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致家庭教育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竭力做到在孩子们打开书本读音节之前,先读几页最美丽的书——大自然。”大自然包罗万象,包含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是一个生动有趣、可以直接接触与感知的客观世界,是一本绚丽多彩、天天展示在孩子身边的大百科全书。

大自然对孩子充满魅力,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在这里,他们会看、会听、会摸、会闻,会有许多发现,会有丰硕的收获。

人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雪雨,向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唤。亲近大自然,本来就是人的本性。

如今在城市里成长的孩子离蓝天、阳光、花草、动物等大自然因素越来越远,这是中国城市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代生存状态。

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以及防盗门里,在父母过分呵护和溺爱下,在电视、音响、电子游戏、电脑所制造出来的“狭小空间”中,孩子逐渐丧失了亲近大自然的本性。这犹如在动物园中长大的野生动物一样,失去了自然生态条件,就势必失去许多野性和本能。

对学生的一次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孩子都渴望户外活动,但至少60%的孩子说自己平时很少有机会去跋山涉水、种树养花、认识动植物,甚至还有30%的孩子说:“如果我去外面玩,就要挨父母骂。”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玩耍更是一种认识世界、陶冶性情、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的有益活动。毫无疑问,父母应该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父母必须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

虽然孩子天生爱玩,但也有一些孩子性格内向、行事胆小,另有一些孩子则沉湎于玩具,不愿过多地进行户外活动。遇上这种情况,父母就更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了。

你可以从美丽的童话中激发他对大自然的兴趣,也可以从讲述自然常识入手,掌握若干知识后再带其走进大自然,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对于独生子女,一方面让其融入自己的朋友圈,另一方面还应与他共同玩耍,一同欣赏大自然。极少数孩子缺乏对大自然了解、认识的渴望,这往往与极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有关。

父母以“平时工作较忙”“孩子还是多读点书”等为由,不主动给孩子走进大自然的自由和机会,显然是错误的。应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不过,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尽管带孩子走进了大自然,但不能让孩子兴奋过度,这也是父母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对父母在假日时带着孩子去爬山。第一对父母带着小孩爬山,偶然停下来喘口气,又赶紧催孩子往上爬。“快点!还差一点就到了!”爸爸和妈妈说。

第一家人下山时,第二家人还在上山的半路上。“妈!你看这个!”第二家的孩子指着地上的一个空蝉壳给他的妈妈看。然后全家人蹲在地上细心地瞧着孩子的新发现。

“这样爬山要爬到什么时候?”第一对父母看到了这种情形不禁摇摇头。

第一对父母带孩子爬山是以“达到终点”为目标。这种方式也许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赶到目的地,会错过路上的很多风光。

第二对父母爬山的方式和第一对的不同就在于:到不到得了目的地并不重要,要紧的是玩得尽兴,时时停下来看看路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欣赏沿途的风光景致。

带孩子出来玩,就要让他们玩得高兴,享受大自然的奇异绚丽,彻底放松身心,玩得尽兴。除此之外,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还有很多好处。

走进大自然,增长孩子的知识

大自然这所“蓝天下的学校”是孩子学习、增长知识得天独厚的课堂。在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郁郁葱葱的田野,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河水,能看见各种各样的植物,能听到充满生命力的小动物的声音。

孩子在与大自然的交互作用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直接的感性知识,而且能养成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习惯。如孩子在对小草的探索中,发现它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休息场地,也是一些小动物的嬉戏之处;不仅是很多动物的饲料,还可以造纸、做草药、清洁空气……

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孩子的观赏能力

季节的周而复始,为孩子欣赏自然美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春天,可以带孩子投进大自然的怀抱,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迎春花、绿的垂柳,小鸟在枝头欢唱,使孩子仿佛置身于诗般美丽的画中,感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再让孩子用“美丽的春天”为题,进行写生,让孩子把观赏到的大自然美景用图画表示出来,提高孩子表现美的能力。

利用大自然创设生动活泼的动物角,丰富孩子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带孩子走出居室,走进大自然去逛一逛,让孩子捕捉各种各样的昆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为孩子准备好广口瓶,跟孩子一起捕捉蝴蝶、瓢虫、蝈蝈等,孩子们对此类活动特别感兴趣。

对待孩子们亲自捕捉的昆虫,绝不能轻易扔掉,父母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小东西喂养一个阶段,既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又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