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如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因此,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延伸和展开,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着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古人云,“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说的就是这种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又大大巩固、发展这种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2000多年大一统的格局。虽然在魏晋南北朝和唐末也曾有过分裂,但统一一直是主流,人民反对分裂,渴望和向往统一。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旦发生分裂,各族人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爱国力量就会为尽快结束这种不幸的局面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汉景帝时,周亚夫率军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唐玄宗时,颜杲卿、张巡、郭子仪奋勇抗击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平定了安史之乱;清康熙帝率军亲征平息了三藩之乱。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汉代的王昭君、唐代的文成公主等致力于民族友好,分别远嫁匈奴和吐蕃,为发展汉匈和汉藏人民之间的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自秦王朝统一中国的2000多年来,我国在封建王朝的历史更替期间虽然有过纷争,建立过不同的政权,但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一起维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形成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不论是在祖国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团结统一就是力量,团结统一就是胜利。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维护与破坏统一是“爱国”与“卖国”的分水岭。历史上的祖逖、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人之所以成为后人敬仰的爱国英雄,就因为他们在世之时都力主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的“一统”局面。他们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南宋陆游临终前曾作《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此诗充分表达了对失地不能收复,国家未能“一统”的悲痛心情。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等中国领土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从而引发了以康有为为首的“公车上书”运动;割地消息传到台湾,全省人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日本侵略军强行登陆时,台湾人民组成义军,英勇抗击敌人。而大陆沿海的福建、浙江等省人民,也冲破重重阻力,坚决支持台湾人民的抗敌斗争。日军虽然占领了台湾,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死伤3万多人,比它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死伤的人数多一倍。在此后日本统治的50年中,台湾人民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追求祖国统一的斗争。这种顽强的斗争是广大人民爱国情怀的真实体现,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大业执着追求的爱国主义精神。

今天,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的团结奋斗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面对新时代、新阶段和新任务,我们必定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56个民族团结一心,并且团结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创造中华民族新的辉煌。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说:“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进一步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鼓励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和衷共济,促进社会和睦;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支持香港、澳门开展对外交往,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澳门事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澳门,香港、澳门已经并将继续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伟大祖国永远是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今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任务。“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两岸应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落实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五项重大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据此确定路线图,继续往前走,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共同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取得更多积极成果,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在此基础上拓宽深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2.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行了友好的合作与交流,使中华民族具有宽阔的胸怀,大胆地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也努力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就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爱好和平,就是要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协和万邦。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会看到,自秦王朝统一以后,直到16、17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号称强国。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郑和七下西洋,著名的“丝绸之路”等,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

爱好和平,就是要反对战争、和平共处、互相包容。“和为贵”,孔子这句名言所体现的精神,一直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之中。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主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封建文化,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中原汉族政权也积极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也出现过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各民族之间和平是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爱好和平,就是要反对外来侵略,挺身而出保卫祖国。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奋起抵抗,直到彻底战胜侵略者,坚决维护祖国主权和独立。中华民族“和”“合”思想,博大精深,体现了祖先对国家和民族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们历来主张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还多次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永远不称霸。今天,谁也不能否认,社会主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直到今天,中国人民深深地继承了我们祖先创造的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我国对外的方针政策中,充分体现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建设“民主、公正、和睦、包容”的和谐世界,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民主化方向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与周边地区在睦邻互信基础上的地区安全合作,不断加强与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开创了一条推动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路径。在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谐做出贡献。正如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所说“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也正如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3.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的。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勤劳勇敢是人们取得实践成功的前提。因为无论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是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或者是科学实验,都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只要我们有勤劳的品质,勇敢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国、立身之本。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每一个时期都是靠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创造出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就是对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优秀品质的阐释。商朝的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以及天文历法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秦朝的兵马俑和万里长城,汉朝的造纸术、勾股定理、张衡的地动仪、华佗的“麻沸散”,隋唐时期赵春的赵州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尤其是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标志之一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表明了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马克思也说过,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从传说中的神农氏教农稼穑,“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的徐霞客,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解放区军民,再到铁人王进喜“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表现出的正是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是建设祖国、创造中华文明的雄心壮志和笃实行动。中国人民正是依靠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不断战胜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使得中国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人民正是依靠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中国人民正是依靠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即使到了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也总能够转危为安,由弱变强。可以说,我们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就蕴含在这种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之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更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勤劳勇敢就是要致力于发展祖国的经济文化,创造卓尔不群的中华文明;就是要不畏艰险,世代相承地开发祖国的自然资源,改造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为人类文明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新时代,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仍然是保持我们民族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

4.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追求

《易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君子应效法天地,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孟子也提出君子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多少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不断向前。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

自强不息,就是要立志革故鼎新,报效祖国,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对势力及其制度做斗争,推动祖国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在前进的征途上,充满了曲折和挑战,唯有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战胜千难万险,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就是要自立、自信,发奋图强,知难而进,前仆后继。只有自强不息,我们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自满自足而谦虚谨慎,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精神包括: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为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自强者胜”,新时代,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

自强不息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古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近代直到当代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奋斗不息的精神绵延不断、一脉相承。这是中国能成为历尽沧桑而不倒、屡遭劫难而不灭的“东方不败”之国的根本原因。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并未使中华沉沦、民族分裂,反而激励着中国人民改造河山、奋发图强。200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次天灾和战乱。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发生过1029次大水灾,1056次大旱灾。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持续百余年;尤其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杀死杀伤3500万中华儿女,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这场血与火的空前浩劫,反而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民族意识。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掀起了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民族解放战争,歼灭日军150余万,取得了中国近代抵御外侮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可见,中华民族虽屡遭险阻,迭经挫折,但她不屈不挠,愈挫愈坚,这种坚忍不拔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来源于矢志不移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全部历史中,都极大地弘扬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除了有对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不渝的追求之外,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及时推进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仍然是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创了一条以“一化三改”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还是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自强不息的精气神激发出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瞬息万变的今日世界,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一项前无古人、充满艰辛的事业,更加显示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