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病条辨》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在这里把它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思想的核心简要地加以概括讲评。
1.温热病
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虽然繁多,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液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处方用药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
(1)上焦篇
第三条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本条讲述了太阴温病初起邪袭肺卫的临床特点,并从脉象上与伤寒初起做出鉴别诊断。它是上焦“太阴温病”卫分证的提纲,是“上焦篇”第一条所说的三焦温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的具体证候,是感邪即发的新感温病的发端。在后面的条文中,吴鞠通分别论述了上焦温热病各证候的辨证论治,可以归纳为:温热病初起,温热邪气侵袭手太阴卫分,导致卫外失司,肺失宣降,治疗用辛凉轻宣法以清解表热,宣畅肺气。其中以卫外失司而致发热、微恶风寒为主症者,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以肺失宣降而致但咳为主症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温燥犯肺,以燥热伤津为主要特点者,治疗用宣表润燥法,方用桑杏汤。
太阴卫分热邪未解,内传太阴气分,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人体功能活动亢奋,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浮洪为主症者,治以辛寒清气,泄热保津,达热出表,方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如果热邪耗气伤津,热邪仍盛而津气已伤,就要清热与扶正并施,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持续高热,大汗不止,导致津气欲脱,治疗要补气生津,敛阴固脱,方用生脉散。其余各方,如清燥救肺汤、栀子豉汤、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翘荷汤等,都属清泄气热的方剂。如果气分热邪已解而津液损伤,或发热,或咳,或渴者,应当以甘寒清热生津为法,方如沙参麦冬汤、雪梨浆、五汁饮。总的来说,气分证候类型虽多,组方虽各有不同,但是都不外乎以清泄气热为法。
热邪深入手少阴营分,消灼血中津液,热邪盛而营阴伤,以身热夜甚、躁扰不寐、舌红绛为主症者,治疗用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方用清营汤。如果见卫营同病,卫有邪阻,营有热逼,使血液瘀于皮肤表面的血络中而发疹者,治疗要清透卫营与凉营养阴并施,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如果见气营两燔,治疗要清气与凉营并施,用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热邪内陷手厥阴心包,灼液成痰,痰蒙热扰,以神昏谵语、舌蹇、肢厥为主症者,治疗要清营养阴,豁痰开窍,方用清宫汤或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热邪深入血分,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往往导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见各部位出血,治疗要凉血散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如果见血从上溢,口、鼻出血,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如果是气血两燔,血溢脉外,瘀于皮下而发斑,治疗要清气凉血化斑,方用化斑汤。
综观“上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尽管病情有浅深轻重的区别,温热邪气有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不同,治疗方法有清解表热、清泄气热、清营透热、清热凉血之分,但是因为都属无形之热,所以总的来说,治疗原则可以统称为清法,清热即可以保津。如果津液耗损较重,可以在清热之中加入甘寒生津之品。
清法,是“上焦篇”论述的重点。
(2)中焦篇
第一条说:“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本条紧接“上焦篇”,引出“中焦篇”的证候,是承上启下之文,是中焦阳明温病的提纲,论述了上焦太阴气分热邪不解,传至中焦阳明气分的证治。《灵枢·经脉》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可见,手太阴肺与足阳明胃,经脉相联,所以上焦太阴气分的无形热邪不解,势必顺传中焦,导致足阳明胃无形热盛。论其治疗,仍须清泄气热,因为白虎汤中的主要药物石膏、知母既清肺热,又清胃热,所以仍然要用白虎汤。
由此可见,白虎汤是两解太阴、阳明气分无形热邪、泄热保津的重要方剂。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阳明病多属里实热证,临床见一派高热之象,但因为又有邪在足阳明胃与在手阳明大肠的区别,所以证治又大不相同。如果肺胃高热不解,大汗不止,津液大伤,导致大肠燥热,传道失司,热邪与糟粕相炼成实而形成有形热结,再用白虎汤清热,就无异于扬汤止沸,必须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从临床表现来看,阳明温病虽然有相同症状,但是又有无形热盛与有形热结的不同反映,本条从脉象加以区别,实际上是以脉象论病机。无形热盛,里热蒸腾,气血涌越,所以“脉浮洪躁甚”,治疗用白虎汤清泄气热;有形热结,燥屎内壅,气机阻滞,气血内闭,所以“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治疗用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至于有形热结的证候还应当见腹满痛拒按等症状,以大承气汤之方测其证就可以知道,所以条文中省略未述。简而言之,把本条内容与“上焦篇”联系起来分析,可以概括为:上焦手太阴气分无形热盛用白虎汤→中焦足阳明胃的气分无形热盛仍然用白虎汤→中焦手阳明大肠的气分有形热结用大承气汤。
“中焦篇”其余各条,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阳明气分无形热盛波及到其他方面,但还未形成腑实证,治疗也用清法,方剂如减味竹叶石膏汤、黄连黄芩汤、冬地三黄汤、小陷胸加枳实汤等。如果中焦气分无形热邪深入营分、血分而引起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治法同“上焦篇”,仍然用清气凉营法或清气凉血法。
另一种类型是阳明腑实,有形热结,治疗用下法,这部分内容是“中焦篇”论述的重点。书中根据有形热结的轻重缓急程度,分别论述了苦寒急下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个方剂的运用。在这个基础上,又根据有形热结的各种兼症、变症的不同情况,讲述了六个新组制的通下方剂的具体运用。一是下后邪气未尽,阴液耗损,邪气复聚,又成腑实,用护胃承气汤滋阴清热通下。二是应当用下法而未及时攻下,迁延时日,以致实邪未去而气阴大伤,用新加黄龙汤攻补兼施。三是阳明腑实又兼痰热壅肺,肺与大肠同病,用宣白承气汤宣肺化痰与通腑泄热并施。四是阳明腑实又兼小肠热盛,大、小肠同病,用导赤承气汤清泄小肠与攻下热结并施。五是阳明腑实兼痰热蒙蔽心包,用牛黄承气汤清心豁痰开窍与攻下热结并施。六是阴津亏损,液枯肠燥,“无水舟停”,先用增液汤滋阴润下,如无效,再用增液承气汤滋阴与攻下并施。以上六个方剂是吴鞠通在《伤寒论》三承气汤的基础上,针对温病的不同情况,对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对《伤寒论》下法的发展。书中另外还讲述了阳明腑实兼痰热结胸证用承气合小陷胸汤治疗,攻下与清化并施。阳明热结发黄证用茵陈蒿汤治疗,以通利大、小便,泄热降火。这类方剂也属下法的范畴。
再一种类型是使用攻下法之后,阳明有形热结已去而无形热邪仍存,或津液未复的善后治疗。方剂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银翘汤、清燥汤、栀子豉汤、益胃汤、雪梨浆、玉竹麦门冬汤、牛乳饮等。如果见下后疹续出,是腑实已去,气血宣畅,已被逼入营分的热邪外达的反映,治疗要清透与凉营养阴并施,方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
综观“中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温热邪气在中焦气分,属无形热盛的,用清泄气热法以清热保津;属有形热结的,用下法以急下存阴。
下法,是“中焦篇”论述的重点。
(3)下焦篇
第一条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本条紧接“中焦篇”,引出“下焦篇”的证候,是承上启下之文,是下焦温病的提纲,论述了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之证不解,深入下焦,吸灼真阴,土燥水竭,导致肝血肾精大亏,真阴耗损的证治。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证与下焦真阴耗损证,二者虽然都有燥热与阴伤的表现,但是虚实却判然有别,本条是以热型与脉象作为鉴别的标准。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的腑实证,是以燥热为主,症见高热而“脉沉实”,无论是否用过下法,都必须用下法以急下存阴。而下焦真阴耗损证,则症见“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脉虚大是指轻取浮大而重按空虚,是因真阴亏损而致心阴虚,脉中津液不足,阴不敛阳,阳气虚浮所致,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也是阴虚内热的表现,所以必须用加减复脉汤以滋阴复脉,兼清虚热。这个方剂是“下焦篇”的首方,篇中有7条都是讲这个方剂的适应证。篇中的救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方,都是由这个方剂加减化裁而来的,所以统称“复脉辈”。“下焦篇”还有小定风珠方,也属同类方剂。这类方剂都是由大队滋补之品组成,纯属滋阴法,必须以真阴耗损为主症者才可以使用,如果热邪仍盛者切不可滥用,以防闭门留寇,正如吴氏在第十七条中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以上证候与方剂是“下焦篇”论述的重点。
“下焦篇”其余各条,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真阴耗损而热邪犹存,治疗要清热与滋阴并施,方剂如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竹叶玉女煎、连梅汤等。
另一种类型是热邪深入下焦与血互结,形成瘀血停蓄的证候,这类证候多属实证,治疗要泄热逐瘀,方剂如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加减桃仁承气汤等。
再一种类型是下焦温热病治疗后,邪气退而未尽,或邪气已退但阴液已伤,或阳气已伤,或气阴两伤各种证候的善后调理法,方剂如桃花汤、桃花粥、护阳和阴汤、加减复脉汤仍用参方、半夏汤、桂枝汤、小建中汤、五汁饮、牛乳饮、益胃汤、三才汤、专翕大生膏等。
综观“下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论述的重点是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导致真阴耗损,治疗用滋阴法。
滋阴法是“下焦篇”论述的重点。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形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泄热存阴是吴鞠通辨治温热病学术思想的核心。
温热病传变规律与治疗原则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
温热病传变规律与治疗原则简表
另外,吴鞠通对温热病的治疗禁忌也很重视,他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忌辛温发汗。他在“上焦篇”第四条银翘散方论中说:“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在“上焦篇”第十六条中也说:“太阴温病,不可发汗。”
一是忌淡渗利尿。他在“中焦篇”第三十条中说:“温病小便不利,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一是慎用苦寒药。他在“中焦篇”第三十一条中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这些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吴氏治疗温热病处处注意保护津液的学术思想。
2.湿热病
在“三焦篇”中,吴鞠通将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湿热未化燥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发展传变规律。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地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病的内容,始终突出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治疗上则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则热不独存。
(1)上焦篇
第四十三条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本条讲述了湿热邪气在上焦的临床表现及治法。湿邪困阻上焦,肺气失宣,表气不畅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湿阻脾胃,升降失司,所以见胸闷、不饥。临床见症虽多,但都是因为湿邪困阻、肺气失宣所致,所以治疗采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正如吴氏在本条分注中所说:“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其他如新加香薷饮、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等也都属这类方剂。如果属热重于湿者,则以清热为主,兼以祛湿,方剂如白虎加苍术汤。
(2)中焦篇、下焦篇
湿热邪气在中、下焦,主要临床特点是湿困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治疗要以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淡渗利湿为组方遣药的原则,即吴氏在“中焦篇”第五十九条分注中所说的“以升降中枢为要”,以及在“中焦篇”第六十三条分注中所说的“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因为湿热病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区别,所以在药物配伍上也有不同变化。治疗湿重于热,用辛温、苦温、淡渗三类药物相配,以祛湿为主,从湿中泄热,方剂如茯苓皮汤、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三加减正气散、小半夏加茯苓汤、二金汤、厚朴草果汤、滑石藿香汤、宣清导浊汤等。治疗湿热并重,用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的药物相配,祛湿与清热并重,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杏仁滑石汤、人参泻心汤、黄芩滑石汤、宣痹汤、薏苡竹叶散、加减木防己汤、茵陈五苓散、草果知母汤等。治疗热重于湿,以清热为主,佐以祛湿之品,方剂如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三石汤、杏仁石膏汤、加味白头翁汤等。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湿热病,在沿三焦传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中焦用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法;下焦用淡渗利湿法。三焦湿热病的治疗,都以祛除湿浊、宣畅气机为原则。吴氏对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治法,可以用开上、畅中、渗下六个字来概括,也可以说,这是吴鞠通辨治湿热病学术思想的核心。另外,因为湿热邪气有弥漫三焦的特点,所以治上焦要兼顾中、下焦,治中焦要兼顾上、下焦,治下焦也要兼顾上、中焦。综合剖析书中治疗湿热病各方剂的配伍,可以明显看出处处兼顾三焦的特点,而且以用杏仁、滑石、通草三味药相配,通利三焦水道为用药特长。
湿热病传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治疗原则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
湿热病传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治疗原则简表
另外,吴鞠通对湿热病的治疗禁忌也很重视,他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中明确地提出了治疗湿温的三禁:一是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清窍。他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是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他说:“下之则洞泄。”三是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他说:“润之则病深不解。”
综上所述,《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标明了多种温病的各类证候,以条文形式论述了各类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在条文后自加分注、按语、方论,以分析病机及方药配伍原则。书中理、法、方、药条分缕析,是一部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温病学著作,它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