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气功发展简史
本节自气功的起源开始,介绍从远古至清代的气功发展概况。
一、 气功的起源
初步研究表明,气功起源于原始人类的自我保健方法。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疲劳困倦时,打个哈欠,伸伸懒腰,就觉得全身轻松,比较惬意;如果身体某处疼痛不适,往往经不由自主地按、摩、捏,疼痛就可能减轻或消除。气功在古代被称为“吐纳”“导引”“按蹻”“行气”等,即源于这种本能的自我保健活动。“吐纳”实际上是强调调整呼吸的锻炼;“导引”是把躯体运动与呼吸自然地融合为一体的肢体运动;“按蹻”强调按摩和拍打肢体;“行气”是以意念配合呼吸,想象“气”沿经络的运行。
气功逐渐发展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身心锻炼技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但此说并无直接的文献资料,而是根据以下一些间接史料来推断的。
(一)史书记载
相传由孔子编选的,汇编上古历史事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尚书》,及此后的《史记》《孟子》,均记载在4000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吕不韦主编的杂家巨著《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说明由于气候多雨潮湿,人们气血郁滞,导致周身及关节疼痛一类疾病,于是就用舞蹈来宣导气血以治病。2000年前的古典医籍《内经》,在讲述中医各种不同治法的来源时说,中原一带,平坦潮湿,人们易患肢体寒冷,或骨关节病,应该用导引按蹻来治疗。即“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素问·异法方宜论》)。这可说明唐尧时期具有“宣导”作用的“舞”,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医疗气功的“导引按蹻”。
(二)医书记载
《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条件艰苦,找个阴凉处安静休息,降低代谢,内心不受七情干扰,外形不受名利趋求等奔波劳碌,保持安静愉快淡泊的心态,所以病邪也不容易侵入体内。这正是对原始气功养生的一种描述。
(三)考古发现
1975年,在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地区出土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的一个彩陶罐上,有一彩绘浮塑服气吐纳人像。经有关专家考证,该文物已有5000多年历史,这就将气功的历史上溯到了5000年之前。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发掘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其中有一个舞蹈纹彩陶盆,绘有黑色舞蹈人形,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应属对原始舞蹈或导引的描摹。据考证,此陶盆也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综上史料推断,气功主要起源于原始人的自我保健方法。此外,气功的起源与古代巫术也有一定关系。原始人的群体社会意识水平很低,对死亡的解释就是灵魂离开了肉体,不死的灵魂组成了鬼神的阴间世界,继续影响阳间的人世生活。而能够沟通阴阳世界联系的人被称为“巫”。古代医巫不分,但古时的“巫”与现在的巫婆神汉不可同日而语,二者表现形式相似,实质不同。据《论语》记载,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去练功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巫医的。“巫”必须有特殊的心理品质,即暗示性强,能专心致志,容易入静。在祭祀仪式中,要扫除设坐、斋戒沐浴、手足不动、澄神净虑、酣歌恒舞,制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这实际上无异于练静功。巫医在修炼过程中,不但能获得气功快感,有聪明益智、轻身延年等效果,而且对脏腑、经络、腧穴等内景会有直接体验,这些都有助于其医疗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到奴隶制社会,巫的社会地位和实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个别大巫成为统治者,有的成为医生,更多的沦为江湖术士或骗子。他们表演和行骗的手段,主要靠医药知识和气功,这就使气功这颗明珠蒙上了污垢。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提出“六不治”,其中之一是信巫不信医者不治,说明当时巫与医已经分离了。先秦时期的方士,可能就是由巫转化来的。巫医在治疗活动中,为了取得信任,不但要借助医药知识,而且要利用物理化学知识练一些表演性的功夫。总之,虽然气功的起源与古代巫术有一定的关系,但最终是巫术利用了气功来确立其威信。
二、 先秦时期的气功
经过夏、商、西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剧烈变化,文化也受到很大的推动促进,因而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气功在当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总结的源于上古而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为: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蹻,其中导引按蹻即为古代气功。《内经》中还认为有的病以导引与中药相结合治疗效果更好,如《素问·奇病论》中论及息积时提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由宋人增补的《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更具体地记载了一则导引治肾病的方法:“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和“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都是古代气功修炼的内容。“呼吸精气”相当于吐纳调息;“独立守神”相当于意守调心;“肌肉若一”相当于身体姿势动作协调统一。由此可见后世气功修炼三调合一的理论雏形。
此外,《内经》中以气即精气为总纲,根据其分布部位、作用的不同,命名了八十余种气,广泛深入地论述了这些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此关于气的学说,不但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典气功理论的主导思想之一。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到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时的名医扁鹊论述上古之时的几种医疗措施:汤液、醴酒、砭石、挢引、案杌、毒熨。其中“挢引”即导引按蹻,“案杌”即按摩,也是对古代气功在临床上应用的记载。
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古代气功的论述。老子著作《道德经》中的“虚其心,实其腹”(三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等论述,除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外,也是兼讲气功的,常为后人所引用。《庄子·刻意》中讲“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而在《庄子·在宥》借广成子之口所讲的几条长寿经验中,都包含了古代气功修炼内容,如说:“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总之,老庄思想是气功养生的古典理论基础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为后人所重视。
儒家强调静坐,这在《庄子·人间世》中有具体描述,它记录了孔子向其学生颜回介绍“心斋”时说的对话:“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而《庄子·大宗师》又记载了颜回向孔子报告了自己坐忘的体会:“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前面的“唯道集虚”和这里的“坐忘”,都是高度入静的气功修炼状态。所以近代学者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当溯源于颜回……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源。”
其他诸子的著作中也有关于气功的论述。管仲为春秋初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一书中有“人主安静”的思想:“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而这种积极主动的静,需要依赖气功修炼。这种静而有益的思想也反映在战国末期集法家大成者韩非的《韩非子》一书中:“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还指出:“虚静无为,道之情也。”
战国时期的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在其杂家巨擘《吕氏春秋》一书中指出了动静修炼的重要意义。书中指出:“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接着又指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还指出了要动静结合:“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而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其《远游》一诗中,描绘了气功修炼的要领和境界,其内容包含道家论道之精意,隐遁仙去之奇说,为早期的气功名篇。
战国文物“行气玉佩铭”,又称“行气玉铭”“行气铭”,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是一件珍贵的,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修炼过程的实物。在这件中空未透顶的十二面体玉制饰物上,刻有45个铭文,郭沫若先生在《奴隶制时代》中将其译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先生认为,铭文讲的“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虽然文史专家对铭文的译法尚有不同意见,气功界对铭文所描述的为何种功法也尚有些争论,但都确认这是一部珍贵的气功文献。
三、 两汉时期的气功
气功到汉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功法上更具体,理论也较前丰富。
以张仲景、华佗为代表的汉代医家,拓宽了气功临床应用的范围。张氏认为,气功具有行气血利九窍的作用,他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华佗则根据《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和《淮南子》上提到的若干动物动作,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编了一套动功,名为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功能“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可惜这套被誉为套路功法先驱的五禽戏,未能保存下来。现在的五禽戏均为后人重新整理编创,以致派别众多。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几件相当珍贵的古代气功文物,如《导引图》《却谷食气篇》《养生方》等,反映出当时医家对气功发展的贡献。《导引图》是一张彩色帛画,绘有男女多种练功姿势。画面上的44个练功姿势分4行排列,但能辨认者仅28个。整幅画原无名称,也无作者,现用之名为出土后依其内容而定。《却谷食气篇》是以描述“食气”(即呼吸锻炼)为主的练功方法之专著,也是历史上首部专论却谷的著作。全书仅26行,刻在竹简上,对却谷食气的方法及适应证有明确的论述。《养生方》专论养生尤其是气功养生的原则与方法。该书《十问》篇描述的治气(即炼气)方法是“息必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易老,新气易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聚,以彻九窍,而实六腑”。论述了呼吸锻炼吐故纳新之方法和作用。同篇论述的治气四时注意事项,可与《却谷食气篇》中的内容互为补充,如“食气有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雪,冬避凌阴”。
东汉初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汉代译出的佛经中,有专讲禅定修持的《安般守意经》,其内容与古代气功密切相关。禅定为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安般守意”为坐禅时通过计数呼吸出入,使精神专注,进入禅定意境。该书提出了两种禅定调息法:一“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为后世六妙法和数息观的基础;二是将练功过程中的呼吸分为4种不同的状态,提出了呼吸四相,“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并提出要结合意念将呼吸调至柔和轻细,对后世也颇具影响。
中国的道教也产生于汉代。这一时期道教的两部重要著作《太平经》《周易参同契》都有论及古代气功的内容。《太平经》为原始道教的一部经典,对气功的修炼方法及理论均有贡献。在方法上,该书提倡守一法和存想法。认为“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并认为全身均有可守之处;关于存想的操作,书中提出“使空室内傍无人,画像随其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在理论上,该书阐述了精、气、神的相互转化及其效用,认为“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太平经》中开始出现的“炁”字,专指内练功法中的元气、先天之气,沿用至今。《周易参同契》出于魏伯阳之手。该书以《周易》为主要说理工具,用于说明炼丹过程。但其所述之丹究竟属外丹、内丹或内外丹兼论,长期以来各家之说不一。一般认为,从内容来看,为内外丹兼论。自唐代始,该书为内丹派所重视,宋代有称其为“万古丹经王”之说,将其视作内丹术的经典著作。不过魏氏用词隐晦,譬喻甚多,艰奥难通。故从唐宋开始出现多种注释本。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后汉人托名老子所作,该书从气功养生的角度阐发《老子》,对后世内丹术、胎息的确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淮南子》是汉高祖之孙、西汉淮南王刘安所作,后世将其列为杂家言,书中基本上以道家观点为中心,全面论述自然、社会问题。在气功养生方面提出:“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行从,形胜而神穷。”主张“体道”,掌握阴阳变化,调节神志活动,协调脏腑功能,使形与神合一,从而保持健康。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阻。但由于道、佛两教盛行,导引养生也在士大夫中流行,养生思想与气功学术仍有较大进步。
曹魏时期的曹操及他的儿子均是气功爱好者。曹操曾招集过不少擅长气功的方士,如甘始、皇甫隆等计16人,向众人传授“鸱视狼顾,呼吸吐纳”。曹操本人还与皇甫隆讨论过服食导引的方法,以求延年益寿。曹操之子曹丕在《典礼》中记述的因练功方法掌握不当而造成的“……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可能是气功史上的第一例练功偏差记载。
在晋代,气功学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几部有影响的气功专著。《黄庭经》一般被认为传自魏华存,全书分《外景经》《内景经》两部。《黄庭经》以人体黄庭部位及脏腑皆有主神之说为本,结合中医脏腑理论,用七言韵文形式阐述气功修炼的理论,以及长生久视之诀。所谓黄庭乃人体之部位,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之中,表示中空之意。所谓黄庭三宫,即上宫脑中、中宫心中、下宫脾中,与后世的三丹田位置相契合。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用楷书写过《黄庭经》(外景经),并以此与山阴道士换得一群鹅。“鹅掌戏”即为王氏以鹅掌划水动作为原形创编的一套动功。
《抱朴子》为晋代医学家、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所著。葛氏认为,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可以延年续命。在气功修炼方法上,他有三方面建树:一是倡导胎息法,强调“虽云行气,而行气有数法焉……其大要者,胎息而已”。二是发展了《太平经》的守一法,首次提出了意守三丹田的理论与方法,并明确指出了三丹田的部位,如《抱朴子·内篇·地真》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三寸为上丹田也。”三是收集了较多行之有效的动功功法,并发展了仿生动功。但《抱朴子》论述养生长寿时,强调以服食金丹为主,辅以导引行气,且在描述炼丹方法时多有迷信色彩。
张湛在其所著《养生要集》中提出:“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其中的前四项均与气功有关。他认为保养精气神的方法以闭气法为最佳。在闭气法的基础上,引内气以攻局部的病证,也首见于该书。
“气功”一词首见于晋代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此外,他的《灵剑子》明确提出“内丹”一词,曰:“凡服气调咽用内气,号曰内丹。心中意气,存之绵绵。”而他的《灵剑子·导引子午记》记载:“调息,心无外缘,以神驭气,闭神庐以定火候,开生门而复婴儿,圣胎内结,握固凝然。”这比《周易参同契》的描述更为明白易行。
南北朝时的气功大家当属陶弘景,他是道教理论家兼医家。他的气功养生思想集中反映在其专著《养性延命录》中。陶氏主张,气功修炼应动静结合,以静为主。故该书先列以静功为主的《服气疗病篇》,后列动功部分《导引按摩篇》。在静功方面,陶弘景介绍了闭气法、吐气法、引气攻病法等,并开创了六字诀法,即“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在动功方面,内容更为丰富。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即始见于该书的《导引按摩篇》。这套功法难度高,运动量大,习练时要求“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与后世流行者相差甚大。还有现代流行的保健功,如浴面、栉发、耳功、目功、鼻功等,以及内视脏腑法、存思日月法等等,书中都有记载。
中国佛教禅宗之初祖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来华,他所创导的禅定方法,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也称“壁观”,对后世气功功法,尤其是禅定派功法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两晋以来,北国佛教特重禅定,形成了当时禅法的各个流派。北魏迁都之前,嵩山已逐渐成为禅僧集居之所。迁都之后,孝文帝在公元495年为佛陀禅师建少林寺,自此嵩山少林更以禅法驰名。南北朝末期,天台宗也在酝酿形成之中,托印度龙树为初祖。北齐禅师慧文、慧思为二祖、三祖。陈隋之际,智为四祖,乃集其大成。智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摩诃止观》等论述禅定修持的著作,丰富了古代气功的理论与方法。
五、 隋唐五代时期的气功
隋唐时期的气功有几个特点:一是在医疗上被广泛应用,许多医学名著都有关于气功的记载;二是传统内丹术开始兴起;三是气功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隋唐时代包括导引在内的按摩疗法颇受重视,在太医署内设有按摩科。综合《新唐书》《唐六典》等有关著作的记载,当时的按摩科可能包括现在的推拿、气功、骨伤3个科,是一个综合性的临床科室。隋唐时期的三大古典医著《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都是与气功关系密切的中医文献。
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成书于隋大业六年(610年),为一部中医病因病机专著,凡50卷67门1739论,详论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是《伤寒杂病论》以后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书中详论了各科众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但治疗却未涉及一方一药,只列出了被称之为“导引”的气功疗法。该书辑录了现已佚的“养生方导引法”或“养生法”289条,删去76条重复者,共计213种导引法,用以治疗110种病候。其中的多数病候还介绍了多种导引法,最多的可达十几种,体现了中医气功学辨证施功的重要特点。书中介绍的导引法三调具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调身内容几乎贯穿于所有导引法中,姿势多样,坐卧立行,各有多种变化。调息内容亦丰,除一般呼吸外,闭气不息运用较多,还有数息法、发声呼吸法等。调心有“瞑心”“静心”等入静法;以意导气,从某部位入到某部位出的意念活动较多;意守、存想等法也常用,如多处提及“内视丹田”“存心念五脏”“思心气上下四布”等。独以气功疗法治各科疾病,在目前发现的中医古籍中独一无二,故巢氏《诸病源候论》不仅是病因病机分类的专著,也是医家气功的临床专著,在医学气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地位。
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和道教学者,也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气功学家。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总结了汉至唐的医学成就,凡诊治诀、针灸之法、导引、按摩、养生之术无不周悉。孙氏认为修身养生首在养性,注重道德修养。他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第二》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练功先修德,孙氏堪称典范。在气功功法上,孙氏除录引《诸病源候论》外,还记载了以“调气”“闭气法”为主的静功及“调心”为主的“禅观”法静功,以及“天竺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动功,并将较高的“胎息”境界修持称为“和神导气之道”,且做了详细说明。
王焘于公元752年编著的《外台秘要》40卷,分论临床各科。在气功方面,他不但原样录入《诸病源候论》中有关疾病的养生导引方法,还补充了若干锻炼方法。
内丹是相对外丹而言的,“气能存内,内丹也;药能固形,外丹也”(《通幽诀》)。由于历代不少皇帝与大臣皆因服食丹药(外丹)中毒而死,所以人们开始希望以自己的内练来取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内丹术在前人摸索实践的基础上,于隋唐时期开始兴起。早期的内丹术方法比较简单,是在胎息的基础上,加以意念引导。唐末五代出现了一批内丹术的先驱者,如钟离权、吕岩等,被后世称为钟吕派,其著作《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等对后世影响颇大。
此外,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气功基本理论体系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较前更为完善,并有所创新。《太清中黄真经》《太清调气经》《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等一批以强调内练为主,注重呼吸锻炼的气功专著,不但提出了许多呼吸锻炼方法,而且也已出现了内气外放的“布气诀”。“气功”一词于这些书籍中有所使用。气功的常用术语“入静”一词唐代也有使用,如《灵飨词序》“修炼之士,当须入三静关,淘炼神气,补续年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陈隋之际智和尚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对气功理论体系影响很大,如今所说的练功三调——调心、调息、调身的主要内容,源于该书的调五和,即调饮食、调睡眠、调息、调身、调心。智还将练功中出现的正常反应归纳为八触,即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这些对自身练功体验的准确描述,有助于认识和界定练功境界。此外,该书还发展了《安般守意经》中的“呼吸四相”说,并用“调相”“不调相”加以分类。详见本书第十一章。
六、 两宋金元时期的气功
这一时期整个中医学发展迅速,学术气氛活跃,理论上有突破,临床上有成果。宋金元著名医家对气功做出积极的贡献,气功专著及佛经、道藏类书日见增多,使一大批气功资料得以保存。内丹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流派,并开始融合于医家气功之中。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各有特色,但在气功问题上,则一致认为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主寒凉派的刘完素(河间)对六字诀的应用有深刻体会。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写道:“仙经以息为六字之气,应于三阴三阳,脏腑之六气。实则行其本化之字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字泻之,是为杀其鬼贼也。所谓六字之气者……吹去肾寒则生热,呵去心热则生寒。”攻下派代表张从正(子和)在他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卷二中把导引列为汗法之一,他认为“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且选五禽戏为主要功法。补土派代表李杲(东垣),治病注重调理脾胃,用药多为参、术之类,但同时他也主张,在服药的同时应配合静坐以养气,他的《兰室秘藏》认为“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然后再予药物治疗。他还对五脏病变的练功方法与时间做了论述。滋阴派代表朱震亨(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病注重养阴之法。但对杂病的治疗,朱氏则提倡气功疗法。他还在《丹溪心法》提出“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
宋代印刷技术的革新,为刊印书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宋代对医书的编写、整理非常重视,先是在崇文院中编录医书,后又于公元1057年专设校正医书局,专事医籍之整理,历时十余年,陆续刊印了大量医著,其中包括《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金匮要略》等富有气功内容的重要医籍。
成书于公元1117年的《圣济总录》,全书200卷,宋代政和年间由皇帝下诏,命医官集体编撰而成。该书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并摘录道家修炼方法,历时7年(1111—1117年)完成。其中属道家气功修炼内容的有神仙导引、神仙服气、神仙炼丹等,此外还论述了服气与辟谷、辟谷服饵与食疗药膳的关系。宋元时期也是中医养生学术发展较快的时期,出现了不少著作,专论养生兼及气功,如《三元延寿参赞书》《寿亲养老新书》《泰定养生主论》等。在其他一些医学著作如《圣济经》《鸡鸣普济方》《医说》等书中,也有丰富的气功内容。
内丹术在唐代发展的基础上,至宋金元时期形成一大气功流派,出现了一批内丹术的实践者、研究者,如南方的张伯端、北方的王喆等。张伯端写成《悟真篇》一书,专论内丹修炼。修炼的中心是“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对内丹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悟真篇》与《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奉为内丹派的两大经典著作,从宋开始出现了多种注释本。王喆传世之作有《重阳全真集》等。南、北宗的内丹功法,早期的主要差别在于从“性”入手,还是从“命”入手。一般认为,南宗主命功,从下丹田精气着手,先命后性;北宗主性功,从上丹田元神入手,先性后命。但从元代起,两者都开始强调性命双修。
这一时期,还发展、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气功功法,如六字诀和八段锦。六字诀的应用在宋金元时期都有所发展,除刘完素提出的应用原则外,还出现了以歌诀形式的操作应用法。如元代的《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十九中的“去病延寿六字法”等。宋代出现并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八段锦深受群众喜爱。八段锦在流行过程中,又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动作繁而难练,以刚为主,又称“武八段”,流传不广。南派动作难度不大,以柔为主,又称“文八段”。文八段又分坐式、立式两种,现在所说的八段锦多指“立式文八段锦”。
七、 明清时期的气功
明清时期是气功兴旺发展的时期,气功更为广泛地为医家所掌握,气功著作大量出版,气功功法流行广泛,内丹术更趋完善,功法基本定型。
明清医家对古代气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他们都有精辟的见解,医学著作中的气功资料较前更为丰富。
明初朱主持,滕弘、刘醇等人编写的《普济方》中有许多关于气功治病的内容,收载了导引、引气等气功方法数百条,涉及病种有头痛、耳聋、虚劳等几十种,所用功法以《诸病源候论》为主,兼及《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积极倡导气功锻炼,他结合自己的锻炼体会,对气功与经络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其内容除集中反映在《奇经八脉考》之外,也散见于《本草纲目》中。李时珍非常重视奇经八脉在人体中的作用,更强调任督二脉,认为“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对阴蹻脉的作用也独有见解。关于“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的名言,或是他练功实践的切身体会。此观点对经络的形成开辟了从气功修炼探索的途径,对气功与针灸、气功与中医关系的研究有重大影响。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编著的《针灸大成》一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该书除对明以前的针灸学术做了较全面的总结之外,作者还结合自己的练功实践,对经络在气功中的作用做了很好的阐述。
清代龚廷贤重视养生之道,在他的代表作《寿世保元》中,对养生问题多有论述。在养生方法上,提倡养内为主。万全精于儿科与气功养生,其著作中有对静坐、打坐的叙说,提出打坐要以调息为入手方法,要思想宁静,祛除杂念。李梴著的《医学入门》将气功功法分为动功、静功两大类,并强调必须动静结合,提倡辨证施功。王肯堂于公元1602年编成的《证治准绳》一书,将气功疗法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肯定了气功对青盲症的疗效。龚居中所编的《红炉点雪》为重点讲述治疗痨瘵病的专著,书中介绍了气功在治疗痨病中的应用。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特别值得一提,作者对古代气功颇有研究,认为“导引、运功,本养生家修炼要诀,但欲长生,必先却病,其所导、所运,皆属却病之法”。该书在46种病证之后,分别辑录了不同的导引运动方法,为研究辨证选功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清代两位温病学家叶桂、薛雪也精通气功。叶桂除本人喜爱气功外,还指导患者坐功运气。叶氏常以功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包括温热病后期的调理)。这些宝贵的经验,记载在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薛雪在诊疗疾病时,常有“闭关静养”之医嘱。
明清医家、气功家对丹田、命门的研究也日趋深化。如张景岳对命门的论述结合了气功修炼的有关理论,这不但充实了立论根据,也发展了中医命门学说。此外,他在《类经》中,将《蒋氏调气篇》《苏氏养生诀》《李真人长生十六字诀》列为气功养生的“下手功夫”“入门之阶”。明代医家还十分重视吞咽口津的作用,如李时珍认为口津能“灌溉脏腑,润泽肢体”,张景岳也认为吞咽口津“久饵之,令深根固蒂也”。
明清时期,气功界对练功可能出现的某些副作用和偏差的认识,也较前人有较大进步。李梴指出了一些功法的副作用:“内动运任督脉者,久则生痈;运脾土者,久则腹胀;运丹田者,久则尿血;运顶门者,久则脑泄,内动固不然矣。”张景岳对闭气法的副作用与治疗有明确的论述。然对气功偏差论述最为明确的,要数张璐的《张氏医通》。该书分析了偏差的病因、症状与治疗。如认为偏差之成因,一为呼吸掌握不当,二为意念应用失度;而常见之症状,有的以神志错乱为主,也有的以肝火上炎为主。张氏提出了一些辨证施治的方法,如涤痰安神不应者,用大剂独参汤;安神补气不应者,用六味地黄丸兼滋肾丸等。
传统内丹术到了明代趋于成熟,功法逐渐定型,清代继续有所发展。其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张三丰的《玄机直讲》《道言浅近》《玄要篇》《注百字碑》,传为尹真人口授的《性命圭旨》,陆西星的《玄肤论》《金丹就正篇》等。由于内丹术的深入发展,被誉为“丹经之王”的两部经典著作《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多的阐述,出现了多种注释本。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不少以功法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明初冷谦的《修龄要旨》收有多种功法,如“延年六字诀”“八段锦”等。《保生心鉴》,署名铁峰居士所撰,为一部功法专著,主要内容有“二十四气导引图像”。周履靖的《赤凤髓》介绍了“华山睡功十二图”“古仙导引图”等,并附有较多插图。徐文弼在《寿世传真》中,将众多的外功分为分行式、合行式两大类。明清盛行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易筋经等,都是古代气功功法。清末尊我斋主人所集的《少林拳术秘诀》一书,全面论述了武术气功,认为中华武术的特色就在于阴阳理论和内练功夫,并使用了“气功”一词。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结合禅家的“悟境”,对气功中的“静”“定”二字及其关系做了很好的训释,为后世气功家所借鉴。明代道藏的编订出版,为古代气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中国的道藏编订始于唐玄宗开元时,称《开元道藏》。宋代、金元时期也先后编订过数次,但均早已失传。明代道藏于1403年编辑完毕并刊版,名《正统道藏》。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进行续增,名《万历续道藏》。道藏除道教教仪、仪范、符篆等文献外,还集中收刊了道家哲学思想和气功修炼文献,保存了不少古代科技资料的可靠版本,其中的气功文献约有300种。
复习题:
1.简述隋唐时期医家对气功的贡献。
2.道家内丹术的经典著作有哪几部?
3.关于气功方面的主要文物有哪些?请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