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夏朝

大禹建立夏朝

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后,带着生产工具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伯盖发明了凿井技术,奚仲发明了车,仪狄首创用粮食酿酒。这些发明创造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禹统治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学会了酿酒和冶铜,也开始了商品交换,伴随私有制的出现,人们的观念有了质的变化,常常在你抢我夺中发生冲突。大禹万般无奈只好制定禹刑,设置监狱以惩治犯罪。社会的进步使大禹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权力也显得至高无上。此时的大禹已不仅仅是部落首领,实际上已是拥有生杀大权的国王了。

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夏启继承王位

大禹越来越老,按惯例该选继承人了。大家一致推荐掌管刑法的皋陶。可是不久皋陶病死了,大家又推举当年同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

此时的大禹已存有私心,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启做继承人。可祖上传下的规矩不好破坏,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决定给伯益一个虚名,实权交给儿子。久而久之,启在百姓心中渐渐有了威望。

大禹死了。伯益为他举行了葬礼。当年大禹为舜举行葬礼后曾将继承人的位置让给舜的儿子,但没被接受。这次,伯益效仿大禹的样子,避居起来,假意将王位让给大禹的儿子启。谁知启并没客气,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王位。启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启这种有违祖规的做法引起了有扈氏的不满,他联合其他部落组成六军攻打启,同样惨遭失败。伯益和有扈氏的失利,使各部落首领都变得驯服,也不敢再有反叛的念头了。

夏启荒废国政

夏启即位后打败了伯益和有扈氏,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将禅让制彻底改变为世袭制。当了君主的夏启将权力使用得淋漓尽致。他大兴土木修建了王宫和钧台。在王宫中他听音乐、赏歌舞,过着令人羡慕、神仙般的生活。他在享受的同时,没有忘记学父亲大禹的样子召开首领大会。把地点定在钧台,让众首领聚集在他的脚下。其威风之显赫是以往历代首领无法比拟的。在宫中待腻了,夏启带着王公大臣驾着车浩浩荡荡去各地巡游。

当年尧、舜、禹巡游四方是为了了解民间疾苦,真正为百姓做事。而夏启的巡游却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所到之处恣意玩乐,尽情搜刮,人民苦不堪言。启常年不理朝政,渐渐引起众人不满,时有叛乱发生。于是,在夏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夏启五子争夺王位的斗争,其中尤以小儿子武观的行为最为激烈。夏启派大将彭伯寿统兵平叛。叛乱虽被镇压下去,夏王朝却因此而元气大伤,其统治已遭到严重削弱。

太康昏庸失国

几年后,夏启死于重病,其子太康继位。太康在洛水之滨建立新的都城,即夏都斟鄩。这座都城已经考古所证实,在今偃师市二里头村。这里环境优越,交通方便,既有舟楫之利,又易于供水排水,况且周围形势险固。

为了建设新都,太康役使大量民力,在城内修建宏大的宫殿、宗庙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太康承袭了其祖、其父的王位,但是他不具备大禹、夏启的雄才大略,却继承了夏启晚年的腐化生活方式。对未尝过创业之苦的太康来说,他可能想建设一个规模庞大的都城,使群臣万民敬畏。新都已建成,太康带着自己的后宫、百官连同腐化之风一起来到这里。太康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他不再过问朝政,每日游乐不止。当新都在他眼中不再新鲜之时,他带领自己的卫队开始频繁出外打猎游玩。

太康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夏朝外部四夷背叛。“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民众对太康甚为不满,他们对自己荒淫的君主失去忠心。

而夏王朝的敌人正伺机而动,这就是以善于射箭闻名的有穷部族的首领后羿。太康对即将到来的灭国之灾毫无觉察,没有人告诉他后羿正在策划夺国之谋。又是一个狩猎的季节,太康带领着自己的一批亲信、卫队,驾起战车离开都城而去,他沿着洛河走到很远的地方,三个多月没有回朝。当他带着猎物心满意足地想转回都城时,却惊愕地发现,他已是一个被放逐的国王,都城早已被有穷国的国君后羿占领了。

后羿在太康狩猎之际,兵不血刃进入斟鄩,夏朝的王族仓皇出逃。后羿闻太康欲归来,整师而出。太康知道大势已去,他的民众已用行动证明他们厌倦了这个大禹的孙子。太康带着自己的少数部众开始流亡生活。

他把流亡的方向选择在东方。经过漫长的跋涉,高高低低的山峰不见了,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他在一条无名河流之滨停下,扎下自己的营地,并将这里取名阳夏。这个名字,寄托了太康复国的希望,在“夏”之上增加“阳”字,正预示着将来仍是明亮美好的。但是,太康,这个失去王国的君主,再也没能回到他的故国,带着无法洗去的耻辱,死在这条无名的河边。许多年后,他死去的地方出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县城,在小县城东南一片荒原之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墓冢,这就是太康最后的归宿。

神箭手后羿

相传羿本是嫦娥的丈夫,是个神箭手。尧帝时,天上同时出现10个太阳,河流干涸,大地裂开,草木干枯,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羿射落九日,拯救了百姓与万物。由于有穷国国君箭法高超,人们认为是神羿再世,便称他为后羿。有穷国国君后羿进入夏朝国都后,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却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仲康在位期间,后羿广罗党羽。仲康死后立仲康之子相为帝,两年后的公元前2145年,时机成熟,罢黜相并将相放逐到斟灌,夺了夏朝的王位,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

后羿虽然善射,武力强盛,却不修政事,一年到头沉溺于围捕射猎之中。他远离自己的忠臣武罗、伯姻等四位大臣,信用东夷族伯明氏出身的寒浞。寒浞是一个谄上欺下的阴险小人,他明里拥护后羿,暗里却积极扩展私人势力、网罗党羽,谋害了后羿。

仲康日食来历

夏朝在第四位君王仲康时代,国势刚从太康时代的动乱中恢复过来,朝廷内外很有些“中兴”的气象。这年的金秋季节,麦浪滚滚,晴空万里,农民们正在田里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食掉——这是“天狗吃太阳”了!

百姓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个个惊恐万状,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按过去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把天狗吓走。对这一天象最为恐惧的还是朝廷和天子,因为“天狗吃太阳”预示着国家将有灾难发生,可能会危及帝王的地位或生命。那时,朝廷已经形成一套“救日”仪式,每当发生“天狗吃太阳”时,监视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时间观测到,然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朝廷,随后天子马上率领众臣到殿前设坛,焚香祈祷,向上天贡献钱币以把太阳重新召回。

可这次,时间过去了好久,大家眼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无尽的黑夜就要笼罩大地了,文武百官和仲康帝都已聚到宫殿前了,却独不见羲和的身影。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护时间,仲康大帝顾不得多想,连忙主持开始了救护之礼。殿内殿外一片忙乱,宫中乐官急急忙忙敲响了救日的鼓声,主管钱币的官匆匆地赶往钱库去取钱,其他官员也慌慌张张跑来跑去安排仪式,这时天色越来越暗,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几步之内难辨人影,太阳被天狗彻底吞食了。仲康大帝率众官跪倒在地,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宽恕,这一瞬间,人人心中都十分恐惧,心想因为没有及时救护,太阳可能永远不出来了,夏王朝的末日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人们感到彻底绝望时,太阳的西边缘露出了一点亮光,大地也逐渐明亮起来,日盘露出得越来越多,天狗终于把太阳吐出来了!仲康大帝和文武百官这才舒了一口气。

“天狗吃太阳”终于结束,仲康大帝这时才发现,天文官羲和到现在也没露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身负重任的羲和居然不见人影,仲康大帝十分恼火,立刻派人去寻找。几个差役赶到清台,即当时的天文观测台,好不容易在清台旁守夜的小屋里找到了羲和。这位重任在肩的天文官居然在呼呼大睡,一问羲和的下属,才知道羲和昨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仍然烂醉如泥,差役们不敢耽搁,架起羲和塞进车子,把他送进宫中。

仲康帝问明情况,才知原来是羲和酗酒误事,顿时大怒,立刻下令将羲和推出去斩首。虽然没有“日食”二字,这则记录也早就被认证为是一次日食记录,而且是中国最早的记录,被称作“书经日食”“仲康日食”。

少康立志复国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寒浞趁后羿酒醉酣睡,将其杀死。寒浞杀害后羿之后,霸占了后羿的妻子和全部财产,并盗用有穷氏部落名号,把持了夏政权。仲康见夏王室惨遭涂炭,寒浞等人横行无忌,自己如同木偶傀儡,行动不能自主,整日处于寒浞亲信的监视中,时时提心吊胆,心情忧愤,不久便在忧郁中死去。

仲康之子相被立为夏王,政权由寒浞及其亲信把持。相亲眼看到了父亲的悲惨下场,不愿意重蹈覆辙,便趁监视自己的人松懈之机,乘机逃出国都,投靠夏王室的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

寒浞唯恐相召集夏朝旧部返回国都报仇,便命令自己的长子浇率大军尾追其后,攻灭了斟灌氏与斟鄩氏,杀死了相。正当双方激战之时,相的妻子有仍氏从围墙破洞口而出,避开了浇的士兵,返回了娘家。有仍氏生下了遗腹子少康。有仍氏把眼泪咽到肚里,把仇恨埋在心里,她决心将少康抚养成人。少康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极度悲愤,果然立志复仇兴国。外祖父见少康人小志大,满心欢喜,命他在有仍氏族中担任牧官。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向有谋略的人学习治国方略,向有军事才能的人学习排兵布阵、攻城野战,并积极纠集武人谋士,密切注视杀父仇人的举动。

不料,一年夏天寒浞长子浇得知少康的下落,便派手下大将椒率兵搜捕少康。所幸少康得到了消息,提前逃离有仍氏驻地,躲过了椒的搜捕。少康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部落,有虞氏首领虞思见少康年轻有为,十分欣赏,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与少康为妻,又将一处叫作纶的地区划给他做封地。

自此少康拥有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和不少的士兵,少康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大力纠集同姓斟灌氏和斟鄩氏余众,招揽昔日夏朝官吏旧部,广泛宣传夏祖先的功德,揭露寒浞、浇等人篡权杀君暴逆天下百姓的罪行,积极争取邦国部落以及平民百姓的支持,势力日渐壮大。就在少康势力日渐壮大之时,夏朝旧臣靡也集聚众多兵马,准备拥立少康,共同讨伐寒浞,重建夏朝。少康首先暗中派人进入寒浞统治地区,刺探实情。得知寒浞已经死了,其长子浇继承了寒浞的位置,把持国政,驻扎在夏朝故都安邑。浇身大力蛮,能陆地行舟,他依仗其蛮力,暴逆百姓,人民无不痛恨。

少康率领大军,在靡以及各邦国、部落人马的支援下,夺取安邑,少康进入安邑后,在靡等人的拥护声中,重新登上王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自从太康失国,中间历经后羿、寒浞、浇三代,至少康复国,已有40多年了。少康重建夏王朝后,将阳翟定为都城,夏朝出现了较为稳定的中兴。

杼继位中兴

杼,又名季杼。少康之子。少康病死后继位。杼精明干练,曾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在位期间,决定完成少康的遗愿,攻打东夷。首攻东夷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杼的军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遭受损失,无法前进。

退回国都后,他发明用兽皮制作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伏了东夷族。

除了东夷,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

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杼先后迁都到原和老邱,杼在位17年后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不降攻九苑

帝槐以后,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的统治基本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局面,对东夷部族的统治也基本可以维持。帝芒统治时期,曾东狩于海,说明夏王朝的势力一度曾发展到东部沿海一带。

帝泄时,也曾对东部的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颁行过新的王命。帝不降时,曾伐九苑,说明其时夏王朝的武力已十分强大。不降,泄病死后继位。在位48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不降是夏朝第十一任王。泄的儿子,孔甲的父亲,扃的哥哥。名字一作降。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在位19年。据说即位后第六年讨伐了九苑国,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传位于扃。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不降禅位后,又活了11年才病死。

残暴孔甲养龙

孔甲是夏王朝少康之后的第八代国君。按照世袭制,孔甲本应是第六代国君,只因他生性好玩,所以孔甲的父亲才没有将王位传给他。孔甲的父亲将王位传给扃。扃执政18年,政绩平平。扃死后,由他的儿子廑继承王位。廑也没有国君的胆识气魄,又没有治国之才。又逢连年大旱,田间一片干枯,黎民百姓饿死、病死无数,所以在廑死后,大家将孔甲扶上了王位。

一天,孔甲与侍从来到一条大河边,在那里他们看见两个庞大的怪物浮在水面又缓缓爬上岸。孔甲被这两个怪物吓坏了,刚想逃走,一个侍从故作聪明地对他说:“这是天帝派来侍奉大王的雌雄二龙,将来天帝希望你像皇帝一样乘坐龙车。”孔甲兴奋极了,将它们带回宫中,并传下命令,谁能替国君驯养此龙,定是重赏。几天过去了,仍然无人应征,两条‘龙’已经奄奄一息,孔甲更是心急如焚。就在他坐立不安的时候,一个大臣向他禀报,在东海之滨有个叫刘累的人,善养龙术。孔甲急忙命大臣速请刘累。

刘累赶到宫中,他见了那两条“龙”。知道明明是两条大鳄鱼。但是,既然孔甲对此深信不疑,自己也不好纠正,免得杀身之祸,只好将错就错。

为了驯养这两条“龙”修建了大水池。鳄鱼有了水,又吃了食物,很快恢复了活力,孔甲喜不自胜。赏了刘累许多财物,孔甲对刘累说:“我养神龙是为了能坐上龙车,你既然能养龙,就一定会驯龙,我希望神龙能早日驾车,我乘龙车巡游天下。”

刘累发呆了,养龙是挺容易的事,可是要它们驾车,这怎么可能呢?

第二天,刘累拜见孔甲,说从即日起可以让神龙练习驾车,但有两个条件:一、乘坐龙车的人身体必须强壮,否则会折寿。二、神龙练习驾车附近不可有人观看,否则前功尽弃。同时送上一盘美味,声称是东海出产的大鱼精肉,可以补养身体。连吃数日,就会身体强壮、乘坐龙车了。孔甲大喜,又赏给刘累大量的财物。到了第二天,刘累亲自送来一盘鱼肉。第三天刘累差人又送来一盘鱼肉。第四天却迟迟不见有人送鱼肉来。孔甲不解,但又不便去问,第五天、第六天还是不见踪影。孔甲想派人去询问,又怕惊扰了神龙练驾。又过了五六天,孔甲实在等不下去了,就派人去找刘累。

才得知刘累早就带着财物跑了,孔甲这几天吃的鱼肉就是“龙”肉。

从这以后,孔甲的脾性愈加暴躁,终日敬奉鬼神,致使诸侯大都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政治日益腐败,内乱不止,国势日弱。

夏桀荒虐暴政

少康以后,夏朝的江山的确稳固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孔甲当政的时候,整天荒淫无度,孔甲还特别迷信,致使诸侯大都不听从朝廷的号令。孔甲之后,政治日益腐败,内乱不止,国势日渐衰弱。

就这样,夏朝的江山颠颠簸簸,延续了一段时间,到了夏朝第十七代王履癸的时候,江山已经摇摇欲坠,这履癸就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桀。

桀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暴君,他长得粗野无比,而且力大超人,心中毫无点墨,当上夏朝的君王后,桀整天不思国家大事,而是想着自己怎样享乐。他派了许多大臣在全国选美女给他享用。诸侯们也都摸到这位大王的习性。夏桀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延续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有一次,桀攻打有施国。眼看着有施国的城池就要丢了,这时,有施国将国中最漂亮的妺喜献给桀,桀一看妺喜,当即就带着将士们回宫。有施国以一女而保了平安。

桀自从得了妺喜之后,整天和她厮守在一起,对她百般宠爱,招来国内最优秀的工匠,为她建立一座宫殿,这座宫殿是当时京城的最高建筑,高耸入云,似乎要倒下了,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倾宫。

倾宫的内部装璜也华丽无比。他就在这样的地方和妺喜嬉戏游乐,欣赏歌舞,大臣们要进宫报告事情,一律被挡在宫外。

夏桀又下令在庭院的树上挂上肉食,称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个大池,内中灌满美酒,称作酒池。每逢他与妺喜登上倾宫,就命令三千宫女一齐起舞。舞得累了,就让宫女们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饮。

那妺喜还说:“裂帛的声音,清脆无比,十分悦耳”。

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进贡100匹帛,叫力大的宫女天天撕裂给妺喜听。

桀的荒淫无度,让忠臣贤士寒心。大臣关龙逢规劝桀应以国事为重,桀竟将他赶走,不久便将他杀了。而奸臣于莘、赵梁投桀所好,为他尽情享乐出谋划策。桀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老百姓都挣扎在水深火热中。无数的财富都填进了这个暴君的欲望之口,而这个暴君杀人如儿戏,老百姓是敢怒而不敢言。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

老百姓对夏桀恨之入骨,有的人对着太阳指桑骂槐道:“你这个可恶的太阳什么时候完蛋啊!”

商汤十一征

商汤做诸侯君时,正是夏桀暴虐无道、侵夺诸侯、天怒人怨的时候。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商族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居住地方迁了八次。

商汤为了准备灭夏,首先将居住地从商丘迁到商族祖先帝喾曾居住过的亳。就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商汤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的邻国葛开始。

葛是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奴隶主,是夏桀在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

商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但是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祭祀天地神鬼都不愿执行。汤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原因。

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业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

商使回报给汤。商族是最讲迷信的,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动,而每次祭祀都要用牛羊来做牺牲。古代的牺牲是指用家畜来做祭祀的贡品。当时祭祀除用家畜之外,还杀活人来做牺牲,后来称作“人牲”。

商汤听使者回报说葛伯之所以不举行祭祀是没有牺牲。就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商汤相信他的谎言,居然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掉吃了,仍然不举行祭祀。商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

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当作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

商汤得知葛伯是不关心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商汤派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饭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商汤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心存怨恨,见商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

商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

这样,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剪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所以有“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之说。

贤臣辅佐商汤

汤早就听说仲虺是个有才干的人,正想前去相请,可是又顾虑,仲虺的祖辈们都是夏王朝的臣子,恐仲虺不愿归商助他灭夏。没料到夏桀自诛灭了有缗氏以后,引起了各地一些诸侯的恐惧,不仅与夏异性诸侯,就是与夏后氏同姓的诸侯也先后叛离夏桀,仲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了商。汤见到了仲虺以后非常高兴,向仲虺请教了治国之道。

仲虺根据当时天下的形势,分析了夏桀如此下去,必然会自取灭亡,人心所向是商。他鼓动商汤蓄积力量,先伐与商为敌的诸侯,破除夏桀的势力,然后灭夏建商。汤见仲虺是有用的人才,就任命他为左相,参与国政。

伊尹,在甲骨文中又称伊,相传伊尹是出生在伊水边,长大后流落到有莘氏。有莘氏姓姒,是夏禹后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伊尹到了有莘氏以后,在郊外耕种田地以自食。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虽然身处在田地中,还是时时关心着形势的变化。他想找到一个有作为的诸侯,消灭夏桀。

他听说有莘国君是一个比较好的诸侯,对平民和奴隶不像夏桀那样暴虐,就想去劝说。但他觉得不能贸然去接近有莘国君,于是就说他会烹饪,愿为有莘国君效力。按照当时的制度,只有做了有莘氏的奴隶,才能为有莘国君所用。伊尹自愿沦为奴隶,来到了有莘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厨子。

不久,有莘国君发现他很有才干,就升他为管理膳食的小头目。他本想劝说有莘国君起来灭夏,但是一来有莘是个小国,二来有莘氏是和夏桀同姓,都是夏禹之后,因而又不便劝说。伊尹在有莘国做管理膳食的小头目过程中,商与有莘氏经常往来。伊尹见汤是一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就想去投奔商。可是做了奴隶以后,自己就没有行动的自由了,即使是偷跑出去也会被抓回来,轻则处罚,重则处死。正在这时,商汤要娶有莘氏的姑娘为媳。伊尹看见机会来到,就向有莘国君请求,愿做陪嫁跟随至商。有莘国君就派伊尹为“媵臣”跟随有莘女嫁到商。“媵臣”就是陪嫁的奴隶。

伊尹跟随有莘氏女来到商汤身边以后,仍然给汤做厨子,他就利用每天侍奉汤进食的机会,分析天下的形势,数说夏桀的暴政,劝汤蓄积力量灭夏桀,汤发现伊尹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就破格免去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为右相。左相仲虺也见伊尹是一个贤才,两人的政治主张也相同,也就一心和伊尹合作共同辅佐汤蓄积力量,准备灭夏。

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汤经常率领仲虺和伊尹出外巡视四周的农耕、畜牧。

商汤灭夏桀

正当夏朝日益腐败1气势日渐削弱之时,在黄河下游,有一个诸侯国商渐渐地发展起来了,商的国君汤贤良无比,他以仁义治国,以礼貌待人,百姓都说遇到了一个明君,周围的诸侯国也都和他相处和睦。

商汤的势力日益强大,同时,他加紧以仁德宽厚的政策收揽人心。一天,汤到国都外郊游历,忽然看见一个人四面张着罗网,跪在地下祈祷说:“天上和地上的猎物,都快快进我的罗网吧!”

汤听后走到那人的面前,说:“你的意思不就是一网打尽吗?”那人点头称是,于是汤就命令他重新祈祷,让他说:“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听从命令的,才进入我的罗网。”

汤与捕鸟人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人们知道他对飞禽都这么善良,都称赞他是仁慈的国君。

夏桀有一天知道有一个诸侯王商汤居然比自己贤良,而且大多数诸侯都听他的,他有些害怕了,就命令赶快把汤抓来,囚禁在夏台,就是今天河南禹州这个地方。

汤的大臣伊尹这时正在辅佐汤,见到商国无君,心急如焚,就生了一计,派人到国内去广搜财宝,挑选美女,派了一个巧舌如簧的使者到夏都去。

那使者到了夏都,用许多金银财宝买通了桀的一个佞臣赵梁,赵梁收下财宝,就带着这个使者来到桀的面前,向他呈献上一队美女,外加上许多金银财宝,于是桀就把汤给放了。

汤一回到自己的领地,就着手准备灭夏,他训练军队,准备粮草,打通各个诸侯国的关节,尽力形成一种共同讨伐桀的态势。汤首先灭掉葛国。接着,汤利用各种不同的借口,先后灭了豕、顾等小国,又灭了较强大的昆吾国。这时商的国力就更加强大了,具备了和夏分庭抗礼的能力。

在讨伐桀之前,伊尹给汤献上一计,要汤不要向夏进贡,看看桀到底会有怎样的反应。这一年汤没有像往年一样,向夏进贡大量的物品,桀知道此事后,以为汤要造反,马上派大兵要攻打汤。这正给早就准备灭夏的商汤提供了机会。

汤立即动员自己的所有力量讨伐桀,汤统帅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夏都开去。汤的大军攻势凶猛,势如破竹,直逼夏朝国都。汤和桀的军队在鸣条相遇,其地在今天河南封丘以东,夏桀大败。于是桀带着妺喜和金银财宝一起向南方逃去。

汤乘胜攻打了偏向夏的一个小国,最后也大获全胜。桀带领人马一直逃到南巢,汤的大军也追到那里,最后将桀生擒活捉。汤并没有杀了桀,而是把他囚禁在南畅,桀不到三年就死在这里。

汤在消灭了夏桀,推翻了夏朝统治之后,定都于亳,建立了商王朝。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奴隶制的商王朝统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