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其他诸家气功理论
古代各学派的气功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它们既有相异的一面,又有相通的一面。本节简要介绍道家、佛家、儒家、武术气功理论中对医家气功理论有所影响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一、 道家气功理论
道家(包括后世道教)修炼的宗旨与医家的养生祛病不同。医家的气功修炼,是在后天有形的基础上保精、摄气、养神以达到强身祛病、健康长寿之目的,因此是顺生摄生。而道家修炼则是逆修,是要后天返先天,是要返还先天虚无大道,探求生命的本源,最后达到合乎先天虚无之道的境界,成为自然、无为、解脱的所谓真人、仙人。道家气功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如吐纳服气派、导引养生派、存思养神派以及内丹修炼派等,同时也形成其各自的理论学说。下面我们主要介绍道家的两大理论。
(一)内丹理论
内丹术是后世道家功法修炼的最重要的代表,流传最广也最具影响力。内丹功法强调在思想内敛的基础上,意气相依,让内气沿任督二脉等不同的经络路线周流运行。因为它区别于服食外丹,期望通过内炼精气神而收到如内服“灵丹”之效用,故称内丹术,或内丹功、丹鼎术;因其修炼有内气在经络路线上周流运行的特征,故也称周天功。传统内丹术把内炼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炼精化气即称为小周天。
1.内丹术的三要素
(1)炉鼎 炉鼎一词,系仿自外丹术,在内丹术中是指练功者身上的特定部位。古人常以《周易》中乾、坤两卦代表鼎或炉,以乾为首在上故为鼎,坤为腹在下为炉,实指丹田。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一般认为鼎为上丹田,在两眉之间的泥丸宫;中丹田为两乳之间的绛宫;下丹田为炉,在脐或脐下,是一个较大部位,或说方圆四寸。内丹功法有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之说;还有性功从意守上丹田入手,命功从意守下丹田入手之说;也有从前丹田肚脐或后丹田命门入手的。
(2)药物 也仿自外丹术,在内丹术中以精、气、神为药物,为修炼对象。其常用的名词还有坎、离,铅、汞,龙、虎,水、火,金鸟、玉兔,婴儿、姹女等,都是一指神,一指精与气。对精、气、神,传统内丹术中强调炼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忌用后天的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但实际上两者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相互促进的。当后天的精气神充足旺盛时,则自然补益先天元精、元气、元神。先天精气神充足后,就可进一步修炼内丹。
(3)火候 “火”指练功中的用意与调息之配合,是修持之功力、动力;“候”指时、序,是修持之时间与次序,还包括内丹术中内气运行的具体步骤及掌握。由于各人练功情况不同,很难立一法而释千疑,所以古人强调“临炉指点”,即具体指导。在火候问题上,要注意掌握几个时机:开始进火时,称为子时、冬至、一阳生。这个子时是指可开始进火的时机,以练功者所产生的内景确定,而不是指具体的节气、时辰。在运用火候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行文火或武火。武火是指用强烈的呼吸配合意念,使内气急行冲关;文火是指用轻微的呼吸与意念,使内气缓行升降。武火还称阳息,文火又称阴息。在阳息、阴息过程间还各有一次沐浴阶段,即不增火、不减火,在卯酉时刻进行。注意这里的子午卯酉都是据功中体验之内景而灵活掌握的活时辰。
2.内丹术的功法及过程 传统内丹术分为炼精化气小周天、炼气化神大周天和炼神还虚三个阶段。内丹术的第一阶段小周天,又称炼精化气、坎离交媾、子午周天。其全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即炼己、调药、产药、采药、炼药。简要过程为:
摆好姿势,驱除杂念,逐步令心神安宁,意念渐渐内敛,即炼己。然后一念归中,凝神入气穴即下丹田,缓缓调息,引短令长,以后天呼吸接先天气穴丹田,这就是调药。由于神返身中气自回,这时散耗的元精、元气得以逐步聚集充盈,而重集于气穴。而当静极之时,正有动机,于恍惚杳冥之中,觉气穴气动,这时是产药。这种气动神知之机,便是精开始化为气的真机,即是小药,即是一阳生。练功者要及时运用撮、抵、闭、吸四字诀,以火逼金行,以意下引过尾闾,即为采药。继续用武火烹炼,意气相依,引精气由尾闾关而上,过夹脊关、玉枕关,而上达泥丸上丹田。然后使精气由泥丸而下,行文火温养,使之经中丹绛宫,而复归于气穴下丹田,这就是炼药。这是在督脉、任脉上进行的一个小周天过程。待功夫纯熟时,即成为一吸一呼,一个督任脉循环。古人认为每次可以练习100~300息,现在一般掌握在1小时左右。
小周天阶段古人又称“百日筑基”,所说筑基,是就整个内丹功法而言。以小周天本身功法来说,炼己为筑基功。
注意:内丹术应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忌无师自练,照书搬练。在练功过程中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刻意追求早日通关,更必须避免外动不已、走火入魔等偏差出现。
(二)《易经》与内炼理论
《易经》也称《周易》,是以卦爻之象与其解说词来演示天地万物运行演变的规律、哲理,被后世尊为“十三经之首”。《易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道家内炼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易”的含义,许慎《说文》注:“日月为易,象阴阳也。”虽然《易经》中并无阴阳二字,但是其“—”爻、“—”爻已足以表明阴阳变化的含义。
1.八卦及其起源 八卦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如起源于原始宗教中巫术占验方法之一的八索之占,或蓍草占筮,还有结绳之说等。《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史记·周本纪》曰:“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历代研究《周易》的著作很多,形成了易学,可概括为“象数”和“义理”两派。易学也是经史子集中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先天卦位与后天卦位 以《说卦》解说的八卦,分为先天卦位与后天卦位。先天卦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后天卦位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依“伏羲八卦方位”排列的卦图,称为“先天八卦”,因其阐发先天之学,图示先天“对待之体”,故而名之“先天”,以明万事万物的阴阳对立统一性。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周易本义》),此乃本“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化生顺序而成,先天卦位阴阳对峙,用以表明先天状态的阴阳平衡、相互对待之理。在伏羲八卦图中正好呈一反“S”形曲线,正说明先天平衡态内蕴万事万物阴阳消长变化之理。后天卦位是依“文王八卦方位”排列的卦图,因其阐发后天之学,图示后天“流行之用”,故而名之“后天”。后天卦位用以说明后天万物流行变化之理。此卦序虽以父母子女为喻,但却内寓天地阴阳为万物之母、阴阳相合乃化生万物、万物化生循无形至有形、万物之体形于外而气行于中的奥理。
3.易图 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大量易图,如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等,据传为宋代周敦颐从华山道士陈抟处受图后,加以演化传之后世。陈抟所传易图,可能有三个来源:①来源于自创;②得人所传;③得到殷周时人所藏之图。关于河图、洛书的起源,一般认为是距今5000年前伏羲氏所创。《周易·系辞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人理解该语之意为先圣伏羲按河图、洛书创画八卦,所以后世有观点认为河图、洛书为八卦、五行思想的源头。后世有人认为这些易图是道家内部秘传的上古文化中易道的精华,其中尽泄天地运化与道家内修内炼的奥秘。这些易图对气功修炼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先天图蕴藏了道家逆修以返还先天本源的学说,后世许多养生功法流派,特别是道家和内丹派大都继承了此学说。另外,这些图还影响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发展。
4.易理与气功修炼 道家气功理论受易经的影响很突出,最明显的体现在传统内丹术上,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就是代表。该书认为阴阳是作“丹”的根基,所谓“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并以乾坤坎离四卦为体,六十卦为用。乾坤代表天地,是天人相应的外环境;而坎离代表水火,是人体生命的内环境,是炼丹气化的本体。该书还认为,阴阳气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可以口诀,难以书传”,于是就以八卦模型来描述从量变到质变的周期性节律。如炼丹过程的阴阳消长、火候大小等,就是气化的表现。该书用铅汞、水火、鸟兔、龙虎、日月等可见之物为喻,以卦象来表达,说明通过阴阳“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来维持人体生命过程的协调与稳定。此外,洗心涤虑、内视守虚、导引吐纳等练功方法,都是调节阴阳气化的具体方法。所谓“炼己”就来源于《周易》纳甲法,“己”纳离卦,在人为心,所以“炼己”就是集中心意,排除杂念。这不但是内丹术的筑基功夫,而且必须贯穿在练功的始终。所谓“艮背”,也来源于《周易》的“艮其背”,艮卦是止,把意念止于脊背督脉和命门穴。至于“取坎填离”“后天返先天”,是用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小周天功夫,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使阴阳媾和,日月合璧而成丹。卦象的表示是从后天八卦图上,北方坎水抽取中心一阳,填入南方离火中心一阴,变成先天八卦图上的南乾北坤,说明气功修炼就是要“返本还原”。在修炼过程中的阴阳消长、升降进退、昼夜往来、四时周流十分微妙,这些微细变化难以具体描述,在古代用卦象予以说明。
二、 佛家气功理论
佛法传自印度释迦牟尼,距今2500余年,大约同于我国老子、孔子的时代。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来,影响不断扩大,渗入我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至今其兴盛程度甚至已超过发源于本土的道教。佛家认为人们当下所感知到的世界是虚幻的存在,称为幻生,并非是生命、宇宙的真实本性,佛法即是教人撇开这些假有,去认识事物真实的本性,即佛性的方法。佛家认为,此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非从外来,只要按照佛的教导去做,最终能彻底认识此本性。佛家修炼功法即是为达到此一宗旨而设立的种种法门。以下简要介绍佛家的四禅八定、止观法门和密宗的气功理论。
(一)四禅八定
四禅八定是佛家气功中具有代表性的功法。四禅八定实际上是四禅加四定,后面的八定包括前面的四禅,因为禅和定可以互称,其表述方式与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类似。四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又名色界定;四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也就是四空定,又名无色界定。这里“非想非非想”是否定加双重否定的表达,“非想”为不想,“非非想”为不是不想,合起来为不是想也不是不想,用以说明思维活动近于停止的状态,所以称之为空定。
四禅八定理论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修炼系统,这是整个佛家修炼理论的基础之一。佛家所说的定有无量百千三昧,而初禅以前尚有欲界定、未到地定等很多不同的境界层次。此处稍叙初禅,略言余定。
佛家气功的修炼较注重于调心,这一特征在四禅八定功法中有充分的体现。习练者的身心境界从日常意识状态向初禅迈进,要分三步走,先至欲界定,而后到未到地定,再入初禅。欲界本是散地,无有定境,欲界之人,心多散乱,但经修禅打坐,可生少许定心,为入定之初阶,此定心非多,且灭去亦速,故名欲界定。过欲界定之后,以定法持心,任运不动。境界从浅渐渐入深,若身心泯然虚豁,忘却欲界定之身体,坐中不觉头手床椅,犹如虚空,这是进入了未到地定。从未到地定继续迈进,有八触(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感觉)或十六动触发作时,标志着已进入初禅。
此后,从初禅进入二禅的标志是十六动触平息,心生内喜;进入三禅的标志是内喜转为内乐。四禅八定的理论认为喜与乐有所不同。喜由外因所致,例如红尘中的升官发财;乐则发自内心,与外界得失无关,是内心自然清静之乐。佛典记载这种内在之乐美妙无比,是深在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毛孔都感受到的快乐,在性质和程度上超越于世间的任何快乐。四禅则是虚无的境界,是明镜般的虚空,无喜无乐,是纯然的宁静。至于四禅之上的定境,从空无边处定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均是在虚空的境界中修炼,是更为细密的境界,用语言难以直接描述,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喻。
四禅八定理论是有代表性的佛家气功修炼理论,系统完整,操作性强。有兴趣研习者可参阅《清静道论》等佛家典籍。
(二)止观法门
止观法门是佛教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提倡的静功修炼方法。由隋代高僧智大师创立。“止”为梵语samatha(奢摩他)的意译,“观”为梵语vipassanà(毗婆舍那)的意译。止即是定(心止一境),观即是慧(思维观察)。东晋时的僧肇在《维摩诘经》卷五注中说:“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
1.二十五方便 止观法的全部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二十五方便。
(1)具五缘 持戒清静、衣食具足、得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2)诃五欲 诃色欲、诃声欲、诃香欲、诃味欲、诃触欲。
(3)弃五盖 弃贪欲盖、弃嗔恚盖、弃睡眠盖、弃悔盖、弃疑盖。
(4)调五和 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5)行五法 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分明。
这二十五种方便,包括进行前的准备工作及进行中的锻炼方法,亦包括日常注意事项。
2.调身、调息、调心 调身、调息、调心在这二十五方便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在止观进行中,同时进行的三个方面的练功方法。现代气功三调合一的理论即与此相通。
(1)调身 就是在进行止观时,调整身体。一般采用跏趺坐,通过正脚、解宽衣带、安手、正身、调整头颈、口吐浊气、鼻纳清气、闭口眼,不使身首四肢动摇,达到不宽不急,就是不松垮、不紧张的身调相的要求。
(2)调息 就是调练呼吸。在止观进行中,如何把呼吸的风相、喘相、气相调练成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息相。调练的方法有三:①安心,就是稳定情绪,安定思想,强调静字;②宽放身体,就是放松身体,避免紧张,强调松字;③想气遍毛孔出入,通透无障,就是默想呼吸从周身毛孔出入,最后达到不涩、不滑,即不粗浊、不短促、柔细深长的息调相的要求。
(3)调心 就是调定心情。在整个止观过程中分为三步:第一步入定,就是要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令沉、浮、宽、急得所,即克服昏沉与散乱。可以采用意守鼻端、两目间、脐中,抓紧意念,想气下流等方法,达到不沉不浮的心调相。第二步住定,就是指在入定的基础上,如尚发现有不调的环节,如姿势、呼吸、意念等,都要随时用心意加以调整,使身、息及心三事和融不二。第三步出定,就是在锻炼结束时要根据“出定调身息心方法”进行,不要仓促,要逐渐由静入动,放开意念,开口呼气,微微动身、肩、手、头颈、两足,以手遍摩诸毛孔,摩手,掩两眼等而毕。
3.止法和观法 止法和观法是在调身、调息、调心的过程中,运用的炼意方法。止是停止,在开始练功时,把一些念头乱想调伏下去。观就是闭目返观,即观察思维所观之境与能观之心。正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所说的:“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破除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气功锻炼中炼意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排除杂念,把意念集中到练功上去,这就要采取某些相应的措施,止观法就是常用的一项措施。下面几则是可供参考应用的止观法。
(1)修止法 ①系缘守境止法:方法是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如猿着锁。乱想中必有个对象,或是想某事,或是想某物,该事该物即为缘。所以,系缘即指把念头附在那里,即用专心注意的守境办法去止住它。守的地方一般是鼻端或脐中。②制心止法:方法是随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弛散。在经用系缘守境止法后,心情比较安宁后,可改从念头的对象入手,看清念头起处,随时制止它。其中要抓住心意活动这个环节。③体真止法:方法是闭目返观自己身体,而加以细心体会,则妄念止息。体是体会,真是真实。此法是在前两法的基础上,对偶尔所起的念头所采用的分析的方法,以体会其是否真实,这样知道了念头都是偶然巧合,都是虚妄不实在的,全部丢开,就可自然停止。
(2)修观法 ①空观法:在杂念中所出现的各种事和物,无论是外界的或内在的,都在时刻的变化中,没有丝毫实在的、固定的,提起意念,观这空相,即为空观法。②假观法:在杂念中出现的各种事和物,无论是外界的或内在的,没有实质的内容,都是想象的,不要去执着,提起意念,去观这些假象,即为假观法。③中观法:在杂念中出现的各种事和物,无论是外界的或内在的,观空时不去执着空,观假时不去执着假,而是空与假的统一,以达到心地纯净,洞然光明,即为中观法。
以上止观法,简要来说,念念归一为“止”,了了分明为“观”,两者可以交替应用、同时使用、互相促进,不宜截然分割。
止观法门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几部专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童蒙止观》《小止观》)《六妙法门》(又称《不定止观》)《摩诃止观》(又称《圆顿止观》)。另据《童蒙止观》《摩诃止观》所载,尚有一些运用止观治病的方法。
(三)密宗功法
密宗又称密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又称秘密真言宗。密宗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民俗信仰为其特征。该派功法讲究三密加持,即身密、语密、意密,以求即身成佛,还特别强调师法传承。密宗功法在宗旨与目的上与大乘佛教并无二致,只是形式与方法有异,功法理论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诸项自我修炼方法,为气功界所重视。
1.密宗脉道理论 密宗功法锻炼特别讲究气、脉、明点的修法。气即是内气;脉就经脉系统;明点指脉上的一些特定部位,接近于现代内分泌系统中一些腺体的位置。密宗修法大都保留在《无上瑜伽部》一书中。密宗内修的实践提出了不同于中医经络系统的独特的脉道学说,包括“三脉四轮”或“三脉六轮”等内容。《大乘要道密集》认为,三脉即是左、中、右三条主要脉道,中脉为贯通会阴至头顶的最重要脉道,而所说的轮即三脉交汇或与他脉交汇之处。四轮是指脐化轮、心间法轮、喉中报轮、顶上大乐轮。另有六轮之说,即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及海底轮,它们各有不同的脉道与三脉互为连接。脉道学说在各派各经典之间有不同的论述,在修习实践中也有不同的运用。
2.密宗功法概述 密宗功法修炼即前所述之三密加持。即身密(跏趺坐,手结契印)、语密(口诵密咒)、意密(意念观相)。在正式三密修持之前尚有许多的基本功需要做,称为加行,即加工、筑基之意。常见的有风瑜伽(行气调息)、修宝瓶气等。修宝瓶气又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意守和调息;②修持九节风、四息法、金刚诵等;③修习拙火定。修拙火定成功者则发大暖气,生四种喜(初喜、上喜、离喜、俱生喜),所见所闻皆觉大乐,起无分别智,于现身上获得大手印成就。
密宗尚有大手印、大圆满等无相瑜伽修法,与大乘佛教禅宗的明心开悟同趋一轨,故又称无修瑜伽。密宗诸部瑜伽修炼,皆以静坐为主。但无上瑜伽部法中也有动功一类。该部瑜伽修炼气脉明点时,非常重视炼身,作为强健身体、打通脉结、排浊化精的必要辅助手段。其练身法,有大礼拜、金刚立、拳法等。其中拳法一类,与印度瑜伽的体位法和道教的导引相类,有的其实就是一种动功。但这种动功,皆凭师传,很少有整理成文字者。汉地所传,有“一目了然”三十七拳法、六炉火拳法、那洛巴炼气六法、金刚亥母拳等。密宗动功练习需要一定的静功修炼基础,其功效能吐故纳新,排出胸中浊气,又能令全身脉道通畅安和。此外,练好这些动功又为深一层的静功修炼打下了基础。
三、 儒家气功理论
儒家气功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们。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练功作为修身的一部分得到相当的重视。但就气功的理论与实践的建树而言,儒家较道家、佛家似乎略逊一筹,气功修炼的专著和有特色的功法比较少,其功理功法在气功界的影响也相对小一些。
儒家气功在功法上主要是以修心养性的静功为主。唐代司马承祯撰有名篇《坐忘论》,列坐忘七个阶次:一敬信、二断缘、三收心、四简事、五真观、六泰定、七得道。又说:“夫坐忘者,何所以不忘哉?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所以坐忘之要,着重在一个“忘”字,要松垂肢体,外忘其身,内忘其心。大通亦大道,能坐忘即合于大道。修炼坐忘法能调整平衡气脉,并能补肾健脑,恢复身心疲劳。可见坐忘法于修身养性大有益处。儒家气功应大抵于此。
南宋朱熹写的《调息箴》对调息方法有所心得,他说:“余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息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也。箴曰: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这是他从观息法实践中来的体会。他还认为病中也可用此类方法,他说:“病中不宜思虑,凡百可且一切放下,专以存心养气为务。但跏趺静坐目视鼻端,注心脐腹之中,久自温暖,即渐见功效矣。”明代儒家学者,如王守仁认为元气、元神、元精,“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这些点滴的个人见解虽未成体系,却也可看作儒家气功的学术观点。
四、 武术气功理论
武术气功侧重于锻炼人体之“形”,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即练功的重心在于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等运动系统以及内气的锻炼和运行。它的基本特点是运动量大,动作难度也较大,且刚劲有力,意气力三者结合,力求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有的功法还有较特殊的调息方法,用以配合武术的运功发劲。武术气功功法主要有三类,其理论也因功法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变化。
1.传统套路动功 代表功法有易筋经、八段锦、少林内功等。此类功法多练内功,能强身健体。托名岳飞所传的武八段锦,动作刚劲有力,姿势多用马步,属于武术气功。易筋经功法所具备的刚柔相兼的动作,大运动操作及静力性锻炼等要领,使其成为典型的武术气功。筋是指联络在关节之间的坚韧组织,即肌腱。《素问·五脏生成》说“诸筋者皆属于节”,意思是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易筋经》指出: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所以易筋经功法就是通过锻炼使筋骨由柔弱变强健而达到外壮之效。与易筋经相似的还有少林内功,也用马步或弓步势,强调三直四平(臂直、腰直、腿直,头端平、肩平、掌平、脚平),为推拿医生训练臂力、指力而设。
2.武术站桩功法 现在流行的武术气功,多在站桩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如峨眉十二桩、意拳站桩、大成拳等。其功法理论多强调站桩筑基,即在站桩的基础上炼精、炼气、炼神。峨眉十二桩相当于站桩中的动桩,即在一般站桩要求的基础上,配以套路运动,强调“圆”“空”“中”,即架子要圆,意念要空,气脉平衡适中。该功法要求以柔为主,即全身要柔,有似婴儿;真气要紧,下沉丹田;动作要柔,蛇行蛹动;触觉要柔,流水穿堤;呼吸要柔,绵绵不断。在柔的原则指导下,每一个架子的运动,使身体都有一定的气脉变化,相应产生酸麻、疼痛、寒热等动触现象。如果功夫练得深了,就会对全身气脉了如指掌,动念即动,止念即止,打下静功的基础,走上由动归静之路,一旦转练静功,就可水到渠成。调息中尚有“嘶”“嘿”“嘘”“唏”四字构成的发音呼吸法,以帮助调节气机之升、降、开、合。意拳站桩功是由近代王芗斋所创的一套练习拳术内功的方法,又名意拳养生桩。意拳注重意与精神,练习的方法重在站桩,不讲求套路、招数,无论动静,均用意念引领。意拳站桩强调动静结合,外动内静,内动外静,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故百动不如一静,百练不如一站。站桩功从外表看不出动,而实际则人体内部肌肉在激烈运动,这种运动能增强人体自身的生命力。站桩功不需注意深呼吸,不用意守丹田,不讲大小周天循环,不讲阴阳八卦,通过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凝神定意,姿势、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适当的意念活动,渐渐地达到呼吸慢长细匀,思想入静,身体舒适轻灵,体内息息相生,精神无思无虑。
3.内家拳功 代表者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以及武当内功拳等。这些拳功除了其武术技击作用外,大都与养生内练有密切的关系,且都体现了太极阴阳、动静刚柔、炼形养神之意,既是武术气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养生锻炼的重要功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项内家拳术,由于太极拳的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势都绵绵不断,好像一个完整的圈,犹如太极图,故名。太极拳主要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锻炼时,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动静结合,并自然地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太极拳动作独特,要求柔和缓慢,呈螺旋缠丝式的缠绕运动,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每一个活动都是全身的活动,要求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使手、身法、步与意识、眼神密切配合,协调行动;还要求以腰为轴心,通过旋腰转背带动四肢全身的缠绕运动,以意导气,以气动身,以疏通全身经络,气达全身,内气发源于丹田,并复归丹田;同时,始终要保持松静状态,先使大脑松静下来,这样容易使全身内外气机条畅,且始终要全神贯注,以意识来引导动作。太极拳在流传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流派,它们大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练功方法与理论。
复习题:
1.简述道家内丹理论的要点。
2.佛家气功止观法门包括哪些内容?
3.武术气功理论有几类?各有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