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 药
气平,味苦,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赤者破血。
芍药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腹者足太阴经行之地,邪气者,肝木之邪气乘脾土作痛也,芍药入肺,气平伐肝,所以主之。血痹者,血涩不行而麻木也,芍药入心,苦以散结,故主之也。坚积,坚硬之积也;疝者,小腹下痛,肝病也;瘕者,假物而成之积也;寒热疝瘕者,其原或因寒或因热也;芍药能破之者,味苦散结,气平伐肝也。诸痛皆属心火,味苦清心,所以止痛。膀胱津液之出,皆由肺气,苦平清肺,肺气下行,故利小便。肺主气,壮火则食气,芍药气平益肺,肺清故益气也。赤者入心与小肠,心主血,小肠主变化,所以行而不留,主破血也。
制方:
芍药醋炒则入肝。
同白术,补脾。
同川芎,泻肝。
同人参,补气。
同归身,补血。
同甘草,止痛。
同黄连,止泻。
同姜枣,温经散湿。
同甘草,夏加黄芩,冬加桂枝,治腹中虚痛。
同甘草,治消渴引饮。
同犀角,治衄血咯血。
同香附、熟艾,治经水不止。
同香附末,盐汤调服,治血崩带下。
同川连、滑石、甘草、升麻、人参、莲心、扁豆、红曲、干葛,治痢。
同荆芥、防风、生地、黄芪、甘草,治肠风。
同归身、生地、牛膝、炮姜、续断、麦冬、五味,治产后虚热。
同黄芪、防风,治表虚自汗。
同陈皮、藿香、木瓜、甘草,治中恶腹痛。
同白术、白茯、猪苓、陈皮,治脾湿腹痛。
气温,味苦,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 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
当归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厚,阳也。其主咳逆上气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上气也。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肝为风,心为火,风火为阳,但热不寒者为温疟。风火乘肺,肺主皮毛,寒热洗洗在皮毛中,肺受风火之邪,不能固皮毛也。当归入心入肝,肝血足则风定,心血足则火息,而皮毛中寒热自愈也。妇人以血为主,漏下绝子,血枯故也,当归补血,所以主之。诸恶疮疡,皆属心火,心血足则心火息。金疮失血之症,味苦清心,气温养血,所以皆主之。用煮汁饮者,取汤液之功近而速也。
制方:
当归同黄芪,名补血汤,治血虚发热象白虎症。
同川芎,名佛手散,治失血眩晕。
本味酒煮,治血虚头痛。
同知母,治衄血不止。
同牛膝、甘草梢,治小便血。
为末酒服,治心下刺痛。
酒浸,治臂痛。
用一两水煎露服,治温疟。
用二两,吴萸一两同炒,去萸为末,蜜丸,治久痢;
同白芷,治大便不通。
同生地,治妇人血虚。
同川芎、砂仁,治胎动及胎死腹中。
同炮姜,治产后血胀。
同白蜜,治产后腹痛。
同黄芪、白芍,治产后自汗。
同白术,治面黄色枯。
同白芍、川芎等分,香附加三倍,丸,名调经丸,治经水不调。
同麦冬、甘草,治热病郑语神昏。
同苁蓉、山药、小麦,治肾燥泄泻。
同桂枝、白术、甘菊、牛膝,治痹。
同牛膝、鳖甲、陈皮、生姜,治疟在阴分久不止。
同枣仁、远志、茯神、人参,治心虚不眠。
同人参、川芎,治产难倒生。
同白胶、地黄、白芍、续断、杜仲,治女人血闭无子。
同地榆、金银花、红曲、滑石,治利下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