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饮食营养
早餐不宜只吃鸡蛋
由于早晨时间比较紧迫,有的人不能坐下来好好吃早餐,往往只吃1~2个鸡蛋了事,便匆匆赶着上班。这样做,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这是因为,一方面,2个鸡蛋所提供的热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据专家研究,早餐应提供全天身体所需热量的25%~30%,而2个鸡蛋所提供的热量只占应摄入量的18.4%~22%(如只吃1个鸡蛋提供的热量就更少了);另一方面,早晨起床后,身体迫切需要补充水分,你却不补充水分而只吃鸡蛋,这会使身体更加缺水,随之而来的是使尿液浓度更高,不利于废物及有毒物质及时排出体外,长此下去,无疑对身体是有害的。
午餐不宜吃得过饱
随着健康知识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正确的饮食习惯应该是:“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饭吃少。”注意中午吃饱是对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吃得过饱,如果午饭吃得过饱,对身体和工作都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如果吃得过饱,会使脑部的血液和氧大部分转移到消化道去,给人带来疲劳,使其昏头昏脑、昏昏欲睡。特别是如果吃脂肪过多,脂肪转化为能量所需时间往往较长;而若吃精制糖较多,会使胰岛素忽而激增、血糖含量忽而剧降。这都会使人较长时间头痛、头昏、疲劳欲睡。这不但有损身体健康,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必然会造成不良影响。
忌饭后剔牙
人们习惯于饭后剔牙,这种做法容易剔伤牙床,从而引起牙龈出血、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使牙缝增大,牙龈萎缩、牙根裸露和牙齿过早脱落。因此,忌饭后剔牙。
忌吃苹果后不漱口
要知道苹果中含有10%的发酵糖类,这是一种非常容易使牙齿受严重损害的腐蚀剂,如果经常吃苹果而又不及时漱口,极易导致龋齿的发生。所以,忌吃苹果不漱口。
不宜吃的“异形”食物
食品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异形”食品不宜吃,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
1.无根豆芽:在生产无根豆芽的过程中,多需施用除草剂。而除草剂中含有使人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有害物质,因此,施用除草剂的无根豆芽不能吃。
2.发芽马铃薯:马铃薯的嫩芽和变绿的皮中,龙葵碱含量很高,食用后易发生中毒。中毒症状常见有恶心、呕吐,重者可引起发热、气促、抽搐、昏迷等。因此,发芽和皮发绿的马铃薯不能吃。如要食用,应先用冷水浸泡,并将芽胚和发绿部分彻底削掉,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并充分加热。
3.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霉素,人吃了这种物质,极易引起肝细胞中毒、变性,甚至引起肝功能下降。
4.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有较强的毒性,可引起嗓子发干、胃部灼烧感、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状。若先将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中间需换一次水),即可放心食用。
5.未煮熟的四季豆:生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凝集素,这些物质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凝血作用,如烹调不当,毒素未被破坏时,人吃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冷汗等。因四季豆中所含的皂素和凝集素遇到高温和水时易被破坏,故烹调时应加水焖炒至熟透。
6.烂白菜:白菜腐烂后,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就会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使血液里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缺氧,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心率加快,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7.未腌透的腌菜:白萝、萝卜等腌菜均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腌菜时,如果放盐量不足,或腌制时间短(一般最少需8天左右),还原性细菌大量繁殖,使无毒的硝酸盐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出现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腌菜时要适当多放些盐,而且要腌透了再吃。
8.变质的银耳:银耳保存不当,可发生变质,变质是因黄杆菌污染所致。吃了这种银耳可引起头晕、腹痛和腹泻等,严重时可发生尿血、吐血、抽搐,甚至昏迷。有的商贩为使银耳色泽纯白而卖出好价钱,在塑料大棚内对培育的银耳使用硫磺燃烧来熏蒸,人吃了这种纯白的银耳对健康也是有害的。
9.长斑的红薯:红薯长黑斑是感染黑斑菌所致。这种斑菌可产生毒素,吃后易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重者可出现高烧、抽搐及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10.畸形瓜果:畸形瓜果往往是受有毒物质污染所致,人吃了以后易引起中毒。
11.变质的甘蔗:变质甘蔗呈黑色或棕褐色,吃起来有一股酒精味,这是甘蔗受串珠镰刀菌感染后产生毒素所致。人吃了这种甘蔗,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还会出现四肢活动受限、抽搐、昏迷、流涎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2.发霉的茶叶:保管不善的茶叶被青霉菌、曲霉菌和镰刀霉菌污染后容易发霉,这些霉菌能产生菌青霉酸、环氯酸等霉菌毒素。倘若喝了发霉的茶叶泡的茶,可引起头晕、眼花、腹痛、腹泻等。
13.青番茄: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含有生物素,可被酸水解生成番茄次碱,人吃后口腔会感到苦涩,严重的可导致中毒。
不宜空腹吃的食物
有的食物空腹吃下去,也许会被很快消化吸收掉,但是有些食物空腹吃下去会刺激肠胃引起身体不适。下列食品就不宜空腹吃:
(1)柿子:空腹吃柿子易和胃酸结合凝成难于溶解的硬块,引起心口痛、呕吐、胃扩张、胃溃疡,甚至胃穿孔、胃出血等。
(2)香蕉:香蕉中富含镁,空腹吃香蕉,会使血液中含镁量骤然升高,血液中镁与钙的比例失调,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健康。
(3)番茄:番茄中含有大量的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容易与胃酸产生化学反应,凝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这些硬块,可将胃的幽门堵塞,易造成急性胃扩张而感到胃胀疼痛。
(4)橘子:橘子汁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吃橘子,会刺激胃黏膜,使脾胃满闷、嗝酸。
(5)山楂:山楂味酸,能行气消食,若空腹食用,不仅耗气,而且会增加饥饿感并加重胃痛。
(6)白薯:白薯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造成胃酸过多而烧心。
(7)大蒜:大蒜含有大蒜素,大蒜素的辣味会刺激肠壁,使肠壁血管充血、水肿和组织液分泌过多,引起急性胃炎。
(8)牛奶、豆浆:牛奶和豆浆富含蛋白质,只有在摄入一定量淀粉食品后饮用,才能被吸收起到滋补作用。
(9)糖:空腹吃糖易引起蛋白质聚糖作用,有损于各种蛋白质的吸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影响肾与血液循环的正常机能。再者空腹吃糖可使血液中血糖暂时过高,引起眼病。
(10)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黏膜,久之,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病变。
(11)饮茶: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且容易引起“茶醉”,导致头晕、心慌、四肢无力、心神恍惚等。
不宜同时吃的食物
有些食物同食,或丧失营养,或发生疾病,或引起中毒。下列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红萝卜和白萝卜 二者同煮,红萝卜抗坏血酸酵酶会破坏白萝卜的维生素C。
黄瓜和西红柿 西红柿和黄瓜配在一起很好看,但从营养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因为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瓜却含有一种能分解维生素C的酶,如果将这二种蔬菜放在一起食用,等于什么营养也没有得到。另外,青椒及油菜里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尽量不要把它们与黄瓜凑在一起吃。
鸡和天麻 人们习惯用天麻与鸡同炖服食,以治疗头晕、头痛,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天麻性平,是治疗头晕的常用药,而阴虚火盛者,不宜食用鸡,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本应用天麻配加一些平肝潜阳、清风熄火之类的药物才对,如果用天麻和鸡同食,则会影响天麻本身的功效。
豆浆和鸡蛋 豆浆冲鸡蛋,鸡蛋中黏液性蛋白与豆浆中胰蛋白酶结合,就会失去原来的二种营养。
牛奶和糖 煮牛奶时放糖,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产生有毒果糖基赖氨酸,该物质对人体有害。
牛奶和巧克力 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会导致缺钙,并会腹泻。
猪肝和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烯醇结构物质,易被氧化破坏。如同时进食猪肝,由于二者相互作用,会使前者的作用降低或无效,猪肝的营养也消失,故在使用维生素C治疗时,不要食用猪肝。
菠菜和香蕉 二者均有润肠作用,同时食用可导致腹泻。
甘薯和柿子 二者相聚会形成难溶性的硬块即胃柿石,引起腹胀、腹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菠菜和柿子 柿子里含有“单宁”,妨碍饮食中铁质的吸收,而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在食用菠菜等富含铁质的食物来补血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同时食用柿子。
萝卜与橘子 人们大都知道,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而对萝卜与橘子同时食用,也会诱发甲状腺肿却知之者甚少。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摄食到人体后,可迅速产生一种叫硫氰酸盐的物质,并很快代谢产生另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该物质产生的多少与这类蔬菜的摄入量成正比。此时,如果同时摄入含有大量植物色素的橘子,橘子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转化成羟苯甲酸及阿魏酸。这两种酸可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功能,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因此,在食用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后,不宜马上吃橘子。尤其在甲状腺肿流行的地区,或正在患甲状腺肿的人,更应注意。
有些水果与海鲜不宜同食 人们喜欢吃海鲜,又喜欢吃水果,特别是儿童,更是如此。但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吃海鲜的同时,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现象。因为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产品中的蛋白质,会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
鞣酸还有收敛作用,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凝固物质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进而引起发酵。所以,海鲜不但不宜与上述水果同食,而且吃海鲜后,应间隔4小时以上再吃这类水果,以确保食用安全。
牛奶、酸奶、乳酪不宜与花椰菜、黄豆、菠菜、苋菜、蕹菜等因为前者含有丰富的钙质,后者所含的化学成分却影响钙的消化吸收。
值得提醒的是,以下的食物也不宜合并食用,否则会引起中毒:螃蟹与柿子、苋菜与甲鱼、兔肉与芹菜、狗肉与绿豆、羊肉与西瓜、鲤鱼与甘草、花生与黄瓜、豆腐与蜜糖、香蕉与芋头、鸡蛋与消炎片、皮蛋与红糖、山芋与柿子、糖精与鸡蛋。
饭前睡前不宜吃糖
有的人认为,饭前吃糖,甜甜的滋味能增长食欲;睡前吃糖,甜甜的滋味能带入梦乡。其实,饭前睡前吃糖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饭前吃糖,会降低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饭前吃糖过多,血糖必然升高,就会没有饥饿感,不想吃饭。胃内常有糖存在,还可使胃酸过多,造成胃部不适。
睡前吃糖,会使口腔内的酸度增高。酸能使牙齿的油质脱钙,乳酸杆菌最喜欢在脱钙的牙窝和牙缝的酸性环境里繁殖,进行腐蚀,进而使牙齿产生龋洞。因此,饭前、睡前不宜吃糖。
忌避微量元素
要经常吃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红糖、海带、紫菜、瓜子和花生等。
忌吃剩米饭
要知道蜡样芽孢杆菌中有的菌株能产生一种肠毒素,肠毒素可分为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耐热肠毒素常在米饭类食品中形成,能引起呕吐型胃肠炎。不耐热肠毒素在各种食品中都可产生,可引起腹泻型肠炎。
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蔬菜、瓜果、土壤、奶类中。如果家庭卫生条件比较差,无防尘、防蝇、防鼠和低温保藏设备,容器用器不洁,生熟食品不分,则食品尤其是米饭极易被蜡样芽孢杆菌所污染,食前如果未烧透,可造成中毒。
不宜“饭后松裤带”
有句谚语说:“饭后松裤带,别提多畅快。”是说吃饱饭后,裤带有些紧了,把裤带放松一下,顿觉肚皮有些“解放了”的快感。但是这样做,是不利于健康的。
饭后松解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减弱。这就会导致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增加,而促使肠蠕动加剧,易引起肠扭转,发生腹胀、腹痛、呕吐,还容易罹患胃下垂等疾病。
饭后不宜立即吃水果
人们一直以为饭后吃水果可以帮助消化。然而,近年来有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饭后立即吃水果,日久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食物进入胃内,需经过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排出。饭后马上吃水果,会被食物阻在胃内。若水果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就会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水果宜安排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吃最好。
饭后不宜立即唱卡拉OK
如今,带卡拉OK的组合音响逐步普及到普遍百姓家,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许多酒楼餐厅为了招待顾客,也纷纷添置卡拉OK设备,供食客餐后欢娱一番。
但是,餐后唱卡拉OK对身体是有不良影响的,长期下去,甚至会引起疾病。
这是因为:首先,人们上酒楼一聚,免不了杯盏相碰,随着酒精的刺激,人的喉头、声带自然充血,此时若操起麦克风唱上几支歌,势必加重喉头、声带的充血、水肿,容易引起急性咽喉炎。其次,人们在饱餐后唱歌,将有损健康。因为饱餐使人胃容量增大,胃壁变薄,血流量增加,此时唱歌,会使膈肌下移,腹腔压力增大,引起消化不良。
不宜以吃水果代替吃蔬菜
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因此,有的人以为多吃些水果就可以代替吃蔬菜了,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对的。
蔬菜中的营养素对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维护身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鲜蔬菜中含有水分、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是食品中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B₂、维生素C及钙、磷、铁、镁等的主要来源。蔬菜不仅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能够帮助机体吸收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将蛋白质和蔬菜一起吃下时,胃里产生的消化液要比单吃一种食物多得多。实验表明,仅吃肉类,蛋白质在肠内的吸收率为70%,若加吃蔬菜,则可使吸收率提高到90%左右。蔬菜的这种作用,是吃水果所不能代替的。
有些家长只注意让孩子吃价钱昂贵的水果,对廉价的蔬菜却看不上眼,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必须明确,蔬菜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也是中老年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因为中老年人热能消耗降低了,食物中所含的热能也应随之降低,而蔬菜恰好是含热能较少,含维生素和无机盐较多的食品。
由于不同的蔬菜中所含的成分也不相同,只吃一种或几种蔬菜还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条件和可能,经常变换蔬菜的品种,尽量做到吃菜多样化。只有如此,才能使人体获得多种营养素,保持身体健康。
吃火锅7不宜
(1)不宜夹生吃:火锅中的菜肴只有经过煮熟后,才能有效地杀死其表面所携带的致病菌或虫卵,从而避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及肠道寄生虫等疾病。
(2)不宜过度煮:过分煮沸,会使火锅配料中的维生素及氨基酸等遭到破坏,同时,还会使菜肴等失去其应有的鲜味。
(3)不宜过烫吃:火锅食物温度较高,会将口腔和食管的黏膜烫伤,味觉细胞遭到破坏,甚至会诱发过敏性牙痛和咽喉痛、食管癌等疾病。所以,吃火锅时,一定要等汤菜稍凉后再吃。
(4)不宜放辣椒太多:过多的辣椒会刺激胃黏膜,诱发胃癌及不明原因的皮肤病。所以吃火锅时,辣椒调料宜少放,特别对那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痔疮患者及对辣椒过敏者来说,吃火锅时一定要少放或不放辣椒。
(5)不宜同时喝啤酒:火锅汤中的卟啉类物质在体内转化为尿酸,而啤酒则会促进尿酸分布在人体的关节或软组织中,导致痛风症,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肾结石和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吃火锅时,不要同时喝啤酒,以免影响健康。最好用冰冻牛奶来代替啤酒、汽水等酸性饮料。这是因为:①冰冻牛奶可以降低火锅食物的温度,防止食管被烫伤;②牛奶属碱性食物,可以减少食物对口腔和食管黏膜的刺激;③牛奶中的磷脂类物质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用以抵抗火锅中的一些不利因子对胃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
(6)汤汁不宜在火锅中过夜:金属制的火锅及其表面镀层,都会与火锅内的汤汁发生反应,从而促使金属离子溶解在汤汁中,两者接触的时间越长,溶解的金属离子越多。一些金属离子还会促使食物腐败,产生硫醇等化合物并溶解在汤中,人若食用了这种汤汁,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急性中毒。所以,汤汁最好不要在火锅中过夜或长时间存放。
(7)痛风及结石症患者不宜喝火锅汤:火锅汤中的高浓度卟啉类物质在人体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分解后变成尿酸,会促使痛风症、结石症复发或使病情加重,不利于治疗。所以,痛风及结石症患者在吃火锅时,一定要注意只吃菜、肉,而不喝其汤汁,同时,最好多喝些开水,以利尿酸的排泄。
不宜边走路边吃东西
有的人为了“争取时间”,特别是早晨,常常边走路边吃东西,以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不耽误上班,又吃了早餐,是一举两得的事儿,殊不知这是一种不讲卫生、有害健康的坏习惯。这是因为:①路上人来车往,尘土飞扬,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质很多,都在低层空气中飘荡,沿着路边走边吃东西,必然会随着食物食入不少有害物质;②食物的消化、吸收要在大脑统一指挥下来完成,而边走路边吃东西,大脑既要指挥运动系统,又要指挥消化系统,不但难以使吃下的食物很好消化,而且很容易发生呛食、咬舌、引起气管异物等。因此,是不宜边走路边吃东西的。
不宜边吃饭边看书
有些人习惯于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这是一种不良习惯。
首先,人在吃饭时,胃肠道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加。为了保证增加工作量的完成,胃肠道血管扩张,循环血量比平时增加数倍。这时候如果再看书,必然使大脑工作量增大,因而需要增加血液供应量,这就势必造成脑和胃“争血”的局面。其结果,胃肠供血得不到充分保证,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运动减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同时,大脑的供血不够充分,看书效率不高,容易造成脑疲劳,影响学习效率。
其次,边吃饭边看书,会使看书在大脑中产生的兴奋灶抑制食欲兴奋灶,使人食欲减退并常会使人忘记咀嚼,大大延长进食时间。
吃火锅时间不宜过长
吃火锅时,往往是人多房间小,室内温度高,空气不流通,室内缺氧,木炭燃烧不透,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往往不易被察觉。因为,人们在吃火锅时,往往喝了酒,容易把中毒的中期症状,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误认为是饮酒的关系,而不易及时发现。中毒重者,口唇呈樱桃红色,昏迷、惊厥、血压下降,甚至死亡。因此,亲朋好友在举杯饮酒,品尝火锅时,千万莫忘记将木炭燃烧完全,就餐的时间不要过长。
不能吃月豪败的食物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只衰老的麻雀和一只小麻雀的腹腔缝合在一起,让两者的体液进行交流,不久小麻雀也衰老了。可见老麻雀体内有一种神秘的衰老物质在促使小麻雀早衰。这究竟是什么物质?美国拉什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种物质叫“过氧脂质”,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产物,它沉淀到神经和骨骼肌细胞里,会影响细胞分裂,从而使细胞衰老。
过氧脂质大量存在于人们的食品中。比如:炸过鱼虾的油,不久油脂就会氧化月豪败,产生过氧脂质;长期晒在日光下的食物,里面的脂肪酸也会月豪败,产生过氧脂质。所以,这样的油和食物还是不食为宜。
不能过量食用糖精
糖精是一种人造甜味剂,这种人造甜味剂会引起种种疾病,尤其是精神性障碍。有人推断,美国有1亿多人在食用这类含有甜味剂的食品。糖精的甜味大约是砂糖的200倍,分解后其成分为:苯丙氨酸约占50%、天门冬氨酸约占40%、甲醇约占10%。甲醇是伤害视网膜的物质;苯丙氨酸过量了,就会作用于脑和神经系统,影响记忆。因此,糖精少吃为宜。
青少年不宜只吃素食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长”字。青春期来临,青少年身体长高每年少则6~8厘米,多则高达10~13厘米;体重增加每年少则5~6千克,多则8~10千克。长身体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又大量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因此,青少年吃荤有利于生长发育。
动物性食物含有大量的人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就蛋白质而言,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的很接近,可称为优质蛋白质,它不仅含量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利用,这是任何植物性食物所不能比拟的。虽然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可以在体内互相转换,但程度上却有很大不同,蛋白质能在很大限度上转变成糖和脂肪,而糖和脂肪转变成蛋白质的限度就很低,尤其是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在体内是无法转变的,必需由食物提供。
细胞的增殖全靠蛋白质当原料,青春期体内的某些特殊物质急剧增多,如促进生长代谢的激素、增强抵抗力的抗体、促进体内化学变化的酶等的合成,无不依赖于蛋白质的参与,就连脑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加强也少不了它。科学家已发现,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它的摄入多少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而这些蛋白质、赖氨酸、脂肪、脂溶性维生素、钙、磷、铁以及微量元素,大多存在于鸡鸭肉、猪肉(瘦)、猪内脏、蛋、鱼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中。
总之,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要靠膳食来提供。处在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不宜素食,须荤素搭配合理,营养成分齐全,才能保障和促进健康成长。
不宜生吃白糖
许多家庭有生吃白糖的习惯,特别是夏季,动不动就来一盘“西红柿拌白糖”,既省时又省事,吃起来也很甜美。然而,这种生吃白糖的做法是不当的。
这是因为,市售的白糖生产出来之后,从包装、库存、运输到开包、售出,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和较多的周转手续,这一方面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污染,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使螨虫寄生。螨虫是一种全身长满毛刺的节肢动物,在白糖中,它繁殖很快,放置较长时间的1000克白糖中往往可检出数万只螨虫。但是由于螨虫很微小,用肉眼是难以看到的。把生有螨虫的白糖不经加热处理就食用,难免会引起螨虫病。螨虫进入胃肠道后,会引起腹痛、腹泻,形成溃疡。螨虫还可能进入肺内,引起咯血、哮喘。螨虫也可进入尿道,引起尿路炎症。螨虫还是美容的大敌,往往会使人面部变得粗糙难看。
由此可见,白糖是不宜生吃的。食用白糖一定要经加热处理。
不宜生吃酱油
有的人有生吃酱油的习惯,他们以为酱油既然是经过加热煮熟制成的,生吃就没有什么关系,因而他们常常生吃酱油。其实,这种习惯不是一种好习惯,是应该纠正的。
这是因为:酱油虽然经过了加热煮熟,但是,由于在生产、销售、贮存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当消费者买回家里,并长时间放置以后,酱油里很有可能已有不少细菌,尤其是在卫生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生产的酱油,更不可生吃。据检查测定,在卫生条件不合格下即使刚生产的酱油,也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沙门菌等,再经多次转运、销售、长时间贮存,这种酱油会含有更多的细菌。可见,酱油是不宜生吃的。特别是质量不高的酱油、经过长时间保存的酱油,更不宜生吃。
对酱油可通过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很方便地将各种病菌消灭。据试验,在85~90℃温度下,瞬间即可将细菌杀死。所以,炒菜时只要在菜出锅前将酱油放入菜锅内,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制作凉拌菜需用酱油调味,则需将酱油加热晾凉后再去拌凉菜。
不宜生吃黄酱
我国北方人大都喜欢生吃黄酱,例如,大葱(小葱)蘸酱、莴笋叶蘸酱等等,这种吃法既方便又别有风味。但是,从讲究饮食卫生的角度看,这样吃法是不科学、不卫生的。
这是因为:各种黄酱在晒制发酵过程中,常常会落入一些脏物,也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一些微生物;黄酱做好后,在运输、保管、销售等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加上黄酱又往往要保存较长时间待用,也很可能会使细菌繁殖。由此可见,生吃黄酱是不卫生的,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爱吃黄酱者还是把黄酱炸熟再用来蘸着洗净的大葱小葱或各种菜叶食用为佳。
不宜过量吃盐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心脏缺少了它,会影响正常的收缩功能;肌肉缺少了它,容易发生抽筋;胃里缺少了它,易导致消化不良,食欲缺乏。食盐太少,会感到全身无力;长期吃不到盐,会引起头发变白。因此,不论男女老少,不分春夏秋冬,都需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盐,尤其是在夏天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人,出汗较多,排出盐分较多,更应注意摄取盐分。
盐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但并不是食用越多越好。有的人把盐当做强身壮体、增强体力的“法宝”,但长期过量吃盐,是不适宜的。因为食盐过多,必然会产生渴感,因而导致多喝水,而大量饮水会大大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长此下去,就会造成心、肾疾患。据国内外一些调查资料记载,摄入食盐的多少与血压高低有密切关系。爱斯基摩人每天仅吃4克左右的盐,他们之中没有患高血压病的;而日本北部居民每天吃盐高达26克,高血压病发病率就很高。另据实验,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食盐量后,血压会有明显降低。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盐7~10克,就可满足身体需要,我们应掌握这个适当的食盐量,不宜过量,更不可长期过量。
不宜过量食用调味品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一饱口福成为不少人的经常享受。但是,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享用各种美餐佳肴的时候,也常常过量食用胡椒粉、五香面等调味品,以为多食这些调味品可以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这就有些不当了。
据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生姜等调味品,可以改变人体组织细胞的遗传密码,有使遗传功能发生突变而诱发畸形、形成肿瘤的可能。另外,食用调味品过量,可引起口干、咽喉灼痛,甚至会诱发痔疮、高血压、胃肠道疾病等。因而,食用调味品应适可而止,切记不可过量。
不宜过量食用大蒜
大蒜是一种常用调料,生食时,香辣可口,开胃提神;加在肉食中,可以去腥除膻,添香增味。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挥发油等多种营养素,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大蒜所含的大蒜素,有杀菌作用,味道辛辣,其性温和,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研究表明,大蒜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和其他致病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被称为“天然的广谱抗生素”。近些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蒜还有良好的防癌作用。因此,经常吃些大蒜,对于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食用大蒜也应适量。如果以为它是保健食品就不加节制过量食用,也是不适宜的。实践证明,过量食用大蒜,会使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加剧;长期大量吃大蒜,会使轻度胃炎或胃溃疡患者发生腹痛,还有损于人的肝脏和眼睛。
过量食用大蒜,会杀死寄生于肠内的有益细菌,破坏体内制造维生素B₂和B₆的“原料”,妨碍人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因为大蒜含有阿利斯物质,能损伤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长期过量食用大蒜会导致贫血。
还应注意的是腹泻时不宜多食大蒜。否则,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腹泻,大多是因为患者受凉或吃了带有致病菌的食品后,引起肠内局部黏膜组织炎症,肠壁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以致酿成蛋白质、水、盐代谢紊乱,使大量体液渗入肠腔而发生腹泻。患病期间,整个肠腔均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之中,如果再大量进食大蒜,当其在产生抗菌消炎作用的同时,大蒜辣素亦会加重对肠壁的刺激,会使血管充血、水肿加重,导致更多的组织液流入肠内,从而使患者的腹泻症状加剧。
不宜过多吃醋
醋是提味灭菌的最佳调料,它有很多优点和用途。醋具有浓醇香美的酸味、香味、鲜味,因此烹调食物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用醋调制凉拌菜,除可增鲜添味外,还可起到杀灭病原菌、预防肠道疾病的作用。醋还有较多的防病治病的医疗作用,如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治疗胆道蛔虫症等;醋还有去腥、除秽、美容等功效。因此,经常吃醋是大有益处的。
但是,吃醋却不可过多,过多吃醋有害于人体健康。由于醋中含有较多具有腐蚀作用的醋酸,过多吃进醋酸,一方面会伤及脾胃,另一方面会损害牙齿和骨骼。因此,醋可常吃,但不宜多吃。
不宜过多吃酱油
酱油是富有营养的大众调料,优质酱油不但咸、甜、香、鲜,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但是,食用酱油却不宜过多。这是因为:酱油与人的唾液里所含的亚硝酸混合,会产生致癌物质。用细菌做的实验显示,酱油中含有的干酪素等物质接触到亚硝酸后,会起反应,从而生成致癌物。干酪素是酱油原料中的氨基酸发酵而产生的物质,每毫升酱油中含有1~2毫克的干酪素,因此,吃酱油过多,产生的致癌物质也会多,无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大。
不宜过多吃植物蛋白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人们在食取动物蛋白时,总担心随之而来的动物脂肪的威胁。因此,便转而偏爱起植物蛋白来,由于植物蛋白是黄豆制品,既营养丰富、味美价廉,又无随之多食入脂肪之忧,有的人便“无忧无虑”地大吃起来。殊不知,此举也是不当的。一次若食入植物蛋白过多,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植物蛋白也是不宜多吃的。
不宜多吃含果糖的食品
在目前的世界食品行业中,从软性饮料到乳酸精等食品,都广泛采用蜜糖和水果等天然含有的果糖。虽然这种果糖的甜味很对人们的胃口,但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以色列特尼安理工学院的沃曼博士和利维博士给实验室的老鼠喂食了大量的果糖,接着在以色列的《营养学报》上发表了实验的结果:摄取大量果糖的老鼠的皮肤和骨骼里的骨胶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骨胶原是一种存在于结缔组织、骨骼和软骨里的纤维蛋白质,动物的身体基本上就靠它结合在一起。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因为丧失骨胶原以致衰弱和出现深深的皱纹,这种进程就叫“交联”。
沃曼在声明中说:“太多交联会降低骨骼的弹性,使皮肤僵硬、变皱。”其他的研究也显示,摄取大量果糖会影响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和增加对胰岛素的抗拒——这都是倾向糖尿病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说,果糖食品实不宜多吃。
不宜长期饱食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要靠饮食来获取。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必要的。但是,长期饱食并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长期饱食对人体健康无益。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饱食,会使胃肠的负担加重,使消化液供应不足,甚至会引起消化不良。
每餐饮食过饱,血液过多地集中在胃肠,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相应供血不足,以致使人感到困乏,工作效率下降,冠心病患者还容易引起心绞痛发作。
长期饱食,摄入的营养量超过身体的需要量,不但会有过多的脂肪贮存在体内,而且糖和蛋白质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贮存的这些脂肪大多分布在皮下、肝脏、腹壁以及腹腔内的大网膜和肠系膜上,会造成腹压增高、腹壁肌肉松弛、腹部向外突出。这样不仅走路困难,而且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
医学研究认为,长期连续饱食会使人未老先衰,缩短寿命,并会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的不利影响更大。
因此,饮食要讲科学,不宜长期吃得过饱。
不宜常吃沙锅菜
沙锅豆腐、沙锅排骨等,由于其炖制时间较长,肉菜烂熟软糯,味道醇厚,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菜肴。尤其是冬天,吃沙锅菜更为人们所衷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沙锅菜不宜常吃。这是因为:
(1)沙锅菜由于加热时间过长,动物性原料蛋白质降解,水的化解能力减弱,凝胶液体大量析出,不但食用时口感较差,而且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使用沙锅炖制菜肴,由于密封较严,原料中异味物质很难逃逸,部分有害物质仍留存在原料或汤汁中,经反复加热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用沙锅炖制菜肴,原料中的营养素损失率较高,据专家测定,沙锅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率达100%,维生素B₁、B₂平均损失率高达89%左右,动、植物原料中的钙、磷、铁、碘等矿物质,损失率也较高。
(4)使用沙锅炖菜,由于其系陶制品,大都经过涂釉料烧制,其中铅、砷等有害物质会因反复加热而解析,经常吃沙锅菜,易引起慢性中毒。所以,沙锅菜是不宜常吃的。
不宜偏食五味
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嗜好有别,苦、辣、酸、甜、咸五味,人们各有所好。一般来说,人们有点嗜好,喜欢五味中的任何一味,可以调剂胃口、增加食欲,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若偏食五味,过量食用某一味,那就有些不当了,就很可能因此而导致疾病。我国最古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过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气淫溢而大盛,脾气就要衰竭;过多食用“甘”(即甜)味,会使心气烦闷、喘息、颜面色黑、肾气不能平匀;过多食“苦”味,会使脾气不濡润,胃气壅滞厚重;过多食“辛”昧,会使筋脉破坏弛纵,精神受到影响。因此,五味不宜偏食。
不宜多吃辣椒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有嗜食辣椒的习惯,在那里流传着“辣椒好,一餐无它吃不饱”的谚语。辣椒虽然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可以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B₁、B₂及胡萝卜素、多种矿物质,常吃些辣椒具有开胃抗寒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多吃辣椒对人体是不利的。
据美国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医疗中心肿瘤研究所的专家报告,辣椒内含有致癌的化学物,但它又有防癌的作用,关键在于摄入量的多少。经常少吃点辣椒,可以防癌、抗癌,过多食用则可能会使人致癌。有关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证明,辣椒素可能是引起结肠癌的原因之一。辣椒一旦从肠道吸收到血液中,即可运输到肝脏贮存,成为有益的抗癌物质,但构成辣味的辣椒素在肝脏亦可破坏正常细胞,打乱细胞内的生化过程,变为吸收游离基的成分,从而有些研究人员认为,部分游离基是致癌因子。另外,多吃辣椒,可刺激口腔内辛味的感受器,引起血压的变化和出汗;大量进食辣椒还可造成神经损伤和胃溃疡。
由此可见,吃辣椒应该适量,不可过量,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不宜直接食用花粉
近年来,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完全营养食品”,名列营养保健品之冠,深受人们的欢迎。花粉所以享有如此盛誉,倍受人们青睐,不是偶然的。现代科学分析证明,花粉不仅是植物的源泉,而且它的确是“微型营养宝库”。据分析,花粉里蛋白质含量高达25%~35%,其中氨基酸多达十几种,花粉还含有40%的糖和大量的脂肪,含有齐全而丰富的维生素及铁、锌、钙、镁、钾等10多种矿物质和30多种微量元素、18种酶类。花粉食品已被证实,是一种功效卓著的体力和耐力的增强剂。因此,目前国际上掀起一股“花粉热”。
鉴于花粉食品的走俏和热销,有些人为了充分享受花粉健身强体的功效,便采取了直接食用花粉的做法。殊不知,这是极为不当的。
花粉不能直接食用,一方面是因为有的花粉是有毒的,有的虽无毒,但是在花粉上常会附有各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食用花粉,难免会发生中毒或使人感染疾病;另一方面是因为花粉细胞壁比较坚韧,如果不打碎它,人吃了也不能把它消化掉,花粉的营养便不能被吸收。因此,只有经过专门的加工处理,把花粉细胞壁打破后再吃下去,才能使其营养价值被人所利用。
不宜随便食用“药粥”
食用药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药粥系用药物和米、面同煮而成的,它不但能给人增加营养,而且根据加入药物的不同,还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因此,食用药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药粥不可盲目而行。因为药物的功能是大为不同的,所以食用药粥必须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对症而食”,否则,不但起不到食疗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给身体添病。大体说来,脾胃虚寒的人,宜食用清补的粥,如红枣粥、首乌粥、胡桃肉粥等;阴虚内热的人,宜多食清补的粥,如绿豆粥、百合粥等。以四季分,春宜吃菜粥,夏宜喝绿豆粥,秋宜用藕粥,冬宜食腊八粥。
不宜直接吃从冰箱内拿出的饭菜
不少家庭有这样的习惯:吃剩的饭菜就放进冰箱里,等下顿饭时从冰箱内取出来又直接食用,特别在夏季,这种做法更较为普遍。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当的。
这是因为:吃剩的饭菜或暴露在空气中的饭菜,往往会受到细菌的污染,因此当把它放进冰箱内时,它是带菌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虽然比较低,但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并不能杀灭细菌。放入冰箱内的饭菜取出后不经加热灭菌就吃,很容易使人感染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从冰箱中取出的食品一定要经加热消毒后再食用。
不宜一概排斥胆固醇
提起胆固醇,人们总认为它是引起动脉硬化、造成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含胆固醇稍多的食品便不敢食用。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是有些偏颇的,对胆固醇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
生化学家认为,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脂”之一。构成人体生命大厦的细胞,就离不开胆固醇,尤其是脑、肝、肾中含胆固醇更多。人类要传宗接代,离开胆固醇也无法进行,因为性激素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对生命十分重要的细胞膜,也是以胆固醇等为原料组成的。由于胆固醇的存在,细胞膜才得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药物效果的产生,信息的传递及免疫反应的形成等都离不开胆固醇。胆汁中的胆汁酸,能够参与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其主要成分也是胆固醇。胆固醇还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₃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
但是,人们对胆固醇存在忧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弄清了胆固醇有两种。其中α胆固醇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对人有益无害;β胆固醇则是个“害人虫”,它同蛋白质结合,沉积在血管壁上,会造成血管粥样硬化,危害人体健康,对人毫无益处。
在正常人的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为2.9~60毫摩尔/升。有人以为,只要胆固醇含量超过这个值,便是心血管出了毛病。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只有测量出α胆固醇与β胆固醇的比值,才能真正得出是否为动脉血管硬化的结论。而这个比例值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大而逐步提高的。
还应该看到,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从食物中摄取;二是人的肝脏自制。只要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正常,肝脏就能正常调节体内胆固醇的代谢。若一时摄入动物脂肪或内脏食品多些,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量就会减少,使体内胆固醇的量保持平衡。如果担心胆固醇高,就连肉类、蛋类也不敢吃,是不必要的。当然,对于高血压病和肥胖症患者来说,应防止经常食用高胆固醇的食品。
不宜食用乱加色素的食品
在食品中添加色素,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增加人们的食欲。常用的食品色素有两种:一种是天然色素,一般对人体无害;另一种是人工合成色素,有的对人体有害。因此,了解色素知识,趋利避害是必要的。
天然色素是直接来自动植物组织的色素,例如,红曲(又叫红曲米)是将一种无害真菌接种在稻米上培养而成的,常用于豆腐乳、卤鸡等食品;叶绿素是从菠菜或其他青菜提炼出来的,常用于翡翠色菜肴;糖色是将白糖炒成酱色而用于红烧菜的;姜黄素是用姜黄的地下茎加工而成,常用于制酒和桂圆等着色;胡萝卜色素是从胡萝卜和其他植物叶中提炼出来的,常用于人造奶油或奶油着色。这类色素一般无害,有的还有一定营养价值,可以放心食用。
人工合成色素,是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故又称为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这类色素多数有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对人体有害,所以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国家已有规定,凡是肉类及其加工品(包括内脏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调味品(包括醋、咖喱粉、酱油、腐乳)、水果及其制品、乳类及乳制品、婴儿食品、饼干、糕点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只有汽水、冷饮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超过1/10000。但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一些食品和饮料中,仍有使用禁用色素或超量使用合成色素的,特别是自由市场及沿街地摊上出售的一些食品和饮料,大都未经国家专业部门检查和核准,使用禁用色素或超量使用有毒色素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对这类食品应慎重购买和食用。
不宜过多食用纤维物质
适当食用一些纤维,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防止便秘和直肠癌发生、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过多食用纤维也是不宜的。
许多研究资料都已证明,粮食加工过粗,会影响热能、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率,降低食物营养素利用的程度。膳食纤维的一些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对矿物质具有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它们的摄入量与锌、铁等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利用有密切关系。某些研究报告曾指出,人体缺锌现象是由于粗粉面食影响了锌的吸收。
人体实验结果还表明,膳食中添加过量的纤维物质,粪便中钙和锌的排泄量就会增多,血液中铁的水平也有降低的倾向。此外,食入过量膳食纤维还会引起胀气和粪便量增加等腹部不适现象。
因此,人们的膳食是不宜太粗的,以避免过量食入纤维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
不宜吃烫食
有人吃饭时喜欢喝很热的汤、吃很烫的饭,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吃出饭的“香味”。这是一种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对口腔、食管和胃都有害无益。
太烫的汤饭除了容易将口腔和舌黏膜烫伤外,有时还会将食管黏膜烫伤。损伤的食管黏膜坏死,形成假膜,脱落后就成为溃疡。这种溃疡愈合后,能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狭窄,影响正常的进食,这是食管炎的一种。得这种病的人,常觉胸骨后面疼痛和有灼热感,有时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还可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
经常吃热烫的汤饭与食管癌的发生亦有关系。研究表明,在食管癌高发区,多数患者有爱吃烫食的习惯。
人的口腔、食管和胃黏膜的耐受温度为50℃~60℃。为了避免对口腔、食管黏膜的烫伤,减少食管炎、急性胃炎、食管癌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热烫的汤饭。
不宜吃汤泡饭
有些人(特别是牙齿不好者)喜欢把馒头、烧饼等食物放在汤里泡软后再吃,认为这样好嚼、好消化。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吃法。长此下去,会使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引起胃病。
因为吃进的食物首先要在口腔中进行咀嚼和初步消化,坚硬的牙齿将大块食物切、磨成细小的颗粒,同时涎腺不断地分泌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麦芽糖,使胃肠便于进一步消化吸收。人体在消化固体状食物时,咀嚼的时间越长,唾液分泌量就越多,越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也越有利于减轻胃肠的负担。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里稍加咀嚼就咽进胃里去了。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充分刺激,唾液分泌得很少,使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也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了,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不能充分地得到消化和吸收。日子长了,就会引起胃病。因此,不宜吃“汤泡饭”。
忌过多食用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食用过多会影响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给人带来疾病和影响神经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力下降和神经衰弱。
这是因为,人体在正常状态下,血液为弱碱性。血液中不论酸性过多还是碱性过多,都会引起身体不适。人每天都在大量食酸性食物,会导致血液酸性化,就称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的人常有一种疲倦感,开始时有慢性症状,如手脚发凉、容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等。酸性体质呈严重状态时,就会直接影响脑和神经的功能,从而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力下降和神经衰弱。
日常饮食中酸性食物有肉类、鱼类、贝类、虾类、蛋类、花生、紫菜,还有啤酒、白糖,主食中的米面也属于酸性食物。
人在每天吃入大量酸性食物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吃一定量的碱性食物,从而达到人体内酸碱的中和。碱性食物在日常饮食中也很多,如蔬菜、水果、豆类、海藻类、茶、咖啡、牛奶都属于碱性食物。
忌多吃精制糖
精制糖是将粗糖溶于水中,再用骨炭或活性炭脱色后,真空浓缩、结晶而成的糖。精制糖含蔗糖99.7%以上,是高级白糖。这类糖能刺激味蕾,使人有甜的感觉。如白糖、红糖、砂糖以及由它们制成的甜点心、甜饮料、糖果等。平时人们要注意少吃这类糖,原因如下:
(1)会使人体发胖。精制糖属于“空热能”,这些食物除含碳水化合物外,不含或只含少量的其他营养素,它只能产生热量,尤其在膳食以外吃糖容易使热量过剩,过剩的热量会使人体发胖。肥胖对于儿童或成年人是一种病态,至少对身体是一种负担。
(2)精制糖是一种“高密度热能”食物,它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小,但产热量高,体积增加不了,但热量增加很多,再加之进食量不减少,其中的热量与糖热量相加,更会使人发胖。肥胖会使人体的胰岛素产生对抗,间接使其效力降低,不能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引至血糖升高,就会导致糖尿病。
(3)精制糖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容易转为甘油三脂,也会使人患甘油三脂血症。
(4)易使人患龋齿。常吃甜食的人,会给口腔的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细菌能促进口内所余精制糖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及其他酸性物质,会使牙齿脱釉,细菌滋生,减少骨骼和牙齿的含钙量,从而发生龋齿病。
忌过量食用含脂肪多的食物
人体不宜过量摄入脂肪,否则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
(1)脂肪痢:人体摄入过多脂肪,因为脂肪不易消化,就会造成脂类消化障碍,引发脂肪痢。
(2)脂肪肝:肝脏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场所,当代谢过程受到障碍时,脂肪摄入多在肝脏中过量存积,形成脂肪肝,从而直接损伤肝功能。
(3)肥胖症:人体肥胖即为体内脂肪过多。多余脂肪贮存于皮下组织及腹部大网膜中,就会增加体重。一般认为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时,即为肥胖症。
(4)高血脂及动脉硬化:尤其是动物脂肪,是形成高脂血症、导致心肌梗塞和动脉硬化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5)心脏病:调查表明,凡是患心脏病的人,血胆固醇水平都比一般人高。脂肪多可引发高血脂和动脉硬化。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沉淀物的主要成分。还发现,饱和脂肪获得能量比例高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要比吃饱和脂肪少或吃不饱和脂肪多的人高得多。
膳食脂肪包括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前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后者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有升高血脂、增加血液黏度的作用,易导致高血压、脑卒中。而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降血压、防止脑卒中的作用。因此,限制脂肪的摄入量,不是全忌脂肪,而应选择脂肪合适的量和质,即在控制脂肪摄入过量的同时,还要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少食动物油和肥肉,多用植物油。
忌不渴不喝水
有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观点:不渴不喝水。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有相当多的人是不渴不喝水,一直到很渴时才大量喝水。这样做不对,等渴了再喝水已经晚了,影响人体体内水的供应,不利健康。
据分析,在一个健康的成人体液内,水所占的比例是60%~70%。在人体的消化及新陈代谢过程中,水是不可缺少的。饮水不足将对生理的诸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体内水分不足时,有害健康的种种排泄物便有可能滞留在肾内形成结石,甚至引起慢性中毒;饮水不足会引起身体自发的积贮水分以作补偿,这便使体重增加,引起体内脂肪积蓄,使肌肉萎缩;饮水不足还可能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紊乱,从而使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
为呵护肾脏要多喝水。人发生肾结石、膀胱结石或肾脏癌症等,都和尿液中的化学物质毒性有密切关系。因为饮水少,排尿就少,尿液中的杂质、毒性物质浓度就会增高,这样就有形成结石和发生癌症的可能。
老年人为防止发生白内障要多喝水。如果老年人发生脱水或严重腹泻,就有可能引起白内障。统计表明,发生过一次脱水的老年人,患白内障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倍,有两次脱水或严重腹泻者,其发生白内障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1倍。如果平时能及时补充水分,即可减少发生白内障的几率。
老年人能坚持适时补充水分,还可使皮肤细胞水分增加,使皮下组织和弹性组织增加,皮脂腺分泌水分增多,有利于防止皮肤干燥和皱纹增多。人体水分充足还可以保持唾液、胆汁、胃液分泌,有利于促进消化和防止便秘。
所以,人应该做到不渴也要喝水。成年人每人每天至少应喝8~10杯水,才能满足身体各方面的需要。
忌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
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脂类是人体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油基本上不含胆固醇,而动物油胆固醇含量则较高,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食用植物油能够阻止体内胆固醇的吸收,并能增加排出的数量。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喜欢植物油而不愿吃动物油的原因。多吃植物油是对的,而完全忌吃动物油则不够妥当。
植物油以含维生素E为主,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K。动物油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₆、维生素B₁₂较多。动物油中还含有“A脂蛋白”有延长人的寿命的功能。因此,不可只吃植物油而不吃动物油。按人体每日摄入动物油和植物油比例,一般以1∶2为好。每人每日有8克植物油即可,动物油可在4克左右。
过量食用动物油或过量食用植物油都会对身体有不利影响。动物油食用过多,会促进动脉硬化;植物油食用过多,也会给人带来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
忌吃霉变的花生、玉米、甘蔗
花生、玉米的油性较大,如果在贮藏中受热或受潮,不但营养受损,还会滋生大量黄曲霉菌,很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所以,如果发现花生、玉米发霉,必须弃掉,千万不可食用。
甘蔗长期运输或贮藏不当,到第二年春季陆续出售,而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出现霉变。吃了霉变的甘蔗就会中毒,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眼黑或复视,重者还会出现抽搐,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四肢关节屈曲或僵直,面部颤动、出汗、流涎、大小便失禁等,抽搐后进入昏迷。所以,吃甘蔗要十分注意,不可吃霉变的甘蔗。
忌多吃腌制食品
腌制食物是我国传统食品,比如腌咸菜、腌酸菜、腌雪里蕻等,已成很多家庭的习惯腌菜。腌菜方便,吃法多种,也易于存放,故受人们喜爱。但是,常吃腌菜对人体健康不利。
首先,蔬菜腌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
其次,腌制食物有的有毒素,会导致疾病。比如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由于酸度高,食后容易被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时,草酸钙结晶极易沉积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结石。腌制食物还有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如果加入食盐量少于15%,腌制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一周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两周后达到高峰,并持续至三周。人若进食了带有亚硝酸盐的食品后,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其中毒症状为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口床和指甲床发青,俗称“乌嘴症”,重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心律加快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而死亡。
还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所以,腌制食品营养受损且有害,不是人们理想的食品,以少吃或不吃为宜。
忌食用哈喇味食油
食油存放时间过长,油质发生酸败,就会出现哈喇味。有哈喇味的食油绝对不能食用,否则,不但营养成分受损,还可使人发生疾病。
油质变质较轻时,营养价值明显下降,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会遭到较严重的破坏。长期食用酸败油脂还会引起体重减轻、肝脏肿大、脂肪肝、发育障碍等。因此,有哈喇味的食油切不可食用。
油质酸败的油脂,有的具有明显的哈喇味,有的不易闻到异味,但加热后烟大、呛人,食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脐周绞痛、头痛、关节痛、高热、脱水等。因此,发现油质异常,应坚决忌食。
油炸食物的油不宜反复使用
人们往往把炸食物的油反复使用,这样做很不好。
因为炸食物的油长时间接触空气和连续高温加热,很容易变质,产生甘油脂二聚物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能使人体肝脏肿大、消化道发炎、腹泻和积累中毒,甚至诱发癌症。因此,油炸食物时切勿放油过多。如果发现存放炸食物的油颜色变深或发出难闻的气味,就不要再吃,以免损害健康。
不要用生豆油拌饺子馅
有些人包饺子,习惯用生豆油拌馅,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有些榨油坊是采用抽清法制取豆油的,豆油中残留少量的苯等有害物质。因此拌饺子馅前一定要把豆油烧开。豆油在温度高达200℃以上时,有害物质就会被挥发掉。
忌用冷水浸泡干腌菜
用冷水长时间浸泡干腌菜,容易使干腌菜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使人发生急性中毒。如用开水浸泡干腌菜,开水可杀死晒制过程中污染的细菌,基本上没有亚硝酸盐的产生。因此,烹调干腌菜前,请不要用冷水浸泡。
忌用普通搪瓷制品煎煮食物
普通搪瓷制品的外面涂有一层珐琅,这种珐琅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珐琅铅和铅化物,还有其他一些有害于人体的重金属离子。如果用搪瓷制品煎煮食物,铅和其他重金属离子就会溶解到食物中,从而引起人体慢性中毒,对人体的骨骼和肾脏造成损害。
忌用铜炊具加工蔬菜水果
铜对维生素C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因而用铜炊具加工蔬菜水果,会破坏维生素C。所以,炒菜不要用铜锅、铜铲,煮炖青菜、水果也要避免使用铜锅。
忌直接使用生锈的铜火锅
铜火锅在停用一段时间后,火锅表面的铜与水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层绿色的铜锈,即是醋酸铜或硫酸铜,这两种化学物质均有毒性。因此,在使用铜火锅时,一定要用食醋和盐把锈擦干净后再使用。
忌在炉火上直接烘烤食物
有些人往往喜欢在炉火上烘烤食物,如烤馒头、烙饼、肉片等,觉得这样吃起来不仅香脆可口,而且可起到消毒作用。殊不知,经过烟熏火燎的食物,极易被有害物质污染,并被直接食入体内。
实验证明,凡是含碳的可燃物,如煤、木材、石油及植物秸杆等,在燃烧过程中,都能产生致癌性较强的苯丙(α)芘,这种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动物和人体内,从而诱发癌症,除易引起胃癌外,还能导致白血病、肺腺瘤等。
因此,为了你的健康,在烘烤食物时,最好采用直接加热的办法,切忌将食物直接放火上熏烤食用。
忌用彩瓷餐具盛酸性食物
绘有五彩缤纷图案的陶瓷器具,给就餐者一种美的享受,可是对人体所潜在的危险,就鲜为人知了。
原来,不论是绘在瓷器或陶器上的高温彩釉,还是低温彩釉,其中都有由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和其他化合物构成的颜料,如彩釉中的大红色多数是含铜的化合物,奶油黄色含氧化铝,翠绿色含氧化铬,用这种瓷釉器皿盛果汁、醋、酒等弱酸性食物时,彩瓷釉花中的有毒重金属就会被溶解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能引起慢性中毒。铜中毒可引起肺、骨损伤,铅中毒产生贫血、神经衰弱、骨髓增生等症,因此,对于彩瓷、彩陶餐具,特别是器皿内壁涂有彩釉图案的餐具,不宜使用。
忌吃变质的银耳
研究证明,变质的银耳中含有致毒物质,这种致毒物质是酵米粉黄杆菌类。食用变质银耳中毒后,轻者感到上腹部不适,全身无力,重者常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目前,对中毒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为防止中毒,切记不能吃变质的银耳。
忌长期用可乐瓶盛装食油和酒类
可乐饮料瓶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塑料,本身无毒无害,盛装可乐型饮料对人体无不良影响。但它仍含有少量的乙烯成分,如长期贮存食油、酒类溶性有机物,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乙烯成分会缓慢溶出。长期食用被乙烯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甚至可导致贫血的发生。
同时,此类饮料瓶具有透明度高、易于老化的特点,在空气中会受到氧气、臭氧、紫外线的作用而产生强烈的异味,如长期存入食油、酱油、醋或酒类,不仅易使食品酸败变质,而且可加速聚合物本身的老化,引起聚合物碳键断裂,释放出更多的乙烯成分。
一般情况下,偶尔使用饮料瓶短时间盛装一下食油或酒类也未尝不可,但时间不宜超过一周,用完后应及时清洗。反复使用期限最好不超过半年。
忌用金属容器盛装酸性饮料
酸梅汤、山楂糖水、橘子汁等酸性饮料,不宜装在金属容器内。因为,酸性饮料能和金属起化学反应,使金属物质溶于饮料中。如喝了这种饮料,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酸性饮料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最好盛于玻璃瓶和木桶等容器中。
忌用生冷自来水煮饭
许多人习惯用生冷的自来水煮饭,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生冷的自来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氯气,在烧饭过程中,它会大量地破坏粮食中所含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B₁。
据测定,用自来水烧饭,维生素B₁的损失数量与烧饭时间、烧饭温度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损失约30%。如果用烧开的热水烧饭,维生素B₁就可以免受损失,因为烧开后的热水氯气已经随水汽蒸发掉了。
忌吃久放的红糖
红糖营养价值高,但久放则不好。因为红糖中糖蜜的含量较高,水分和杂质也较多,因而在存放过程中,极易受乳酸菌的损害。特别是在一定气温下,如加盖不严或渗入水分而受潮时,乳酸菌就会迅速生长繁殖,使红糖中的蔗糖成分逐渐分解成葡萄糖及乳糖,然后转化成乳酸及其他有机酸,使红糖的甜度降低并带有一定的酸味,引起变质,不宜食用。因此,红糖不宜久放。
烧骨头不宜加醋
以往人们认为,炖骨头汤时加入食醋,有利于骨头中的无机元素的逸出。然而最新资料表明,这种做法的结果正好相反。
因为,炖骨头时不加食醋,逸出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以有机合物形式存在的;尽管加入食醋可以使无机元素的浸出略有增加,但逸出的大部分元素,在酸性环境中转变为无机离子,而无机离子的存在形式,直接影响机体的吸收率,一般认为,无机元素的有机结合物被吸收的数值,比其无机离子大3~4倍,因此,炖骨头不宜加醋。
原汤不宜丢弃
有一句话叫“原汤化原食”,这句话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在维持人体健康的维生素中,有的是可以溶于水的,如维生素C。做饺子所用的面粉中含有较多维生素B₁和B₂,饺子馅有菜,其中还含有维生素C。这样,煮饺子或面条的汤里,就有不少维生素C。有人做过实验:煮熟后的面条的维生素B₁只有煮之前面条含量的51%,其余的49%,除一部分损失之外,大部分都溶解在煮面条的汤里了。维生素可以提高人的食欲和促进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喝了煮面条和饺子的汤,就喝进了一些维生素B₁,这就是“原汤化原食”,所以原汤不宜丢弃。
煮土豆忌用大火
在煮、烧土豆时,要用文火才能把土豆均匀地煮熟,如果用急火、大火煮土豆则会产生毒素,食后会引起中毒。
猪油忌用大火煎熬
猪油用大火煎熬,油温达200℃,使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丙烯醛。食用后引起消化系统、上呼吸道等疾病。因此,煎熬猪油宜用文火。
烧肉时忌过早放盐和酱油
有的人在炖肉时习惯一开始就放入盐和酱油,其目的是使肉入味,味道更香。其实这种做法,一是会使肉味过咸,二是破坏了肉的营养成分。
盐和酱油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能加速肉中蛋白质凝固,使肉质变硬,不易煮烂,影响了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因此,烧肉时忌过早加入盐和酱油。
正确的放盐和酱油的时间是,肉烧至七成熟时放入酱油,肉烧至九成熟时放入盐,酱油早些放入,是为了使肉色内外均匀,并可去掉生酱油味,使酱油的醇鲜味道充分溶于肉汤中。
炒菜时也不要过早放盐,因为放入盐后菜的外渗透压增高,菜内的水分会很快渗出,不但会使菜熟得慢,而且出汤多,炒出的菜无鲜嫩味。将熟时放入盐为最佳时间。用花生油炒菜可以先在油里放少许盐,以除去花生油中的黄霉菌。用动物油炒菜先在油中放点盐可减少油中的有机氯的残余量,对人的健康有利。
刚宰杀的畜禽肉忌立即烹食
刚宰杀的畜禽肉新鲜,有的人喜欢立即下锅烹调食用,以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牛、猪、羊等宰杀后,夏季经2小时,冬季经4小时再烹调为宜;鸡、鸭、鹅、兔等宰杀6小时后,烹调味道最美。宰完就烹食的畜禽肉味道不美,不易煮烂,影响人体的吸收和消化。
这是因为刚宰杀的畜禽肉由于淀粉酶的作用,会使动物淀粉和葡萄糖变为乳酸,之后又因肉中三磷酸腺苷的迅速分解而形成磷酸,使肉质较僵硬,不易煮烂,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随着淀粉酶的继续作用,肉质开始变软,并产生一定的弹性与肉汁,这时再烹食最为理想。
食油忌用透明玻璃容器贮存
很多家庭习惯用玻璃瓶贮存食油,这对保护食油的营养成分不利。食油存放在透明的玻璃容器内,光线会直接照射食油,促使食油中的油脂发生氧化,尤其是紫外线危害更为明显。这样,很容易导致食油变质变味,营养价值大为降低,还会损害人体健康。
塑料袋忌装食品
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在人们使用的塑料袋有三类:第一类是既不能沾皮肤,又不能放食物的,只能用来装建筑材料或其他物品;第二类是作为包装材料用的,如服装袋等;第三类是可勉强用来盛放食品的。这三种塑料袋有的含有“毒素”,如聚氯乙烯塑料,其原料虽然无毒但在制作塑料的过程中加入了有毒的增塑剂。另外,还有些塑料制品加入了稳定剂,而这些稳定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铅,也有毒性。这种铅盐极易析出,如果用这种塑料袋装食品,食品就会被污染。经常食用这种被污染的食品,就会使人体造成积蓄性铅中毒。所以,装食品特别是熟食品时千万不可乱用塑料袋。
再者,颜色较深的塑料袋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卖鱼的、卖白条鸡的经常使用颜色特别深的黑色、红色和深蓝色的塑料袋。这种深色调的塑料袋多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重新加工而成,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更不能用来装入口食品。再者,主食摊上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也是禁止装食品的。
另外,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存放含酒精或是含油的食品,也不能放温度在50℃以上的食品,否则袋中的铅就会溶入食品中。
因此,用塑料袋装食品是不利健康的,随手抄起塑料袋装禽品的习惯是健康的大敌。所以,无论买菜或买食物,最好不要使用塑料袋。
不宜在饭盒里放羹匙
不少上班时带饭菜的职工,常常也把羹匙或筷子放在饭盒里,这样食用虽很方便,但却是一种不太卫生的做法。这是因为匙柄或筷子手握的部位常常沾有病菌,清洗餐具时不能把它完全清除或消灭。如果把羹匙或筷子放入饭盒中,匙柄或筷子上的病菌就会直接与饭菜接触而污染饭菜,同时,饭盒里饭菜的温度又很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生长。当到了食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将已大量繁殖的病菌食入体内,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如需携带饭菜上班时,最好将羹匙或筷子另行包装、携带,而不可图方便放入饭盒内。
煮粥不宜放碱
煮粥时放点碱烂得快,但这样做会使米里的维生素损失过多。如果经常在煮粥时放碱,人就会缺乏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和维生素C。这些维生素都是喜酸怕碱的。缺乏维生素B₁,会得消化不良、心跳、乏力和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₂会使舌头发麻、烂嘴角、长口疮以及发生阴囊炎等;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等。
炒菜用油忌过量
炒菜用油要适量,不宜过多。因为菜肴在烹调时用油过多,调味品不易渗到食品内部,会直接影响菜肴滋味。同时,用油过多,食物外面会包围一层油脂,食后由于肠胃消化液不能完全与食物接触,因而不利于人体对营养物的吸收。
炒菜油忌烧得过热
炒菜时,油烧得过热,在油层底会出现一种很浓的硬脂化合物,而这种物质可引起低酸胃炎和胃溃疡,久之,会发生癌变。因此,炒菜时油忌烧得过热。
不宜用热水烫菜
一些鲜嫩的蔬菜放在开水中烫一下再捞出来烹制,有时还要挤出一些菜汁,这样做必然会破坏蔬菜中的营养素。蔬菜挤出菜汁后,所含维生素损失达70%以上,如果再加上长时间的浸泡营养素损失就会更多。
蔬菜中的维生素多是极易溶于水的。因此,在烹制鲜嫩的蔬菜时,不要用热水烫,更不要挤出菜汁。
不宜用面肥发面
有些家庭爱用“面肥”发面,但这样做弊病很多。
一是夏季气候炎热,加了“面肥”后发的面常常发酵过度、酸度过大,蒸出的面食不好吃;二是“面肥”在贮存和继续发酵过程中,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加在新面团中,酵母菌繁殖的同时,各种有害细菌也会大量繁殖起来,甚至使面团发臭变味,有碍卫生。
那么该用什么发面好呢?最好是用鲜酵母、干酵母和发酵粉。
食品混合存放禁忌
粮食与水果不宜混合存放。粮食易发热,水果受热后会变干瘪,而粮食吸收水分后容易霉烂。
蛋和生姜、洋葱不宜混合存放。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生姜、洋葱有强烈的气味,易透进小气孔,使蛋变质。
面包和饼干不宜混合存放。面包含水分较多,而饼干一般干而脆,两者一起存放,容易使面包变硬,饼干受潮发软,失去酥脆。
茶叶与香烟不宜混合存放。茶叶对气味的吸附作用特别强,如与香烟混放在一起,会把香烟的辛辣味吸收,使沏出的茶味道不正。
方便面不宜长期存放
方便面长时间存放,受空气的影响,油脂会发生化学反应,分解出游离脂肪酸,使方便面产生哈喇味,而且改变其营养成分,降低维生素含量,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夏季大米不宜久存
由于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米粒失去了稻壳的保护,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全部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湿、热影响,招致虫霉侵害。特别是梅雨、高温季节,大米吸湿性强,大米表层和空气中霉菌繁殖加快,大米中的糠粉又会影响米堆中湿热的散发,稍不注意,便会出现大米发热、发霉、生虫。
腌菜禁忌
忌腌制前久放
蔬菜在进坛腌制前,主要是防止新鲜蔬菜腐烂,因为腐烂的蔬菜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如果晒菜时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则新鲜蔬菜不宜晒成半干,容易沤烂,如果将菜晒成半干后不及时拌盐进坛腌制,而是等了几天后再进坛腌制,这样产生的亚硝酸盐更多。这是因为蔬菜中的大肠杆菌等细菌生长繁殖,将蔬菜中硝酸盐分解成亚硝酸盐。
腌菜食用前忌久泡
腌菜食用前不要久泡(不要超过8小时),而且最好用开水浸泡。因为腌菜在晒干过程中可能被大肠杆菌等污染。如果用冷水浸泡时间过长,细菌又会繁殖,将腌菜中的硝酸盐分解成亚硝酸盐,使即将食用的腌菜中含非常多的亚硝酸盐。
新腌的蔬菜忌多吃
新腌的蔬菜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成分,其中维生素C已被大量破坏,如果人们长期过多食用后,通过肠道的细菌作用,将原来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易使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高。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能使细胞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造成组织缺氧。同时亚硝酸盐在胃内可与胺类物质化合成亚硝酸胺。而亚硝酸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腌菜忌长期食用
腌菜中含盐量较高,可以引起钠、水在体内滞留,使血容量增多,从而增加心脏负担,致使升高血压,从而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另外,腌制不善的腌菜,含有亚硝酸胺。亚硝酸胺是公认的18种致癌物之一,久食,会诱发癌症,尤其是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发生率更高。
未腌透的酸菜忌食用
未腌透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可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载氧的功能,从而导致全身缺氧,出现胸闷、气促、乏力、精神不振、嘴唇青紫等症状。
禁忌食用的“动物食品”
动物肾上腺
动物的肾上腺俗称“小腰子”,位于两侧肾脏的前方,淡褐色,肾上腺外面包着一层白色的纤维膜。肾上腺中含有一定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人体内水盐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血压升高,肌肉无力,促进脂肪的分解和重新分布。肾上腺中还含有肾上腺髓质激素,可使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和加强,促使糖元分解,引起血糖升高。
动物淋巴结
动物的淋巴结俗称“肉枣”,正常颜色为灰白色,如果出现充血、出血、肿胀、炎症等说明已发生病变。淋巴结是一种正常的组织器官,以猪为例,其全身约有淋巴结190多个,其功能是协助血液循环,输送营养和加速新陈代谢,由于它对病原微生物起着过滤和吞噬作用,因此,淋巴结中往往聚集有较多的细菌和病毒,食之容易感染疾病。
动物甲状腺
人吃了动物甲状腺后,体内甲状腺激素增加,会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机能。由于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素比血液中高100倍以上,并且耐受高温,故食之容易中毒,如果一次食入含2~3克甲状腺素的甲状腺就会引起中毒,出现类似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兴奋、烦躁、心悸、多汗、发热、手指频颤、全身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动物肝脏
因为肝脏是家畜体内的主要解毒器官,血液中有害物质大量流入肝脏,肝脏内聚集的毒性物质较多。此外,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恶心、呕吐、头昏、嗜睡、骨质疏松、皮疹、毛发干枯等症状,并对人的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忌食生炒的内脏
家畜的一些内脏有时可能感染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并且具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60℃烧煮4小时亦不能杀灭。生炒只能炒熟外部,不能杀灭内部的乙型肝炎病毒,人食用后有可能感染上乙型肝炎。
烧鱼不宜早放生姜
烧鱼时,放一些生姜可以去腥增鲜,但过早地放入生姜,鱼体浸出液中的蛋白质会影响生姜,使姜不能发挥去腥作用。鱼体的浸出液略偏酸性(pH值5.5左右)时,放入生姜,其去腥的效果最佳,因此,烧鱼时应待到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入生姜以发挥去腥增香的效能。
冷藏熟食不宜直接食用
电冰箱是靠低温使食品保鲜的,而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却不能消灭细菌。一些肠道杆菌,如伤寒杆菌、肠炎病菌,在冰雪中还至少可生存3个月,一旦恢复到正常温度,它便会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如果熟食品在冷藏前就已被上述细菌污染,取出后直接食用,就很容易引起肠道病的发生。
不宜过多食入高蛋白食物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提供热量、增强人体抵抗力方面有着极重要的作用。但是,进食过量的蛋白质,可发生蛋白质中毒,对人体是不利的。
天然调味品不宜滥用
天然调味品,如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等是家庭常用的烹调调味品。据国内肿瘤研究单位检测,这些调味品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有害于人体健康,如桂皮内含有移码突变型及碱基对置模型诱变物,花椒、八角、茴香含有移码突变型诱变物。诱变物能改变正常组织细胞的遗传功能,使细胞发生突变,诱发恶性肿瘤,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天然调味品也不宜滥用,应尽量少用。
夏秋季不宜用热性调料
夏秋季燥热,气温高,烹饪时使用热性调料(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会使人燥热不能忍耐,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
因为热性调料可以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血尿、肾痛等,同时还会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口角炎、唇燥裂、咽炎、鼻衄、结膜炎、头晕、心悸、痱子、中暑等。患慢性病者,如肝病、心脏病、肺结核、糖尿病、重度高血压、动脉硬化、甲亢等,使用热性调料,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夏秋季不宜用热性调料。必要时可微量应用,或用葱、蒜、姜等平性调料代替。
减肥者不宜吃芥末
芥末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刺激胃黏膜,产生过多的胃酸,使人产生饥饿感,食欲大增。其结果,立志节食者反而食量增加,减肥失效。
受潮、变硬的奶粉不宜食用
奶粉如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很快就会引起颜色变褐,降低原有的香气,同时发出一种陈腐的气味,并且溶解度下降,蛋白质生理价值及消化性也大为降低,细菌容易滋生而使奶粉变质。
奶粉开罐、拆袋后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一旦奶粉中的乳糖吸水之后,则会使奶粉中的蛋白质粒子彼此粘结而使奶粉形成块状。因此,存放时应特别注意。若奶粉回潮变硬则不宜再食。
不宜吃生蜂蜜
有的人以为生鲜蜂蜜是蜜蜂新酿制的蜂蜜,既新鲜,又未经加工和保存、转运,因此营养更丰富、味道更纯正、污染也更少,更适合食用。殊不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生蜂蜜和鲜蜂蜜是不宜直接食用的。
这是因为蜜蜂在酿制蜂蜜时,尤其是在花源短缺时,常常会采集一些有毒的花粉。因此,鲜蜂蜜内难免会含有有毒花粉的成分,人若吃了这种蜂蜜,也难免会中毒。至于生蜂蜜,在蜂蜜收获、运输、保管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细菌污染,因此直接食用也是不当的。食用蜂蜜还是以经过加工、加温、消毒处理的为好。
儿童不宜常吃油炸食品
食品在油炸时,由于油温甚高,各种营养素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蛋白质可因炸焦变质而营养价值降低。脂肪因油炸而遭到破坏,使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互相聚合,难以被人体消化。还产生一种叫丙烯醛的物质,它具有一定的毒性。油炸食品,还可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妨碍人体的吸收、利用。米、面经过油炸后,维生素破坏很多,如油条经加碱和高温油炸,维生素B全部被破坏。在制作油炸食品时,过热的油脂可加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油被连续和重复加热,或添加到未加热的油中,都会促进致癌物和辅助致癌物的产生。另外,油炸食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高温烹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黄发硬,而里面可能还没熟透,不能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极易发生肠道寄生虫病、传染病。
对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咀嚼能力以及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较为薄弱,多吃油炸食品还易引起消化不良,常在饱食油炸食品后出现胸口饱满,甚至恶心、呕吐、腹泻,反而使食欲下降。所以,儿童吃油炸食品对其健康是不利的。
不宜过量食用洋快餐
近年来,洋快餐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我国市场上,不少青少年和家长对此趋之若鹜,屏弃中餐。其实,偏食洋快餐,对其健康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洋快餐代表的是欧美式膳食结构“三高”,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长期过量食用这类食品,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潜在原因。以其含量较高的动物脂肪为例,这种脂肪过多则难以在体内分解,常常会附着于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使血管变窄,血流减少,导致疾病。
而洋快餐中肉类是主要成分,蔬菜很少,粮食类的加工也过于精细,损失了很多维生素。因此,还是少食为宜。
不宜多吃休闲食品
如今,很多人喜欢吃那些花花绿绿的休闲小食品,如膨胀类的虾条、薯片、雪饼、凉果、蜜饯类的话梅、果脯等。殊不知,不少休闲食品都采用了较多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香精、味精、色素等。这些添加剂多系化学合成,有着一定的毒害性,如果过多食入这些含有添加剂的小食品,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休闲类食品。
忌过量食用午餐肉
午餐肉在腌制过程中需加少量的硝酸钠、亚硝酸钠等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多是有较强的防腐作用,使肉制品不易腐败变质。另外,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还原为亚硝酸,而亚硝酸又会与鲜肉的血红素和肌红素发生化学反应,使肉质变成玫瑰红色。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尤其是当机体胃肠功能不全,肠内硝酸盐还原菌过度繁殖情况下,食用过量午餐肉或亚硝酸钠残留超过0.1%的午餐肉,均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如头痛、嗜睡、呕吐、腹痛、发热、呼吸急促等。因此,午餐肉以少吃为宜。
熏烤食物不宜多吃
烤鸭、烤鸡、烤羊肉、烤红薯、火腿、熏鱼等熏烤食物,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是家庭餐桌和宴会酒席上的佳肴,很多人喜欢食用。但是,从养生保健角度看,这些食品是不宜多吃、不宜经常食用的。
经过熏烤的鱼、肉及烤糊、烧焦的米面中,都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多环芳香烃。这种化合物中含有致癌物质3,4-苯并芘,它是在食物熏烤、焦糊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越高,产生量越多。
熏烤食物还会在胃中产生亚硝酸胺,它是由仲胺和亚硝酸盐在人的胃中酸性条件下形成的。仲胺的来源很多,食物中蛋白质熏烤受热分解可产生仲胺,而亚硝酸盐则是食物中的“常客”。
那么,是否偶尔吃些熏烤食物就会引起癌症呢?当然不是。因为癌症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熏烤加工的方式如何、同时吃的其他食物是什么、个人的健康状况怎样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熏烤食物吃得多了容易致癌。因此,熏烤食物不宜多吃、常吃。
方便面不宜常吃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方便面、面包、饼干等方便食品很受人们青睐,确实省时方便,味道也很鲜美,尤其很多小孩也往往把方便食品当作主食来吃。但人们忽视了方便食品所含营养不全这一重要问题。
一般说来,方便食品如方便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少量味精、食盐和调味品。其调味品如牛肉汁、鸡肉汁、虾汁中的牛肉、鸡肉、虾肉的含量很少,而且缺乏蔬菜,有的有菜末或菜汁,但量很少。因此,方便食品中并不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较全面的营养素。
因此,人如果长期食用方便面,就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缺乏而罹患疾病。营养学家调查表明,在长期食用方便食品的人群中,有60%的人营养不良,54%的人患缺铁性贫血,23%的人患维生素B₂(核黄素)缺乏症,16%的人缺锌,20%的人因缺乏维生素A而患眼疾。
此外,有些方便食品还或多或少地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如防腐剂等。方便食品还有较多的油脂,容易氧化酸败,摄入人体后对人体内重要的酶系统有一定破坏作用,经常摄入这类食物,会使人加速衰老。
有哈喇味的食品不能吃
食用油脂和含油脂丰富的点心、饼干、花生、核桃、香肠、香肚等在贮存过程中容易产生哈喇味。其原因是油脂的原料残渣和微生物产生的酶引起了油的酶解,或受到阳光、温度、水分、金属容器等的作用,发生了分解,生成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油酸非常容易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的低分子物质,如醛、酮和某些过氧化物。这种现象叫油脂氧化,也就是化学上常说的油脂酸败,酸败的油脂会有哈喇味。
有哈喇味的食品不能吃。一方面,因为油脂酸败后,会使食品风味变劣,营养价值明显降低,油脂中所含的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都已被氧化,损失殆尽。另一方面,有哈喇味的食品对人体有害,食后会刺激消化道黏膜,使人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还会使肝脏肿大。
为了防止食品出现哈喇味,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应该清除油脂残渣,避免微生物的污染,以杜绝或延缓酶解过程。另外,含油脂丰富的食品包装要严密,尽量使它不与空气接触,并放在阴暗、低温、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炼制猪油的时间要长一些,使水分炼尽,同时添加花椒、大料、生姜等天然抗氧化剂,既能增加香味,又可延长贮存时间。
忌生吃菱角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菱角所含的β-谷甾醇、麦角甾四烯等成分对癌细胞的变性组织增生均有抵御作用。特别是作为食道癌、乳腺癌、子宫癌病人的食疗方法,菱角具辅助治疗的作用。菱角可益气健脾、补中延年、祛病强身,所以有“秋来食菱益健康”的说法。但是,生食菱角会感染姜片虫病。
姜片虫,学名叫“布氏姜片吸虫”,祖国医学称之为“赤虫”。其尾蚴在水中吸附于菱角等水生植物表面变成囊蚴,一旦被人吞下,在消化道和胆汁的作用下,囊蚴破壁后又变成尾蚴,在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吸取营养,偶尔也会在幽门及大肠甚至胆道内寄生,造成黏膜点状出血、水肿以致形成溃疡或脓肿。这样的患者,尤其是儿童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消化功能紊乱,交替出现腹泻和便秘。患者多呈营养不良的症状,如消瘦、浮肿、贫血。对儿童,还可导致发育障碍、智力减退等。预防姜片虫感染,关键在于不要吃生菱角。
忌生吃荸荠
荸荠又称马蹄、地栗。它肉质洁白,营养丰富,清香鲜美,深受人们喜爱,可做成各种菜肴,荤素皆宜,但不能生吃。因为荸荠生于水田池沼之中,被许多有害有毒的生物或化学物质污染,如生吃荸荠就很容易感染姜片虫病。可去皮后,在开水中煮片刻,加点白糖即可食用。
忌多食葵花子
葵花子中含有丰富的钾、磷、铁、钙、镁及维生素E、A、B₁、B₂、P等。在100克葵花子中含钾920微克,维生素E 207毫克。丰富的钾元素对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颇多裨益,而维生素E及精氨酸对生理机能和精子的质量有益。葵花子油中所含植物胆固醇和磷脂,能够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可防止动脉硬化。葵花子又有综合性的抗癌作用,对增进营养、健身防病、防癌抗癌都有积极作用。
由于葵花子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果食用过多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从而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其结果是,大量的脂肪堆聚于肝脏,引起脂肪肝,从而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甚至形成肝硬化或肝组织坏死等病变。因此,葵花子虽香,但亦应适可而止。
糖精不宜多吃
糖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学名叫做“邻磺酞苯酞亚胺”,其甜度超过普通白糖数百倍。糖精是从煤焦油中提炼制造的,虽然它没有毒,但它不能被人体吸收,也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且多吃对身体无益处,因此对于它的使用应适可而止。
巧克力有利于保护牙齿
人们总认为巧克力是牙齿的大敌。恰恰相反,巧克力还可保护牙齿。
美国学者经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巧克力并不会破坏牙齿的珐琅质,导致龋齿。因为巧克力含有抗龋齿的单宁酸。这种大量存在于茶叶中的物质能卓有成效地包围有害的微生物,使它们无法危害齿冠表面的硬组织,从而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
水果罐头不宜分次食用
水果罐头启封后,最好一次吃光,若启封后存放,分次食用,则罐头内的水果易被污染、变质,食用后引起疾病。
因为罐头中的水果含糖和有机酸较多,启封后,容易被空气中的乳酸菌、酵母菌污染,这类微生物繁殖很快,并能迅速把糖和有机酸分解为乳酸、乙酸和其他物质。因此,水果罐头启封后不宜存放。
不宜多吃山楂片
山楂片是儿童、孕妇都喜爱的食品。它味美,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治疗妇女产后腹痛、赤白痢疾、腰痛、绦虫病等。吃山楂片或以山楂片煎水代茶饮,均有良好效果。
但是,食用山楂片并非多多益善,过多食用是不适宜的。因为山楂片的助消化,只是促进消化液分泌,并不是通过增强脾胃的功能来消化食物的,而且山楂片是破气去积滞之物,食得过多,会伤中气。因此,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山楂片;一般在使用人参补气药物时,也不能吃山楂片,因为它的破气作用会抵消人参的补气作用。尤其是儿童,处于牙齿更替时期,长期贪吃山楂片或山楂糖点,对牙齿生长不利。因此,食用山楂片不宜过量,食用后还应注意及时漱口。
香肠不宜久贮
久贮的香肠容易发霉。而发霉的香肠容易被毒力较强的肉毒杆菌污染。肉毒杆菌可以产生毒力很强的肉毒毒素,人若食用则引起中毒,重者危及生命。
熟银耳忌久放
银耳含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的银耳放置时间过长,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吃了这样的银耳汤,亚硝酸盐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破坏人体正常造血功能。因此,煮熟的银耳最好当时吃。
炒菜心忌放碱
有人在炒菜心时,喜欢放点碱,这样炒出的菜心,确实能使其颜色新鲜。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菜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为主,而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氧化失效。因此,在炒菜心时不宜放碱,应采用急炒的办法,这样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保持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炒胡萝卜不宜放醋
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摄入人体的消化器官后,就可以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皮肤粗糙和患夜盲症的人,就是缺乏维生素A的缘故。但注意不要用醋来炒胡萝卜,否则胡萝卜素就会被破坏殆尽。
忌喝回锅开水
有人习惯把热水瓶里的剩开水重新烧开再喝,以为这样做无关紧要。其实,把水烧了又烧,使水分逐渐蒸发,沉淀下来的亚硝酸盐的比例就会增大,对人体不好;同样道理,蒸馒头锅里的水,经过长时间的加热,亚硝酸盐也会增多,因此蒸锅水也不能当开水喝。
忌长期喝纯水
所谓纯水,是指采用现代技术,运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和逆渗透法等,对自来水进行深加工处理,除去水中有害杂质、细菌和矿物质、有机物等所获得的水。它的主要特征是纯净,除水以外,不含任何成分。喝纯水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把纯水作为日常主要饮用水而经常喝,就有些不好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纯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同时也将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镁、锌、铁、碘、硒等和一些无机盐一起除掉了。如果长期饮用纯水,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必然会大大减少。
再者,纯水还有极强的溶解各种微量元素、化合物和各种营养素的能力,体内的这些物质会被纯水迅速溶解,并排出体外,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
当然,在特定环境中,比如外出旅游时偶而饮纯水是可以的,但如长期饮用纯水,则可导致人体微量元素流失,甚至引起疾病。
5种开水不宜饮用
有5种开水不宜饮用:1.在炉灶上沸腾了很长时间,饮用时已经是温吞水。2.装在热水瓶里已几天,成了不新鲜的温开水。3.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开水。4.开水锅炉中隔夜重煮或未重煮的开水。5.蒸饭、蒸肉后的“下脚水”。
这几种开水不适宜饮用的原因:1.反复沸过的开水中,所含的钙、镁、氯、重金属等微量成分增高了,它会对人的肾脏产生不良影响。2.温吞水中亚硝酸盐容易增多。
长期喝这5种开水,就会使蛋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大大减弱正常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使体内严重缺氧,出现腹胀、心悸、头晕、气急、皮肤变紫等中毒症状。
不宜滥饮矿泉水
矿泉水,严格说起来也算是一种“药水”,它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游离的二氧化碳,人体内摄入过多,不但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胆汁的形成和分泌,使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而且其所含的无机盐还会刺激肾脏和膀胱,特别是钠盐对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并伴有水肿的病人,危害尤烈。因此,矿泉水饮用过多,就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药水”作用。
矿泉水最好是微温饮下,这能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胃痉挛,有利于炎症的痊愈,并能较快地被人体吸收,进入肝脏,促进胆汁的稀释和分泌。当然,在服法、服量上,还要根据年龄、体质和疾患情况有所区别。
不宜长期过多地喝水
喝水越多越好吗?回答是否定的。健康成人每天对水的需要量变化很大,并受工作性质、劳动强度、饮水习惯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一天需喝水2500毫升左右。
人体在得到水分的同时,还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出汗等从体内排出一定量的水,健康成人每天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是大致相等的。如果不相等,不论哪一方面增加或减少,均将引起人体内环境的改变,这时肾脏便发挥调节功能,使尿液减少或增加。健康成人在每日尿量1500毫升时,肾脏的负担最小,功能状态最好,而高于或低于这个量,均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如果长期饮水过多,必然导致肾脏长期超负荷工作,进而影响心脏,这时人往往会感到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血压升高等,重者常出现水肿、血压上升、气短心慌,以至不能平卧。有些人还可能出现神志错乱、失语、嗜睡,甚至昏迷等严重表现。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长时间过量喂水的婴幼儿。
因此,喝水应适可而止,不宜养成长期过多地饮水的习惯。
不宜一次喝水过多
有些人在夏天干渴得难受时,或在运动、劳动之后,一口气喝下很多水,当时觉得很“痛快”、很“解渴”,殊不知这样做对身体是有害的。因为人在劳动、运动之后或者经历过酷热煎熬,身体出了很多汗,这不仅丢失了水分,同时也失去了不少盐分。汗出得越多,人体失去的水分和盐分就越多。据计算1升汗水中有1.5~3克盐,所以汗是咸的。如果劳动半天出汗5升,就要失去盐分7.5~15克。如果一次大量喝进白水而不补充盐分,水分经胃肠吸收后,又经过出汗排出体外,随着出汗又失去一些盐分,结果血液中的盐分就变得太少,吸水能力就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人就会觉得头晕、眼花、口渴,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医学上管这叫“脱水低钠症”。
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并不完全是体内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发黏,咽喉干燥引起的感觉。这时喝水的正确方法是:先用水漱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后,再喝一些,这样分几次喝,就不会因“水中毒”而损害健康了,当然,劳动或运动出汗后,能及时补充点淡盐水,就更好了。
不宜饮用放置3天以上的水
有人做过实验,刚从井中打出来的水,其亚硝酸盐含量仅0.17毫克/升,在室温下放置3天后,就上升到0.914毫克/升。原来不含亚硝酸盐的水,在室温下放置3天后,水中亚硝酸盐也会达到0.011毫克/升,放存20天后,则达0.73毫克/升。所以,饮用水以现取现用为好,不可久放。
良质的饮用水不应含有亚硝酸盐或仅有其痕迹存在(0.002毫克/升)。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说明水中有机物分解正在进行,污染物还存在。饮用含多量亚硝酸盐的水后,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以致发生“肠源性紫绀”。这对婴幼儿更为明显。
不宜用饮料代替开水
不少年轻的家长爱子心切,总是迁就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口渴时,常常让孩子喝各种各样甜饮料,以其代替喝开水,并认为这样做既能解渴,又能给孩子增加营养。其实,这种做法和认识是错误的。
科学研究证明,白开水是补充人体液体的最好物质,它最有利于人体吸收,而又最少副作用。各种果汁、饮料,都含有较多的糖或糖精及其他添加剂,含有大量的电解质。这些物质不能像白开水那样很快离开胃,较长时间在胃里停留,会对胃产生许多不良刺激,不仅直接影响消化和食欲,还会增加肾脏过滤的负担,影响肾功能。过多的糖分摄入还会增加人体的热量,引起肥胖。在一般情况下,甚至包括剧烈运动后,人体并不缺乏钠和钾离子,因此需要补充的主要是水分。多喝甜饮料,不仅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害。因此,是不宜用饮料代替开水的。
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
有些人喜欢直接饮用自来水,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易渴,有的人一渴就扭开自来水龙头,咕咚咕咚大喝一通。他们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自来水温度较低,热天喝凉水,感觉痛快;另一方面是认为自来水是经过消毒和过滤了的,喝了也不会闹病。
这种做法和认识是有些偏颇的。不错,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经过一定消毒和过滤的。我国通常利用漂白粉(含氯石灰)、漂白粉精和液态氯作为消毒剂对自来水进行消毒。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消毒效果,例如,有些漂白粉(含氯石灰)放置时间过长或密封不好,使消毒效力下降;有的使用漂白粉(含氯石灰)的用量不足和作用时间不够;水的混浊程度过高。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悬浮物内包藏过多的细菌,使按比例投放的消毒剂不能把全部细菌消灭;气温过低,水的温度变低,消毒效果随之变差等等。所以,自来水虽然经过了消毒和过滤,但其中仍留存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如果不经高温消毒就直接饮用,难免会造成疾病。因此,自来水还是应烧开再喝,如为了凉快,可以喝凉白开水。
不宜饮用温泉水
有的人认为,温泉水来自地下,没有受到污染,又饱含矿物质,常喝温泉水有益无害。其实,这种认识差矣,温泉水不宜喝。
这主要是因为温泉水含氟量较高。氟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对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饮用水中氟低于百万分之零点五时,会发生龋齿;而高于百万分之一时则会损伤牙的釉质,使之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牙,患氟斑牙。温泉水含氟量普遍高于百万分之一,有的高达百万分之十几。若长期饮用这种高氟温泉水,很易引起骨质硬化,患上氟骨病,使韧带、关节囊钙化,压迫脊神经,导致麻木、瘫痪。
不宜直接饮用泉水
有些人在旅游中,看到一些山泉或地泉水清沏透明,以为它很清洁,是天然矿泉水,便直接喝起来。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极为不当的。
据卫生部门对庐山、杭州的泉水进行检验发现,这些泉水中的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数,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了生活用水水质标准,污染相当严重。直接饮用这些泉水,极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因此,不宜随便饮用生泉水。
煮咖啡忌时间过长
人们喜爱喝咖啡,是因为它味道芳香可口,并能使神经系统兴奋。
为了使其香味不变,咖啡不宜长时间地沸煮,因为蒸汽泡会携带部分芳香物质,并聚集在咖啡表面,形成泡沫,而咖啡香味取决于泡沫的密度,烧开后咖啡继续煮,会导致泡沫被破坏,使芳香物质随蒸汽跑掉。
最好是在咖啡烧好后,马上饮用,否则,放凉了其泡沫也会被破坏。
喝咖啡忌浓度过高
有的人为了争取时间,拼命地工作和学习,常借助高浓度的咖啡刺激大脑和神经,以求提神驱困。其实,这样做弊多利少。据研究,人在饮高浓度的咖啡后,体内肾上腺素骤增,以致心跳加快,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心烦、紧张不安、焦躁、耳鸣及肢体不自主的颤抖等异常现象,长期下去会影响健康。如果是考生或演员、运动员在进考场、赛场前,喝高浓度的咖啡,则很可能因身体过度兴奋而失效。假如有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疾患,饮高浓度的咖啡还可加重病情,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可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疾病。所以,饮咖啡忌浓度过高。
喝咖啡9不宜
(1)新婚时不宜喝咖啡: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对市场上含咖啡因的三种不同配方饮料进行了杀伤精子试验,他们将成活的精子放入定量的可可饮料中,一分钟后测定精子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一种饮料能杀死58%的精子,而另一种能杀死全部精子。因此,新婚男子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会直接伤害精子,影响男子的生育能力,一旦受孕,还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先天不足。
(2)吸烟时不宜喝咖啡: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咖啡、可可饮料中的咖啡因,在香烟中尼古丁等诱发物质的作用下,易使人体某些组织细胞发生突变,甚至诱发癌症。因此,喝含咖啡因的饮料的同时,最好不要吸烟。
(3)工作时不宜喝咖啡:工作时间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能增加工作的紧张感,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胆固醇增多。科学家发现,咖啡因能加快肾上腺的分泌。这对本来压力就很大的人来说,会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的负担和神经紧张感,对身体极为不利。
(4)饮酒时不宜喝咖啡:若白酒与含咖啡因的饮料同饮,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这是因为,酒精与咖啡因都具有兴奋和抑制作用,使大脑由极度兴奋转入极度抑制,刺激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大大增加心脏负担。如此,双毒并入,对心脏、大脑的损害超过单纯饮酒的许多倍。所以,酒与咖啡不宜同饮。
(5)缺钙者不宜喝咖啡:国外医学研究人员曾对经常饮用含咖啡因饮料者进行调查测试,发现其小便中排出的钙质,比不喝含咖啡因饮料的人高出一倍,如果喝2杯咖啡饮料,将损失体内的钙约15微克。因此,常喝这种饮料的人,要多吃肉类、豆制品、虾皮、海带、紫菜、木耳等富含钙食品。
(6)高血脂者不宜喝咖啡:研究表明,在对1007名男子和598名女子进行试验后,发现每天饮5杯含咖啡因饮料的男子,其血浆胆固醇比不饮者高许多,尤其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它有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女性组中饮咖啡量较少,血浆胆固醇仅略高于正常人。因此,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过多,会导致血脂升高。
(7)老年人不宜喝咖啡:人的一生面临缺钙,老年人缺钙更为严重,加上进食量少,每日吸收的钙不多,与代谢需要相差甚远。咖啡因的利尿作用,又能将吸收的钙减少一半。老人若经常饮用此种饮料,只会加剧体内钙质的缺乏,引起骨质疏松。
(8)儿童不宜喝咖啡: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与常饮含咖啡因的饮料有关。多饮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引起精神烦躁、不守纪律、学习成绩下降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咖啡因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使细胞突变率增加。儿童由于身体组织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和解毒能力低下,危害就更大。
(9)不宜过多饮咖啡:喝咖啡,对人体有利也有弊,这是由于它的成分所决定的。咖啡是由咖啡豆制作的,咖啡豆中含有1%~2%的咖啡因,10%~14%的脂肪,5%~8%的蛋白质,还含有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大多数速溶咖啡中含有3%~4%的咖啡因,一杯咖啡中约合100~150毫克咖啡因。
饮用咖啡的好处与饮茶相似,由于咖啡因的作用,它具有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睡意和疲倦、提高脑的活动能力、增进食欲和促进消化等功能。
饮用咖啡的弊端在于它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10克咖啡因足以使一个成年人丧命。因此,如果短时间内饮大量咖啡,会引起中毒。长期饮用咖啡,人体还易产生对咖啡因的依赖性,一旦停喝,就会使大脑出现高度抑制现象,从而出现血压下降、剧烈头痛等症状,有时可导致喜怒无常、躁动不安、忧郁、冷漠等精神异常。毫无节制地喝咖啡,还会带来其他一些副作用。如咖啡因可使血清胆固醇值增高,常饮咖啡的人患冠心病的比例,要比不饮咖啡的人增加一倍;每天喝咖啡的孕妇,生下的婴儿的肌肉张力比正常婴儿的肌肉张力低,肢体活动能力亦较差。
因此,饮咖啡不宜过多、过浓,尤其是晚上不宜饮咖啡。
喝咖啡不宜加糖过多
在喝咖啡时,为了压制咖啡的苦味,增强咖啡特有的香气和口感,适当加点糖搅拌搅拌,这是合理的。但是,有的人却加过多的糖在咖啡里,这就不当了。这是因为,咖啡里若放糖过多,人饮用后,会出现无精打采,甚至使人感到十分疲倦的现象。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饮了加糖过多的咖啡后,会反射性地刺激胰脏中的胰岛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过量的胰岛素能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而一旦血糖过低,就会出现心悸、头晕、肢体软弱无力、嗜睡等症状。因此,喝咖啡时应注意不可加糖过多。
忌喝隔夜的银耳汤
银耳汤是一种高级营养补品,但一过夜,其营养成分便会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这是因为,不论室内栽银耳,还是露天椴木栽培的银耳,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透后,如放时间较长,在细菌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人喝了这种银耳汤,亚硝酸盐就自然地进入血液循环,使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引起中毒,发生肠源性青紫症的一系列症状。因此,隔夜的银耳汤不宜喝。
熬绿豆汤忌放碱
有人熬绿豆汤时喜欢加碱,一为烂得快,二为好吃。事实上,煮绿豆汤时加碱,绿豆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等,几乎全部被破坏,绿豆汤的清热解毒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营养或食疗角度讲,熬绿豆汤加碱都是不科学的。
夏季宜多喝绿豆汤
夏季天热,每天喝几碗用绿豆熬的汤大有裨益。这是因为绿豆营养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23.8克,碳水化合物59克,粗纤维5.2克,钙155毫克,磷417毫克,铁6.3毫克,胡萝卜素0.18毫克,维生素B₁0.14毫克,尼克酸2.4毫克。绿豆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是大米和小米的1~3倍。中医认为,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止渴消暑、利尿润肤之功效,是人们在夏季补充营养和消暑的佳品。
喝汽水7不宜
(1)饱餐后不宜喝汽水:汽水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容纳食物已过多的胃受到更大的压力,造成胃膨胀,影响食物消化,并易引起急性胃炎、胃痉挛。
(2)喝汽水不宜过急:狂饮汽水后,部分水分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血中水分增多,会使心脏压力增加。同时,也会影响胃、肾的正常功能。
(3)不宜冷热交替喝汽水:刚饮冰凉的汽水,又马上喝热茶,不仅会使牙齿因承受不住冷热刺激而患牙病,对胃肠也很不利,极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喝冷、热饮料之间至少应间隔半小时以上。
(4)长时间用嗓后不宜喝汽水:长时间用嗓会使咽喉部充血,马上饮汽水,冷刺激会造成咽喉部血管突然收缩,使咽喉部血流减慢,供血减少,引起咽喉生理功能紊乱,容易发生急性咽喉炎或产生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症状。
(5)胃病患者不宜喝汽水: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喝了汽水会因碳酸氢钠与胃酸发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使胃肠的压力大大增加,容易造成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6)不宜过多喝汽水:喝汽水过多,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会和胃酸中和,从而降低胃液的消化和杀菌力,影响正常食欲。同时,一次喝汽水过多,还会使血液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肾负担,产生心慌、乏力、尿频等不适感。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当汗流浃背之时,适当地喝点汽水解暑降温是可以的,但不宜过量。
(7)不宜饮用开盖时间过长的汽水:有的人(特别是儿童)常常打开汽水瓶盖后不一次喝完,放置起来,过一段时间再喝,甚至放置到第二天再喝。殊不知,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很易招致疾病。这是因为,汽水中含有一定糖分,而打开盖子久放的汽水由于其中的“气”已跑掉,实际上已变成了凉糖水。而这种糖水很容易被细菌污染。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气温高,糖水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细菌会在其中大量繁殖。因此,开盖后久放的汽水不但已经没有汽水味,失去了其防暑降温的作用,而且很容易引起疾病,影响健康。故而,不宜喝开盖后久放的汽水。
不要喝过热的饮料
据国外报道,热饮可导致消化道溃疡。研究人员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食管、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病人,饮用咖啡和茶等热饮明显高于健康人。他们饮料的平均温度为62℃,有的高达73℃,比健康对照组高6℃,这是造成消化道损伤的原因之一。
饮用温度过高的饮料,可造成广泛的皮肤黏膜损伤,蛋白质在43℃开始变性,胃肠道黏液在达60℃时会发生不可逆的降解,在47℃以上时,血细胞、培养细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
所以,不要经常饮用过热的饮料。
酸性饮料不宜多饮
酸性饮料尽管有多种配方,但多以柠檬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食糖、糖精及食用色素配制而成。这种饮料如饮用过多,大量的有机酸骤然加入人体,会产生酸血症。特别是大量或多次饮入,会使体液pH值下降。而肌肉等组织酸性环境下,活动能力下降,疲劳不易恢复,进而产生疲乏感。尤其在盛夏,外界气温较高,人在大量出汗的同时,也损失了许多钾、钠、氯等电解质,而高气温又降低了人的食欲,使上述电解质摄入也减少,致使在机体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些物质缺乏,可使人感觉疲劳无力,肌肉酸痛。此时,如果又饮用过多的酸性饮料,则会加重上述症状。所以,盛夏既不能只饮淡水,又不宜过多摄入酸性饮料,如柠檬汁、杨梅露等,可以适当饮些含盐饮料和汽水。
不宜喝久存的橘子汁
橘子汁橙黄透亮、酸甜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少年儿童更爱饮用。新鲜的橘子汁含有丰富的营养,除含糖外,还含有较多的果酸和维生素C。果酸能够刺激食欲,帮助消化,还有提神、降温、利尿、润肺、滋补等作用。维生素C具有刺激造血功能、防治牙龈出血、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癌能力等功用。因此,经常适量喝些橘子汁对人体健康是大为有益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橘子汁不宜久存,否则,其营养物质会大大减少。据专家测定,存放半年的橘子汁,其维生素C会消失殆尽。因此,食用橘子汁要选择新鲜的,久存的橘子汁不宜食用。
不宜用滚开水冲服营养补品
麦乳精、蜂乳精、猕猴桃精、多种维生素、葡萄糖等滋补营养佳品,都是以炼乳、奶粉、蜜糖、蔗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其中所含的糖化酵素和各种营养素在高温下极易分解变质。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研究证明,这类滋补饮料当加温至60~80℃时,其中大部分营养成分均分解变化。如果用刚刚烧开的水冲饮这类滋补佳品,因温度较高,会大大降低其营养价值。因此,饮用这类滋补品时不宜用温度很高的滚开水,而以用60℃左右的温开水冲服为最好。
喝牛奶忌加红糖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遇到酸、碱后,会发生凝固或沉淀。红糖质地较粗,含非糖物质较多,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果酸等。当牛奶中的有机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使牛奶变性沉淀。因此,喝牛奶时,忌放红糖。
牛奶中禁加钙
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由酪蛋白、乳蛋白和乳球蛋白组成,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中的83%,而酪蛋白又是由OCK-、K-、B-和r-酪蛋白组成。
如果喝牛奶时加入钙粉,过多的钙离子就会与OCK-和r-酪蛋白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此,要切记牛奶中禁加钙。
饮用牛奶5不宜
喝牛奶并非对任何人都有益。体内缺少乳糖酶者、流食性食管炎患者、胃大部分切除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以及喝牛奶过敏者均不宜饮牛奶。因为牛奶虽为营养佳品,但又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牛奶蛋白质易过敏;牛奶中绝大部分是酪蛋白,不易消化;所含挥发性脂肪酸较多,刺激肠道;牛奶易受细菌污染;其所含乳糖需要乳糖酶进行消化等等。
饮用牛奶5不宜
(1)牛奶不宜久煮:牛奶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加热时会变性。在温度80℃时,蛋白质微粒由溶液变为凝胶状,达到100℃时,乳糖开始分解成乳酸,使牛奶变酸,营养价值下降。因此,牛奶煮开即可,不宜久煮。
(2)煮牛奶不宜早放糖:牛奶含赖氨酸,易与糖在高温下产生有毒成分——果糖基赖氨酸,故牛奶烧开后不应立即放糖,而应等到不烫手时再放。
(3)牛奶不宜让阳光照射:牛奶经阳光照射后,营养价值及香味会明显下降。据分析,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奶中的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及香味成分损失几近大半。
(4)牛奶不宜冰冻:牛奶冰冻后,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发生变化;解冻后,出现凝固沉淀及上浮脂肪团,使牛奶营养价值下降。
(5)牛奶不宜放在保温瓶中:保温瓶中的温度,犹如细菌培养箱中的温度。牛奶若放在其中,细菌在牛奶中约20分钟就会繁殖一次,1小时以后,整个保温瓶中的牛奶就会变质。
喝牛奶不宜多放糖
有的人以为,喝牛奶时多在奶里加些糖,既会压住牛奶特有的“奶味”,使之更甜美好喝,又增加了营养,对人更有益。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牛奶中加糖过多,会造成高渗奶液,人饮用了这种奶液后,会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婴幼儿,若长时间喝这种多糖的高渗奶液,会使其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肠炎。因此,喝牛奶时加糖不宜过量,一般加糖以不超过奶量的5%为宜,否则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煮牛奶忌用文火
用文火煮奶,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营养价值。
因为用文火煮奶,煮热的时间长,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易受空气氧化而破坏,因此,煮奶不宜用文火。科学的方法是用旺火煮奶,奶开后离火,至不滚后再加热,如此反复3~4次,既能保持牛奶的养分,又能有效地杀死奶中的细菌。
夏季忌饮冷牛奶
炎热的夏天,不少人贪图方便和凉快,喜欢喝冷牛奶,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牛奶中营养成分丰富,所含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其次是乳蛋白和乳球蛋白。由于夏季气温高,牛奶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煮沸后的牛奶降温数小时,就会被细菌污染并繁殖,饮用后引起肠道疾病。因此,夏季不宜饮冷牛奶,还是饮热牛奶为好。热牛奶不仅细菌被杀死了,而且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放。
忌用牛奶煮奶糕喂养婴儿
牛奶和奶糕都是较好的婴儿食品,但是将两者混合煮成糊状食物喂养婴儿,则是不利于婴儿健康的。实验证明,如将两者同时煮,因牛奶的煮沸温度是90℃,为保证奶糕也能煮热,势必要延长牛奶的煮沸时间,这样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长期用它来喂养婴儿,会造成婴儿的营养不良。同时,婴儿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又缺乏消化淀粉酶,对奶糕中的淀粉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所以,不宜用牛奶煮奶糕来喂养婴儿。
忌用牛奶送服药品
牛奶及奶制品中均含有许多钙、铁等离子,一般每升鲜奶含钙1300毫克,铁0.4毫克。这些离子和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类等)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性的盐,使药物难以被胃肠吸收,有些药物甚至被这些离子所破坏。如果用牛奶送服药物,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药品不宜用牛奶送服,食用牛奶及其制品,应与服药时间相隔1.5小时为宜。
喝豆浆4不宜
(1)不宜喝才煮“开花”的豆浆:生豆浆中含有皂角素和抗胰蛋白酶,皂角素遇热膨胀,产生泡沫浮在上面,形成一种“开花”的假开现象,这时豆浆只有80℃左右,是半生半熟的,吃后对人体有害。因此,才煮“开花”的豆浆不宜喝,一定要继续加热,只有把豆浆真正煮沸,使有毒物质分解,喝了才有益于健康。
(2)豆浆中不宜加红糖:红糖含有多种有机酸,能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加白糖则无此现象。
(3)喝豆浆不宜过多:喝豆浆过多,会发生腹胀,胃部不适,严重者还可出现腹泻。因此,喝豆浆应适量,老人、婴幼儿更要注意。
(4)不宜用保温瓶保存豆浆:保温瓶保温有利于细菌繁殖,豆浆中的皂角素也可溶解保温瓶内的水垢,食后对身体有害。
喝酸奶对人体更有益
酸奶是用鲜牛奶加入乳酸菌经过发酵制成的,除具有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具有以下特点:
(1)促进消化。乳酸菌能把鲜牛奶中的乳糖转变为乳酸。乳酸能刺激人的消化腺,使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加强消化能力,促进食欲。缺少胃酸的人,吃酸奶能增加胃酸,促进消化。
(2)抑制肠道内细菌繁殖。酸奶中的乳酸能产生抗菌物质,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对人体有一定保健作用。
(3)不会发生腹胀腹泻。有的人体内缺乏乳糖酶,而不能分解乳糖,喝鲜牛奶容易腹胀腹泻。而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乳糖已被乳酸菌分解而形成乳酸,不再需要乳糖酶的分解。所以酸奶对缺乏乳糖酶的人来说,是理想食品。
(4)酸奶中的蛋白质和钙易消化吸收。乳酸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凝乳,能增加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乳酸往往和钙结合,生成乳酸钙,而乳酸钙比鲜牛奶中的钙更易消化吸收。
(5)能增加维生素C。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因此酸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
(6)能降低胆固醇。酸奶中的胆碱含量较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从酸奶的特点看,它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酸奶忌加热后食用
酸奶是用新鲜牛奶加入活性乳酸菌经过发酶制成。它保存着鲜牛奶中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等营养素。酸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菌的作用,成为微细的凝乳,变得容易被消化吸收。
酸奶中的钙在乳酸的作用下,形成乳酸钙,也更易为人体吸收。酸奶中的维生素含量比鲜奶高。有人担心酸奶太凉,冷天吃了怕闹肚子,想煮后再吃,这是很不科学的。酸奶经过煮或蒸后,它的物理性状就会发生变化,使其特有的风味消失,营养价值相应下降,起特殊作用的乳酸菌也会全部被杀死。
蜂蜜水宜经常饮用
蜂蜜水,又称蜂糖水、蜜水或蜜汁,即用蜂蜜加温开水冲调而成的饮料。
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二者占65%~80%,蔗糖占8%,还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苹果酸、酶等物质和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维生素B₆、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及各种矿物质,如健脑的磷质、强骨的钙质、补血的铁质,以及镁、硅、锰、铜、钾等,是一种营养全面而丰富的食品。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有清热、补气、润燥、解毒和止痛的功效。常饮蜜水,有利于贫血、肝炎、心血管疾病、胃酸过多、神经衰弱、气管炎、高血压、失眠、便秘等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不宜饮用长时间泡的茶
茶叶中含有100多种化合物。一般说,这些化合物对人体无害,茶水泡后4~6分钟饮用较为合适。而沏好的茶放置几小时后,特别是放在暖水瓶式保温杯内的茶,不仅味道会变差,失去原有的香味,而且茶水呈褐色,并变得浑浊,此时,茶叶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都遭到破坏。
据研究,新沏的茶水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兴奋作用;而茶水泡得时间过长且浓,茶叶中的咖啡因积聚过多,则会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人们喝了这种茶就会感到不舒服。至于茶水冷后再泡的茶,由于鞣酸大量增加,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新泡的茶水内鞣质较少(因为鞣质较难溶于水)。所以,长时间或冷后再泡的茶,不宜饮用。
忌用茶水送服药物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成分,能与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在服用鲁迷那、安定、眠尔通等镇静安眠药物时,不宜饮茶。因茶叶中含有具有兴奋作用的咖啡碱,能减弱药效。
服用碳酸氢钠时,不能用茶水送药。因茶水中含有鞣酸,能与碳酸氢钠互相作用,使其失效。
服用活番丁时切忌饮茶,因茶中咖啡因有对抗药物的作用。
痢特灵、优降灵等药物,不能与茶水同服。这些药物进入大脑内抑制儿茶酚胺的降解作用,促进脑内环磷腺苷代谢,两者的相互作用,使病人出现严重失眠或高血压。
另外,茶中鞣酸还会与黄连素、乳酶生、多酶片、胃蛋白酶、次碳酸铋、硫酸亚铁、土霉素、红霉素等药物作用,形成难溶解沉淀物,影响药物吸收。
茶叶忌嚼食
当前,空气和土壤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非常严重,茶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污染而含多环芳香烃物质——苯并芘。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致癌物。如果嚼食茶叶,致癌物质苯并芘就会在人体内留下并形成隐患。所以说饮茶之后,应将茶叶倒掉,不管茶叶多么好,也应记住,茶叶忌嚼食。
饮茶15忌
中国人习惯饮茶,正确饮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但是在饮茶中要禁忌以下几点:
(1)忌多饮新茶。新茶是指鲜茶叶加工成干茶后不足一个月的茶。新茶由于存放期短,茶叶中含有较高的未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醇类、醛类也较多,这些物质对人体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引起慢性胃炎、胃痛、腹胀。
(2)头遍茶不宜喝。茶叶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即便是用滚开水冲的头遍茶,霉菌虽死,“尸体”犹存。实际上用滚开水冲茶并不妥,一般都以80℃水冲茶,而80℃的水会使霉菌生存下来。所以,头遍茶实际上是洗茶水,最好不喝,倒掉后冲二遍茶饮用最好。
(3)不要用沸水冲茶。沸水冲茶会加重茶的苦涩味,清香味受损,而且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容易被破坏。一般用沸水降温到70℃~80℃冲茶最好。同理,不宜煮着喝。
(4)忌用放置过久和受潮发霉的茶叶冲茶。茶叶放置过久,蛋白质会受损。茶叶受潮发霉会含有毒素和毒菌,对人体不利。
(5)茶叶忌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茶叶的吸附力较强,容易串味,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会产生异味,冲后失去茶香味。
(6)冲茶忌放佐料。有的人冲茶加糖,这样会使茶水失去清香味,破坏营养成分,降低茶的品质。
(7)忌睡前饮茶。茶叶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平时饮茶可提神,睡前饮茶会使大脑兴奋,导致失眠。
(8)患某些疾病的人忌饮茶。铁是制造血液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茶可影响铁的吸收,患有缺铁性贫血者忌饮茶。脑动脉硬化者不宜饮茶,茶叶可以使大脑血管运动中枢在兴奋运动之后引起脑血管收缩,脑部小血管收缩可加重供血不足,使脑血流缓慢,有发生脑血栓的可能。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忌饮茶,因为饮茶可以使血压稍稍增高,心跳加快,对降血压、预防冠心病发作不利。尿路结石患者忌多饮茶,因为茶叶含草酸较多,与钙结合能加重尿路结石病情。便秘者忌饮茶,茶中含有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使肠道蠕动减慢,加重便秘程度。胃溃疡患者忌饮茶,因为茶可以使胃酸分泌量显著升高,使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作用增强,且茶叶中的咖啡碱对胃溃疡也有刺激作用,饮茶可使胃溃疡面扩大。
(9)忌空腹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成分,空腹饮茶肠道会过多地吸收咖啡碱,会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尿频、心慌等。另外,茶水到空胃中,会冲淡唾液和胃酸使消化功能减弱,扰乱消化器官的功能,影响对维生素B的吸收。
(10)忌喝隔夜茶。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维生素C,它们都是天然的致癌物质抑制剂。在温度较高的夏天或冬季温暖的室内,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变质,所含营养素会受损,茶水会被污染,其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受损。
(11)忌饮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喝浓茶可使胃黏膜收缩、蛋白质凝固沉淀,从而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喝浓茶能够减弱胃肠对食物中铁的吸收,久而久之,会引起维生素B₁缺乏症;患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炎及肝炎的病人,空腹饮浓茶会使病情加重;晚上饮浓茶,会使人兴奋,造成失眠;产妇哺乳期饮浓茶,由于茶有收敛作用,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因此,喝茶宜清淡,不宜过浓。
(12)茶叶忌多次冲泡。冲泡茶叶以3~4次为好,如冲泡次数过多,会将茶叶中的无用物质冲泡出来,这些物质既对人体无益,又会使茶水的味道大为降低。
(13)忌喝冷茶。喝冷茶,特别是在炎夏季节暴饮数大碗,喝起来很痛快,实际上却无清热化痰之功,反而会有滞寒聚疾之弊。
(14)忌饭前、饭后立即饮茶。饭前饮茶,会使唾液变淡,造成饮食无味,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饭后立即饮茶,茶中鞣质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影响人体对其的吸收。
(15)忌煮茶叶喝。在我国农村,有些地方有煮茶叶喝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当的做法。因为茶叶在高温烧煮时,会过多地把鞣酸溶解出来,增加茶水的苦涩味道,同时,高温烧煮,会把茶叶的维生素破坏殆尽,使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献血后忌饮茶
人在献血后,应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物,且应少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这种物质可以与蛋白质及铁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从而使献血者的血细胞恢复缓慢,影响健康。
不宜吃羊肉后马上喝茶
羊肉,肉香味美,营养丰富,御寒能力强,在冬春寒冷之季多吃些羊肉是有好处的。但是,吃羊肉后,却不宜马上喝茶,否则对身体健康不利。
这是因为,在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羊肉后马上喝茶,会使茶叶的鞣酸与羊肉中的蛋白质结合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中的水分减少,导致排便不畅,甚至发生便秘。这样,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因为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羊肉后不宜马上喝茶。
不要在酒后立即去洗澡
喝酒后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会在洗澡时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因而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体温急剧下降。同时,酒精会抑制肝脏的正常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储存量的恢复。所以说酒后即去洗澡有损健康,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不要长期以酒代饭
适当少量地饮点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疲劳。但有些人常常以酒代饭,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据分析,50克白酒约含有627.6千焦(15千卡)的热量;250克啤酒约含有418.4千焦(100千卡)的热量;两小杯果酒则含有418.4千焦(10千卡)以上的热量。因此,偶尔只喝酒不吃饭,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特别是饮酒时要吃入大量的菜肴,可以摄入较多的热量和营养素。但如果长期以酒代饭,就会损害人体的健康。首先是经常大量饮酒,会引起酒精中毒、肝硬化、动脉硬化,诱发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其次,饮酒虽然可补充一些热量,但人体所需的许多营养素,如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是各种酒类均不能提供的。因此,不要长期以酒代饭,否则,会使机体得不到维持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忌用酒催眠
有些人认为,酒和安眠药一样,睡前喝点酒容易入睡,还能解乏。事实并非如此,而且会带来副作用。
因为,用酒催眠,酒精的作用过后,会提前醒来,而且更难以入睡。睡前喝酒,会扰乱睡眠中的呼吸,引起呼吸不规则。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睡前喝酒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因此,不要用酒来催眠。
忌酒后饮汽水
应该知道,酒后饮汽水,不但不能解酒,而且会更容易醉倒,这是因为汽水中的二氧化碳能加速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因此,忌酒后饮汽水。
忌饮刚酿制的白酒
新蒸馏出的白酒,酒精度数一般都在60度以上,而且酒体中含有较多的甲醇、杂醇油、醛类和其他沉淀物。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和过滤勾对等处理,使酒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和氧化,降低和减少有害物质成分,使其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才能饮用。
新酿的白酒,除酒精浓度较高外,甲醇含量也较高,进入体内不易排出,长期积蓄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损害作用,尤其对视网膜神经的损害难以恢复。甲醇在人体内代谢产生的氧化物为甲酸和甲醛,这两种氯化物毒性都很大。甲酸比甲醇的毒性大6倍,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甲醇引起的中毒,轻则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和耳鸣,甚至双眼失明,重则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呼吸困难、昏迷麻痹而死。饮含杂醇油和醛类含量较高的新白酒,对人体也有较多的毒害和麻醉作用。杂醇油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醛类作用能使蛋白质凝固。经常饮含游离状态醛类的新酒,嗓子发干,并易养成较严重的酒瘾。新酒中含的醛类,具有辛辣和燥辣味,饮时直接刺激喉、鼻、眼和面部,使面部皮肤过敏,受损伤,易感染。另外,未经过滤处理的新白酒,也极不卫生。因此,刚酿制的白酒不宜饮用。
啤酒白酒忌同饮
节日期间,亲朋相聚,不免要喝酒助兴。在餐桌上,有些人往往喝完烈性白酒后,同时又喝啤酒。这种喝法不科学。
大家知道,啤酒虽然是低酒精饮料,但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后,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肝脏、胃肠和肾脏等器官发生强烈的刺激和严重的危害,影响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痉挛、急性胃肠炎、十二脂肠炎和出血等症,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因此,啤酒与白酒不宜同时饮用。
白酒忌凉饮
许多人在饮酒时,都是启封后马上就饮。实际上饮未加温的凉酒容易引起毒性反应和醉人。这是因为白酒除含有酒精外,还含有甲醇、甲醛、乙醛等杂质。甲醇在人体内分解较慢,且有积蓄作用,如果摄入4~8毫升便会引起中毒,其结果往往是损伤视神经,从而导致双目失明。甲醛、乙醛是醇类的氧化物。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后容易引起头痛,其毒性比乙醛高30倍。甲醇、甲醛、乙醛的沸点低,如果将酒加热时会全部挥发。因此,白酒忌凉饮,应加热后饮用。即使是在夏天,也应饮热酒或温酒。
老年人不宜经常饮啤酒
啤酒虽富有营养,但是老年人经常饮啤酒也是有碍健康的。
因为在啤酒酿造和运输过程中,金属容器中的铝极易混入啤酒中。铝是对人体有毒的元素。英国皇家南安普顿大学弗里医院,在24个城镇对700名40~60岁男人进行了调查,发现经常饮啤酒的人,血液中含铝量增加。丹麦学者也证实了这个调查结果。老年人代谢功能减低,排毒能力较差,铝易于在体内蓄积,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使人出现痴呆和精神异常。因此,老年人不宜经常饮啤酒。
饭前忌饮冰镇啤酒
如果在吃饭前饮冰镇啤酒,容易使人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血管迅速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生理功能失调,影响正常的进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还会使人体内的胃酸、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脂肪酶的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胃肠道受到过冷刺激,变得蠕动加快,运动失调,久之,易诱发腹痛、腹泻及营养缺乏症。
不宜用旅行水壶装酒
热水瓶或旅行用的铝合金水壶,如果经常装开水,内壁上或壶底会积上一层水垢。水垢原是混在水中的重金属、钙盐、灰尘、病菌、虫卵等的沉淀物,这些都有碍人体健康。据实验测定,每100克水垢中含有铅12微克、砷21微克、汞44微克、钠3.4微克、铁24微克。除了前面列举的有毒的重金属物质外,水垢中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如果用这种热水瓶或旅行水壶装酒,酒精能使水垢溶解,有毒重金属也会溶于酒中。饮用这种酒,对人体健康不利,时间久了发生慢性中毒。用塑料壶装酒也不好,因为酒精也可将塑料中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溶出。所以,不宜用旅行水壶装酒,最好是用干净的玻璃瓶装酒。
饮用啤酒的11个不宜
不宜饮用冷冻的啤酒
啤酒最适宜的贮存温度,夏秋季为5~10℃,春冬季为9~12℃,总之10℃左右为佳。有些人喜欢将啤酒存放冰箱内,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啤酒温度不得低于0℃以下,长时间存放在低温下会结冰。受冻后的啤酒不但泡沫减少,而且酒中的蛋白质可与铵质结合,生成沉淀物,使啤酒出现“冷混浊”,即使溶化后,其味道也会大减。
不宜饮用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啤酒
啤酒中含有多种硫化物,如胱氨酸、胱甘肽等,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光化作用”,生成奇奥的硫醇,严重地破坏啤酒品质。阳光还能破坏酒中的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为保证贮存啤酒的质量,专家们建议,灌装瓶装啤酒最好采用棕色啤酒瓶,贮存啤酒最好装入纸箱或木箱中,置于阴凉通风处。
不宜用热水瓶装啤酒
有的人喜欢用热水瓶装啤酒,这种做法既不科学又有损于健康。一般来说,装过开水的热水瓶内有一层水垢,再装鲜啤酒后,水垢中的有毒物质将溶解于呈弱酸性的啤酒内,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砷、铅等元素。饮用这种啤酒,久而久之,会产生慢性中毒。
不宜饮用超期久贮的啤酒
啤酒是越新鲜越好。其原因是:生产啤酒的大麦和酒花,均是活性较强的多酚物质,极易与蛋白质化合,并易于氧化聚合,造成啤酒混浊;生产啤酒所用的水,若处理不好,存在超过标准的铁、铜、锡等金属离子,能催化多酚物质氧化而混浊;在生产灌装时与空气接触,若灭菌温度、时间不足,也会因微生物污染,加速氧化而混浊,甚至造成发酵、发黏,出现馊味。故啤酒不宜久贮。
不宜与烈性酒同饮
饮用啤酒时,最好不要再同时饮用白酒,尤其是高度白酒,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可加速酒精的吸收,促使人易醉,造成酒精慢性中毒。若经常这样喝,将对健康造成莫大影响。
身体过于肥胖者不宜饮啤酒
啤酒营养丰富,含热量相当高,同时,啤酒可帮助消化,增强食欲。若原本是个肥胖者,如经常性大量饮用啤酒,会造成体内的热量和脂肪堆积,使人大腹便便。另外,若长期大量饮啤酒,可使血液中液体增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如此,将会造成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而收缩功能又会减弱。这种体积大、力量小的心脏,被医学界称为“啤酒心”。
患有肝硬化等疾病者不宜饮啤酒
凡患有肝硬化、慢性胃炎、胰腺炎、肺炎、泌尿系统结石症和较为严重的气管炎疾病者,均不要饮啤酒。原因是:喝啤酒后,酒精的气化作用主要靠心脏完成,当酒精进入肝脏,首先氧化成乙醛,再氧化成乙酸。原来就患有肝病者,因饮啤酒将会加重肝脏负胆引起酒精中毒,长久下去,甚至会危及生命。
大汗之后不宜饮用啤酒
大汗淋漓时毛孔扩大,此时饮用啤酒,将导致汗毛孔因骤然遇冷而迅速关闭,从而暂时中止出汗,造成体温散发受阻,易诱发感冒等疾病。
不宜用啤酒服药
啤酒与药混合将产生不良作用,会增加胃中的酸度,使药物在胃中迅速溶解并影响其被吸收而降低药品疗效。对各种抗生素、降压药、镇静剂、抗凝剂、抗糖尿病药物等的影响尤为明显。
不宜同时吃腌熏食品
腌熏食品中含有机胺,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出烹调不当而产生的多环芳香烃类苯并芘、氨甲基衍生物。当吃腌熏食品又饮啤酒时,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可诱发消化道疾病。
食海鲜不宜饮啤酒
国外有关专家研究指出,食海鲜时饮啤酒,将会引发痛风症。
葡萄酒忌久存
一般的酒存放时间越长就越香醇,而葡萄酒则不然,它是在脱装后仍继续变化的唯一的酒。这是它与白兰地等蒸馏酒的最大区别之处。葡萄酒在装瓶后,酒中的原料微粒以及酵母还会发生变化,使酒逐渐成熟、老化,继而变质。因此,葡萄酒装瓶后即可饮用,愈新鲜味愈美,不宜久存。短期存放葡萄酒应放在通风、阴凉、清洁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不宜食用瓜果皮
这是因为瓜果受到病虫害时,常用农药喷杀,大多数水果表皮都会被农药渗透,雨淋水洗是冲不掉的。如果长期连皮一起吃瓜果,农药残毒在人体内会逐渐积累,从而引起农药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损坏肝功能,造成生理障碍,从而影响人的生殖与遗传。尤其是儿童应忌食瓜果皮。
不宜吃皮色鲜艳的水果皮
科学研究表明,颜色鲜艳夺目的水果含有的类黄酮,为这类水果提供了植物色素。这种化学物质,在人体肠内经细菌分解就会转化成二羟苯甲酸和阿魏酸,具有很强的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肿。因此,吃果皮鲜艳的水果时应去皮后再吃。
忌吃未成熟的水果
一般瓜果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氨基酸、有机酸、无机盐和糖类。
成熟的水果色、香、味均佳,但市场上出售的水果往往未成熟,有人喜欢吃酸的就买这些水果吃。殊不知,吃这种未成熟的水果,对身体是不利的。未成熟的梅子、李子、杏子等水果中,含有草酸、安息香酸等成分,在人体中很难被氧化,结果经代谢作用后形成的产物仍然是酸性的。这对人体的生理是有影响的。有些水果未成熟时含有毒素,人吃了是危险的。至于有些成熟水果也有少许酸味,则吃后无妨。
忌食长芽花生
在温度高、湿度大、氧化充足的环境中保存花生米,容易使花生长芽,也是霉菌生长的良好环境。食用长芽的花生是有后患的。花生长芽后,破坏了外皮,容易生黄曲霉等。这些霉菌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属致癌物。因此,不要食用长芽的花生。
忌吃还未红的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尤其是维生素PP的含量居蔬菜之首。每人每天吃3~4个西红柿,便可满足1天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然而,青色未熟的西红柿却不宜食。经紫外线分光测定,未熟的西红柿和土豆芽根或绿色麦的毒性完全相同,都含有一种生物碱甙,即龙葵素。吃了这种青色西红柿常会感到不适,特别是口腔会感到苦涩,严重者还会出现口干、发麻、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当西红柿成熟后,生物碱甙被西红柿自身所增多的酸水解,生成西红柿次碱和糖,也就无毒了,吃起来变得又酸又甜。
山楂不宜多食
山楂酸甜适口,是老人、儿童、孕妇及胃口不好的病人最喜爱的水果之一。但食用过多只能有害无益。
因为山楂食用过多会伤人中气。山楂是破气去积滞之品,平时脾胃虚弱或正服用人参等补气药的人不应食用,否则山楂的破气作用会有损人参等药的补气作用。儿童正处在换牙时期,如经常食用,对牙齿的生长极为不利,而且直接影响食欲。因此,山楂忌过多食用。
忌多吃甘蔗
甘蔗含糖量高达12%~17%。如果食用过多,等于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因一时难以消化、吸收和代谢,便会使大量糖分在胃肠道积存,使局部渗透压增高,结果血液内的液体成分和机体细胞间的体液渗入胃肠道内,造成机体高渗性脱水,因而出现头昏、烦躁、呕吐、四肢麻木、神志朦胧等症状。此病称“高渗性昏迷”。因此,甘蔗忌食用过多。
忌吃荔枝过量
荔枝为我国著名果品,产于中国东南部和西南部,果肉含蔗糖、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以及叶酸和柠檬酸等。
过量食荔枝,会患一种荔枝病,其原因是荔枝所含的单糖绝大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葡萄糖难消化吸收,再加上荔枝所含的大量水分可以稀释胃液等消化液,人如果过多吃荔枝,会使正常饮食量大为减少,以致完全不进食。于是,血糖比正常大大降低。果糖被机体吸收后还不能直接被组织细胞氧化,而要经一系列酶的催化,才能够转变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原贮存。因此荔枝病是一种由低血糖引起的急性疾病。表现多为清晨发病,常以肢冷、出汗、腹痛、乏力、轻泻等为前期症状,然后突然昏迷、抽搐。如果不救治,可于数小时内死亡。
忌吃有苦味的柑橘
每100克柑橘果肉中约含水分83.1克以上,热量为180~268千焦,含蛋白质0.65克,脂肪0.15克,膳食纤维0.5克,碳水合化物12.6克,灰分0.4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13~0.96毫克,维生素B₁0.01~0.09毫克,维生素B₂0.02毫克,烟酸0.35毫克,维生素C 30毫克以下,钙32毫克,磷20毫克,铁0.02毫克,钠1.3毫克,钾23~169毫克,硒的含量为0.3微克。
大量食用有苦味的柑橘对人体有害。柑橘果实中含有各种糖甙,其中柚皮甙和新橙皮甙等苦味物使人活动能力下降,疲劳不易恢复,进而产生疲乏无力感。尤其在盛夏,外界气温较高,人在大量出汗的同时,也损失了许多钾、钠、氯等电解质。而高气温又降低了人的食欲,使上述电解质摄入也减少,致使在机体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些物质的缺乏,可使人感觉疲劳无力、肌肉酸痛。此时,如果又饮入过多的酸性饮料,则会加重上述症状。所以,盛夏既不能多饮淡水,又不宜过多摄入酸味饮料,如柠檬汁、杨梅汁、杨梅露等,可以适当饮些含盐饮料。
橘子不宜与牛奶同时食用
牛奶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食品。对慢性疾病又具有补充和治疗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饮牛奶后,吃一些橘子。科学证明,这种饮食方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牛奶进入胃和十二指肠后,其中的蛋白质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结合,然后进入小肠。如果吃橘子,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果酸及维生素C凝固成块,反而影响消化吸收。二者同食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因此,饮牛奶时千万不要吃橘子。
忌吃橘子过多
橘子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分、粗纤维,是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但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如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连吃2个月,可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其表现为手、足掌皮肤黄染,渐染全身,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有时易与肝炎混淆。胡萝卜素在肝脏中转变成维生素A,而大量的胡萝卜素在小儿肝脏中不能及时转化,就随血液遍及周身各处沉积,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有些儿童吃橘子过多还会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表现,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儿童不要多吃橘子。
不宜过量吃杏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₁₁,而维生素B₁₁是极有效的抗癌物质,并且只对癌细胞有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的健康组织无毒性。
吃杏过多,有害无益。民间说的“桃养人,杏伤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杏具有强烈的酸性,能够分解人体内的钙、磷以及蛋白质等物质。同时,胃内的酸液增多了,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和溃疡。此外,杏的酸性还能腐蚀牙齿的珐琅质。特别是儿童,吃杏多了,容易发生龋齿。
忌吃生银杏
银杏味香可口,每年入秋果熟,常炒熟上市,但食之中毒者常有发生。经药理实验证明,银杏外皮含有毒成分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醇等。主要毒理是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生食和多食银杏会引起中毒。其潜伏期最长者达14小时,最短者仅1小时。初为呕吐、腹痛泄泻、头昏头痛,继而发热,危重者可见神志昏迷、口吐白沫、呼吸困难、气急唇紫,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不要生食银杏。入药、炒食,也要注意防止中毒。
不宜吃杏仁过多
杏仁是杏的果核,它既是一味良药,又是一种食品。分为苦、甜两种。
在药用上,它有止咳、平喘、防疾、润肠、通便的功效。在食用上,它也是美味食品,可以制作酱菜、果糖、罐头食品,如杏仁茶、杏仁露、杏仁酪、杏仁霜、杏仁粉、杏仁饼等。但杏仁有一定的毒性,不可多食。据测定,小儿一次吃20粒左右,成人一次吃50粒左右,即可引起中毒。中毒原因是多量苦杏仁甙进入人体后,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过量的氢氰酸,使红细胞失去功能,并损害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中毒的轻重和症状出现的早晚,与食入量的多少及年龄有关。中毒症状可在几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出现,先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后来随着缺氧加重,可出现昏睡、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缺氧、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吃杏仁要注意,千万不可多食。
不宜吃黑枣和柿饼过多
黑枣和柿饼由于味甜好吃,又易于保存,因此成为山区农村儿童冬季食用的主要果品。但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黑枣和柿饼是不宜多吃的,尤其是不可在空腹时多吃。这是因为黑枣和柿饼里含有较多的鞣酸和果胶,大量食用黑枣和柿饼后,这些鞣酸和果胶会与胃液结合并凝固、沉淀,从而结成硬块——即形成结石,使人既消化不了,又排泄不出,往往产生恶心、呕吐、上腹部持续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轻者,结石块小的,可用中药排出;重者,则必须手术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所以,黑枣、柿饼是不可多吃的,更不可空腹多吃。
不宜食李子过多
每100克李子的可食部分中,约含水分90克以上,能量117.2~221.9千焦,糖8.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25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100~360微克,烟酸0.3毫克,钙6毫克以上,磷12毫克,铁0.3毫克,钾130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另含其他矿物质、多种氨基酸、天门冬素和纤维素等,颇为营养学家所注目。
中医认为,李子有清热、生津、泻肝、利水、活血之功效,适宜于肝腹水、发热病人和教师、演员声音嘶哑或失音时食用。待李子熟透后,每天食3个李子,对慢性肝炎疗效甚佳。若用李树根30克,猕猴桃树根30克,佛手根6克,青冬瓜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对肝腹水病人有疗效。
李子性寒,未成熟不可食,熟果也不能多食,否则易诱发虚热和痢疾,还可引起脑涨。古人认为李子不能与獐肉、雀肉、蜂蜜及鸭蛋一同食用。
李子除了生吃外,还可用盐曝、糖收、蜜渍为蜜饯,做成果脯;果仁、果树根可供药用。食用时可先将熟李果放入水盆中,漂浮者不能食用,可能有毒。
不宜过食樱桃
据测,每100克樱桃肉中含蛋白质1.2克,糖类8克,钙14毫克,磷31毫克,铁6毫克,能量为108.9~217.7千焦(野樱桃为954.6千焦,产于甘肃民勤),另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其营养特点是含铁量特别高,约苹果、橘子、梨的20倍,高居各类人工栽培水果之首,是缺铁性贫血妇女的良好食品。樱桃所含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C也较丰富,前者较苹果、橘子、葡萄高出4倍以上,每100克含200微克。
中医认为,樱桃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令人好颜色,美志性”之功效,适宜于消化不良、饮食不香、瘫痪、四肢不活、风湿腰腿痛、汗斑及烧伤、烫伤之人食用。尤其适宜于小儿麻疹透发不出者。《滇南本草》认为,樱桃能“治一切虚证,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酸痛。”
樱桃因含铁很多,再加上含有一定量的氰甙,若食之过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氰氧化物中毒,《本草纲目》中有吃樱桃致死的记载。另外,热性人宜少食,过食樱桃易生热上火。如果发觉因吃樱桃过多而有不适,可用甘蔗汁来清热解毒。
除上述药用外,主供生食,只要洗净即可去核食用。
不宜多吃花红
花红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B₂以及烟酸等物质,与苹果相近,但优良品种很少,因而品质远不如苹果,单个重量也远不及苹果。好的花红品种,味道甜中带酸,清脆可口,有苹果味但又有其独特风味。
中医认为,花红有止渴、除烦、解暑、去瘀、顺气、化痰、开胃、消食之功效,但必须熟透后才能吃。
即使是成熟了的花红,若一次吃得太多,也会对牙齿不利,还会引起发热、嗜睡、生疮疖等症状。不宜多吃。
不宜经常嚼食槟榔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槟榔含有多种生物碱、槟榔碱、儿茶素、胆碱和鞣酸,其中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药物,能使绦虫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瘫痪,然后将其排出体外,对流感病毒及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青光眼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奇效。
祖国医学认为,槟榔有止泻、消炎、去肿、生肌止痛、除痰息喘、泻气消水、杀虫去积等功效。
病后、产后及身体虚弱之人忌食。一般连食之过多有可能会出现嘴唇、眼睛肿胀溃烂,四肢麻痹无知觉,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在台湾曾经常有因嚼食过多而出现心律不齐和心肌梗死现象,其中一人连食6颗槟榔子后送了命。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一些人,有嚼食槟榔的习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嚼食槟榔,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因为,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重要因素。槟榔果中含有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我国某市,对224个槟榔销售点进行了卫生调查,结果发现槟榔的氟含量最高,细菌数多得不可数,部分样品还有白霉菌、黄霉菌和大肠杆菌。因此,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应该尽早改掉。
不宜过多吃黄瓜
黄瓜含多种糖类和甙类,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木糖、果糖,以及芸香甙、精氨酸和葡萄酸甙等,并有咖啡酸、游离氨基酸、维生素B₂、维生素C及钙、铁、磷等矿物质。黄瓜头部多苦味,成分为葫芦素C,有预防肿瘤效果。黄瓜中所含的丙二醇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而有减肥作用。黄瓜所含的细纤维素可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除和降低胆固醇,所含较多的钾盐有降血压作用。黄瓜所含的葫芦素C在动物实验中有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低。
黄瓜不仅是一种受人欢迎的瓜类蔬菜,具有比较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是一种家庭保健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早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便指出:黄瓜味甘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之功效。黄瓜不仅能当水果吃,也能当蔬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小儿多汗、咽喉肿痛、烫伤等病症。
黄瓜虽然好吃,但无论是食用还是药用,一次都不能吃得过多,更不宜长期多吃。因为黄瓜有小毒,可诱发疮疥、脚气和小儿疳积,如果长期多吃,还可能造成虚肿、少气无力和像发疟疾一样的忽冷忽热等症状。所以,不宜过多吃黄瓜。
不宜多食苦瓜
苦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还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磷、维生素A原、维生素B及果胶、苦瓜甙和多种氨基酸。具有降血糖和抗癌功能。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蛋白质类成分,具有刺激和增强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吞噬癌细胞的能力,认为苦瓜蛋白质类不久将成为一种抗癌新药而造福人类。所以,苦瓜可作为一种抗癌食品来食用。
但如果食用过多,直接会妨碍钙的吸收。因为苦瓜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将影响钙质的吸收。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苦瓜,会引起钙质缺乏症。
食用苦瓜最好的办法是,烹调前将苦瓜在沸水中浸泡一下,除去部分草酸,副作用就会减少了。
不宜过多吃甜瓜
因甜瓜的品种、产地差异很大,所以其营养成分也大不相同。一般每100克果肉约含水分90克以上,能量88~150.7千焦,碳水化合物6.8~9.8克,维生素C 35毫克左右,另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烟酸、柠檬酸以及球蛋白等。
中医认为,甜瓜有止渴生津、除烦热、消暑、利便、益气之功效,适宜于肾病、胃病和贫血症患者食用。但患有脚气病、黄疸病、腹胀、便滑以及产后、病后的患者不宜食用。一般人吃得过多,易患腹泻。
甜瓜可主供生食或凉拌,也可加工成瓜干、瓜脯、瓜汁、瓜酱、瓜酒、腌制品及瓜块罐头等。
忌吃冰冻西瓜
西瓜除不含脂肪外,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素。
冷藏过久的西瓜切开后,瓜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冷气逐渐被瓜瓤吸收。
食用这种西瓜,口腔的唾液腺、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的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不但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而且会伤脾胃,引起咽喉炎等。儿童食用冰冻西瓜还会引起厌食、腹痛、呕吐、腹泻等。因此,应忌吃冰冻西瓜。
夏季不宜多吃韭菜
韭菜能连续收割,茎叶贮存的养分也会迅速消耗,积累减少,使食用品质降低。这些都与季节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季生长的韭菜营养丰富而品质好,一旦到了夏季,韭菜开始老化,纤维多而粗糙,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加之到了夏天,人的胃肠功能减弱,特别是吃老韭菜,粗纤维多,而且比较坚韧,不好消化而引起腹泻。加上夏季天气炎热,韭菜不宜保管,很容易腐烂变质,散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这些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夏季不宜多吃韭菜。
白菜受冻不能再吃
在我国北方,冬季来临前家家户户都要贮存一些白菜作为过冬的蔬菜。如白菜受了冻处理不好,或吃冻白菜过多,就会引起中毒。
因为,冻白菜含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当食用的白菜中含亚硝酸盐超过2.5毫克,或硝酸盐超过100毫克时,就会中毒。融化解冻后的冻白菜,其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为亚硝酸盐,毒性增大。当其超过人体正常抗毒能力时,可引起较严重的中毒,如出现头痛、心慌气短、腹泻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出现昏迷。
食带皮土豆有损人体健康
土豆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菜类食品。为了省事、方便,有许多人不削皮而烹调食用。食带皮的土豆是有损于人体健康的。
因为土豆里含有有毒的配糖生物碱。这种配糖生物碱几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食用大量的配糖生物碱可以引起中毒。
带皮的土豆煮熟后立即将皮剥去,也会有部分的配糖生物碱渗入土豆内部,同样会引起中毒。
勿过多食用紫菜
紫菜的营养十分丰富。据分析,每100克紫菜含蛋白质可达29~35.6克,是海带的4倍,与大豆的含量差不多,并且蛋白质容易被消化吸收。紫菜的钙、磷、铁含量也极为丰富,每100克中分别含343毫克、33.2毫克和457毫克,还含有丰富的磺,以及多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核黄素、烟酸等。
紫菜食用方便,味道鲜美,是很受大众喜爱的食品。但是,紫菜却是不可过量食用的。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最近警告市民,成年人每天食用紫菜最多不可超过七八片;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将会因为吸收过多的碘而导致甲亢。儿童更是如此。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146种食物样本进行了碘含量测试,结果发现,紫菜碘含量比一般食物高4倍以上,平均每2克紫菜含碘量高达148微克。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每2克紫菜的含碘量已远远超出一个成年人每天的所需量。
生吃胡萝卜无益处
胡萝卜含有一种极重要的物质——胡萝卜素。胡萝卜与脂肪共炒后,其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又被称为维生素A原。这种维生素A原只有在胡萝卜里含量较高,约为土豆的360倍,芹菜的36倍,苹果的45倍,柑橘的23倍,一般果蔬及糖食食物中含量都较少。维生素A缺乏者,皮肤粗糙,眼干,易患夜盲症,身体抵抗力差,易发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幼儿易影响身体发育。近年来科学家又发现,维生素A缺乏者的癌症发病率要比普通人高2倍多,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最高。胡萝卜内还含有大量的木质素,也有提高机体抗癌免疫力的功用。
胡萝卜中还含有槲皮素,它是组成维生素P的有关物质,同时可改善微血管功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胡萝卜里还有一种能降低血糖的物质,是糖尿病患者的佳蔬良药。
每100克胡萝卜中,约含蛋白质0.6克,脂肪0.3克,糖类7.6~8.3克,钙19~32毫克,铁0.6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1.35~17.25毫克,维生素B₁0.02~0.04毫克,维生素B₂0.04~0.05毫克,维生素C 12毫克,热量150.7千焦,另含果胶、淀粉、无机盐和多种氨基酸。各类品种中,尤以深橘红色者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各种胡萝卜所含能量在79.5~1339.8千焦之间。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结构,直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有人以为生吃胡萝卜最有营养,其实,恰恰相反。生吃胡萝卜会损失90%左右的胡萝卜素。因为胡萝卜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在小肠黏膜或肝脏里变成维生素A。
为避免浪费,忌生吃胡萝卜,烹调时要多放些油,与肉同炖。
勿食久熟银耳
据测定,每100克干银耳中约含水分15克,能量为774.6~3408.1千焦,蛋白质10克,脂肪1.4克,粗纤维29.3克,碳水化合物41.2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45微克,维生素B₁0.4毫克,维生素B₂ 0.37毫克,尼克酸5.5毫克,钙19~262毫克,磷433毫克,铁4.5毫克,钾586~1750毫克,另含多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
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的银耳若放置时间过长,如放1~2天,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会产生亚硝酸盐,人吃了这种银耳汤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破坏人体的正常功能,会使人发生呕吐、昏迷等症状,甚至死亡。
不宜常食生菜
生菜富含钙、磷、维生素A原、多种维生素和白色状物。白色状物内含有橡胶质、菊糖、甘露醇和莴苣素,也含有各种矿物质,其余营养与莴苣相似。
生菜的功效同莴苣,具有通乳汁、助发育、消水肿的作用,适宜于儿童生长发育期食用,对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患者尤其有利。
古代典籍中有常食生菜眼痛,多食昏眼的记载。生菜中的生化物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因此,不宜常食生菜。
忌过食洋葱
每100克洋葱含蛋白质0.8~1.8克,不含脂肪,糖类8克,钙40毫克,磷50毫克,铁1.8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微量,维生素B₁0.03毫克,维生素B₂0.02毫克,维生素C为8毫克,热量163.3千焦。另含尼克酸、咖啡酸、芥子酸、柠檬酸、多糖和槲皮素等。它还含有在蔬菜中极为少见的前列腺素,这是一种能降低血压的物质。洋葱还是一种良好的抗癌物质,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肤层及机体内部的不洁废物。
洋葱味辛,有清热化痰、解毒杀虫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它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减肥、消炎和抗癌的作用。
洋葱类似大蒜的味道,气味较难闻,因此生食应酌量。另外,洋葱易产生气体,过量食用会产生胀气和排气,给人造成不快。凡有皮肤瘙痒性疾病以及患有眼疾充血的人,应忌食。
忌食过老的茄子
茄子内含维生素A、B、C、P以及脂肪、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等,其中糖类的含量比番茄多1倍,矿物质多2~3倍。茄子与一般蔬菜不同的是,它含有维生素P,尤以紫茄子含量较高。维生素P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和渗透性,增加细胞间的粘力,防止微血管破裂,使血管保持正常功能。
美国医学界在《降低胆固醇十二法》中,把食用茄子降低胆固醇列在十二法之首。国外研究人员发现,茄子中含有一种名为“龙葵碱”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据临床医生报道,癌症病人常伴有发烧,特别是一些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由于癌细胞的大量破坏,更易发烧,如常食茄子,确有退烧的效果。
茄子适宜发热、便秘,及患有乳腺炎者食用;适宜高血压、眼底出血、咯血、动脉硬化、皮肤紫斑症等容易内出血的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食用,具有一定抗癌功效。
过老的茄子忌食。茄科植物都含有一定的茄碱,这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生理成熟期的茄子中含量更多,所以,这个时期的茄子不宜多吃。根据前人经验,凡是虚寒腹泻、皮肤疮疡,以及目疾患者忌食。
不宜经常食用蘑菇
蘑菇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B₁、B₂、B₆、C、D、E、K以及叶酸、泛酸和钙、铁、磷等矿物质,还有多糖类、游离氨基酸、食物纤维等。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改善体质均有裨益。据研究,蘑菇中含有的多糖化合物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另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蘑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血球减少症、传染性肝炎有明显的疗效。
蘑菇质嫩味美、营养丰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名,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它视为健康食品,因而倍受人们青睐。
蘑菇中含有一种叫甲壳质的物质,有碍胃肠的消化吸收。患有胃肠病、肝脏功能不良的人,以及儿童不宜经常食用蘑菇。
不宜大量吃酸菜
不少人喜欢吃酸菜,适当吃点酸菜可以调节胃口,增加食欲。但若大量吃酸菜,则是不当的。这是因为,腌制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和钙。由于它酸度高,食用后在肠道内形成草酸钙,不易被排出体外,而会被大量吸收,容易沉积形成尿路结石。另外,酸菜在腌制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大量吃酸菜,人体维生素C缺乏,会使人体抑制草酸钙结晶体沉积和减少尿路结石形成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酸菜少吃点是可以的,大量食用是不宜的。
不宜过多吃香菜
香菜又叫芫荽,学名胡荽。香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据测定,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20克,碳水化合物69克,脂肪0.3克,磷49毫克,铁5.6毫克,胡萝卜素377毫克,维生素C 41毫克,还含有硫胺素、尼克酸及右旋甘露糖醇、黄酮苷等。香菜有着独特的香味,是制汤、做馄饨馅不可缺少的调料,也是凉拌菜中很好的配料。香菜不但风味独特,而且芳香健脾,驱风解毒,有防止感冒之功效。
但是,香菜却是不可过量食用的。这是因为,有的人吃多了香菜,会在皮肤上起小红疙瘩,瘙痒不已,还会鼻干舌燥。患口臭、狐臭、龋齿及生疮的人,更不宜多吃香菜,否则,将会加重病情。
萝卜、人参忌同食
萝卜、人参相克,药理作用不同,不可同时食用。《本草纲目》中指出,“萝卜生食升气,熟食降气”。服用人参大补元气,若同时服萝卜却是破气。此一补一破,人参就起不到滋补作用。同时,萝卜有利尿消食作用,吃了萝卜,会加快人参有效成分从尿中流失,影响对人参的吸收。另外,大部分的滋补品都有补气作用,故均不宜与萝卜同时服用。
多吃萝卜有益健康
萝卜又名莱菔,有“十月萝卜小人参”之说,国外还有“萝卜不是水果,但胜于水果”之说。每100克萝卜含蛋白质0.8克,碳水化合物4.5克,粗纤维0.5克,钙55毫克,铁0.5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₁0.01毫克,维生素B₂0.03毫克,尼克酸0.22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另含有木质素、果胶等。萝卜的辛辣味,是由于其中含有芥子油在起作用,这种芥子油对人体有益无害,它在萝卜中的酶作用下,能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可将肠道中有害物质迅速从体内排出,对于增进食欲、预防消化道肿瘤有很大帮助。中医认为,萝卜有助消化、生津开胃、润肺化痰、祛风涤热、平喘止咳、顺气消食、御风寒、养血润肤等功效。
忌吃萝卜剥皮
萝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钙,而90%的钙都集中在萝卜皮上。如果认为萝卜皮有沙土不卫生而扔掉,这是吃萝卜的最大损失。因此,忌吃萝卜剥皮。
日常宜多吃些香菇和蘑菇
香菇又名香菌、冬菇等,素有“蘑菇皇后”和“干菜之王”的美称。
香菇富含营养,每100克香菇中含有蛋白质21克,脂肪1.3克,粗纤维32克,碳水化合物29克,胡萝卜素20~120微克,维生素B₁0.19毫克,维生素B₂1.3毫克,尼克酸24.8毫克,维生素C 5毫克,维生素E 0.55毫克,钙35毫克,磷289毫克,铁7.3毫克。
香菇中含有特殊物质“香菇多糖”,能显著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甚至可以使小肿瘤(微小癌)完全消失。还含有一种叫蘑菇核糖核酸的物质。该物质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干扰素,可干扰带病毒的蛋白质合成,使病毒不能繁殖,从而增强人体对其他有害物质的抵抗力。香菇还含有香菇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因胆固醇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胆结石、肾盂肾炎、急慢性肾炎均有辅助治疗功效。香菇中所含丰富的多种酶类,可帮助人体协调新陈代谢。香菇中的麦角固醇,经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因而有利于防治佝偻病和贫血。香菇中的多糖蛋白质及核糖核酸对治疗艾滋病、肝炎及白血病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常吃香菇对人体大有补益。
蘑菇每100克含蛋白质21克,脂肪4.6克,粗纤维21克,碳水化合物31.7克,胡萝卜素1.4克,维生素B₁0.1毫克,维生素B₂1.1毫克,尼克酸30.7毫克,维生素C 5毫克,维生素E 6.18毫克,钙127毫克,磷357毫克,铁51.3毫克,钠23.3毫克,钾1225毫克,镁94毫克,锰1.53毫克,锌6.29毫克,铜1.05毫克,硒39.18微克。此为人工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野生品要比较高些。
蘑菇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消炎和理气开胃的功能,适宜于防治癌症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食用。
不宜食用刚收割的蔬菜
从营养学角度讲,刚从菜地收割的蔬菜营养损失最少,而且鲜嫩、青脆,最适合食用。对城市居民来说,能买上点新鲜蔬莱无疑是件乐事。然而,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蔬菜越新鲜,就意味着菜上农药的残留量也越多。尤其是有些菜农不按国家规定办事,在蔬菜上市的前一两天还往上撒农药。如果吃了这样的“新鲜”蔬菜,很可能会导致急性农药中毒。因此,大家切不可盯紧鲜菜不放,偶尔买到新鲜蔬菜也不要急于下锅,应经过彻底的清洗方可食用。
绿豆芽不宜发得过长
有些人自己发绿豆芽时,以为发得越长越好,这是一种误解。
绿豆芽如发得太长,绿豆中所含的蛋白质、淀粉及脂类物质就会损耗太多。当绿豆芽超过10~15厘米时,绿豆中的营养物质将损失20%。所以,绿豆芽以粗壮为宜,一般不要超过6厘米。
不宜吃未煮透的扁豆
有些人炒扁豆,不喜欢煮透,而喜欢炒得青些,认为这样好吃。其实,这是错误的。
生扁豆里含有一种毒蛋白,具有凝血作用,多含于外皮的皂素中,还有一种破坏红血球的溶血素,立秋后的扁豆,含这两种毒素最多。若食用未煮透的扁豆,数小时内就会引起头晕、头疼,严重的会恶心、呕吐、腹痛。所以,未煮熟的扁豆切勿食用。
不宜用胡萝卜做下酒菜
在酒馆或饭店,经常有“拌三丝”这种凉拌小菜,供人们做下酒菜。但是食品专家告诫人们“胡萝卜下酒”的吃法是不利健康的。
这是因为胡萝卜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所以,胡萝卜不宜做下酒菜,喝酒时也不宜服用胡萝卜素营养剂,特别是在饮用胡萝卜汁后,不要马上饮酒,以免危害健康。
不宜食用蓝紫色的紫菜
紫菜是海藻类植物,通常生长在近海浅水区的岩礁上。市场上出售的紫菜系红藻的干制品,呈黑紫色而发亮光,其含蛋白质高达35.6%,还含有丰富的甘露醇、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据测定,紫菜含蛋白质比鲜蘑菇高9倍,脂肪比海带高8倍,维生素B₂比香菇高近10倍,所含磷质更居菌类之首。常食紫菜,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紫菜若保管贮藏不当,极易发生霉变;另外,紫菜还常会受与其为邻的蓝绿藻、双鞭甲藻类等藻类分泌的有毒物质(如环状多肽、岩藻素等)所污染,使紫菜色泽变为蓝紫色。更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毒素对热稳定,即使加热烧焦也不能解毒。因此,紫菜若变为蓝紫色就不宜再食用了。
不宜食用隔夜熟白菜
冬季餐桌上,大白菜出尽了“风头”:大白菜炒肉丝、大白菜粉丝汤、辣白菜、白菜炖土豆、白菜猪肉水饺等等。大白菜不仅易于保存,口感软糯,容易入味,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难怪人们喜欢食用它。
然而,大白菜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放置较久,由于细菌的作用,会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进入胃肠道后,可迅速进入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大量的氧供机体代谢,而亚硝酸盐能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携带氧的能力,使机体缺氧而引起皮肤青紫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大白菜应现炒现吃,不宜食用隔夜熟白菜。
柿子不宜与红薯、螃蟹同食
柿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C。红薯含有足够的淀粉。螃蟹含丰富的蛋白质。
红薯是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吃了以后会使胃里产生大量胃酸,而柿子则含有较多的鞣质和果胶,胃酸和鞣质、果胶相遇,会发生凝聚作用,形成难溶性的硬块——胃柿石。得了胃柿石使人胃肠道不适,大的胃柿石因排不出,刺激胃肠而导致出血、胃炎或溃疡病,严重者可造成胃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螃蟹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质相结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因鞣质具有收敛作用,所以,还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致使凝固物质滞留在肠道内发酵,使食者出现呕吐、腹胀与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香蕉、黄瓜不宜久放冰箱
有不少消费者买回水果、蔬菜,为了多保存几天,统统放进冰箱下面的果蔬盒内。果蔬盒放果蔬自然没问题,可是你不知道,香蕉、黄瓜是不宜久放在冰箱内的。
这是因为有些果糖的适宜贮存温度较高,香蕉为11~13℃,黄瓜为10~13℃,而冰箱果蔬盒内的温度一般为8℃左右。贮存温度过低,就会发生冻害。
香蕉属于热带水果,放入冰箱一天后,表皮就会发黑,生香蕉不能再催热,成熟香蕉的味道会变坏,表面还会发生凹陷斑块。黄瓜发生冻害的物证是表皮颜色加深。瓜体变软呈水浸状,用刀切开的断面有胶状透明液体流出,并失其特有风味。
为了防止和减轻这些果蔬发生冻害,或用温度计测试一下果蔬盒的温度,如果在12℃左右,果蔬一定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放一放,然后装塑料袋内再放入冰箱贮存,这样以保证果蔬食用。
茄子忌淋雨水
茄子表皮上有一层蜡质,一旦着了雨水,蜡质就易被冲刷掉,使微生物侵入茄肉内部,尤其是表皮遭到碰磕的茄子更易腐烂。为了减少茄子的损失,一是要避免碰伤;二是要防止雨淋。
红薯贮存4忌
(1)红薯存放时不可放置阳光下,这样会使鲜红薯晒干、风干,使大量营养素损失,如果晒得过干就难以食用。
(2)忌贮存在过于潮湿的地方。潮湿会使红薯表皮呈现褐色、黑色斑点。腐烂或薯心变硬发苦,说明红薯受到了黑斑病的侵袭,不但营养损失殆尽,而且食后对人的肝脏有毒害作用。吃黑斑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发生高热、头痛、气喘、呕血、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3)不可贮存时间过长。贮存时间过长的红薯,稍有不当,就会变质,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
(4)受镐伤或在运送中碰破皮的红薯忌长时间存放。这类红薯极易使营养成分丢失和腐烂。被水淹过的红薯也不要贮存。
正确的贮存红薯方法是,将红薯放在地窖内贮存。地窖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好、不渗水,并保持地窖凉爽湿润,不潮湿。保存时间一般以一冬为宜,到了春季气候变化大,忌再保存。
香菇忌用凉水泡
香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主要是因为它香味浓郁。用香菇烧菜、煲汤或作为炖肉、炖鸡的辅料,味道极佳。再者,香菇营养非常丰富,每100克干香菇中含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还含有维生素、尼克酸、蛋白质等,经常食用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病毒、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治疗肝硬化等作用。
香菇多为干品,在食用时首先要泡发,然后才能烹制菜肴。在具体泡发上很有讲究:不能用凉水;不能用刚开的水;不能泡发时间过长。这是因为,香菇中含有一种核酸分解酶,用温度为80℃左右的热水浸泡时,这种酶才会催化香菇中的核糖核酸,分解出具有鲜香味的物质。这样泡发的香菇,烹制出的菜肴才能出味,香味浓郁。如果用冷水浸泡,就不容易将这种物质泡出;如果泡发的时间过长,就会使香菇的香味、鲜味大大降低,从而影响香菇的食用价值。
新鲜木耳不宜食用
新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这种物质对光线敏感,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日光性发炎,暴露部位易出现瘙痒、水肿、疼痛,甚至发生坏死,个别严重者因咽喉水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因此,新鲜木耳不宜食用。木耳干燥后,所含卟啉类光感物质即自行消失,并失去毒性,食用无妨。
咸肉忌煎炸
咸肉、香肠、火腿等,含有微量的亚硝胺,经油炸、油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吡咯烷,食用对人体有害。因此,咸肉忌煎炸食用。另外,在烹烧咸熏食品时,最好加点米醋,因米醋能分解亚硝酸盐。
烧煮肉骨中途忌加冷水
肉类、骨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若在烧煮中途加冷水,汤的温度发生变化,蛋白质和脂肪会迅速凝固,肉骨表面的空隙骤然收缩,不易烧酥,汤味也会减退。
炖肉忌一直用旺火
有的人炖肉,常常从肉下锅开始至肉炖熟出锅一直用大火、旺火,猛煮猛炖。他们认为只有用旺火炖肉,才能尽快把肉炖熟、煮烂。其实,这样炖肉,不仅味不香,而且营养损失大。
其原因在于:炖肉自始至终用大火烧滚,肉中呈香味的物质挥发性很强,必然随着肉锅的大开大滚而蒸发掉香味物质;
肉锅始终大开大滚,会促使肉中蛋白质加速变性而变硬,不溶于水,这就使所煮的肉发硬难吃;
炖肉一直用大火猛煮使肉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损失较大,降低营养成分。
炖肉的正确火候:刚开始,热水下入肉块,尽快用大火把水烧开,使肉块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香味物质跑掉,一旦肉块挺实,撇去浮沫后,就要改用微火,保持肉锅水微开,直到把肉煮熟。这样可保留肉香,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炖骨头汤忌时间过久
动物骨骼含有丰富的磷、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常喝骨头汤可起到滋补作用。但在炖骨头汤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火候等。只有方法正确,炖出的汤营养才能更丰富。
钙是动物骨骼的主要成分,但并不容易溶解,不论是炖的时间多长、温度多高,都很难将骨骼中的钙质溶化。如果炖的时间过长,不但炖不出过多的钙,反而会破坏骨头中的蛋白质。所以,炖骨头汤并不是炖的时间越长越好。
再者,骨头上附带的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炖的时间越长,炖出的脂肪也会越多,汤也就越油腻,人们就越不喜欢喝。最好的办法是用压力锅炖至骨头酥软,所用时间也不长,汤中的营养成分不容易损失,骨髓中所含的磷等微量元素也容易被人体吸收。
腌制肉类忌冷冻
腌制品,如腌肉、腌鱼等不宜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冷冻。因为掩制品是用较多的食盐经过长时间的腌制而成的,食物内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倘若将其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因为腌制品细胞组织液浓度比较大,水分就容易析出,并结成小晶体冰块,反而加速了脂肪氧化作用,从而使腌制品的质量下降,贮存期缩短。
烤羊肉串不宜多吃
烤羊肉串食用过多,对人体健康有害。因为羊肉在炭火烟熏烧烤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苯并芘危害性最大,是公认的三大致癌物之一(主要引起胃癌、肺癌和皮肤癌)。因此,烤羊肉串不宜吃,更不宜多吃。
忌吃烧焦的肉
如果烹调时将鱼或肉烧焦了,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就会裂变为低分子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组合,常可形成能引起人“致突变”的化学物质。人吃了这种烧焦的鱼和肉,就会产生遗传上的病变,直接影响到下一代。
另外,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还能产生大量的3,4-苯并芘。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远远超过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
所以,烹调肉类时,千万不要烧焦,万一烧焦了就要扔掉,不要再吃。
不宜多吃香肠
香肠是由新鲜猪肉做成的,为了使其保持鲜度和存放方便一些,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防腐剂——亚硝酸钠。而亚硝酸钠在人体中能与肉类蛋白质中的胺结合,形成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基酸的物质,这是一种致癌较强的毒素。
香肠不宜多食用。不过,如能在吃香肠的同时,适当多吃一些豆芽、白菜、青椒、黄瓜、蒜薹等新鲜蔬菜,或者在吃过香肠后吃橘子、鲜枣、番茄、葡萄、梨等新鲜水果就能消除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这是因为在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极为丰富,而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酸钠和胺的结合,从而可避免强致癌物质在消化道内形成。
涮羊肉不宜太嫩
据分析,羊肉与猪肉和牛肉相比,含钙、铁最多,所含蛋白质优良,每100克肥瘦兼有的羊肉含热量高达715.9千焦,比牛肉还要高。每100克羊肉中含水分约70克,蛋白质20克,脂肪1.8(陕西西安)~12.8(湖北襄樊)克,维生素B₁0.04毫克,维生素B₂0.14毫克,尼克酸5.9毫克,维生素E 0.03(湖北襄樊)~0.47(山东莱芜)毫克,钙10毫克,磷188毫克,铁2毫克,钾230毫克,胆固醇平均为95毫克。
中医认为,羊肉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之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但多食则生热,不宜在夏秋做补食用。
羔羊肉是肉中之上品,不仅味道特别鲜美,而且特别养身,能医治面黄肌瘦的“黄病”。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羊肉所含钙、铁均高于猪肉和牛肉,所以羊肉对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久病体弱、体瘦畏寒、腹部冷痛、营养不良、阳痿早泄、腰膝酸软诸症均有很大裨益。
羊肉虽有千般好,但也要讲究吃法,许许多多的人涮羊肉火锅时,肉片要求精细、薄而匀。但也有人主张吃“嫩”。认为嫩才有味道,殊不知,这是容易感染上旋毛虫病的根源。
旋毛虫遍布世界各地,常有猪、羊、狗中流行,成虫寄生在病畜小肠内,幼虫寄生在膈肌、舌肌、心肌和肌肉中。人吃了含有活幼虫的病畜肉,幼虫在人的肠道内经1周即可发育成成虫,成虫互相交配后经4~5天就可以产生大量幼虫,它们穿肠入血,周游患者全身,最后定居于肌肉,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高热、头痛。
吃美食时应勿忘防病。只要涮肉时,1次不下太多,待肉变色,血色褪尽后再食用,做到不吃未熟的肉片,就可以预防旋毛虫病的发生。
不宜偏食猪肉
猪肉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磷等营养元素。
在我国城乡,都有着偏食猪肉的习惯。特别是农村,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吃猪肉,极少食用牛、羊肉及家禽肉。这一方面是因为受条件限制,不少农村很少养牛、羊和家禽,另一方面是不少人认为“猪肉香”、“牛羊肉有异味”,因此便嗜食猪肉。
但是,偏食猪肉是有弊端的。这主要是在肉类食品中,猪肉含脂肪量较高,即使是瘦猪肉,其脂肪含量也高达30%,比牛、羊肉高17倍,比家禽肉高14倍,比兔肉要高70多倍。多吃、偏食猪肉虽然“香”,可以解馋,但却易使人罹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等症。因此,不宜偏食猪肉。
忌吃有出血点的肉
有出血点的肉,多系受传染病侵袭的病畜肉。以猪为例:猪瘟为病毒感染,病猪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指压不褪色,内脏也有出血点;猪丹毒为丹毒杆菌感染,皮肤出现稍隆起红斑,呈大小不等的菱形或圆形疹块,肉的剖面多汁,丹毒通过皮肤可传染给人;猪出血性败血症,败血杆菌感染,四肢皮肤有出血点,红点密集,内脏亦有出血点。猪瘟与猪出血性败血症即使不感染人,猪患病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其肌肉及脏器往往伴有沙门氏菌属的继发感染,如烹调不当,可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忌吃黄、红膘肉
鲜肉呈现黄色有几种情况:一是饲料的缘故。有些饲料中的黄色素溶解于动物体脂中,经生化反应后,呈现深浅不同的黄染,这种黄染一般会在鲜肉冷却12小时后自然褪色,这种肉食之无妨;二是肝胆疾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排除障碍,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其脂肪、脏器可呈深黄或黄绿色;三是溶血性黄疸。如寄生虫病,磷、砷中毒等,由于红细胞大量被破坏引起溶血性黄疸,可使肉的皮下脂肪呈橘黄色;四是肝郁血。营养不良导致肝实质黄疸可使鲜肉呈棕黄色。
红膘是鲜肉脂肪呈红色,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肌肉组织淤血。由于肉尸放血不当或凝血缓慢,液态血淤积于肌肉毛细血管中,呈现全身性淤血,特别是凝血机制不全形成的红膘肉,不能食用;二是病原体感染。如急性败血型猪丹毒,肉膘呈桃红色。这种肉也不能吃,稍一不慎,还可引起接触传染。
鲤鱼不宜与咸菜同食
鱼类的肉属于高蛋白食品。咸菜在腌制过程中,其含氮物质部分转变为亚硝酸盐,当咸菜与鱼一起烧煮时,鱼肉蛋白质中的胺与亚硝酸盐化合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引起消化道癌肿,故鱼与咸菜不宜配食。
鲤鱼不宜与狗肉同食
鲤鱼,性味甘平,利水下气。除含蛋白、脂肪、钙、磷、铁外,还有十几种游离氨基酸及组织蛋白酶,与犬肉同食,二者生化反应极为复杂,可能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物质。故不宜共食,更不宜同烹。
吃狗肉时不宜吃大蒜
从中医角度说,狗肉与大蒜相克。大蒜辛温有小毒,温中、下气、杀菌、消谷,含大蒜素,新鲜大蒜中,有一种氨基酸,经在蒜酶分解产生大蒜辣素,有杀菌作用,并能刺激肠胃黏膜,引起胃液增加,蠕动增强。狗肉性热,大蒜辛温有刺激牲,狗肉温补,大蒜熏烈,则食助火,容易损人,火热阳盛,尤当忌之。
不宜过多吃精肉
有关研究发现,造成动脉硬化的主要物质是同型半胱氨酸,它是蛋氨酸在人体某种特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的,而动物精肉中的蛋氨酸含量恰恰很高。同型半胱氨酸既会直接损伤动脉壁,又会助长血小板集聚、血栓形成、脂质渗入,并直接损害动脉腔内皮细胞,致使动脉壁发生病变,影响动脉壁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脂质成分沉积于动脉壁,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精肉也不宜多吃。
忌用大油烹调肉食品
大油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如用大油烹调肉食品,则会使菜肴中的胆固醇大大增加。胆固醇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即使高温烹调也损失极少,很不利于健康。如果用植物油烹调肉食品,那么情形就不同了。因为植物油中含植物固醇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且其中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的正常代谢,使它们不在人体内积蓄。
忌食鸡头、鸡屁股
有人愿意吃鸡头、鸡脑子和鸡屁股,认为味美,营养丰富。其实不然。
鸡长时间从地上啄食,有毒物质随时可进入体内,经过体内化合反应,产生剧毒素,其中大部分毒物排出体外,但仍有部分毒物滞留在脑组织细胞间,长龄老鸡脑中的毒素更多,人若食用鸡头是极其有害的。因此鸡头不宜吃,老鸡头更不应吃。
鸡屁股指肛门上方鸡尾处向外向上突起的肉质疙瘩,肉很肥,人们俗称鸡屁股,不宜食用。
这是因为鸡屁股上有个“腔上囊”,囊里充满了数以万计的淋巴细胞和具有吞噬力很强的巨噬细胞。这种细胞能吞噬进入鸡体内的各种致病物质,如细菌、病毒以及致癌物质等。人们如果食用鸡屁股,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故吃鸡时要在烧煮前切下鸡屁股扔掉。
猪肉与牛肉不可同食
猪肉与牛肉不可共食的说法由来已久。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功,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健脾,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二是牛肉微带膻气,我国民间传统配膳,作为两菜同桌固非罕见,但从猪牛肉不能同煮之说,这不仅是饮食习惯,而二者气味实也不宜混淆。
猪肉与豆类不宜同食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原因有以下几点: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其利用率。
多酚是豆类抗营养因素之一,它与蛋白质起作用,影响蛋白质的可溶性,降低其利用率;蛋白水解酶和γ-淀粉酶、脂酶素等起作用,影响消化能力。多酚不仅影响豆类本身的蛋白质利用,在与肉类配合时也影响肉类蛋白的消化吸收。
豆类纤维素中的醛糖酸残基可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成螯合物而干扰或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
故猪肉与黄豆不宜相配。猪肉、猪蹄爪炖黄豆也是不合适的搭配。
虾不可与猪肉同食
虾有淡水虾、海虾之分。淡水虾,性味甘温,具有补肾壮阳、通乳之功效;海虾,性味甘咸温,亦有温肾壮阳、兴奋性机能的作用。猪肉助湿热而动火,故二者相配,耗人阴精。故阴虚火旺者,尤忌猪肉与虾配食。
食猪肝不宜炒得太嫩
猪肝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富含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铁、锌、铜等,而且鲜嫩可口,很多人喜食。但不少人还不知道,吃猪肝要先去毒。
猪肝是体内最大毒物中转站与解毒器官,各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和混入饲料中的某些有毒物,如农药等都会集中在肝中,并被它解毒,经肾脏从小便中排出。肝脏也会发生疾病,甚至肝癌。此外,肝吸虫等寄生虫,亦会寄生其中。所以,肝脏又是个“纳垢藏污”的场所,倘若肝脏的各类毒性物质未能排净,或解毒功能下降,有毒物质就会残留在肝脏中,可能诱发癌症、白血病及其他疾病。
有人吃猪肝喜欢嫩,甚至带血吃,认为这样才鲜嫩。殊不知,因为在锅中炒的时间太短,不但难以杀死猪肝内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卵,同时也不能有效地除毒。所以,猪肝不宜炒得太嫩。
羊肉与生鱼片不宜共食
羊肉与生鱼片共食有4不宜:羊肉大热,而生鱼片配以姜、蒜、醋皆辛热之品,益助其热,此一不宜;羊肉含蛋白、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鱼片肉生,其酶未推动活性,二者同食变化复杂,易发生不良反应,此二不宜;羊肉味膻,生鱼片味腥,腥膻杂进,亦非佳味,此三不宜;生鱼肉中易感染寄生虫,此四不宜。
忌食青蛙肉
蛙肉鲜美,细腻可口,然而吃蛙肉易得病且后患无穷。
近年来,因农田使用化学农药,昆虫吞食含有农药的农作物后,体内农药残毒聚集,食蛙肉者,将会把聚集在蛙肉体内的毒素一并吃进,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慢性中毒。再说,青蛙有益于农业作物,从生态保护来说,也不应食用青蛙。
不宜盲目吃狗肉
据测,每100克狗肉中约含水分76克,热量为490千焦,蛋白质16.8克,脂肪4.6克,碳水化合物1.9克,维生素B₁0.34毫克,维生素B₂0.2毫克,尼克酸3.5毫克,维生素E 1.4毫克,钙52毫克,磷68(广东)~146(山东)毫克,铁2.9毫克,钾147毫克,硒14.5微克,胆固醇62.5毫克。另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脂类。
狗肉,又称“香肉”。广东流传有“狗肉滚几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我国北方也有“要吃走兽,猪肉狗肉”的说法。这些谚语说明,狗肉是一种味道醇厚,芳香四溢,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青睐的肉食。然而,狗肉却是不宜盲目多吃的。这是因为:
狂犬病是一种可怕的病,食用了狂犬肉或带有狂犬病毒的狗肉(健康狗也可能带狂犬病毒),就容易患狂犬病。而目前,狂犬肉和正常狗肉尚无多大区别。因此,若食用狗肉,一定要食用健康狗肉和经高温煮熟透的狗肉。
狗肉性热,易“发流动火”,因此,夏天不宜吃狗肉,患感冒、发热的病人不宜吃狗肉,健康人也不宜过多吃狗肉。
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不但肉嫩味香,营养丰富,而且产热量大,增温御寒能力较强。因此,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病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是,吃狗肉后不要喝茶,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狗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狗肉后马上喝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从而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狗肉后不宜立即喝茶。
忌吃死后合眼的兔肉
凡宰杀或猎取之兔,因受惊或疼痛其目圆睁。病死或疫死的兔子,由于逐渐衰竭而死亡,其目多合,故不可食合眼的兔肉。
不宜食用未经过处理的蚕蛹
蚕蛹含有丰富的营养,据分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20多种氨基酸,其营养价值比肉、蛋还要高。但是,蚕蛹却不可随意食用,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方可食用。
这是因为,有些蚕蛹患有“微粒子”病,有些蚕蛹带有蚕卵、蚕粪中变形虫传播的蚕病。人若食用了这种蚕蛹,容易引起中毒,出现眩晕、呕吐、眼睛斜视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昏迷。而要去掉蚕蛹的这些弊端,加工工艺颇为复杂。因此,不可轻易食用未经严格处理的蚕蛹。
茶叶蛋不宜多吃
茶叶蛋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食品,然而这样的吃法是有悖于健康的。
茶叶中含有生物碱,在烧煮时茶叶中的这种物质会渗透到鸡蛋里,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体,对胃有很强的刺激性,久而久之,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更不利于胃部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松花蛋不宜多食
松花蛋是用纯碱、石灰、盐和金生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制作而成的。但因松花蛋含有一定量的铅,所以经常食用会引起铅中毒。具体表现为:失眠、关节酸痛、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智力减退和脑功能障碍等。铅在人体内会取代钙质,因而可以引起缺钙。因此,松花蛋忌多吃。
鸡蛋不宜多吃
鸡蛋富含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大吃特吃鸡蛋,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然而,过多吃鸡蛋有时会出现副作用,如胸部胀闷、头目眩晕、四肢乏力,严重的可导致昏迷。现代医学称这些症状为“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其原因在于大量食用鸡蛋,就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如果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在肠道中就会造成异常分解,从而产生大量的氨,这种氨是有毒的。一旦氨溶于血液中,此时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也会在肠道中腐败,分解出羟、酚、吲哚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毒害很大。因此,就会出现上述“蛋白质中毒综合征”的表现。
所以不宜过多吃鸡蛋。按人体对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一个人每天最多吃2~3个鸡蛋。
忌吃生鸡蛋
有人认为吃生鸡蛋有益身体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最好把鸡蛋煮熟或炒熟后再食用。如果吃生鸡蛋,鸡蛋的营养成分难以被吸收,而且会损伤身体。
生鸡蛋的蛋清部分含有一种有害的碱性蛋白质——抗生物素蛋白。这种抗生物素蛋白阻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这样会导致生物素缺乏症。如果把鸡蛋高温处理后,这种有害元素被破坏,就不会妨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了。
生鸡蛋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绝大部分只在消化道旅行一次,便排出体外。
另外,食用生鸡蛋容易得胃肠炎。由于鸡蛋生下后,难免有一些病原体,例如沙门氏菌等细菌的侵入。而且,食用生鸡蛋,可增加肝脏负担。大量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产生许多有害的菌类,并大部分有害菌被肠道吸收,经静脉进入肝脏,由肝脏进行解毒处理,而鸡蛋熟后,有害物质减少,从而减轻了肝脏的负担。所以,切忌吃生鸡蛋。
忌吃臭鸡蛋
臭鸡蛋中,除了有水分以外,细菌和霉菌也由蛋壳气孔侵入蛋内并且迅速生长繁殖,从而使鸡蛋腐败变质。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荧光杆菌等细菌进入蛋内之后,大量繁殖和生长,使蛋白质迅速分解,最后成为对人体直接有害的吲哚、粪臭素等腐败物质和尸毒,人如果吃这种臭鸡蛋,便会发生类似急性胃肠炎的中毒症状,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熟鸡蛋不宜用冷水浸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剥壳容易,往往把刚煮熟的鸡蛋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这样做很不科学。
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由于鸡蛋壳和壳内的双层内膜上分布着许多小孔,当冷水进入蛋内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并与蛋内的酶一起分解蛋内物质,引起鸡蛋腐败变质。正确的做法是将煮熟的鸡蛋取出后,立即用干净的抹布揩净蛋壳表面的水,使其自然冷却。
炒鸡蛋禁放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但是鸡蛋中含有大量的与味精成分相同的元素。炒鸡蛋时如果放味精,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破坏和掩盖了鸡蛋的天然美味,如果味精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脱发等症状的发生。
吃皮蛋要谨慎
包皮蛋的泥灰和糠皮常被污染,从而带上一种叫“沙门氏菌”和“枯草杆菌”的病菌,食用后会中毒。此外,用不新鲜的蛋做皮蛋食后也会中毒。中毒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并伴有高烧、全身无力等症状。凡市场上出售的破损及有异味的皮蛋,切勿食用。
忌吃未熟鸭蛋
鸭蛋营养丰富,很多人喜欢腌咸吃,无论是淡吃或咸吃,都必须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因为鸭子容易患沙门氏病,鸭子体内这种病的病菌能够渗入正形成中的鸭蛋内,这种病菌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处理才能全部杀死。一般来讲,煮沸15分钟即可。为保险起见,宁肯煮得老一点再食用。
不宜食用毛蛋
近年来,毛蛋被誉为高级营养品而走俏烧烤市场。实际上,毛蛋中原来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绝大部分已发生变化,绝大部分被胚胎利用和消耗了,所剩营养成分甚微。而毛蛋里含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病菌。这些病菌对人体健康有害。食用毛蛋易发生食物中毒、痢疾、伤寒、肝炎等疾病。因此,不宜食用毛蛋,尤其是儿童应忌食。
不宜过多吃咸鱼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群众,常有吃咸鱼的习惯。殊不知,咸鱼是不宜常吃、多吃的。
这是因为咸鱼是由生鱼用海盐腌制而成的。海盐的主要成分虽是氯化钠,但海盐也含有少量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在腌制咸鱼的过程中,海盐中的亚硝酸钠极易与生鱼体中的胺长期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使鱼体内产生大量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又极易被代谢转化为二甲基亚硝酸胺。二甲基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食用过多极易罹患鼻咽癌。调查资料显示,常吃、多吃咸鱼的人,鼻咽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要高30~40倍,尤其是对小孩的毒害作用更强。因此,不宜多吃、常吃咸鱼。
不宜过多吃鱼油
有的人称鱼油为“安全油”、“保健油”。因为它能防治冠心病和阻止脑血栓的形成,增进记忆力,保护视力,促进炎症消退等,因而便无所顾忌的大量食用鱼油。殊不知,这种认识和做法是有一定片面性的,吃用鱼油也并非是多多益善。这是因为,鱼油的主要成分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因而适当食用它有防止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如果过量食用它,却会因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包括脑出血。因此,鱼油也是不宜过量食用的。
不宜烹食活鱼
烹食活鱼,成为不少人的爱好。人们所以爱烹食活鱼,主要是认为活鱼肉比较鲜嫩。但是,从营养价值与食用味道而论,活着的鱼或刚死掉的鱼,都不是食用的最佳时间。
由于鱼体内活性物质的存在,鱼肉质同其他动物肉质一样,死后体内组织仍继续进行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僵硬、自溶、腐败等阶段。处在僵硬状态的鱼,鱼肉组织中的蛋白质没有分解产生氨基酸,吃起来较硬,营养不易被人体吸收。当鱼开始软化,进入自溶阶段时,鱼体内的蛋白酶使蛋白质渐渐分解为易被人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此时,鱼肉松软,易于消化,味道最为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最高。
经合理冷冻的鲜鱼,一般都处在自溶阶段,其营养价值与口感味道都比鲜鱼要好。因此,用活鱼烹制菜肴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不宜生食海鲜
近年来,在我国城乡由南至北兴起生食海鲜之风,许多人喜欢边喝酒边生吃虾、蟹、鱼等水产品。殊不知,这是极为不当的。
因为在所食用的水产品体内,往往寄生有蠕虫、病毒等病原体,例如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等。这些虫体的幼虫常常寄生在鱼、螺、虾、蟹、蛙等体内,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被污染的水产品后,这些幼虫便会穿过胃肠壁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液流到全身,主要聚集在肺部或肝脏,有的则主要聚集在脑部,这就会引起各种相应的症状。这样的病例,近几年来层出不穷。因此,海鲜品还是以煮熟吃为好。
忌生食贝类
生长在浅滩内的牡蛎、蛏子、蛤蜊及泥螺等水产品都不能生食。因为这些贝类同毛蛤类均属双壳纲,都程度不同地染有病菌。牡蛎、铅贝蚶子、小螃蟹、蛏子均有多种病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孤菌。其中又以夏季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近年来,此类胃肠类疾病爆发历年不断。这种病爆发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和波及范围之广,使人们注意到生食贝壳动物有发生胃肠道疾患的危险,尤其是诺瓦克病毒肠炎。
江浙沿海群众常把海螺等用少量食盐渍后生食,殊不知,低浓度盐并不能杀死毛哈类及螃蟹体内的病原菌。
吃甲壳类食物忌服维生素C
因为甲壳类食物,特别是小虾和对虾含有高浓度的五价砷化合物。五价砷化合物是无毒的,但若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使五价砷转化为剧毒的砒霜。砒霜中毒,可以致死。因此,食用甲壳类食物不宜服维生素C。
水发海参不能沾油
海参均为干制品,食用时先用水发,水发时切勿沾油,因为油会影响海参的吸水膨胀,降低出品率,同时还会造成海参变质。
不能吃生鱼
肝吸虫分布于我国不少地区。多在犬猫等动物或人的胆管内寄生,人体感染以儿童为多见,多为吃生鱼或半生不熟的小鱼引起。
肝吸虫的病变和临床症状轻重与感染的虫数、寄生时间的长短有关。若虫体数量不多时症状通常不明显,如果虫体数量多或多次感染时,由于虫体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导致的化学刺激和虫体活动时的机械刺激,可引起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以及管壁增厚,甚至引起肝实质的病变。其临床主要表现是早期倦怠无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和肝肿大,大量寄生则可产生胆管炎,以致使胆汁淤滞,引起阻塞性黄疸,甚至肝细胞坏死,最后形成肝硬化。
肝吸虫卵先是在河水、塘水的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遇到鱼就会钻入鱼体内寄生下来。它们特别喜欢在草鱼、鲤鱼、大头鱼等淡水鱼体内生长。人如果吃生鱼,鱼体中的肝吸虫尾蚴就会钻入人体肝脏的毛细管里,发育成为成虫,使人得病。因此,鱼不能生吃,一定要烧熟煮透才能吃。
鲢鱼不宜吃得太多
据测定,每100克鲢鱼中,约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热量494千焦,维生素B₁0.04毫克,维生素B₂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钙28毫克,磷167毫克,铁1.2毫克,胆固醇102毫克(大鱼较多,小鱼较少)。其中最为肥美的部分在腹部,鱼越肥大味越鲜美。
鲢鱼有温中、益气、健脾、利水、通乳、化湿之功效,常食可润泽皮肤,解郁舒肝,暖胃利肺。适宜于腹痛、缺乳、咳嗽、痈肿、痛经、肾炎、肝炎、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营养不良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但鲢鱼不宜在一个时期内或一次食得太多,否则令人热中发渴或生疮疥,痘疹、目疾、疔疮及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忌食。
鲢鱼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红烧、清蒸、熏炸及制成鱼肉丸子等,但以炖汤为最佳,如鲢鱼火锅和鲢鱼头火锅等。腌制后的鲢鱼食味较佳,腥味减少,存放时间可延长。即使是鲜食,稍加腌制后味道也更加鲜美。用鲢鱼做汤,加豆腐为配料,食之更可口。
不能吃烧焦的鱼
烧焦了的鱼肉,它的脂肪呈不完全燃烧状态,这样能产生一种较强烈的致癌物,其毒性超过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另外,鱼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烧焦,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就会裂变为低分子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组合,常常形成引起人“致癌突变”的化学物质。人吃了这种烧焦的鱼肉对身体十分有害。
不宜多吃干鱼片
鱼片的奇香,可以引起食欲,但在享受奇香的乐趣中,会不知不觉地带来可怕的后患。据测定,每吃一包鱼片,咀嚼次数达上百次,若每次食10包以上,其咀嚼的次数可随之而递增。咀嚼不仅可以粉碎食物,重要的是由反射引起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分泌,给食物的消化吸收准备有利条件。但是,异常增多的咀嚼不仅浪费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唾液,且因咽下大量的唾液,稀释了胃液,还损害正常胃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食物在胃里发生腐败和发酵,产生气体的积聚,使人发生呃逆、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在饭后干嚼鱼片,能使胃蠕动加强,加速胃内容物排出。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必然给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带来巨大的负担,容易造成后段肠管的功能紊乱。儿童则表现为腹泻、粪便过多,其中有未消化的蛋白质。
此外,异常多的咀嚼,大量唾液内的酸碱变化,又会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可使牙齿腐损过度,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损坏。
更值得注意的是,渔民把鱼从海中捞出后,加盐腌制7天后,再晒干,制成鱼片,科学家已经从中分离出亚硝胺物质。这种物质为强致癌物质。因此,干鱼片不宜多吃。
忌生吃龙虾
龙虾是一种叫螯虾的大头虾。螯虾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肺吸虫的幼虫——尾蚴能够在鳌虾体内形成囊蚴。如果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螯虾,囊蚴会在人体内变成幼虫,如果最后在肺脏中发育成成虫,便使人患上类似肺结核病的肺吸虫病。当虫体进入脑部便成为脑型肺吸虫病。
忌食半熟的虾
现在,人们在吃的方面,讲究是越来越高了,甚至有的人喜欢吃未烹调熟的虾,认为这样的虾肉嫩味美,其实,这对人体很有危害。
因为,虾生存环境比较复杂,许多在污水、小河沟中生长的虾,体内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如食用半熟的虾可能会引起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患者,轻的会有乏力、食欲减退、腹疼、腹泻和肝脏肿大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浮肿、腹水、脾大、贫血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少数患者一次大量受到感染时,可出现寒颤、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若小儿久病不治,还会导致个头矮小。因此,吃不熟的虾后果严重,有这种饮食习惯的人应尽快改掉。
不宜多食凤尾鱼
凤尾鱼有大小之分,综合起来每100克鲜鱼肉中约含水分74.5克,热量为452.2千焦,蛋白质14.3克,脂肪4克,维生素B 20毫克,尼克酸2.2毫克,钙1100毫克,磷608毫克,铁2.05毫克,胆固醇74毫克,另含有其他矿物质。凤尾鱼的营养特点是钙、磷、铁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别高,有利于儿童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由于凤尾鱼的营养成分与一般鱼类不同,富含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近年来专家们在对此鱼进行广泛研究后,发现凤尾鱼有促进人体抗感染的能力,有益于提高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因此,专家们特别提倡,患有癌症并进行化疗的病人,应多食一些凤尾鱼。祖国医学认为,凤尾鱼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活血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功能紊乱、病后体弱以及疖疮、痔瘘等症。
因凤尾鱼性温助火,因此多食易引发热疮。
烹饪鳝鱼忌不清洗
市场上卖的鳝鱼多是从农田中捕捉,体外沾有大量污水和细菌,盛鳝鱼的盆、水也较脏,剐过的鳝鱼血很快会变质。烹饪中时间和温度掌握不适,细菌就不能全部杀死,吃了以后容易生病。所以,剐过的鳝鱼要洗干净了再烹饪。
吃黄鳝忌爆炒
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烹调时,不烧煮熟透,只是在锅中爆炒几下就出锅。这样烹调的鳝鱼,味道虽美,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因为黄鳝体内有一种叫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鳝鱼片爆炒,如果没有熟透,就不会杀死这种寄生虫。它进入人体半个月后,会使人体温突然升高,并出现厌食,同时在须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会出现疙瘩,这就是发生了颌口线虫感染。因此,黄鳝最好煮熟烧透了吃,以防引起感染。
忌吃死蟹、死甲鱼
每100克甲鱼肉中约含水分80克,能量318.2千焦,蛋白质16.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铁1.4毫克,维生素B₁高达0.62毫克,维生素B₂高达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另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和磺等特殊成分。每100克中华鳖肉中胆固醇含量为95毫克。
甲鱼性平凉,味甘咸,入肝、脾、肺三经,有滋阴、除热、散结、消痞、益肾、健骨等功效。能散淤血,通月经,消脾肿,除痨热。适用于阴虚、骨蒸、久疟、久痢、脱肛、子宫下垂、崩漏带下、月经闭止、肝脾肿大及肝炎合并贫血和血清球蛋白缺失等病人食用。
甲鱼的甲板是一种胶质药,能消除体表硬块,镇静神经,通血脉,破淤滞,对肝脾肿大、月经闭止有疗效,且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提高血浆蛋白的功用。
甲鱼血则主要用于退热滋阴,适用于肺结核有低热的患者。
甲鱼头可治小儿脱肛和妇女子宫脱垂等症。
因甲鱼的主要功能是滋阴,所以久病体虚、阳虚怕冷、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者应慎吃。另外,非肝脾肿大及肝炎合并性贫血的肝病患者,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亦不宜吃甲鱼,以免引起肝昏迷。
据古书记载,吃甲鱼时要忌与鸡蛋、兔、猪、鸡、鸭肉以及苋菜同吃,否则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吃甲鱼还要活宰放血,不能吃已死去的甲鱼,否则易引起组胺中毒。
螃蟹和甲鱼,喜食动物尸体等腐烂食物,它们的胃肠里也常有致病菌和有毒杂物。一旦死后,这些病菌便大量繁殖。另外,螃蟹和甲鱼体内,还含有较多的组胺酸。组氨酸在胺氧化酶的作用下,极易分解成组胺,特别是螃蟹、甲鱼死后,组氨酸分解更为迅速。它们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当它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不能吃死蟹和死甲鱼。
忌食死黄鳝
每100克鳝鱼鲜品中含水分约80克,热量347.5千焦,蛋白质18克,脂肪0.8克,维生素B₂0.2(北京)~2(上海)毫克,尼克酸3.8毫克,维生素E 1.53毫克,钙11(河南郑州)~283(安徽合肥)毫克,磷203毫克,铁2.2毫克,另外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和卵磷脂、鳝鱼素等营养成分。所含丰富的卵磷脂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所含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解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黄鳝鱼作为一种食物比一般鱼类味美、营养价值高,但只能食用活黄鳝,特别是以现宰、现烹调最佳。
若吃死黄鳝鱼有害无益,甚至使毒性大作。因为鳝鱼死后,体内所含维氨酸很快就会变质,在脱羟酶和细菌作用下分解生成有毒的物质维氨。食用维氨90~110毫克即可中毒。
忌直接食用鲜海蜇
因为海蜇系属腔肠动物门的水母生物。其含水量达96%,此外还含有五羟色胺、组织胺等各种毒胺及毒肽蛋白。人如果直接食用鲜海蜇,会产生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因此,鲜海蜇不宜直接食用。必须经盐、白矾反复浸渍处理,使之脱水和去除毒性蛋白后方可食用。
吃螃蟹不要用水煮
用水煮螃蟹,其美味和营养会大量溶于汤内,使鲜味走失,营养成分大减。科学的做法是,将整只螃蟹腹朝上,摆入蒸屉内蒸熟。蒸煮的温度高,熟得快,能缩短烹调时间,可杀灭蟹体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同时,还可以减少蟹体内胃肠等对肌肉有污染机会,确保肉质洁净味美。蒸螃蟹还可保持蟹体完整,含水分少,卫生,色泽红润明亮。
忌食河豚鱼
河豚鱼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能引起神经障碍,从而导致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麻痹。河豚鱼毒素相当稳定,盐腌、日晒和一般烧煮都不能将其破坏。河豚鱼的肝脏、卵巢和鱼子的毒性最强。发生河豚鱼中毒者,一般会出现手指、唇和舌有刺痛,并出现呕吐、恶心、四肢无力、腹泻、身体摇摆,甚至全身瘫痪、麻痹,渐至死亡。
河豚鱼中毒没有特效解救方法,死亡率非常高,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也忌吃河豚鱼。
忌吃长时间浸泡的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钾和纤维素。
从商店买回的干海带,人们在食用前都要浸泡清洗。但如果用水浸泡时间过长,或过分地敲打、抖动,会使海带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因为海带是含碘量较高的食品,另外还含有贵重的营养品——甘露醇。碘和甘露醇都附在海带的表面,极易溶于水而造成损失。
海带忌长时间浸泡。泡海带的水,待污物沉淀后,清液仍可放入菜汤中食用。
温开水煮的饭不能吃
一些集体伙食单位,每当饭后,总是习惯性的往锅内加些凉水,使其自然温热,认为这样既节约能源,下次煮饭又方便。殊不知,有时用温开水做饭,人吃了以后也会发生中毒。症状为皮肤青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呕吐腹泻,严重的可致使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忌吃变馊的饭
热天,饭菜隔夜就变馊,气味酸臭。这是因为食物沾染葡萄球菌所致。致病性葡萄球菌在饭菜、熟食里生长繁殖,不仅分解、破坏了食物里的营养,使食物发酵、酸败、变色、变味、发黏等,还会产生肠毒素。据研究资料表明,葡葡球菌在奶类、米粥中生长繁殖4小时以上即产生肠毒素,在糯米凉糕、凉粉、米饭等食物中五六小时后也产生肠毒素。这种肠毒素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头晕、头痛、发冷、低烧等症状。也有的人因剧烈呕吐、腹泻,引起大量失水和虚脱的症状。
有人将馊的饭菜加碱回锅,认为这样可以去酸消毒,其实事与愿违,这样不但不能消毒,吃后还对人体有害。因为葡萄球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肠毒素耐热性强,经一般烹调加热是不能破坏毒素的,所以食后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肠毒素有多种,有一种B型肠毒素在99℃的高温下,须经87分钟方能破坏其毒性,否则人吃了仍会发生食物中毒。
忌用开水蒸馒头
家庭蒸馒头一般都用开水蒸,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生馒头突然放入开水的蒸笼里,急剧受热,馒头里外受热不匀,容易夹生,蒸的时间也就不得不延长。如果锅里放入凉水就上笼,温度上升缓慢,馒头受热均匀,即使馒头发酵差点,也能在温度上升缓慢中弥补不足,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甜,还比较省火。所以说,忌开水蒸馒头。
忌用开水泡饭
吃饭吃到最后时喝一些菜汤是好的。因为吃菜时,蔬菜的许多养分都到汤里去了。喝菜汤还可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可以帮助消化。喝了汤,胃液会变淡,但不久又会分泌出新的胃液来,维持一定的浓度,不会妨碍消化。就是汤喝得比较多,也会迅速进入肠内而被吸收,不至于有害。不过,喝菜汤时,应该等饭在口中嚼烂以后再喝,不要让它有“送饭下肚”的作用。
但是,如果吃开水泡饭或水分很多的汤饭,对身体是不好的。因为水分多了,食物往往还没有嚼烂就随水“送”了下去。唾液和食物也没有充分混合,这就直接妨碍消化。所以,忌用开水泡饭吃。
忌蹲着吃饭
蹲着吃饭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下蹲时胃肠呈受挤压状态,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另外腹部动脉受压,胃部毛细血管得不到足够新鲜血液的补充,会导致消化功能的减退。再则,蹲着吃饭也是不科学的吃饭姿势。因此,忌蹲着吃饭。
忌食长芽的花生米
在温度高、湿度大、氧气足的环境中保存花生米,容易使花生长芽,也是霉菌生长的良好环境。食用长芽的花生是有后患的。因为花生长芽后,破坏了外皮,容易生曲霉、寄生曲霉等。这些霉菌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属致癌物之一。因此,不要食用长芽的花生米。
忌用热水浸年糕
年糕的主要成分是米淀粉。
米淀粉的分子结构有直链与支链两种,前者的分子卷曲紧密,但黏性差;后者的黏稠度很强,显得软糯。年糕在加工中,虽会相继发生膨润、糊化及老化,但直链分子因黏性差,仍会有少部分淀粉颗粒溶出而分散于冷水中,支链分子却始终能保持着坚固、光洁、不易碎裂的特点,并能继续吸水膨胀浸润。如果用热水浸年糕,就会使黏稠度很强的支链分子也溶于水中,从而使年糕松软,甚至散开,同时还会使很大一部分营养溶于水中损失掉。故忌用热水浸年糕给儿童吃。
不宜多吃木薯
木薯,又名树薯,因其块根内含有丰富的淀粉,经济价值较高,一般作为提制淀粉和酒精的原料,也可食用和作饲料。
木薯的块根含有一定量的亚麻配糖体及亚麻配糖体酶,有些人认为火烤、煮熟即失去毒性,结果却造成中毒。
中毒原因,是吃进的木薯在胃肠道经水解释放出氢氰酸,氢氰酸被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它能与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得红细胞虽仍能携带氧气到身体各组织中去,但组织细胞无法利用氧气,造成细胞内的窒息,使机体严重缺氧。同时,氢氰酸本身还可能损害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所以,中毒后一般会有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头痛、腹痛、面露恐惧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冰凉、呼吸急促、四肢抽搐,亦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在木薯产区或者是吃木薯的其他地方,应进行卫生防病宣传,注意食用方法,成人一次不可多吃,特别是空腹时更应少吃,儿童应禁止食用。
吃粽子4忌
粽子虽好吃,但不能多吃,而且要注意卫生。因为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而糯米带气滑肠,不易消化,如果保管不妥,吃得不卫生,还会导致疾病,因此,应注意以下4忌:
(1)忌生。粽子要扎得小一点,一定要完全煮熟。
(2)忌不洁。保存应放在篮子里,悬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防止苍蝇、蟑螂、老鼠咬。
(3)忌久存。粽子扎好后,最好在3~4天内吃完,如隔天吃,要回锅加热。
(4)忌滥吃。患有肠胃病或者病后初愈的人都不宜吃粽子,以免带发老病,诱发新病。小孩由于胃肠功能较差,如果不节制,放开肚皮吃,也是很容易出毛病的。所以,有胃肠病的人,特别是老人、小孩应尽量少吃粽子,并且要蒸后趁热吃。
红豆不宜加盐吃
红豆能促进心脏活化,并有利尿、消肿的功能。但是,红豆制品只能做甜食,如为了口欲加上盐,利尿的功能就会减半。而且甜咸参半的食物,吃后使人神经不安。
不要多吃炒豆、爆豆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小麦的3.6倍,玉米的4.2倍,稻米的5倍,番薯的10倍,比牛肉、鸡肉、牛奶高2倍以上,比猪肉高1倍,且品质较好,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大豆的脂肪含量也很丰富,高达15%~20%,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此外,大豆中还含有特殊的成分——皂甙,具有抗炎症、抗溃疡及降血脂的作用。每100克黄豆中含碳水化合物25.3克,热量1725千焦,粗纤维4.7克,钙367毫克,磷571毫克,铁11毫克,维生素A原0.4毫克,维生素B₁0.79毫克,维生素B₂0.25毫克,烟酸2.1毫克。
大豆,特别是黄豆,性平、味甘、无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大豆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抑制人体发胖,防治缺铁性疾病,补充儿童和中老年人的钙质,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积存,增强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降低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病率。
在大豆的家族中,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它所含的钙质比青大豆多50%,比黑大豆多45%;它所含的磷,比青大豆多8%,比黑大豆多27%;它所含的铁,比青大豆多1倍;它所含的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也都比青大豆和黑大豆要高。只有烟酸、蛋白质和热量稍比其他大豆低一些。
青大豆的子实表皮是青色(成熟后也带有黄色),青大豆主要用以嫩食,供炒食和煮汤,有补肝养胃、滋补强壮之功效。
黑大豆蛋白质含量最高,有长筋骨、悦颜面、乌须发、明目宁心和延年益寿之功。
白大豆亦称“饭豆”,宜作煮粥的原料,与红枣、粳米共煮粥,味道香甜,宜于老弱病残者食用。
黄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素,能妨碍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消化。为了使黄豆容易消化,就得破坏这类物质。于是人们将黄豆研制成豆制品,经过加工的各种豆制品,胰蛋白酶抑制素大多数被破坏,其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可消化率达90%以上。特别是豆腐,其蛋白质的消化率可达95%。而炒豆、爆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基本没破坏,故不要多吃。
忌吃未煮熟的黄豆
生黄豆中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种是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另一种是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阻碍因子抑制体内蛋白酶的作用,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生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血球凝集素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这两种有毒物质在高温下均易被破坏,经煮熟后就不会中毒。
不宜多吃臭豆腐
臭豆腐虽然闻着很臭,但是吃起来味道却很鲜美。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因此,适当吃点臭豆腐,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臭豆腐所以值得吃,是因为做臭豆腐要用上好的黄豆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要经过制坯(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发酵、腌制、后发酵等数道工序,整个制作过程约需50天左右的时间。在制作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被充分水解,由此而产生的硫化氢具有刺鼻的臭味;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而产生的氨基酸,却又具有鲜美的香味。这就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的道理。
据分析,每2块臭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一个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而臭豆腐由于经过微生物发酵,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臭豆腐发出来的是硫化氢的臭味,对人体却是有害的。
臭豆腐虽可吃,但不宜多吃,更不宜天天吃、餐餐吃。
高粱忌与中药附子同食
高粱的营养价值与玉米近似,稍有不同的是高粱子粒中的淀粉、蛋白质、铁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脂肪、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又低于玉米。据测定,每100克高粱米中含有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糖类75毫克,钙7毫克,磷188毫克,铁41毫克,维生素B 0.26毫克,不含维生素C,含热量15.25千焦。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质的质量也最差;高粱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高粱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健脾、养胃、止泻。适宜于小儿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高粱性温、味干涩,忌与中药附子同食。
高粱一般经加工制成高粱米或高粱面。由于高粱子粒的皮层中含有较多的单宁,且子粒颜色越深,单宁含量越高,因此,单宁的涩味就影响到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可利用性。人们常觉得白高粱的口感要比红高粱好,一部分道理就在于红高粱中的单宁物质较多。另外,高粱子粒的皮层中还有一种蜡质,它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利用。有基于此,加工高粱时应尽可能将它的皮层全部去除,这样就可以消除单宁和蜡质对营养吸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小米忌与中药杏仁同食
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淀粉72~76克,钙29毫克,磷240毫克,铁4.7~7.8毫克,其中70%是淀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谷类。小米中的脂肪、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和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每100克的能量约为1486.3千焦。
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做成小米粥后很容易消化,常用来作为病人的膳食,同时也是普通人所喜爱的食品。中医认为,小米有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等医疗功能。《本草纲目》认为,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适宜于失眠、体虚、低热者食用。
据《日用本草》记载:“粟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因此,在服中药杏仁时忌食小米。
小米的常见烹调法是煮小米粥,焖小米干饭,煎小米饼,做小米面窝窝头,但以煮小米粥最为多见。
用小米煮粥,既可单纯煮小米粥,也可配一些绿豆、黄豆、红薯、赤豆同煮;既可将小米磨成小米面与绿豆或碎黄豆同煮,又可用小米粒与绿豆、碎黄豆同煮。
熬小米粥时上面浮的一层小米油,营养特别丰富,素有“代参汤”之美称,适宜老弱病残者食用。由于小米中赖氨酸的含量很低,若以小米为主食,要注意与动物性食品或豆类搭配。
不宜过多吃粉丝
喜欢吃粉丝的人,有的一次能吃一大碗,有的甚至以粉丝为主食充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卫生的。
很多人不知道,粉丝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已在制作粉丝的粉浆中添加了0.5%左右的明矾。加入的明矾与粉浆凝聚在一起很少逸离,而随着粉丝的成型和干燥,明矾的含量毫无减少。众所周知,明矾中含有较多的铝,因此粉丝是含铝食品。大量食粉丝,也就大量摄入了铝。
铝对人体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加以控制。根据科学测试,每人每日允许摄入的铝量为每千克体重1毫克。又据测定,人们从日常使用的铝制餐具中摄入约4毫克铝,从天然食品中每天约摄入12毫克铝。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粗略地计算出允许食用粉丝的数量。还要注意,食用粉丝后,不要再食用油炸的松脆食品。因为那些油炸食品中含有的铝也是非常多的,它们与粉丝合在一起,会使人的食铝量大大超过每日允许的摄入量,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
忌吃煮后颜色变红的元宵
有的市售元宵水煮后,会出现杏黄、棕黄以至红褐色等现象。这种变色元宵失去黏性,元宵皮发硬,略有酸味,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但吃后尚未出现中毒反应。元宵变色,是因为糯米粉中含有丰富的酵母菌之故。红酵母菌的菌落呈粉红色,它污染糯米粉后,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便大量繁殖。据测定,当糯米粉含水量达40%~50%,温度在20℃时,是红酵母菌繁殖的最好条件。当红酵母菌的数量在糯米粉中达到228个/克时,水煮元宵则会出现粉红褐色斑点。若高于这个比值,则呈红褐色。红酵母菌除能引起元宵变化外,还能使玉米面、大米、面粉、牛奶、水果、肉、泡菜等出现红变。红酵母菌严重污染的食物,也能变质,不可食用。
豆腐忌与菠菜同煮
菠菜与豆腐,一青一白,二者相配烧菜做汤,既好吃又好看,特别是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更是喜欢。相传,清代皇帝在江南微服出游时,在一百姓家吃到一道非常好吃的菜肴,回宫后就要御厨如法烹饪,并给这道菜起名为“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这就是最普通的菠菜烧豆腐。其实,二者相伍烧菜做汤并不科学。
从二者所含成分来看,除营养物质外,豆腐中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钙,而菠菜中则含有草酸,在烹制这道菜的过程中,这几种物质相遇会生成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即草酸镁和草酸钙。这种物质食入人体后如不能及时排泄,就会影响健康,尤其是肾炎病人或肾功能不好者还会引起尿色混浊。所以,最好不要用豆腐和菠菜相配炒制菜肴。
冲奶粉忌用酸梅精作甜味剂
酸梅精是用乌梅、砂糖、柠檬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因此,酸梅精及其水溶液均呈明显的酸性。奶粉是由鲜牛奶经过浓缩,喷雾脱水而成。
新鲜牛奶本身就有一定的酸度,如果把奶粉和酸梅精放在一起用水冲泡,酸梅精中的柠檬酸就与奶粉中的蛋白质充分作用,从而出现蛋白质凝结现象,愈是搅动,凝结现象愈明显。
冲奶粉时,一般都是加白糖,而不能用酸梅精或类似酸梅精的山楂精、菠萝精、橘子精等作为甜味剂。
牛奶与果子露混合饮用危害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已被大部分家庭所食用,不但是婴儿的饮料,也是主食。有的家长在牛奶中加入适量的果子露,认为这样可以增加牛奶的甜味,但是常常会发生大便秘结。所以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这样做。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子露属酸性饮料,在胃中能使蛋白质凝固成块影响吸收,从而降低牛奶中的营养价值,婴儿会越喝越瘦的。但是在饮用牛奶后1小时单独饮用果子露,这样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能防止便秘。
忌多吃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年糕、粽子、元宵等不易消化吸收。各种干果易诱发口干、口疮、便秘;煎炸、油脂类食品不易消化且易使胃内饱胀而影响正常进餐,故都不宜多食。
不宜多吃罐头食品
罐头在加工过程中常使用防腐、色素等人工合成添加剂。成人由于肝脏解毒功能比较健全,食用后对身体并无不利影响。但儿童发育尚未成熟,肝脏解毒功能尚不完善,倘若吃罐头食品过多,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甚至会引起一些化学物质的积累而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小儿宜少吃罐头食品。
不可乱补人参
目前,人参已成为大家喜爱的食品而流通全国各地。这是因为人参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如人参皂甙、腺甙、天门冬氨酸和具有蛋白质特性的缩多氨基酸多肽类物质,而且具有“补五脏,安精神,除邪气,开心益智,轻身延年”的作用。但是人参也不可乱用,特别是儿童更要注意,这是因为人参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吃了大量的人参食品以后便可以发生性早熟,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不宜滥补赖氨酸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搞营养滋补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人在牛奶、肉、蛋、禽、鱼等含氨基酸丰富的食品中,还加入赖氨酸。但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做,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还会打破氨基酸的平衡,影响身体健康。
专家们做了这样的实验:给动物大量加用某些必须的氨基酸,结果,不但没有促进这些动物的健康生长,反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发育。由此可见,在富含氨基酸的食品中强加入赖氨酸,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弄不好反而会起到帮倒忙的作用。因为人体生命的维持,必须要求摄取全面的营养,保持营养平衡,不能偏执于一面。
过多食冰淇淋易导致胃受伤
冰淇淋主要由3种成分组成,其中脂肪占7%~16%,蔗糖占14%~20%,蛋白质占3%~4%,每100克冰淇淋的热量约为837.4千焦。所含的脂肪主要来自于牛奶和鸡蛋,有较多的卵磷脂,可释放出胆碱,对增进人的记忆力有帮助。脂肪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冰淇淋中含有的糖类,由牛奶的乳酸和各种果汁、果浆中的果糖以及蔗糖组成,其中的有机酸单宁和各种维生素,可以给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事实证明,儿童多吃冰淇淋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为冰淇淋是寒凉食品。不少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过量吃冰淇淋常导致胃受伤而无力消化食物。尤其是患有“上热下寒”证的儿童,就更不应该多吃了。
一些厂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把冰淇淋的价格定得很高,但却不是以牛奶、奶油为原料,而是以白糖加发泡剂、色素、香料等做成的。结果,冰淇淋吃多了,过多的糖进入体内,使血糖浓度增高,人就感到口渴,同时也抑制了食欲。因此,冰淇淋吃得越多,儿童就越口渴,食欲越不好,营养也就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儿童不宜吃冰淇淋,即使是胃热较明显的儿童也要适可而止,对于胃寒或上热下寒的儿童则更不宜吃冰淇淋。
吃多味瓜子会诱发膀胱癌
多味瓜子含有各种天然香料,但许多天然香料,如花椒、桂皮、八角等都含有一种物质,即黄樟素。目前黄樟素已被证实是具有致癌作用的有毒物质,如果摄入过多,首先引起肝脏病变。有的瓜子在加工中使用人工合成香料。人工合成香料是从石油或焦油中提炼的,也具有一定的毒性。糖精是毫无营养价值的甜味调味品,人体如果摄入过多,可以诱发膀胱癌。因此,多味瓜子忌多吃。
过食巧克力会患腹疼
巧克力是一种含热量很高的精制食品。它除了含有大量的糖分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肪(中性脂肪和磷脂)和一部分蛋白质。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钙、铁等无机盐和微量的可可碱和咖啡碱。因此,运动员、舞蹈演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在消耗热量较多的情况下吃点巧克力,不但可以马上产生饱腹感,而且还能供给热量,振奋精神。
虽然巧克力的热量高,但它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在巧克力中的含量就较低。
巧克力所含脂肪较多,这些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不易被肠胃消化吸收,儿童消化能力弱,更不宜多吃。
吃巧克力后容易产生饱腹感,如儿童饭前吃了巧克力,到该吃饭的时候,他就会没有食欲,即使再好的饭菜他也吃不下去了。可是,过了吃饭时间他又会感到饥饿。这样循环下去,儿童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进餐习惯就会被打乱了。
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含有各种营养素平衡的膳食,如各种粮食、新鲜蔬菜、豆类、豆制品、肉类、蛋类和水果等。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绝不是巧克力所能代替的。
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胃肠的正常蠕动,而巧克力不含纤维素。和其他糖果一样,巧克力吃多了容易在肠内反酸产气,从而造成腹疼。另外巧克力中含草酸,从而影响牛奶中钙的吸收。
巧克力只能作为小食品,或临时充饥的糖果,偶尔在饭后吃一点。三岁以下的儿童更应忌吃巧克力。
喝高浓度糖水会损伤肠黏膜
白糖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别的营养成分极少。每100克白糖中约含水0.1克,能量1674.7千焦,蛋白质0.2克,碳水化合物99.7克,几乎不含维生素,钙30毫克,磷8毫克,铁0.6毫克,镁3毫克,锰0.09毫克,锌0.06毫克,铜0.04毫克,硒微量。
给小儿服用高浓度糖水,易患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长期服用还会导致营养不良。新生儿喝高浓度糖水,还会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增加。因为高浓度糖水会损伤肠黏膜,糖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积气,产生肠黏膜与肌肉层出血坏死,重者还会引起肠穿孔。临床可见腹胀、呕吐,大便先为水样便,后出现血便。因此,给婴幼儿禁止喂高浓度糖水。
饮酸味饮料过多易导致酸血症
酸味饮料多以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加入食糖、糖精及食用色素配制而成,五颜六色,酸甜爽口,最为儿童所喜爱。但是,这种饮料食用过多,就会使大量有机酸骤然进入人体,会导致酸血症,使体液的pH值下降,进而出现疲乏无力等症状。
吃香蕉过多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香蕉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香蕉肉含有蛋白质、糖、淀粉、果胶和维生素A、B、C、E,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另外,香蕉含有丰富的镁,而镁有预防癌症的作用。实验证明,缺少镁的动物,消灭癌细胞的能力大大减弱,而易患癌症。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香蕉,家长也觉得香蕉既富有营养,又甜美可口,便放任孩子大量食用香蕉。
但是,近年来药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多吃香蕉对婴幼儿来说是不宜的。主要因为香蕉中含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过多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因此,香蕉虽然味道甜美,富有营养,但是对婴幼儿来说,也是不宜多吃的,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吃鱼肝油丸过多可导致维生素A过多症
鱼肝油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D,浓缩鱼肝油丸每毫升所含维生素A是维生素D的10倍。
在吃鱼肝油丸预防或治疗佝偻病时,人们常以维生素D的含量来计算药量,而忽略了维生素A的含量,结果往往会造成维生素A过量。其症状表现为患儿前臂、下肢、颞部及后枕部出现移动性骨病,常伴有软组织肿胀和压痛。6个月以内的小儿可有颅骨软化、两颞部突出、前臂与小腿肿痛,皮肤干燥、粗糙,出现皮疹或丘疹,有片状脱屑和瘙痒;口唇与嘴角常有皱裂并且容易出血;毛发稀少、枯干或脱落;还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烦躁、水肿和鼻出血等。
如小儿出现发育不良或有佝偻病症候而须服鱼肝油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服鱼肝油过量带来不良后果。
食生冷的瓜果会损伤脾胃阳气
儿童过食生冷的瓜果容易引起腹痛腹泻,这是常见的病症,但往往容易忽视该类食物的忌口。尤其是在夏天,由于大量进食生冷瓜果,导致腹痛腹泻,并经常反复不愈,而大便化验往往不能发现致病因素。这就要求小儿不能过食生冷瓜果,尤其在腹痛腹泻之际或刚愈之时。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尤其脾胃功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能适应过多的生冷瓜果。加上小儿牙齿未长,或长而不全,咀嚼功能较差,生冷瓜果很难嚼碎。小儿的脾阳相对不足,为稚阳稚阴之体,如过食生冷瓜果,一是这些食物本属寒性之品,更容易损伤脾胃阳气,使脾阳更为不足。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这一功能受损,导致脾胃虚寒,消化、吸收不能进行。二是生冷瓜果不能嚼碎,引起食物的积滞,使胃肠的蠕动功能减弱,进而影响脾阳的伸展,阴寒更盛。现代医学也指出,小儿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活力较低,消化道的运动功能也极不稳定,对各种食物都有一个适应消化过程。而且小儿胃呈水平胃,容易积食,加上胃肠蠕动的功能本身较弱,所以过食生冷瓜果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儿童平时要注意忌过食生冷瓜果,如果胃肠道功能较差或合并胃肠道疾病时,更应严格忌口。同时,应进一步治疗,如中医采取益气健脾、消食导滞方药的运用,使患儿脾胃功能恢复,也可以服用西药消化酶等。总之,鉴于小儿脾胃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平时忌食生冷瓜果,是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多吃笋会造成骨骼畸形
每100克鲜竹笋中含蛋白质4.1克,脂肪0.1克,糖类5.7克,能量为83.7千焦,纤维素0.8~1克,钙2毫克,磷56毫克,铁4.2毫克,尼克酸(烟酸)0.6毫克,维生素C 7毫克,维生素B₁0.8毫克,所含维生素B₂、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均比一般蔬菜高。竹笋所含蛋白质的质量很优异,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另外,竹笋的一大特点是低脂肪、低糖、多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是减肥的佳品。
中医认为,竹笋无毒,具有清热消痰、利膈爽胃、消温益气的功效。近代研究发现,竹笋因纤维素含量较高,蛋白质的类型良好,脂肪含量低,因而是防治便秘、大肠癌、乳腺癌的最佳蔬菜。竹笋含镁丰富,对其他癌肿也颇具预防功效。
用鲜竹笋煮白米粥食之,可治久泻久痢、脱肛等症;用竹笋与陈皮、冬瓜皮共煎汤,对因肾炎、心脏病、肝脏病等引起的水肿有明显的消除作用;用毛竹笋烧猪肉、鸡肉,是春夏的滋补品。竹笋对防治咳喘、糖尿病、高血压、烦渴、失眠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笋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而草酸很容易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和利用。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如果体内缺钙,会造成骨骼畸形,患佝偻病。儿童长期缺锌,就会生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
食莴苣会引起头昏嗜睡
莴苣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0.6克,脂肪0.1克,糖类1.9克,钙7毫克,磷31毫克,铁2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02毫克,维生素B₁0.03毫克,维生素B₂0.02毫克,维生素C 3.8毫克,热量46千焦。另含菊糖、甘露醇、莴苣素以及钾、锌、碘、氟、尼克酸、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莴苣叶的营养价值更高,每100克中含钙高达110毫克,是茎的15.6倍;含胡萝卜素2.24毫克,是茎的112倍;含维生素C 31毫克,是茎的10倍。
莴苣的乳状浆液味道清新而稍带苦味,能刺激口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其含钾量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每100克莴苣中含碘8微克,这种微量元素对于人的基础代谢、智力和体格发育甚至情绪的调节都有重大作用,也能起到防治血管硬化的作用。另外,莴苣不同于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丰富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也参与骨骼的生长过程,这对于缺氟地区的儿童和老人均是重要营养之源,其芳香烃羟化脂能分解致癌物亚硝胺。
但是,莴苣中的生化物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会引起头昏嗜睡的中毒反应,因此有眼疾者和儿童不宜多食。食用前应将莴苣皮和老根部分去掉,切后用开水烫一下,凉拌、炒、煮、腌渍或干制皆宜。但须注意的是,莴苣怕咸,盐要少放一点,否则味恶。
月经先期饮食禁宜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月两潮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提前”或“经早”,如仅超前三五天,而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或偶尔超前一次者,亦不作先期论。
月经先期时,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辣蚕豆、炸花生等。少食肥腻生湿生痰之品,如肥猪肉等。禁食助阳生热的食物,如辣牛肉、狗肉、虾、螃蟹等。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的瘦猪肉、鸡肉、猪肝、鸡蛋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青瓜、丝瓜、豆芽、豆角、豆制品等。多食新鲜的水果,如苹果、雪梨、哈密瓜、葡萄、龙眼肉等。
月经后期饮食禁宜
月经周期退后7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次称为“经行后期”,亦称“经期退后”、“经期错后”或“经迟”,如反延后三五天,且无其他不适者,不作月经后论。若偶见一次,下次来潮,仍然如期者,亦不属病态。
月经后期时,禁食生冷寒凉的食品,如冻汽水、雪糕、冻西瓜等。用药不宜过于苦寒的黄芩、黄柏等。另外,还需禁食肥腻生湿生痰的食物,如肥猪肉、猪油制品等。宜清淡,以富有营养、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为主,如瘦猪肉、猪肝、鸡肉、兔肉等。若虚寒引起月经后期,可食当归羊肉汤:当归20克,羊肉25克,水煎,饮汤食羊肉。还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青瓜、丝瓜、黄瓜、豆角、豆制品等。
月经过多饮食禁宜
月经过多,是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超过正常。
月经过多时,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饼、油炸辣蚕豆、浓咖啡、烈酒等。不宜过服辛热暖宫之药,致血蕴热,迫血妄行,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猪肉、猪肝、兔肉、鸡肉、羊肉、鸡蛋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如丝瓜、黄瓜、青菜、豆角、豆制品等。多食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哈密瓜、橙子等。若气虚引起者,可食黄芪淮山粥:黄芪30克,淮山30克,粳米50克,黄芪水煎取汁去渣,下淮山、粳米煎粥食,每日1次。
月经过少饮食禁宜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缩短,甚少或点滴即净。
月经过少时,禁食生冷寒凉的食品,如冻汽水、冻果汁、雪糕、冻西瓜等。禁服过于苦寒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等。饮食要有规律,避免过饱过饥,暴食暴饮,坚持一日多餐。最好戒烟禁酒。饮食宜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瘦猪肉、猪肝、鸡肉、兔肉、羊肉等。多食鱼类、豆类,如鳝鱼、虾、螃蟹等。血虚月经过少,可食猪脚红枣当归汤:猪脚250克,红枣15枚,当归15克,加水煲汤,饮汤食枣、猪脚。肾虚月经过多,宜食章鱼圆肉淮山粥:章鱼50克,圆肉20克,淮山30克,粳米50克,水煮粥食。
闭经饮食禁宜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曾经来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现代医学称前者为后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以后的停经,均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属闭经范畴。
饮食禁生冷肥腻之食品,如肥猪肉、冻汽水、冻西瓜、雪糕等,对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痰多者,更要注意。禁暴食暴饮,对肥胖而食欲好的患者,要合理安排饮食,要定时定量,勿食夜宵或零吃。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免过于肥胖。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猪肉、羊肉、鸡肉、猪肝、鸡蛋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黄瓜、龙眼肉等。是血虚弱引起的闭经,可食当归黄芪羊肉汤:当归20克,黄芪30克,羊肉250克,水煮汤,饮汤吃羊肉。
痛经饮食禁宜
痛经是妇女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状,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
痛经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猪肉、鸡肉、兔肉、鸡蛋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黄瓜、豆芽、豆腐、豆制品。多吃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哈密瓜、杨桃等。肝肾亏损引起闭经者,可食阿胶糯米粥:阿胶30克,糯米50克,糯米煮粥,粥成将出锅入阿胶溶化吃。气滞血淤引起闭经者,可食益母草红糖水:益母草3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崩漏饮食禁宜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为“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净的称为“漏”。
崩漏期间,应禁食辛辣燥热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葱、姜、油炸辣蚕豆、炸油条、炸饼等。禁食生冷寒凉生湿生痰的食物,如冻汽水、冻西瓜、冻果汁等。严禁喝烈酒和浓茶。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猪肉、鸡肉、猪肝、兔肉等。多吃新鲜蔬菜,如青瓜、青菜、豆角、豆制品。偏肾阳虚者,可选食火腿、海虾、鸡肉、羊肉、黄花菜等。脾虚者,选食山羊肉、山药、牛肉、红枣等。血热者,选食苦瓜、生藕、芽菜等。
白带饮食禁宜
白带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黏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者。而女子在发育成熟期,或月经前后,或妊娠初期,白带可相应增多,不作病论。如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此期,禁食生冷肥腻厚味、生湿生疾之品,如肥猪肉、冻汽水、冻西瓜、冻果汁,勿暴饮暴食,脾虚、肾虚的患者更要注意。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品为主,如鸡肉、牛肉、羊肉、瘦猪肉、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黄瓜、豆角、苦瓜。多食新鲜水果,如雪梨、苹果、哈密瓜、葡萄干、杨桃等。还可食鸡冠花瘦猪肉汤:鸡冠花30克,瘦猪肉50克,金樱子15克,白果10个,水煎,饮汤吃瘦肉。
子宫脱垂饮食禁宜
子宫脱垂多发生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年妇女,而以产后为多见。本病多因气虚体弱、产后劳动过早或生产过多等因素引起。按下脱的程度不同,分为三度:子宫位置下,但仍在阴道内,称为一度;宫颈及部分宫体,露出阴道口,称为二度;子宫完全脱出,称为三度。
此期禁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如辣椒、油炸辣蚕豆、油炸饼等。禁食过于寒凉肥腻,使脾虚生湿生疾之品,如猪肉、冻汽水、冻果汁等,亦禁喝烈酒、浓茶、浓咖啡。饮食宜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食品,如瘦猪肉、猪肝、鸡肉、鸡蛋、兔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黄瓜、丝瓜、豆角、豆腐及豆制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如苹果、雪梨、西瓜、哈密瓜、葡萄干、龙眼肉等。气虚者,可食升芝麻煲猪大肠:升麻10克,黑芝麻50克,猪大肠一段(约30厘米),将大肠洗净,入上二药,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升麻及芝麻,调味后饮汤吃猪大肠,有便秘者,可连食黑芝麻。
盆腔炎饮食禁宜
盆腔炎是中年妇女常见病,包括内生殖器官的炎症(包括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根据盆腔炎的病变过程,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盆腔炎及慢性盆腔炎两种。
此期,禁食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炸花生、油炸辣蚕豆、油条、咖喱鸡、咖喱牛肉等。禁食生冷肥腻生湿生痰之品,如肥猪肉、冻果汁、鲮鱼等。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猪肉、猪肝、鸡肉、鸡肝、兔肉、羊肉、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多食新鲜蔬菜,如青菜、豆角、丝瓜、黄瓜、豆芽等。多吃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香蕉、哈密瓜、西瓜、龙眼肉等。
急性乳腺炎饮食禁宜
急性乳腺炎是由于乳间破裂和乳汁淤积引起的。
此期,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辣蚕豆等。禁食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肥猪肉、冻西瓜、冻汽水等,严禁喝烈酒、浓茶、浓咖啡,禁食咖喱牛肉、狗肉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瘦猪肉、兔肉、豆腐、豆制品等。多食新鲜蔬菜,如青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多食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香蕉、西瓜、哈密瓜等。可饮红小豆汤、绿豆汤,也可服丝瓜络散:丝瓜络1个,烧存性,研末,用醋煮开,红糖水送服。
乳腺癌饮食禁宜
乳腺癌常见于40~60岁的妇女,30岁以下发生机会较小,20岁左右的青年女子多为良性纤维腺瘤。
患上此病应忌食发霉变质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发霉花生、大米、玉米、辣椒、胡椒、油炸花生、油炸辣蚕豆等。对患有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者要及时治疗。同时要避免长期接触致癌性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氨本甲酯)和公害(废气、废水、废物)等。饮食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为主,如鸡肉、鸡蛋、瘦猪肉、海参、琼脂、兔肉、羊肉等。多食维生素、纤维性的食物,如青菜、黄瓜、丝瓜、豆腐、豆芽、豆角、橙、橘等。还可以口服蟹壳散:生蟹壳数个,干瓦上烘干研末,水酒送服,每次6克,每日2次。
子宫颈癌饮食禁宜
子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癌,多见于35~55岁已婚妇女。在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属于首位。
患上此病,饮食上应禁食生冷肥腻厚味,如冻汽水、冻果汁、肥猪肉等。禁食辛辣刺激炒焦生霉的食物,如辣椒、油条、油炸辣蚕豆、油炸饼、炒焦的菜、焦饭、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等。亦禁喝烈酒、浓茶、浓咖啡。饮食宜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猪肉、猪肝、鸡肉、兔肉、海参、龟肉、鳖肉、羊肉等。多吃新鲜蔬菜,如青菜、豆角、黄瓜、丝瓜、南瓜等。多吃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雪梨、葡萄干、杨桃、龙眼肉等。还可食生菱角汤:生菱肉20~3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成浓褐色汤,每日2~3次分服。
孕妇不能酗酒
酒中的乙醇对生殖细胞有损害,从而会使受精卵发育不健全,胎儿发育缓慢,容易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即使足月产,婴儿身长、体重和头围往往小于正常婴儿,而且智力低下,头面部出现畸形等。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请孕妇戒酒。
孕妇宜食海鱼
在胎儿期,孕妇的营养状况是决定孩子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孕妇所需的营养物质,如各种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有关微量元素等,可以从通常的食物中获得,但从人们平时的食物组成看,这类物质较多地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
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智力发育起关键作用。英国伦敦动物园营养生物化学教授克劳福特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海鱼和贝类是最佳的健脑食品。因为其含有充足的不饱和脂肪酸。他说,通常的食物虽具备满足动物机体生长需要的蛋白质,却很少含不饱和脂肪酸。因为如此,巨大的草原动物用蛋白质食物构成了它们庞大的躯体,但却未能增加它们的脑量。而海豚的食谱与居住在沿海地带的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它们的脑力仅次于人类。
研究表明,妊娠妇女缺碘,易生痴呆儿。孕妇有意识地补碘,所生孩子的智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孩子。因为胎儿正处于3~5个月的脑发育临界期时,一定要依赖母体内充足的甲状腺素,若母体缺碘,可导致胎儿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进而严重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致先天性智力不足。孕妇缺碘似乎可以通过多食用碘盐方法来补碘,但碘盐中的碘含量比较低,从确保胎儿智力健康发育角度看,仍显不足。大量食用碘盐可以增加碘的摄入,但这样于孕妇及胎儿均不利,特别是高盐容易导致和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症状。孕妇多食海鱼和各种海产品,才是补碘的安全措施。
锌对胎儿智力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脑细胞分裂和生长。锌缺乏可引起“缺锌性侏儒症”。鉴于锌对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性,联合国卫生组织明确规定,成人每日需摄入锌12~16毫克,而孕妇的摄入量则应比成年人高2倍。富含锌的食物以海产品为最高,牡蛎、海带、墨鱼等中均含有较高的锌。特别是牡蛎,含锌为猪、牛肉的3倍以上。
国外优生学专家说,优生的关键在于优脑。鉴于此,孕妇应多食海鱼类食品,以确保孩子的智商高。
孕妇忌贪吃冷饮
有的妇女怀孕后由于内热喜欢吃冷饮,这对身体健康不利。
孕妇在怀孕期胃肠对冷热的刺激非常敏感。多吃冷饮能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甚至引起胃部痉挛,出现剧烈腹痛现象。
孕妇的鼻、咽、气管等呼吸道黏膜往往充血并有水肿,如果大量贪食冷饮,充血的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可致局部抵抗力降低,使潜伏在咽喉、气管、鼻腔、口腔里的细菌与病毒乘机而入,引起嗓子痛哑、咳嗽、头痛等,严重时还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诱发扁桃体炎等。
除引起孕妇发生以上病症外,胎儿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有人发现,腹中胎儿对冷的刺激也很敏感。当孕妇喝冷水或吃冷饮时,胎儿会在子宫内躁动不安,胎动会变得频繁。因此,孕妇吃冷食一定要有节制,切不可因贪吃冷食,而影响本身的健康和引起胎儿的不安。
孕妇忌多吃盐
孕妇易患水肿和高血压,因此人们主张妊娠期内应忌多吃盐,特别是在妊娠期最后几个月内,应该忌盐。事实上,一点盐都不吃是毫无道理的,对孕妇也并非全有益,只有适当少吃些盐才是必要的。如果因为孕妇有某些病,可根据医生嘱咐,才不吃盐或少吃盐。
(1)患有某些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心脏病或肾脏病)时,孕妇必须从妊娠一开始就忌盐。
(2)孕妇体重增加过度,特别是同时还发现水肿、血压增高、有妊娠中毒症状者应忌盐。
所谓忌盐饮食意味着每天不得吃超过1.5~2.0克氯化钠。正常进食每天带给人体8~15克氯化钠,其中1/3由主食提供,l/3来自烹调用盐,而另外1/3来自其他食物。一切无咸味的提味品可使孕妇逐渐习惯忌盐饮食,如新鲜番茄汁、无盐醋渍小黄瓜、柠檬汁、醋、无盐芥末、香菜、大蒜、洋葱、葱、韭菜、丁香、香椿、肉豆蔻等。全脂或脱脂奶以及用低钠制作的酸奶、乳制甜奶也可以食用。
锌和钙是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如果锌、钙被草酸所破坏,将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严重破坏,造成严重恶果。如果人体缺锌,人就会感到食欲不振、味觉下降;儿童一旦缺钙,有可能发生佝偻病,出现鸡胸、罗圈腿以及牙齿生长迟缓等现象。如果孕妇过多地食用菠菜,可以想象,会给胎儿发育带来不利。因此,不可把菠菜作为富含铁质的食物食用。
孕妇忌吃山楂
山楂开胃消食,酸甜可口,很多人都爱吃,尤其是妇女,怀孕后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更愿意吃些山楂或山楂制品,调调味口,增强食欲。但是,要知道山楂虽然可以开胃,但其对孕妇则很不利,不应多吃。
研究表明,山楂对孕妇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促进子宫收缩,倘若孕妇大量食用山楂和山楂制品,就有可能刺激子宫收缩,进而导致流产。尤其是以往有过自然流产史或怀孕后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更要忌食山楂食品。
孕妇忌多吃方便食品
我们知道,孕妇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新生婴儿体重不足。在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新生儿体重不足的孕妇一般是吃得太少或过分依赖方便食品,尤其是在怀孕的前3个月,她们虽然摄入了足够的蛋白质,但必需的脂肪酸却不够。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生下瘦小婴儿的母亲,在怀孕的前3个月平均每天仅消耗1304卡(1卡=4.1868焦)的热量,比英国健康部推荐的摄入量几乎少了1000卡。她们吃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少,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也较低,主要是她们吃方便食品太多,营养供给不足。科学研究表明,在怀孕早期,要形成良好的胎盘及其丰富的血管,特别需要脂肪酸,这对胎儿大脑的发育也有益处。可是,若孕妇摄入太少或过分依赖方便食品,却使脂肪酸不足。
因此,奉劝孕妇,千万不要过多地食用方便面之类的方便食品,而要多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动植物食品,以保证胎儿营养的供给。
孕妇忌吃过敏性食物
孕妇喝酒、吸烟、滥用药物对胎儿危害很大,这一点被很多孕妇了解并注意防范,但是对于食用过敏食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却有很多孕妇不了解,或者不太重视,因而往往因吃了过敏食物造成流产、早产、畸形胎儿等,即便按期生育,也可致婴儿患多种疾病。这与致敏作用明显有关。
孕妇应如何预防食用过敏食物,可从以下5个方面注意:
(1)以往吃某些食物发生过敏反应现象,在怀孕期间应注意禁止食用。
(2)不要食用过去从未吃过的食物或霉变食物。
(3)在食用某些食物后如发生全身发痒、出荨麻疹,或心慌、气喘,或腹痛、腹泻等现象时,应考虑到食物过敏,立即停止食用这些食物。
(4)不吃或慎吃易过敏的食物,如海产鱼、虾、蟹、贝壳类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海产食物可先少量吃,看是否有过敏反应再决定以后是否食用。
(5)食用异性蛋白类食物,如动物肉、肝、肾,蛋类,奶类,鱼类应烧熟煮透,以减少过敏。
妊娠晚期不宜吃得过咸
大多数孕妇在受孕8个月以后,容易发生水肿及高血压症状,这时如果吃得过咸可以使这些症状加重,危害母体与胎儿健康。
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细胞外液量,引起水分潴留,同时又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还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与水量增加,使血管内阻力加重,盐的排泄又要依靠肾脏,日子久了可使孕妇出现浮肿、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起肾性高血压。因此,此期间实不宜吃得过咸。
孕妇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过多,但也不必禁盐,一般情况下每天摄入5克以内的食盐不会造成任何危害,如果是妊娠晚期已出现了水肿与高血压症状,盐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2~3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孕妇的高血压脚肿、妊娠毒血症等。
孕妇忌节食
有的年轻孕妇,怕怀孕发胖,影响自身的体型,或怕胎儿太胖,生育困难,常常节制饮食,尽量少吃。这种只想保持自身形体美而不顾母子身体健康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妇女怀孕以后,新陈代谢变得旺盛起来,与妊娠有关的组织和器官也会发生增重变化,胎儿的养育袋——子宫,要增重670克,为给婴儿提供营养乳汁,乳房要增加到450克,还需贮备脂肪4500克,胎儿重3000~4000克,胎盘和羊水重900~1800克。总之,妇女在孕期要比孕前增重11千克左右。试想,这需要摄入多少营养物质,所以孕妇体重增加、身体发胖一些都是必然的、合理的、必要的,大不可担心和控制。很显然,孕妇需要营养,胎儿也需要营养,在这种情况下节食是有害无益的。
营养不良对孕妇本身的危害更为严重。缺乏蛋白质,就不能适应子宫、胎盘、乳腺组织的变化,尤其是在怀孕后期,会因血浆蛋白降低而引起浮肿,还可以使抗体合成减小,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而多病;缺钙,会使骨骼软化,腰酸腿痛;缺铁,会出现贫血、头昏脑涨;缺乏维生素A,容易出现早产、死胎,而且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产后感染;缺乏维生素B₁,会影响食欲和乳汁分泌,而下肢浮肿也加剧,易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可加剧便秘、贫血等孕期症状,并容易出现早产、流产。
由此可见,孕妇不可任意节食,否则就容易形成某种营养素的缺乏或相互间失去平衡。怀孕5个月后,每日至少需热量2700~2800千卡,这些热量可从饮食总量中获得。要保证充分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糖、钙、铁、维生素的供给,要多吃鸡蛋、鱼、瘦肉、猪肝及乳类、杂粮、豆类、新鲜蔬菜、水果和海产品等。要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不偏食,这样才能满足妊娠期营养的需求。
孕妇忌吃黄芪炖鸡
黄芪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补益肺气的中药,用单味黄芪加入老母鸡中同炖食之,补养身体的功效更强,所以常被一些病虚体弱的人采用。一些孕妇为了增加营养,使胎儿更健壮、聪明,也常常吃黄芪炖母鸡,在某些地区甚至已成为习惯。其实这样做对孕妇是不利的。
妇产科医生观察到,一些孕妇尤其是快临产的孕妇,由于吃了黄芪炖鸡,不少人引起过期妊娠,常因胎儿过大而造成难产,结果不得不做会阴侧切、产钳助产,甚至做剖宫产分娩,给孕妇带来痛苦,同时增加了胎儿损伤的机会。
孕妇吃黄芪炖母鸡造成难产的原因:一是黄芪有益气、升提、固涩作用,干扰了妊娠晚期胎儿正常下降的生理规律;二是黄芪有“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的功用,加上母鸡本身是高蛋白食品,两者起滋补协同作用,使胎儿骨肉发育长势过猛,造成难产;三是黄芪有利尿作用,通过利尿,羊水相对减少,以致延长产程。因此,从利于健康角度考虑,孕妇不要吃黄芪炖鸡,还是从比较正常的途径加强营养为好。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B₁₂
维生素B₁₂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维护神经髓鞘代谢之功能。妊娠期维生素B₁₂供给不足,孕妇易患巨红细胞性贫血,新生儿也可患贫血。在妊娠过程中,胎儿不断将维生素B₁₂贮存于肝脏,足月胎儿体内共积存约30微克。如果孕妇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₁₂,新生儿也会缺乏维生素B₁₂,这对新生儿发育不利,甚至患贫血症。也有的专家指出,孕妇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₁₂,胎儿的畸变发生率也可能增加,所以维生素B₁₂对孕妇非常重要。维生素B₁₂在食物中的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豆类经发酵也含有维生素B₁₂,如牛肝、牛肾、猪心、虾、火腿、鸡肉、鸡蛋、牛奶、干酪以及臭豆腐、豆豉、黄酱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₁₂。
孕妇忌全吃素食
有些孕妇担心身体发胖,平时多以素食为主,不吃荤食,怀孕后加上妊娠反应,就更不想吃荤食了,结果形成了全吃素食。这种做法不科学,对胎儿视力有影响,甚至导致失明。
最近,国外有人用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增加孕猫的牛磺酸食用量,有助于幼猫视力的正常发育;如果明显减少孕猫的牛磺酸食用量,则幼猫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均出现持久的视力异常,部分孕猫在繁殖过程中还会出现严重的视网膜退化,个别的也会导致自身失明。
孕妇全吃素食,而不吃荤食,就会造成牛磺酸缺乏。因为荤食大多含有一定量的牛磺酸。再加上人体自身亦能合成少量的牛磺酸,因此正常饮食的人不会出现牛磺酸的缺乏。而对于孕妇来说,由于需要牛磺酸的量比平时增大,人体本身合成牛磺酸的能力又有限,加之全吃素食,则素食中很少含有牛磺酸,久之,必然造成牛磺酸缺乏。因此,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牛磺酸就十分必要了。这种摄取,当然要靠吃些荤食来补充。我们提倡孕妇要多吃素食,注意荤素搭配。
因此,我们告诫那些已怀孕而又不想吃荤食的妇女,为了自身健康,为了婴儿的正常发育,请适当食用些鲜鱼、鲜肉、鲜蛋、小虾、牛奶等含牛磺酸的荤食,以避免造成大人、孩子视力异常。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B₆
维生素₆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血红蛋白合成以及糖原代谢所必需的辅酶。它与蛋白质、脂肪代谢密切有关。人体缺乏维生素B₆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脂肪肝、脂溢性皮炎等。
妊娠时由于雌激素增加,色氨酸代谢增加,维生素B₆需要量增加。此外,妊娠时血液稀释,孕妇血中维生素B₆可降至孕前水平的25%。胎儿在5个月时为中枢神经系统增长高峰,对维生素B₆最为需要,因而必须重视维生素B₆的摄入量。许多食物中都含维生素B₆,动物性食品有牛肝、鸡肝、鸡肉、牛肉、猪肉、鱼、蟹、鸡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有葵花籽、炒花生仁、核桃、黄豆、胡萝卜、扁豆、甜薯、柿椒、香蕉、葡萄干、橘子、菠菜、土豆、全麦粉等。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维生素C为连接骨骼、结缔组织所必需。它维护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增强对疾病抵抗力,促进外伤愈合。缺乏时引起坏血病,出现毛细血管脆弱,皮下出血,牙齿肿胀、流血、溃烂等症状。
妊娠期间胎儿必须从母体取得大量维生素C来维持骨骼、牙齿正常发育以及造血系统正常功能等,以致母体血浆中维生素C含量逐渐降低,至分娩时仅为孕初期的一半。
多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对孕妇、胎儿健康有益。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柿椒(红、青)、菜花、雪里蕻、白菜、西红柿、黄瓜、四季豆、荠菜、油菜、菠菜、苋莱、白萝卜、酸枣、山楂、橙、柠檬、草莓、鸭梨、苹果等。但是在制作食物时,切不可烧、煮过度,以免损失维生素C。
孕期忌蛋白质摄取不足
蛋白质是直接成为血液和肌肉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积极参与发育的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的质量好坏,是根据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的量和质决定的。在氨基酸中,特别是只能从食品中摄取的,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一般叫做“优质蛋白质”。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晚期,在胎儿急速发育的同时,母体中的子宫和乳腺也在发育,为此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还有分娩时的出血,为授乳做准备,都需要更多的优质蛋白质。因此如果蛋白质的摄取量不足,会对母子双方产生不良影响。不仅阻碍胎儿的发育,而且也会引起母体的代谢异常,容易发生妊娠中毒症,减弱对贫血、病原菌的抵抗力,进而成为产后母乳分泌不良的原因。
在摄取蛋白质方面,要多吃脂肪少的肉、鱼、牛奶、鸡蛋、豆类、豆浆、豆腐、豆豉、奶酪等,如果能从这些食品中每天摄取80克左右的蛋白质,差不多就能满足孕妇的需要。
孕妇忌营养过剩
有的孕妇胃口特别好,不但吃得多,而且所吃食物营养相当丰富,并且很少活动。她们以为这样才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和孕妇分娩。其实这种吃法,很容易使孕妇发胖,也使胎儿过大,造成分娩困难。这里所说分娩困难是指胎儿“过大”而言。
孕妇过食糖类和脂肪食品,会出现营养过剩,会导致孕妇血压偏高和导致胎儿长成“巨大儿”。我国目前产妇死亡率为0.488%,其中主要原因是妊娠高血压所致;另一个原因就是“巨大儿”造成的难产,分娩期延长,子宫收缩无力,引起产后大出血。也有的因产妇过胖,造成哺乳困难,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乳腺管堵塞,引起急性乳腺炎。
所以,孕妇要合理饮食,既不能营养不足,也不要营养过剩。即要做到营养适度,荤素搭配,注意活动,防止由于营养过剩造成的高血压和“巨大儿”的出现。
孕妇在孕早期忌多食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的孕妇怀孕后就想多吃动物肝脏,以补充营养,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可是近几年来营养学家研究证实,在妊娠初期孕妇吃动物肝脏,可导致胎儿畸形。
这是因为,动物肝脏尤其是鸡、牛、猪肝,每100克含维生素A的平均值为正常每日规定饮食量所含维生素A值的4~12倍。早期妊娠妇女吃动物肝脏等于大量摄入维生素A。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A过量会引起发育异常,很可能由于它干扰神经上皮细胞内的DNA合成,使细胞分裂周期延长,导致细胞增殖速度降低,从而表现出各种组织长生、分化异常所致。有人认为,过量维生素A阻碍了腭的生长发育,使两侧腭叶未能及时吻合而形成腭裂。也有人认为,维生素A的致畸作用在于改变了体内硫酸黏多糖的代谢,体内硫酸黏多糖合成减少所致。可见维生素A过量对人体及胚胎可能有害。
孕妇忌长期服用鱼肝油
由于鱼肝油所含的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有些孕妇就多吃鱼肝油以其滋补身体,促进钙质吸收,帮助胎儿发育。这种想法有道理,孕妇也可以适当吃些鱼肝油,但积蓄维生素D过多则对胎儿不利。研究表明,孕妇体内维生素D含量过多会引起胎儿主动脉硬化,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引起肾损伤及胎儿骨骼发育异常。
胎儿在母体内长到5个月时,牙齿开始钙化,骨骼迅速发育,这时孕妇为补充体内钙质可以多吃些肉类、蛋类和骨头汤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此外,孕妇还应常到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这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自身制造出维生素D,不必长期过多服用鱼肝油,也完全可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还有报告证明,维生素A(鱼肝油主要成分之一)过量服用,可使孕妇进食锐减、头痛及烦躁。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B₂
维生素B₂是一种黄色物质,由于分子含有核糖醇,故又名核黄素。核黄素是机体中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的组成成分。这种辅基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黄素蛋白。黄素蛋白是组织呼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类物质。妊娠期母体代谢旺盛,故核黄素需要量有明显增加。研究发现,妊娠后4个月尿核黄素排量明显下降,而分娩后就迅速回升。妊娠期核黄素不足或缺乏,可引起或促发孕早期妊娠呕吐,孕中期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孕晚期核黄素缺乏其危害比孕早期小。因此,必须重视孕早期核黄素的补充。
核黄素存在于多种食物中,但从人体需要看,均不够特别丰富。一般动物性食物含量比植物性食物高,以内脏最为丰富,如羊肝、牛肝、猪肝、猪心、羊肾、牛肾、猪肾、鸡肝、鸭肝以及鳝鱼、海蟹、鸡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中如黄豆、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金花菜、雪里蕻、韭菜、海带、黑木耳、紫菜、花生仁等也是比较丰富的。由于蔬菜在膳食中占有较大比重,故是膳食中核黄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B₁
维生素B₁又称硫胺素,是抗脚气病维生素。研究发现,若人体硫胺素不足,不仅使糖类代谢发生障碍,还将影响机体整个代谢过程,而且丙酮酸不能继续代谢,还影响氨基酸与脂肪的合成。人们长期大量食用精白的米和面粉,而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多种副食品,易造成硫胺素的缺乏。患者即易发生脚气病,并表现为体弱及疲倦,然后出现头痛、失眠、眩晕、食欲不佳以及其他胃肠症状和心动过速,继而出现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碍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孕妇硫胺素不足或缺乏会更加明显地表现为疲倦、乏力、小腿酸痛、心律过速等。这是因为妊娠期间母体及胎儿代谢水平增加,对热能需要增加,随之也必须使硫胺素供给增加的缘故。
含维生素B₁较多的食物有猪肉和动物肾、肝等,蛋类含维生素B₁也不少。含维生素B₁较多的植物食品有糙米、标准面、小米、玉米、各种豆类、花生仁、核桃以及炒葵花仁等。粮食碾磨越精,加工粮中硫胺素含量越低,故应适当控制粮食加工精度。
孕妇忌孕前缺乏营养
妇女在孕前补充营养很重要,其原因有二:一是妇女营养不良,可导致不孕;二是孕妇在孕前营养不足,可导致孕初胎儿缺乏营养,影响胎儿发育。
妇女营养不良,可导致不孕。这是因为,母体是否健康以及营养是否充足,会使卵子的活力受到影响。例如,严重营养不良的妇女,会导致闭经而不孕;青春期女性营养不良可导致月经稀少而闭经,影响到以后的生殖能力;一些妇女由于挑食、偏食严重,也会导致某些营养缺乏,进而造成不孕。
孕妇在孕前营养不足,可导致孕初胎儿缺乏营养。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发育,前1~3个月胎儿的各个重要器官如心、肝、肾、肠和胃等都要在这期间分化完毕,并初具规模,而且大脑也在急剧发育。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胎儿必须从母体那里获得足够而齐全的营养,这些营养的一部分需要孕妇在孕前体内有所储备,否则将会供应不足。再者,恰恰在怀孕以后的1~3个月这一关键时期,正是孕妇容易发生妊娠反应的时期,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进食等反应,从而影响充足营养的摄取。如果孕前妇女营养不足,体内无必需的营养储备,胎儿不能从母体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就会影响胎儿早期发育,出现分娩小样儿(即足月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机会增多,甚至有的母亲由于孕前缺乏维生素A或锌,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此外,孕前营养不良的妇女,可能影响乳腺发育不良,产后分泌乳汁不足,会影响新生儿的喂养。相反,那些孕前营养状况好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不仅体重符合标准,健康情况较好,而且抵抗力强,患病率较低。
因此,为了能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妇女在想要孩子的时候,就必须做准备,开始适当增加营养。当然,具体从何时起做准备,增加什么营养,增加多少,还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到怀孕时能达到比一般人体质稍好一些即可。本来身体较胖或已超重的妇女,就不必过多增加营养。如果是营养状况一般的妇女,应该从孕前3个月开始,注意多摄入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其中尤其不可忘记钙、铁、碘、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要多吃些水产品、骨头汤、瘦肉、动物肝、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品会满足孕妇本身和胎儿各方面营养的需要,有利于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如果是自觉可能缺什么营养的妇女,也可请医生检查,缺什么补什么。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维牛素K缺乏与机体出血或出血不止有关。因此,维生素K有“止血功臣”的美称。它是经肠道吸收,在肝脏能生产出凝血酶原及一些凝血因子,而起凝血作用的。若维生素K吸收不足,血液中凝血酶原减少,易引起凝血障碍,发生出血症。妊娠期如果缺乏维生素K,其流产率增加,即使存活,由于其体内凝血酶低下,也易出血,或者引起胎儿先天性失明和智力发育迟缓及死胎。
因此,孕妇应注意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预防产后新生儿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颅内、消化道出血等。故孕妇在预产期前一个月,尤其要注意每天多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菜花、白菜、菠菜、莴苣、苜蓿、酸菜等,必要时可每天口服维生素K4毫克。
孕妇忌多服补品
有不少怀孕的妇女,在孕期经常吃些人参、桂圆之类的补品,以为这样可使胎儿发育更好,将来能生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小宝宝。其实,这类补品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利少弊多,可能造成苦果。
中医认为,妇女在妊娠后月经停闭,脏腑经络之血皆注于冲任以养胎,母体全身处于阴血偏虚、阳气相对偏盛的状态。古代医学曾把孕妇的主要生理变化概括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因此容易出现“胎火”。
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妇女怀孕后久服或用量过大,就会使气盛阴耗,阴虚则火旺,即“气有余,便是火”。名医李时珍在明代就指出:“人参甘温助气,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说明服人参不当,亦致阴虚阳亢。美国有位医生,曾对100多名服人参1个月以上的人进行观察,发现大多数人出现兴奋激动、烦躁失眠、咽喉干痛、刺激感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从中医角度看,这些不良反应其实就是阴虚火旺的表现。有关文献记载,人在内服了100毫升人参以后,会感到轻度不安和兴奋,内服200毫升以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如全身玫瑰疹、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和出血等。此外,服用人参过多可产生抗利尿作用,易引起水肿。由此可见,孕妇滥用人参,容易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等现象,也可促使阴道出血而导致流产。
从胎儿来看,胎儿对人参的耐受性很低,孕妇服用过量人参有造成死胎的危险。据报道,有孕妇怀孕1个多月后常服人参,2周后出现心悸、胸闷、头痛、失眠、鼻腔流血和下肢浮肿等症状,继而阴道出血,待到4个月后经检查,胎儿已死亡。所以孕妇不宜滥用人参。
桂圆中含有葡萄糖、维生素、蔗糖等物质,营养很丰富,也是重要补品。祖国医学认为,桂圆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之效,但性温大热,一切阴虚内热体质及患热性病者均不宜食用。妇女怀孕后,阴血偏虚,阴虚则滋生内热,因此孕妇往往有大便干燥、口干发热、肝经部热的症候。祖国医学一贯主张胎前宜清热凉血。桂圆甘温大热,孕妇食后,不仅不能保胎、营养胎儿,反而易出现漏红、腹痛等先兆流产症状。据统计,这类病人往往占流产总人数的90%以上。为了避免漏血,孕妇要忌吃桂圆。
孕妇忌吃热性香料
香料属调味品,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常食用,可调味、开胃,增强食欲。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胡椒、桂皮、五香粉、辣椒粉等为热性香料,因孕妇内热,如果常食用这些热性香料则不利。妇女在怀孕期间,体温相应增高,肠道也较干燥,而热性香料其性大热且具有刺激性,很容易消耗肠道水分,使胃肠腺体分泌减少,造成肠道干燥、便秘或粪石梗阻。肠道发生秘结后,孕妇必然用力屏气解便,这样就会引起腹压增大,压迫子宫内的胎儿,易造成胎动不安、胎儿发育畸形、羊水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
妇女在孕前忌食用棉籽油
现在一些产棉区群众习惯食用棉籽油,这对怀孕很不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些妇女长期不怀孕或怀孕后出现死胎,可能就与长期食用棉籽油有关。
黑棉籽油是一种粗制棉油,含有大量棉酚,为国家规定允许数的10~90倍不等。如果妇女孕前长期食用棉籽油,其子宫内膜及内膜腺体就会逐渐萎缩,子宫变小,子宫内膜血液循环量逐年下降,不利于孕卵着床而造成不孕;即使孕卵已经着床,也会因营养物质缺乏,使已植入子宫内膜的胚胎或胎儿不能继续生长发育而死亡,出现死胎现象。因此,生育年龄的妇女都应忌食棉籽油。
产妇忌过多吃鸡蛋
有的产妇为了加强营养,分娩后和坐月子期间,常以多吃鸡蛋来滋补身体的亏损,甚至把鸡蛋当成主食来吃。吃鸡蛋并非越多越好,吃鸡蛋过多是有害的。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在整个产褥期间,根据国家对孕、产妇营养标准规定,每天需要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鸡蛋3~4个就足够了。研究还表明,一个产妇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几个鸡蛋与每天吃3个鸡蛋,身体所吸收的营养是一样的,吃多了,反而增加肠胃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同样道理,油炸食物也较难以消化,产妇也不应多吃。并且,油炸食物的营养在油炸过程中已经损失很多,比面食及其他食物营养成分要差,多吃并不能给产妇增加营养,倒是增加了肠胃负担。
产后忌滋补过量
妇女在分娩后,适当进行营养滋补是有益的,这样可补充产妇的营养,有利身体的恢复,同时可以有充足的奶水,哺乳婴儿。但是,如果滋补过量却是无益有害的。滋补过量的产妇,常常是鸡蛋成筐,水果成箱,罐头成行,天天不离鸡,顿顿喝肉汤。这种大补特补的做法,不但浪费了钱财,而且有损产妇身体健康。这是因为:
(1)滋补过量容易导致过胖。产后妇女过胖会使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引发各种疾病。调查表明,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的发生率可高出5倍。这对妇女以后的健康影响极大。
(2)产妇营养太丰富,必然会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如果婴儿胃肠能够吸收,也易造成婴儿肥胖,并易患扁平足一类的疾病;若婴儿消化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吸收,则会出现脂肪泻,长期慢性腹泻,还会造成营养不良。
(3)母亲奶水脂肪含量过多,会使婴儿发育不均,行动不便,成为肥胖儿,对其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不利。
产妇滋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般说来,分娩后l~3天,应吃容易消化、比较清淡的饭菜,如煮烂的米粥、面条、新鲜瘦肉炒青菜、鲜鱼、鲜蛋类食物,以利消化和补充营养。产妇分娩3天后,就可以吃普通的饭菜了。可比正常人的饮食好一些,多吃点肉、青菜和油类,以利健康和生乳。但不要饮酒和吃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生姜等。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患胃肠传染病。吃鸡蛋也有滋补作用,但不宜吃得过多,一天吃3~4个即可足用,吃多了则会消化不良。在副食安排上的原则也应是荤素搭配,稀干兼食,少吃多餐,并根据情况和产妇的爱好随时调节饮食。如果产妇发生便秘,可多吃些水果和新鲜蔬菜;如患有贫血,可多吃些动物的肝脏,以补充铁质。
产妇忌饮用麦乳精
有些产妇以为麦乳精是滋补品,便大量饮用,用意是滋补分娩后的身体和增加乳汁,其结果则相反。
麦乳精虽然含有高糖、高蛋白,但也含有丰富的麦芽糖和少量的麦芽酚。以北京产的可可粉麦乳精、强化麦乳精为例,前者每千克含麦芽糖180克,麦芽酚4毫克,后者每千克含麦芽糖220克,麦芽酚4毫克。这两种物质一般都是从麦芽中提取的。麦芽有消食、健胃、舒肝和退奶等医用价值,历来中医都把它用作退奶的药物。既然有退奶功效,就不利于哺乳婴儿。所以,产妇不宜饮麦乳精,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产妇在产后忌吃巧克力
产妇在产后需要给新生儿喂奶,如果过多食用巧克力,对哺乳婴儿的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因为,巧克力所含的可可碱,会渗入母乳并在婴儿体内蓄积,能损伤神经系统和心脏,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结果会使婴儿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
产妇整天在嘴里嚼着巧克力,还会影响食欲,使身体发胖,而必需的营养素却缺乏,这必然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产妇忌多吃红糖
产妇分娩后,一般要喝些红糖水,这是必要的,但如果吃红糖过多,则会影响健康。
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温补性质。产妇分娩后,由于丧失了一些血液,身体虚弱,需要大量快速补充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据研究测定,300克红糖含有钙质450毫克,铁质20毫克,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红糖还含有“益母草”成分,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产妇分娩后,元气大损,体质虚弱,吃些红糖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产妇切不可因红糖有如此多的益处,就一味多吃,越多越好。因为过多饮用红糖水,会损坏牙齿。红糖性温,如果产妇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
此外,喝红糖水时应煮开后饮用,不要用开水一冲即用,因为红糖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容易孳生细菌,很不卫生,会引发疾病。
产妇忌不吃蔬菜、水果
在我国一些地方,有一种传统的认识错误,即产后不能吃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不让吃酸的或咸的食品说法,把产妇的饮食限制得很单调,这对母子健康和发育生长不利。
由于母体分娩时体力大量消耗和大量失血,子宫内有较大的创伤面,加上生殖器官要逐渐复原及哺乳婴儿,产后应尽可能地多吃些容易消化、富含营养、水分充足的食物,每天吃的量比平时约多1/3,最好是多加l~2次小餐。食物中应含有一定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如肉类、牛奶和蛋类。钙是婴儿生长骨骼必需的,故应多吃一些含钙食物,如豆腐、牛奶或羊奶。食物中还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种维生素是产妇组织修复和分泌乳汁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纤维素还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以防止便秘。而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纤维素含量均很丰富。因此,产后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习俗是错误的,毫无科学根据的,应当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产妇忌吃辛辣、生冷、坚硬食物
产妇在产后1个月内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为主,食物品种应多样化。如果产后饮食合理得当,产妇身体的康复是很快的。但在月子里,产妇一定要忌食辛辣温燥和过于生冷的食物。辛辣温燥之食,可助内热,而使产妇上火,引起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发作。母体内热,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内热加重。所以,产妇在1个月内应禁食韭菜、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等。
生冷、坚硬食物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生冷之物还易致淤血滞留,可引起产后腹痛、恶露不止等。如食坚硬之物,还易使牙齿松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