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语录·中医历史新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王叔和依脉理编撰《脉经》

王叔和,生活于3世纪,曾做过三国魏太医令,由于王叔和与张仲景时代相距不远,王叔和可能为仲景亲授弟子。张仲景曾为王仲宣“候色验眉”,而王仲宣为王叔和宗人,故王叔和很有可能就在那时拜张仲景为师的。

王叔和对医学的贡献,首先是他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即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王叔和汇集、整理、补充,编次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因时隔不远,故当较多地保存了该书原貌。

王叔和对《伤寒论》的研究也颇有功夫,他从脉、证、方、抬几个方面着手,体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后世形成的《注解伤寒论》中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和书后部分《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8篇,均系王叔和所增。

在此诸篇尤其是后8篇中,王叔和突出研究了张仲景治法,将张仲景所用汗、吐、下、温、刺、灸、水、火诸法加以分类比较,进行分析,很切合临证运用。

王叔和在整理、研究《伤寒杂病论》中所作出的贡献,曾经颇得后世一些医家颂扬。宋代林亿等在《校正伤寒论·序》中甚至说:“自仲景于今800余年,唯叔和能学之。”可谓推崇备至。金代成无己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元末明初医家王安道也说:“叔和搜采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另一贡献,是编著了一部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诊在中医诊断方法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医学中的脉诊起源很早,如早在《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载有诊病时要“参之以九藏之动”,这是讲要结合触知九藏之脉的动态来诊断病情,体现出当时脉诊在诊断中的运用。

至《内经》、《难经》中均有关于脉诊的丰富内容,扁鹊、淳于意、涪翁、华佗、张仲景等对脉学也都有深刻研究,但尚缺乏专门、系统的整理。

王叔和在临证实践中体会到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正如他在《脉经》序中开篇即指出的那样:“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所以他选取《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的有关著述,编著成《脉经》一书。

《脉经》全书共10卷。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后世亡佚。本书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后世有多种刊本印行。

《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

同时《脉经》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

另外,《脉经》进一步确立了《难经》提出的寸口脉法,分寸、关、尺三部脉位及脏腑分配原则,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这种脉诊法突破了《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的束缚,是脉诊法的一个简化与改进,而临证效果并无什么差异,故为后世所普遍采纳。

《脉经》还注意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判断预后等统一起来,其所论述的结脉、代脉等后世在临床诊断心脏疾患方面还有实际意义。

《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总结了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并保存了一部分古代诊断学的文献资料。

《脉经》对后世影响较大,如唐代太医署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中就有本书。而本书所论述的脉学理论与方法大部沿用至今。

本书对世界医学也有一定影响,如著名的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其中关于脉学的详细记载,许多脉象的资料即采自《脉经》。

其后波斯学者兼医生拉什德·阿尔丁·阿尔哈姆丹尼主持编纂了一部波斯文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名为《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书中包括有脉学内容,并附有切脉部位图,书中特别提到了王叔和的名字。

我国脉学即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其后并广泛传播世界,对欧洲后世医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王叔和的《脉经》对此有着较大的贡献。

另外,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其中医药方面基本上仿照唐代制,它规定《脉经》是医生必修的教科书之一。其后日本医学家编成的《大同类聚方》100卷等医书,《脉经》也是其参考的蓝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