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征精神的形成条件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当局非常痛恨和畏惧。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10月,蒋介石在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基本取得胜利后,即迅速调集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扬言要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并将重点置于中央苏区。可见,蒋介石的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
然而,就在蒋介石不断策划和发动对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时候,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得到了发展。1931年,党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主要表现在: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主观地急于要超越民主革命;低估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在这些错误观点的指导下,第三次“左”倾路线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完全否认由日本侵略所引起的国内政治的重大变化反而把同国民党反动统治有矛盾且在当时积极活动起来的中间派别断定为所谓“最危险的敌人”。他们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不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从而低估了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要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
从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不断调集兵力,对红军发起过五次围剿。在前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等革命家的坚持下,抵制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在红军和苏区尚未巩固、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应主动退却,将敌诱进苏区内,发现和造成敌之弱点,依靠苏区人民的支援,选择有利于红军作战之战场,集中兵力适时反攻,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其“围剿”。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党内的“左”倾错误给党和工农红军带来的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党在1933年底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惨败。此时摆在共产党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是外部来看,既有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大举入侵,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又有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1933年5月,蒋介石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彻底摧毁苏区。二是从党内来看,“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持续发展。1934年1月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发展的顶点。这时,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危机已到了新的尖锐的阶段——直接革命形势在中国存在着”,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即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左”倾错误在军事上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建军的问题上,把红军的三项任务(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缩小成为单纯的打仗一项,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把当时红军正当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当作所谓的“游击主义”来反对。在作战问题上,否认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要求阵地战和单纯依靠主力军队的所谓“正规战”;要求战略上的速决战和战役上的持久战;要求“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反对诱敌深入,把必要的转移当作所谓“退却逃跑主义”;要求固定的作战线和绝对的集中指挥等,总之是否定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不了解正确的人民战争。因此,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党和红军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处境非常艰难。
第五次反“围剿”持续一年之久。中央苏区军民为保卫苏区,全力以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重创国民党军队。但由于当时的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在“左”倾错误的指挥下,开始时实行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后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最后又实行了逃跑主义,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千难万险是世人所罕见的。来自自然界的一道道关隘,一条条江河,一座座雪山,一片片草地……来自国民党蒋介石的一次次轰炸,一场场炮击,一回回围追,一次次堵截……来自队伍内的“左”倾错误的盲动,右倾错误的逃跑,温饱不能,医药奇缺……但是,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红军将士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和血肉之躯,战胜了自然、战胜了敌人,战胜了队伍内的各种错误和艰难的生存条件,终于取得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正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所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百折不挠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在过去的岁月里,长征传奇的事迹一直吸引着世界上一切正直而不畏艰难的人。长征不愧是一曲中国民族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