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盛典(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歌圩之日——三月三

三月三,是我国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壮族、侗族、瑶族,海南的黎族,浙江丽水的畲族,贵族的布依族、苗族等地。

这些地区皆以“三月三”为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且节日活动十分丰富。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的节日活动规模盛大且热闹非凡,主要以恋爱为主题,有对歌、拜神祭祖等节俗活动。

壮族歌圩节传说和节日习俗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歌圩节,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这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在壮族,关于歌节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刘三姐的故事最为著名和普遍认同。

据说,刘三姐原来并不叫刘三姐,而叫刘三妹,是唐代出现的歌仙。故事流传到后来,人们把刘三妹改成了刘三姐。

刘三姐天生一副圆润的好歌喉,聪明机灵。她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与爱情、揭露和讽刺地主的剥削压迫。刘三姐的行为赢得了贫苦大众的赞赏和支持,她成了人们心中的歌仙,但同时她也成了地主的眼中钉。

一年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地主派人砍断了她攀爬的山藤,刘三姐坠崖而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歌仙,就在她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这便形成了歌节。

在歌圩节的这一天,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壮族人们会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专门接待外村歌手。家家户户还会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在歌圩节期间,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三月三必不可缺的食品。

顾名思义,五色糯米饭就是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即红色、黄色、紫色、黑色和白色。红、黄、紫、黑这四种颜色分别是用红蓝草、黄花、紫蕃藤和枫叶来染色。

糯米要在节日的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浸泡,直到第二天清晨女主人把它放入锅里蒸。每户人家中都会有一套专门用来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工具:一个平底锅,几根木棒,一个圆形的竹编镂空板和一个盆子。

首先,在平底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再放入搭架的木棒,把镂空板平放在木架上,最后把装好糯米的盆子放在镂空板上盖上锅盖就可以起火蒸了。

不过,糯米在盆子里放的位置是有讲究的。没经过染色的白糯米放在最底层,黑色的放在最上层,其他三种可随意些摆放。这五色糯米饭就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留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在节日期间,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在节日这天,如果家里养猪的还会自己宰杀一头猪,以及预先养好的鸡鸭,因为节日里有请客的习俗。主人会把做好的糯米饭装进一个个食品袋里,一起放进去的还有半只鸡或者半斤肉,这是用来送给来家里的客人的。

节日当天,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可以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赛歌者的食宿一般都是附近的群众提供。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千米的男女青年都会来参加,届时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定终身,互赠信物。在对歌的同时,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一种娱乐方式,但它同时也是壮族人喜结良缘的方式。

在歌圩节夜幕降临之后,村里未婚的男女就会迫不及待地会到寨子外去对山歌,唱着山歌找心上人。阿哥唱来阿妹对,如果在歌来歌往中姑娘家看上了小伙子,就把花绣球抛给对方。

花绣球是壮族极具特色手的丝织工艺品,是姑娘给男子的定情信物。假如小伙子也看中对方,第二天便可以以绣球为证上姑娘家提亲了。一段姻缘就这样在山歌中促成了。

除了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以外,村里的中老年人也会聚到一起进行歌圩比赛。这是一项纯娱乐的活动,一般是按男女分成两组来对歌,也可另作分组。

对唱的山歌内容不限,可以是情歌,也可以是闲聊,也有骂人的俏皮话……歌词和曲调都是现编现唱,用的是原生态唱法。也可以取已有的壮歌的调子填词来唱。

歌圩比赛进行到一方对不上歌才算分出胜负,中途是不能停止的。实力相当的双方通常要对上几天几夜。所以三月三及其后几天里听到夜半歌声也是常有的事。

在节日期间,壮族人民除了对歌和抛绣球,还会集体举行一些活动,如踩高跷、30人板鞋比赛、抛绣球和千人竹竿阵。

当然,这里的抛绣球与前面提到的抛绣球是有所不同的,这里的抛绣球是纯娱乐的活动。在空地上架起一个圆圈,高度为三米,在一定距离外将绣球抛过圆圈。

壮族的歌圩节一般要持续两三天,它是民间贸易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

[旁注]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的人物。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关于她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一说她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那里至今还有她故居的遗址,另一说她的故乡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罗城,至今还有“三姐望乡”和“秀才看榜”两块天然的大石。

歌圩是壮族人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说爱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具有生动、纯朴、深刻的特点,歌词有韵,能唱,易记,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经常交替运用。

碰彩蛋彩蛋就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这是壮族男女青年在歌圩中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们手中的彩蛋,如果姑娘不愿意和对方交往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姑娘对对方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花绣球是壮族姑娘在节前赶制的,制作手工很精巧。12花瓣连接成一个圆球形,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一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绣球内装豆栗或棉籽。球的底部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以此象征纯洁的爱情。

踩高跷壮族的踩高跷比赛需要一段50米长的大道,参赛者踩着高跷在大道上比赛跑速度。比赛是分组进行的,两人一组进行接力赛跑。同一组的两人分别在大道的两端做好准备,一声令下,在起跑线的一方开始奔跑,跑完50米后由另一个队员接替跑回起跑线的一端,完成时间最短的一组获胜。

千人竹竿阵其实是壮族的一种民族舞蹈竹竿舞。能歌善舞的壮族人们利用家乡常见的竹子创造了这种趣味十足的舞蹈。千人竹竿舞是可容纳千人同跳的大型竹竿舞。开场由1000名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壮族姑娘一起跳,之后看热闹的大伙都可以进去跳。

[阅读链接]

在歌圩节这天,壮族人请客一般是请晚餐,客人来到主人家首先要吃一碗五色糯米饭。而在晚饭正式开始之前主人家要进行一个家庭祖先的祭祀仪式。祭祀通常由女性,也就是家中的奶奶或妈妈来完成。

祭祀用品主要有:三碗糯米饭、一碗熟肉、一碗糯米酒、几个水果、一些糖果、三个汤勺和三炷香。

祭祀一般在自家的正门门口进行,点燃了香后就插在祭祀的地方。其他的东西用个米筛装着放在地上。这之后分别用三个汤勺舀满酒依次摆开,汤勺的柄要一致朝东的方向。

这时,家庭的成员跟在奶奶或妈妈后面合起双手拜一拜,然后把汤勺里的酒倒回碗中。如此重复三次,第三次时将汤勺里的酒倒掉。这样,祭祀就算结束了,收拾好东西便可以邀请客人入座开饭了。

吃饭时,一般相同辈分坐同一桌。愉快的晚饭结束后,主人必会送上一袋已准备好的五色糯米饭给将要离开的客人。

侗族三月三的传说和民俗

侗族的“三月三”节,又称播种节,流行于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毗邻地区,是侗家为劝民适时耕种而设,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节期3天。

节后进入春耕大忙。节日活动各地不一,有的舞春牛,有的放花炮,有的踩芦笙,有的走亲串寨。

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传说有很多。

一是传说三月三是侗族人民的播种节:

很早以前,贵州省北部的侗族住在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人们按照桐树开花的日子下谷种,秧苗出得又齐又壮。于是侗家定下了桐树开花那天为播种节的规矩。但有一年,桐树直到端午节还不开花,侗家误了播种期,颗粒无收,只好逃荒到了贵州北部。

此后,侗家吸取了教训,一到三月三,人们就吹芦笙、唱山歌,意为相互提醒该收芦、种田了。从此侗家就不再错过时令。

由于在过此节时,人们在节日期间要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为此,此节日亦称为“花炮节”。

此节日从农历三月三开始,节期为5天。

每逢农历三月初一,侗族家家户户便开始做各种节日的准备工作。

三月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篮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

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人群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小伙子取走了篮子。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

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要篮子,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子的时间。

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

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

三月初四,侗族村寨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在这一天,会有来自各地的客人参加。

到时候,不管是侗族、苗族,还是汉族,他们与侗家村寨上的主人一齐在芦笙场跳拉手舞。人人都可参加。老年男子一会儿身穿锦缎长袍,一会儿换上家织布短衣。舞会中要换衣好几次。

妇女们则在新衣、新围腰上贴上各种各样的剪纸花卉。图样精细好看。舞会到高潮时,芦笙场上歌声、呐喊声、铁炮声响成一片。

侗寨“三月三”节在三月初五这天临近尾声。初五下午,侗族主人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客人告别主人,准备回程。寨上的男女老少又和接客时一样,吹着芦笙,放响铁炮,送客人上路。边走边唱送客歌,一路依依不舍。

中年男子男扮女装,头插银饰,身穿女衣女裤。挽着男客相送,说笑打趣,以示亲热。主人把猪头、猪尾送给最主要的客人,把猪肠子挂在客人的颈上。

表示交朋友一定要有头有尾。别离时牵心挂肠。其他客人颈上也分别挂上草绳串的鸡蛋壳和过年泡的糍粑。

此至,“三月三”节日结束。

[旁注]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对襟指汉服的一种固有衣领,汉服左右两边的衣襟相对的衣领叫做“对襟”。对襟汉服的款式颇多,有对襟罩衣和对襟上衣等。对襟外衣至战国以来一直受汉族男女欢迎,到现在,对襟、盘扣的服饰被作为了我国服装的代表,称作“唐装”。

拉手舞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蹈队形以圆形为主。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其动作以下肢步法变化为主,有向两侧横移或前后进退及抬腿、勾脚、踏足、跳跃等,贯串于始终的动作是重拍向下的膝部颤动。舞者相互拉手,与相邻人拉手称小拉手,与相隔人拉手称大拉手。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风味更加鲜美。

[阅读链接]

为什么侗族在三月三时,要以采葱蒜的方式去寻求情人呢?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从前有个美丽的侗家姑娘良英,爱上了本寨勤劳朴实的桥生。桥生家贫,良英的父母嫌贫爱富,硬把女儿许给富家,逼迫良英三月初四出嫁。

但良英对桥生忠贞不渝。到了三月初三,良英捞了半笆篓鱼虾,采得半篮葱蒜,和桥生来到金塘洞旁古老的莫嘎树下相会。不料,他俩被富家发现。富家恶棍对他俩大施淫威,百般辱骂,乱棍殴打。

一对情人悲愤欲绝,于是各自在莫嘎树下印上一对深深的鞋印后,携手跳岩,投淘金潭而死。

后来,每到三月三,侗族青年们就要来到莫嘎树下,看看这对脚印,吹芦笙,唱山歌。姑娘们还要模仿良英的样子,给情郎送笆篓、葱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节日。

瑶族干巴节的传说和民俗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关于瑶族的这个节日来历,跟一个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狩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

为了纪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为纪念盘古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

在节日这天,天刚亮时,瑶族成年男子便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

留下的妇女们在家杀鸡、宰鸭,做糯米饭,备办丰盛的节日食物。

在做饭时,妇女们要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

男子上山获得的野物,拿回来分配时,人人有份。要是猎不到野物,就会被人们取笑。尤其是小伙子要被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狩猎的小伙子总是不辞艰险,千方百计地捕获野物。

部分没有老林的瑶族部落村寨人民,会在黎明前出发去下河捕鱼,他们通常是男女老少结队而去。捕到的鱼虾,也按户分配,共享节日的欢乐。之后,渔猎归来的男人们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

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互相祝贺,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味扑鼻的糯米花饭,用当天的猎物或鱼,美美地饱餐一顿,但或多或少要留下一部分,挂在火炉边上,烤成野味干巴,用来以后招待最亲近的人。

晚上,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或唱起歌谣,或翩翩起舞。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旁注]

弓弩是一种古代射击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而且命中率更高,在古代是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弓弩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

靛叶指靛蓝的叶子。靛蓝是指一种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用于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妆品的着色。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米酒在传统制作工艺中,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糊精、甘油、碳酸、矿物质及少量的醛、脂,其营养非常丰富。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青铜打击乐器。其形状来源于鼓或铜釜,用于演奏音乐或伴奏舞蹈;亦作为礼器,用于祭祀、仪典等活动。主要流行于云南、广西、广东及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并传播至东南亚。制作年代大约始自春秋,经战国、秦汉、唐宋至明清,其中汉代的铜鼓尤为精美。

[阅读链接]

据说,在部分地区的瑶族人,在“三月三”这天,人们要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一天,以祭奠盘古,即妇女们休息做针线活、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

姑娘和小伙子们却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纵林里对歌、谈情说爱、玩耍。

畲族乌饭节的传说和民俗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清明节,在每年的这一天,畲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歌会,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在这一天,畲族家家户户都要吃传统的乌米饭,并用此饭来款待来客,因此,“三月三”又称“乌饭节”。

乌米饭是用乌稔的叶子煮汤,然后用这种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米捞起来以后放在容器里一蒸。这种饭看上去乌糟糟的,实在不起眼,不过,吃起来却香喷喷的,吃了还想吃。如果加上山间野味、香菇、木耳等炒一炒,那味道就更美妙了。

那么,为什么畲族在三月三这一天要吃乌米饭呢?这里还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于年前遭受虫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税,畲族人家家断粮。这时,可恶的山主连谷种都抢走,让畲族人民饱受饥饿之苦。

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却幸灾乐祸,他们不但不借出谷种,反而放出恶狗,把前来求借的畲族人民咬伤。

大家实在忍耐不下去了,一天夜里,身强力壮的蓝天凤带着几个年轻的后生翻墙进入山主的大院,他们撬开粮仓,把谷种一袋子一袋子扛回寨子,连夜播种下去。

第二天,山主发现粮仓被盗了,就带着十几个打手,发疯似的冲到畲族人的寨子。

为了使老百姓免于遭难,蓝天凤挺身而出。就这样,他被山主关了进来,这天正是三月初三。

在地牢里,蓝天凤被打得遍体鳞伤,山主还串通看牢房的歪嘴,不给蓝天凤饭吃,想把他活活饿死。

消息传出,畲族的父老乡亲们纷纷前去探监,他们用播种剩下的谷种打成米,煮成饭并捏成饭团送进牢里。可饭团落到歪嘴肚子里,蓝天凤一口也没有吃到。

这天,去地牢送饭的是畲山最出色的歌手种秀姑娘。这个聪明的姑娘想了个办法对付可恶的歪嘴。

时值晌午,种秀姑娘挎着竹篓,竹篓里装着麻布袋,送饭来了。歪嘴一边不怀好意地看着姑娘,一边打开麻布袋,把手伸进去。这时,突然歪嘴大叫起来,接着就手脚乱蹦乱跳起来。

可是,竹篓口子太小,歪嘴的手怎么也抽不出来,疼得歪嘴满地打滚。原来,种秀姑娘在麻布袋里装了又黑又大又毒的山蚂蚁。歪嘴被山蚂蚁一咬,当天就中毒一命呜呼了。

从此以后,畲家人就从山上采来乌稔叶煮午饭,煮成的乌饭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抱成一团的山蚂蚁,那些被山蚂蚁吓破胆的狱卒们就再也不敢吃饭团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蓝天凤天天吃乌米饭,不仅伤口愈合了,还添了不少力气,因此,在畲山,乌米饭又有治乏却病一说。

到了第三年的三月初三,蓝天凤终于被人们想办法救了出来。

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畲家人的米饭来之不易,“三月三”被定为谷米的生日。谷米从白花花变成乌亮亮,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所以,畲山还有煮乌米饭是为了给谷米穿花衣裳,过生日的说法。

据传,畲家人通常喜欢穿的深蓝色麻布衣就是从这里悟出的道理。穿上这种衣服,不但可以防止日头毒晒,而且,山蚂蚁也不敢叮。

以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畲家人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

在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祠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

[旁注]

谷神据说畲族民认为稻谷有“谷神”、“谷娘”。谷神中又有“种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黄稻仙”等,诸神仙分司稻谷各生长期。秧收后,谷物归仓,设供品教谷神,并举家合餐,俗称“理园埕”。意为这年田间种植大计至此料理完毕。在部分畲族村寨,还有专门的“谷神节”。

乌稔又名南烛,古称染菽。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生范围较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是不可多得的制作盆景、盆栽的优良素材。繁殖多以扦插和播种为主。

山蚂蚁学名又叫玄驹,蚍蜉,黑蚂蚁,大黑蚂蚁。它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它分泌出的蚁酸对人类皮肤有强烈的刺激。

麻布衣我国畲族人大多居住在福建和浙江等山区,为此,他们常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大麻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这种衣服被称为“麻布衣”。这类衣服常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制成对襟短衣。

盘瓠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盘瓠死后,“其后滋蔓,号曰蛮夷”,成为中族,大家都尊奉他们共同的祖先。这个故事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据说那时人民都非常虔诚地祭祠盘王。后“盘瓠”音转为“盘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阅读链接]

关于畲族乌米饭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族人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

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族人吃了乌米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

其三,古时畲族人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族人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族人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

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米饭。以后,族人每年以乌米饭悼念他。

各地布依族的不同节俗

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传说,古时新堡乡一带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

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

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

后来,人们又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

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子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在三月三这一天,居住在贵州罗甸县的布依族过的是“扫墓节”。

在这一天,当地的布依族以两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五糯米饭祭奠。

五色糯米饭是用枫叶捣碎煮水泡出的糯米;黄色糯米饭是用山上采摘的叫染饭花的花枝浸泡的;紫色糯米饭同样是用植物汁叶制作,各种糯米单独蒸好,倒入一个大簸箕里加进白糯米搅拌,五色糯米饭就这样制成了。

三月三这天,罗甸县的布依族每家每户都用背篼把腊肉,干板菜,嫩豌豆米,蒸好的米饭和五色糯米饭装好,还带有砧板菜刀,锅瓢碗盏,镰刀,柴刀,锄头,水,祭奠用的香烛纸钱,公鸡,全家出动,直奔坟山。

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

在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片嫩枫叶插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五色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

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五色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

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还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山神”的生日。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时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

另外,该县德卧镇的布依族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3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

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

这一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五色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

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3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

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青年男女唱到情投意合处,互赠信物,双双消失于密林深处。

[旁注]

地蚕又名切根虫、夜盗虫。鳞翅目、夜蛾科。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

挂青即是常说的扫墓、祭祖。每到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路上,匆匆走着手执鞭炮纸香给已故亲人扫墓的人,这种祭祀活动俗称“挂青”。一般是用彩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我国人选择在清明节挂青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头髻指发髻,是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我国古代妇女发式,因其发髻呈“十”字形故名。其法是先于头顶正中将发盘成一个“十”字形的髻,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一环直垂至肩,上用簪梳固定。这种法式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妇女中。

竹排又称竹筏,是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船舶发展史上有自己的地位。构成竹筏用真竹配加刺竹捆扎而成,小筏用5~8根竹,大筏用11~16根。竹子的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

信物指被作为凭证的物品。在古代,会以情书,诗歌,器具,香囊,同心结等作为信物;在现代,信物的种类则变得五花八门,例如玫瑰,戒指项链饰品等。在人们心里,信物与爱情也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链接]

在贵州省贵阳市,有的地区的布依族还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

如清代书籍《南笼府志》中所言:“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

因此,这些地区的布依族人又称“三月三”是“仙歌节”。一村或邻近几个村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

这一天,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要扫墓,有的地区这天集会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

黎族三月三的传说和民俗

“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群众纪念先祖、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历史悠久,宋代史籍中就有与“三月三”相关的记载。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道:

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黎族三月三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种是:在上古时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两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

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在自己的脸上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与哥哥结为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

于是,在一年的三月初三,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这就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

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回到燕窝岭迎接春天。许多年过去后,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里,化成一对石头。黎族后代为了纪念这两兄妹传宗接代的劳绩,把石洞取名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这天,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到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

后来,每逢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族的盛大节日。

还有一种是: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俄贤岭的山洞里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

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乌鸦精害死。

俄娘闻讯悲痛万分,终于趁乌鸦精熟睡之机杀死了它,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

俄娘终生未嫁,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她都会到山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附近的黎族未婚青年男女都会在俄贤岭集会,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此项活动逐年扩大并传播至海南各个黎族居住区,在海南黎族中形成盛大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是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居住在东方市的黎族同胞盛装打扮,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香饭、粽子,成群结队汇聚到会合地点,以对歌、荡秋千、打叮咚、吹鼻箫、跳打柴舞、张弩射箭和粉枪射击等民间活动来欢度节日。

居住在三亚市的黎族同胞,则以猪头、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祭祀,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这天,五指山区更是一片欢乐的景象。黎族人民举行隆重的集会,预祝山兰稻、狩猎丰收。老人拎着酒坛到亲友家喝酒庆贺,男女青年更加活跃。

早晨,姑娘们个个穿着民族服装拥向五指山。她们将竹筒挂在树上,潜入附近的密林。当旭日东升,手持花伞的小伙子们吹着口哨来到山坡,推举代表用歌声向林中发问。

不一会,姑娘们一齐冲出来,男女青年一齐欢歌劲舞。有情意的姑娘则走到小伙子身边,在花伞下并肩谈心。如两人情投意合,则互赠礼物留念。

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一般都要表演“跳竹竿”。此项活动由12人或16人参加,8人摆竿,4人或8人跳竿。活动在锣鼓和音乐声中开始,持竿的8人有节奏地使手中竹竿一开一合,跳竿的人则随着竹竿的开合,在竹竿中跳跃、转身。

此项活动也是黎族青年传播爱情的一种手段。获胜的姑娘常是小伙子追求的目标,而取胜的小伙子也是姑娘的心上人。

另外,三月三也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

在这一天,海南各县、镇、乡、村都要举行隆重的欢庆活动。

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幽邃、凉爽、安谧。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月三不见不散。

[旁注]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人。南宋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诗题材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山兰米酒是黎族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酿制而得名。并采用了当地山中特有的植物,运用传统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可以说山兰酒是真正的绿色酒类。对于黎族来说,山兰酒一般逢贵客来临或重大节庆才拿出来痛饮。

竹筒香饭黎族饮食。是用竹筒烤制的米饭。将适当的米、水放进嫩竹竹筒里,在火堆上慢烤。水沸后,用木塞或树叶封闭筒口,继续慢烤,并随时翻动。熟后用刀破开竹筒即可食用。清香爽口。制作简单,尤适于野炊。带上米、水,上山取竹为筒,就地生火,便可制作竹筒香饭。

纹面黎族的纹面是黎族人主要的标记,据说黎族先人崇拜蛇图腾,他们喜欢在自己身上纹上与蛇虫一样的图案,而且黎族女子的纹面也体现了等级关系,纹面是有身份妇女的一种装饰。黎族纹面历经数千年,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鼻箫是黎族富有特色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吹孔设于管端节隔中央,流行海南岛黎族,黎族语也称“虽劳”、“屯卡”、“拉里各丹”。历史久远,1000多年前已在我国海南岛民间流传。箫管用石竹制作,其长短、粗细规格不一,吹孔在竹管的细端。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族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黎语是黎族人的语言,归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语可以下分侾、杞、润、美孚与赛5个方言。其中侾、杞二方言下各分有3个土语,润方言下分有2个土语。侾方言使用人数是5个方言中的居高者,赛方言与其他4种方言差别较大,赛方言中约有一半以上的词汇与四个其他的方言不一。

发钗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我国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

[阅读链接]

关于黎族三月三的来历,除了以上的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三月三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黎母”诞生、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举行的节日。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海南没有人类,山上只有各种飞禽走兽。有一天,天上的雷公经过这里,他找来一颗蛇卵,藏在山中。

第二年“三月初三”这天,雷公再次经过,他从天上打下一声惊雷,把藏在山上的蛇卵裂开两半,从里面走出一个美丽的姑娘。雷公为姑娘取了个名字叫“黎”。

于是山中的五色雀、梅花鹿、还有各种小动物都跑来庆贺,它们叫她“阿黎姑娘”。

黎姑娘长大后,一天,有个英俊勇敢的小伙子跨海来到海南岛,寻找一种珍贵的香料沉香。小伙子在山中遇到阿黎姑娘,并和她结为夫妻。

夫妻两人死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自己的始祖,尊称她为“黎母”,把他们脚下这座母亲山叫“黎母山”,他们自称“黎人”。