/kg维持。本药禁用于有房室传导阻滞或肝功能异常者。

⑤副醛:可作为抗惊厥的辅助剂。每次0.05~0.2mL/kg,加10%葡萄糖20~40mL/kg,缓慢静脉注射;或每次0.2mL/kg,肌内注射。

⑥10%水合氯醛:可作为抗惊厥的辅助剂。每次0.5mL/kg,加入生理盐水10mL,保留灌肠。

(4)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立即控制惊厥。

①安定:为控制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首选药物。静脉缓注0.3~0.75mg/kg,用后1~3分钟见效,但维持时间短,最好静脉滴注维持。直肠给药可用安定栓剂或直肠灌注,2分钟内可达血浆最低止惊浓度,6分钟内可达高峰。不应肌内注射,因为吸收很差,起效慢。氯硝安定是治疗新生儿惊厥最安全的药物,作用比安定更强,只需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

②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用法同上。

③以上药物均无效时可用硫喷妥钠,每次10~20mg/kg配成2.5%溶液,每分钟0.5m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利多卡因1~2mg/kg,静脉缓注,然后每小时1~2mg/kg,静脉滴注。

(5)治疗脑水肿:避免输液过量是预防和治疗脑水肿的基础,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g/kg。颅内压增高时,首选利尿剂呋塞米,每次1mg/kg,静注;严重者可用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静注,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

5.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①感受风邪

主症:发热,烦躁,双目上视,牙关紧闭,甚则壮热不退,手足躁动,舌质红,苔黄,指纹色暗红。

治法:清热开窍,息风镇惊。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水牛角10g,钩藤、桑叶、菊花、川贝母、白芍各6g,甘草3g。痰多加天竺黄、胆星;抽搐加菊花、僵蚕;神志不清加菖蒲、远志。

②感受暑邪

主症:发热恶风,继而壮热,项强烦躁,四肢抽搐,惊厥不止,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重者持续高热,反复抽搐,神志不清。

治法:清热祛暑,开窍镇惊。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10g,生地黄、丹皮、连翘、玄参、竹叶各6g,栀子、黄连各3g。痰多加远志、天竺黄;呕吐加藿香、佩兰;抽搐加钩藤、郁金。

③暴受惊恐

主症: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甚至惊厥,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舌无异常变化,指纹淡而滞。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安神丸加减。茯神、橘红各6g,人参、五味子各5g,当归、甘草各4g。痰多加远志、半夏;手足抽搐加钩藤、菊花;眠不安者加酸枣仁。

④脾胃虚弱

主症:脾阳虚者,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萎黄,四肢欠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细弱。胃阴虚者,皮肤干枯,目眶凹陷,烦躁,口渴,唇红,手足蠕动,舌红绛,无苔,脉细数。

治法:脾阳虚者,温运脾阳,抑木扶土。胃阴虚者,酸甘化阴,清热平肝。

方药:脾阳虚者理中汤加减。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各3g,钩藤、白芍各6g。胃阴虚者连梅汤加减。生地黄、麦冬、阿胶各6g,黄连、乌梅各3g,钩藤、天麻各4.5g。

⑤脾肾阳虚

主症:精神淡漠,面色img白,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固真汤加减。人参、附子、肉桂各3g,龙骨、牡蛎各6g。痰多加菖蒲、竹茹;病程较长加蜈蚣、地龙。

⑥肝肾阴亏

主症:虚烦低热,手足心热,震颤,舌光红绛少津。

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龟甲、鳖甲、牡蛎各10g,白芍、阿胶、五味子各6g,麦冬、甘草各3g。阴虚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

(2)验方

①青蒿10g,银柴胡10g,白薇10g,丹皮10g,菊花6g,大青叶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高热不退者。

②蝉衣6g,钩藤8g,甘草8g,珍珠母10g,炒枣仁10g,栀子4g,黄连3g,防风3g,杭白芍8g,青黛3g。水煎服。每疗程4周,第1周每日1剂,以后隔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热退风止,善后调理。

③天竺黄、郁金、栀子、白僵蚕、蝉衣、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0.3g,以薄荷汤送服。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痰多者。

④牛黄0.3g,炒蝉蜕0.3g,大黄15g,黄芩15g,龙齿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g,薄荷汤送服,日服2次。适用于新生儿高热惊厥。

6.药物禁忌

(1)地西泮与含有氰苷的中药相克:地西泮与含有氰苷的中药,如枇杷仁、桃仁、苦杏仁等同时应用,可造成呼吸中枢抑制,还会损害肝脏功能,甚至有些患者会死于呼吸衰竭。

(2)速可眠与消胆胺相克:消胆胺能与速可眠结合,妨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3)抗癫灵与氯硝安定、乙琥胺相克:因抗癫灵与氯硝安定、乙琥胺合用可使氯硝安定、乙琥胺的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